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概论复习资料_普通用卷

合集下载

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安全工程1.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⑴绝对安全: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

⑵相对安全: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安全是指危险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2.安全定义的含义:⑴不涉及军事或社会意义的安全,也不涉及与疾病有关的安全,是指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

⑵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

⑶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⑷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不是安全与事故,因此不能仅仅依靠事故指标来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是否安全。

⑸不同的生产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不同,所以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3.危险:⑴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⑵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状态。

⑶危险不仅包含了隐患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矛盾激化后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

4.风险(危险性):⑴风险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

⑵一种观点把风险看成一个系统内有害事件或非正常事件出现可能性的量度。

⑶一种观点把风险定义为发生一次事故的后果大小与该事故出现概率的乘积——R=P×C。

5.安全性与可靠性:⑴安全性: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对立的指标是风险(危险性))。

⑵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⑶二者共同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可靠性高的系统安全性通常也较高。

⑷二者区别:①可靠性不同于安全性,可靠性只要求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而不管是否带来安全问题;②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并将其在系统中排除。

6.事故:⑴定义: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能有效控制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它的发生可能迫使系统暂时或较长期地中断运行,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坏境破坏,或者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

安全工程概论DOC

安全工程概论DOC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下半年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安全工程概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什么是职业病?造成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有哪些?(10分)答: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它包括十大类,分别是:1.尘肺。

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病。

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

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职业病。

有中暑、减压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职业性皮肤病。

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职业性眼病。

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有噪声聋、铬鼻病。

9.职业性肿瘤。

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职业病。

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对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试述电梯安全运行时的注意事项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5分)答:注意事项:不要让儿童单独乘扶梯,要有家长看护;不要将鞋及衣物触及扶梯挡板;不要在扶梯进出口处逗留;不能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以免受到障碍物、天花板、相邻的自动扶梯的撞击;不要将手放入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内。

应急措施:一、“四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

来到电梯前,乘客应看电梯前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挂有该标志,说明电梯正在维修,乘客不要乘坐。

看有无安全标志。

乘坐电梯时,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是否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两者同时具备才能保障安全。

看是否超载。

电梯超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当电梯因超载报警时,应该主动退出,等待下一趟再乘座。

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1.本质安全:是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2.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4.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及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5.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伍德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

采取三个对策措施:工程技术安全对策、教育对策、法律对策。

6.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为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为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监督支持。

8.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投入、安全责任、安全科技。

9.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一切技术措施。

10.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

11.安全生产检查:是指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已确定隐患或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

12.劳动防护用品: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则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安全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安全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1、系统的概念: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要素:功能、组元或组成、结构、运行与环境。

3、安全的概念: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

(绝对安全观: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害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相对安全观: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4、危险: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5、风险:风险是表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

这主要有两种考虑:一是把风险看成是一个系统内有害事件或非正常事件出现可能性的量度;二是把风险定义为发生一次事故的后果大小与该事故出现概率的乘积,即R=P×C。

6、△事故: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有效控制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它的发生,可能迫使系统暂时或较长期地中断运行,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或者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

7、※隐患: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一些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综合。

8、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9、※安全性:从系统的安全性能讲,安全性为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10、危险性:也叫风险,是与安全性对立的概念,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

11、※可靠性:系统或条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2、安全性与危险性的关系: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就越低,安全性越低则危险性越高。

即二者存在如下关系:安全性=1—危险性。

13、※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既区别又有共同之处。

2023年安全工程导论复习安全工程技术概论考试题库

2023年安全工程导论复习安全工程技术概论考试题库

一、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安全和危险的绝对和相对性;3、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哪些关系?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5.事故的定义;6.事故案例;7、事故的可防止性;8、系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主线区别;9、事故树;10、决策树法;11.安全文化建设概念?12.安全文化包不涉及高层管理者和公司外的人员。

