823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1.材料的弹性变形
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3.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4. 合金的塑性变形
5. 高分子材料和陶瓷的变形
6.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7.冷变形金属的回复
8.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9.晶体的高温变形
(七)、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概念及分类
2.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等。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用好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其它材料学科专业课的先行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系统地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要求文字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回答问题要求要点明确,理由充分;计算题要有明确原理,原始数据来源,准确的结果,合理的计量单位。
6.三元共晶、包晶、包共晶相图中三相平衡与四相平衡转变类型的判别
(四)、材料的凝固
1.纯金属的凝固理论
2.固溶体合金的凝固理论
3.共晶凝固理论
4.铸锭组织的形成与控制
(五)、固体中的扩散
1.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2. 扩散的微观机理
3. 影响扩散的因素
4. 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5. 反应扩散
(六)、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0501~080503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科目代码:833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电光学院)考研大纲2018年与2019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电光学院)考研大纲2018年与2019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电光学院)考研大纲2018年与
2019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2019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何如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

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是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2018年与2019年考研大纲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的考研大纲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依据新大纲去复习备考。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doc

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doc

一、性质与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性 能之间的关系。

为材料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专业基础考试课程考试要求:(1)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能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常见的工程现象。

. 试卷结构题形为问答方式的简答题、分析计算和论述题。

三、 考试内容及要点1.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内容: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 结构。

要点:了解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2. 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内容:晶体学基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

要点:密勒(Miller )指数法;晶带;配位数、致密度;多晶型性;鲍林规则。

3. 晶体缺陷内容:点缺陷及其平衡浓度,位错的几何性质、运动性质及弹性性质,位 错的增殖与位错源,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晶体的界面理论。

要点:点缺陷类型、平衡浓度;柏氏矢量;滑移与攀移;位错线的应变能与张力;柯垂耳(Cottrell )气团;位错反应的条件;全位错与分位错;堆垛层错; 界面吸附;界面润湿。

4、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内容:材料的相结构,二元相图及其类型,铁-碳合金相图,相图的热力学 基础,三元相图。

要点: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相律、 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相图的建立;杠杆定律;枝晶偏析;伪共晶、不平衡共晶、离异共晶;包晶偏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铁-碳合金平衡凝固分析以及组织组成物相对量、相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热脆、冷脆、氢脆;相平衡条件;浓度三角形;共辄连线、直线法则;共辄三角形、重心法则;5、材料的凝固内容:材料凝固时晶核的形成,晶体的生长,固溶体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凝固理论应用。

要点: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形核,临界核心,形核率;非均匀形核;熔化炳、温度梯度与晶体生长特性间关系;固溶体合金溶质分布;成分过冷;共晶体的结构;铸锭组织特征;区域熔炼、单晶制备、定向凝固、非晶态。

825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825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考试内容:(一)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2. 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氢键(二)固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与常见晶体结构。

2.固溶体与中间相结构。

3.典型离子晶体结构。

4.典型共价晶体结构。

(三)晶体缺陷1.点缺陷的形成、平衡浓度和运动。

2.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伯氏矢量与位错的运动、位错的生成和增殖、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3.表面、晶界与相界的结构。

(四)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 菲克第一、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置换型固溶体中的扩散、扩散系数与浓度相关时求解2. 扩散的热力学分析、扩散的原子理论3. 扩散激活能、无规则行走与扩散距离、影响扩散的因素4.反应扩散、离子晶体中的扩散(六)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 材料的弹性变形。

2. 单晶体、多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

3. 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七)相平衡与相图1.组元、相与相平衡、自由度与相律的概念。

2.纯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体长大。

3. 二元相图综合分析、杠杆定律。

3.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条幅分解。

4.二元相图实例分析、铁碳二元相图分析。

(八)材料的亚稳性1.纳米晶的结构、性能及形成。

2. 非晶态材料形成、结构及性能。

3. 固态相变的概念及分类、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50分(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各部分比例名词解释题第1-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