13、在实际的生产劳动中, 周边环境的温度会导致事故的发生?14.在生产劳动中, 心境、情绪的起落是否重要?15、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模式是?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条例》规定;17、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怎么着?18、危险源分为哪两类;19、了解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20、安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21.职业安全、职业卫生是指?22.我国职业病目录中的种类, 发病比例高的是?23.上世纪50年代, 日本水俣镇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工业劫难, 这场劫难的致病毒物为?24.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泄漏着火后, 为阻止火灾蔓延扩大, 应及时采用措施是?25、猝死, 这时需立即采用措的施是?26、上方高压线断了, 正搭在倒地人的腿上, 应及时采用措施是?二、1.事故致因理论中, 强调人的心理因素(如性格)起主导作用的是?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有?3.工程技术措施是防止事故的有效对策, 哪些需 A 个体防护;B 能量屏蔽;C 消除危险源;D 冗余; E 连锁4.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是?5.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的应用?6.人的心理现象涉及哪些?个性差异重要涉及哪些?7、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这种做法体现了?8、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进行有关哪些活动?9、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中的事故分类;10、属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有?11.安全生产中的三大高危行业是指?12.生活中不小心被烫了, 可采用的措施有?13.小刘吃鱼时被鱼刺卡了, 并且鱼刺较大, 对的的解决方式为?14、不慎被蛇咬伤, 应如何解决?15、打开家门, 闻到一股煤气味道, 对的的是做法是?三、1.火灾自救与逃生的要点有哪些?2、地震自救与逃生的要点有哪些?3.简要分析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

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

复习知识要点:1、特种设备是指哪些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2、起重机械起重作业有哪些特点?从安全角度看,起重作业与一人一机在较小范围内的固定作业方式不同,起重机的功能是将重物提升到空间进行装卸吊运。

概括起来起重作业有如下5方面的特点: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被搬运的物料个大体重(一般物料均上吨重)、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成件、散料、液体、固液混合等物料),起重搬运过程是重物在高空中的悬吊运动。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四大机构组成多维运动,体形高大金属结构的整体移动,大量结构复杂、形状不一、运动各异。

速度多变的可动零部件,形成起重机械的危险点多且分散的特点,给安全防护增加难度。

3、作业范围大金属结构横跨车间或作业场地,高居其他设备、设施和施工人群之上,起重机带载可以部分或整体在较大范围内移动运行,使危险的影响范围加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起重作业的程序是地面司索工捆绑吊物、挂钩;起重司机操纵起重机将物料吊起,按地面指挥,通过空间运行,将吊物放到指定位置摘钩、卸料。

每一次吊运循环,都必须是多人合作完成,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发生意外。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在车间内,地面设备多,人员集中;在室外,受气候、气象条件和场地限制的影响,特别是流动式起重机还涉及地形和周围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起重作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选择吊装索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性能,安全系数比较高,值得信赖的索具公司的产品。

陕西港力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港力索具就具备了各方面的优势。

3、起重机械的事故形式有哪些?机械危险的伤害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动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

安全工程备考资料

安全工程备考资料

名词解释(八个里选五个考)安全科学的定义:是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消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非因工伤亡事故。

安全管理评价:评价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企业管理者和操作者素质的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可控程度。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将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安全防护装置是安全防护装置是指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安全管理:评价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企业管理者和操作者素质的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可控程度。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员工的内在安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

判断(一共考十个,只给了五个题)1.事故构成的三要素是指伤害部位、伤害种类、伤害程度(对)2.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去创造良好的、能让大多数人充分展现其创造力、智慧的环境。

安全工程测试1

安全工程测试1

安全工程概论自学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
2、安全工程:
3、事故:
4、可靠性:
5、第二类危险源:
6、危险源控制:
7、高处作业:
8、化学危险品:
二、填空题
1、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基本措施,是实现工业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和两个方面。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可以概括为:、、。

3、根据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将事故分为事故和事故。

4、第二类危险源包括、和三个方面的问题。

5、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的。

6、为避免电器设施发生触电事故,目前还广泛地采用了、和漏电保护等电器保护措施。

7、压力容器安全阀有和两种类型。

8、气候条件是由、和三者的综合作用决定的。

9、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10、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如矽肺病、煤肺病和煤矽肺病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什么?
2、简述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3、预防事故措施的“3E”原则指的是什么?
4、简述目前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工程概论课程一单选题 (共65题,总分值65分 )1. 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确定暴露区域(即被评价工艺过程单元中火灾或爆炸事故所能波及的区域)的半径,可由火灾爆炸指数乘以求得。

(1 分)A. 0.84B. 0.5C. 0.72D. 1.52. 下面不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1 分)A. 安全检查表B. 预先危险性分析C. 事故概率统计分析D. 事故树分析3. 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区域内。