计算题第7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20 分。

简答题第8-12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100 分。

四、参考书目:[1] 胡赓祥,蔡珣,戎咏华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面向21世纪新教材/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837-材料科学基础

837-材料科学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37-《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述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晶体材料中的个性基础问题,对于理解现有材料和开辟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课程被指定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及材料工程(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要力求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攻读硕士学位。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材料的结构与缺陷,材料的凝结与相图,塑变与再结晶及固态相变等基础知识模块。

三、评价目标考试的目标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的控制情况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光180分钟,闭卷笔试。

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挑选、计算和分析论述等不同形式的题目。

五、参考书目1、赵品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代第3版。

2、潘金生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一、材料的结构1、材料的结合方式化学键和物理键工程材料的键性2、晶体学基础晶体与非晶体空间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3、材料的晶体结构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合金相结构二、晶体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的类型及形成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2、线缺陷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3、面缺陷外表面晶界与亚晶界三纯金属的凝结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液态金属的结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2、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结晶的过冷现象凝结的热力学条件3、形核逻辑匀称形核非匀称形核4、长大逻辑液一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晶核的长大机制纯金属的生长形态四、相平衡与相图1、相图的基本知识相图的表示主意相图的建立相平衡与相律二元相图的一些几何逻辑2、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3、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主意4、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铁碳相图碳和杂质元素对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合金铸件的组织与缺陷五、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考试主要内容: 1.原子键合 ①原子结构;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金属键;⑤分子键;⑥高分子链。

2.固体结构 ①晶体学基础;②金属的晶体结构;③合金相结构;④离子晶体结构;⑤共价晶体结构;⑥聚合物晶体结构。

3.晶体缺陷 ①点缺陷;②线缺陷;③表面及界面。

4.扩散迁移 ①扩散定律;②扩散机制;③影响扩散的因素。

5.变形与再结晶 ①弹性与塑性变形;②单晶体的塑性变形;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④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⑤合金的塑性变形;⑥回复和再结晶;⑦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和金属的热加工;⑧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6.相与相平衡 ①相、组元,系统;②自由度,相律;③相图及其表示和测定方法;④材料中的基本相及其特征;⑤相图热力学基础。

7.单元相图及纯组元的凝固与结晶 ①单元系相图与相平衡;②纯金属的凝固与结晶;③铸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④高分子的结晶。

8.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①合金相结构、合金的结晶过程(包括平衡结晶与不平衡结晶)及合金相图的建立;②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及相图分析;③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④二元合金的凝固理论;⑤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与铁碳相图;⑥高分子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9.三元相图 ①三元相图基础;②固态下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③固态互不溶解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结晶过程、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④三元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10.亚稳相与非平衡相变 ①纳米晶;②非晶;③固态相变形成的亚稳相;④脱溶转变、马氏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

建议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冶金物理化学(080601),有色金属冶金(080603)考试主要内容: 1.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①. 晶胞、晶系、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 ②. 三种典型金属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密排晶向与密排晶面; ③. 点缺陷、位错、界面的基本概念; ④. 纯金属结晶规律、结晶条件、结晶过程中的形核、长大过程与晶粒尺寸控制、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缺陷。

重庆科技学院823材料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重庆科技学院823材料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材料力学823》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要求
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领域建筑安全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力学是安全领域、建筑领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之一,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材料力学概述: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外力及其分类,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变形与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轴向拉伸与压缩: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3.剪切:连接件的剪切、挤压实用强度计算;剪切概念及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4.扭转: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纯剪切概念;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838材料科学基础

838材料科学基础

838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系统地理解材料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和键合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以及原子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

原子核中的中子是电中性的,质子带正电荷。

通过静电吸引,带负电荷的电子牢牢地束缚在原子核周围。

因为中性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原子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

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进行高速旋转遥控。

电子在原子中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以由四个量子数决定,A.主量子数n;b、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c、磁量子数;d、自选角动量量子数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中键的类型和本质,以及每种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键。

大多数金属以金属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

它的基本特征是电子共享;当金属受力变形并改变原子间的相互位置时,不会破坏金属键,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此外,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离子键:本质上,金属原子将其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其自身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获得价电子,使其自身带负电荷的负离子。

这样,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它们之间的静电结合。

特点:以离子为结合单元;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结合牢固。

因此,其熔点和硬度相对较高。

难以产生自由遥控的电子是良好的绝缘材料,但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正负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动。

此时,它们表现出离子导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是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收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掌握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3. 具备一定的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掌握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一、材料化学部分
1、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及其应用;各种变化过程(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判别;相平衡体系和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应用;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及解析。

2、化学动力学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点;反应级数及速率方程的确定;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影响;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气相反应、多相反应、溶液中反应、催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3、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应用;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能斯特公式及其应用;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极化与超电势及其应用;分解与分解电压;金属电沉积;不可逆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界面化学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润湿现象与接触角;毛细管现象;新相的生成和亚稳定状态;固体表面的吸附及非均相催化反应。

5、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
(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2)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
(3)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熟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的命名、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以及配合平衡等有关知识。

6、结构化学
(1)了解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熟悉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掌握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2)了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
(3)了解晶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7、元素化学
(1)了解氢、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熟悉卤素及其单质的通性,掌握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的性质,了解氯的含氧酸及其盐、氰、氢氰酸及其盐的性质;
(3)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掌握过氧化氢、硫化氢、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氧气、臭氧和水的净化;(4)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掌握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氮气、氨、铵盐以及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5)了解硅、硼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熟悉氧化铝、氢氧化铝及铝盐的性质,掌握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6)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通性,掌握其正常氧化物、氢氧化物与盐类的性质,了解其低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性质;
(7)熟悉过渡元素的通性,了解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铁、铬、锰、钴、镍、锌、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及其应用,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不饱和链烃配合物的性质;了解茂夹心型配合物的结构、成键特征和过渡金属的簇合物的特点。

(8)了解镧系、锕系元素的通性。

8、仪器分析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晶体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基本原理及应用。

(4)扫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

二、材料物理部分
1、无机材料的电子理论和晶体结构
能带理论、禁带起因、半导体理论基础、载流子浓度计算、固体缺陷反应方程式、热缺陷和杂质缺陷浓度计算。

2、无机材料的电学性能
电导率,霍尔效应,电导的宏观参数。

离子电导:离子迁移率,离子电导率,影响离子电导率的因素。

晶界效应,表面效应,西贝克效应,p-n结。

3、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介质的极化、介质损耗、介电强度、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

4、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无机材料的热容;晶态固体热容的经典理论及量子理论;
无机材料热膨胀系数;固体材料热膨胀机理;
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声子导热;光子导热;影响无机材料热传导的因素;
无机材料的热应力;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抗热冲击损伤性能;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5、无机材料的光学性能
介质的折射率及相对折射率,影响折射率的因素;色散,光的反射介质对光的吸收规律,光吸收与光波长的关系,介质对光的散射,散射系数的影响因素,无机材料的透光性,提高无机材料的透光性的措施。

材料的发光和激光,光导纤维。

6、无机材料力学性能
无机材料应力、应变及弹性形变、广义虎克定律;无机材料晶相的塑性变形,晶格滑移;高温蠕变机理及影响因素;玻璃相的粘性流动。

脆性断裂;理论结合强度;Griffith微裂纹理论;应力场强度因子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测试;裂纹亚临界生长;亚临界裂纹生长速率与应力场强度因子的关系,根据亚临界裂纹扩展预测材料寿命。

7、无机材料的磁学性能
材料磁性能的表征参量和材料磁化的分类,磁矩,磁畴与磁滞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