(1 分)A. 5B. 15C. 30D. 454. 通过给少事件最小割集增添小概率基本事件,可以使系统的降低。

(1 分)A. 可靠度B. 安全性C. 风险率D. 危险性5.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1 分)A. 非门B. 或门C. 与或门D. 与门6.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 分)A. 生活设施B. 福利设施C. 安全设施D. 环保设施7.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l={Xl,X2,X4},P2={Xl,X2,X5},P3={Xl,X3,X6},P4={Xl,X3,X7},则结构重要程度为。

(1 分)A. I(1)>I(2)=I(3)>I(4)=I(5)B. I(1)>I(2)<I(3)>I(4)=I(5)C. I(1)>I(2)>I(3)<I(4)=I(5)D. I(3)>I(2)<I(1)>I(4)=I(5)8. a和b为某集合中的两个子集,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定律,布尔代数式(a十ab)的简化式为。

(1 分)A. bB. abC. aD. ba9. 在事故树分析中,重要度是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变化率)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变化率)的比值,即从基本事件敏感程度和自身概率大小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1 分)A. 结构B. 概率C. 临界D. 最小10. 事件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的决策论。

事件树是从决策论中的引申而来的。

(1 分)A. 决策树B. 流程图C. 可靠性图D. 图论11. 在事故树中,导致其他事故发生、只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

(1 分)A. 基本事件B. 中间事件C. 顶事件D. 底事件12. 在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的是。

(1 分)A. 结构重要度B. 临界重要度C. 概率重要度D. 最小割集13. 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

其中:1级为,它将不会造成事故。

2级为,它将使事物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3级为,它必然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4级为,它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1 分)A. 临界的、安全的、危险的、破坏性的B. 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的C. 危险的、安全的、临界的、破坏性的D. 安全的、危险的、破坏性的、临界的14. 事件树分析法与事故树分析法采用逻辑分析方法。

(1 分)A. 相似的B. 相同的C. 相反的D. 相关的15.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投产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等做出概略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这种分析方法将系统的危险和危害划分为个等级.(1 分)A. 4B. 5C. 6D. 716. 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通过人体()测量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人类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人体静态测量和人体动态测量两种常用方法。

(1 分)A. 宏观与微观B. 整体和局部C. 内部与外部D. 精确和模糊17. 在某事故树中,若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q)=q1q3+q1q5+q2+q4,qi为事件Xi发生的概率,则事件X1的概率重要度IG(1)=。

(1 分)A. q1+q3B. q3+q4C. q3+q5D. q1+q218. 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者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

(1 分)A.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B.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C. 故障树分析法D.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19. 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

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

(1 分)A. 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B. 白底黑字,黑底白字,黄底黑字,蓝底白字C. 黄底黑字,白底黑字,黑底自字,蓝底白字D. 白底黑字,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20. 求出事故树最小割集,就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了解系统的大小,为安全评价、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依据。

(1 分)A. 稳定性B. 危险性C. 风险率D. 可靠度21. 系统危险性取决二个方面,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1 分)A. 造成后果的严重性B. 引起的经济损失C. 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D. 对人的伤害程度22. 布尔表达式:A’(A+B)+B(A’+B)的化简结果为。

(1 分)A. AB. A’C. A+BD. B23. 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 )疲劳的发生或加重。

(1 分)A. 肌肉B. 精神C. 神经D. 关节24. 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是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的分值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1 分)A. 之和B. 分数之和C. 绝对值之和D. 乘积25. 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事件。

(1 分)A. 基本B. 顶C. 中间D. 特殊26.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1 分)A. 非门B. 或门C. 与或门D. 与门27. 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1 分)A. 工艺B. 设备C. 物质D. 单元28. 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l={Xl,X2},K2={X3,X4},K3={X5,X6},如果X3、X4发生,其它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 ;如X4、X5发生,其它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

(1 分)A. 发生、不发生B. 不发生、发生C. 不一定、发生D. 可能发生、发生29. 在事故树分析方法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上事件的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1 分)A. 割集B. 径集C. 最小割集D. 最小径集30. 人机功能分配研究的意义是:利用人与机器的特点,为作业中的人与机器,安排不同的任务形式、难度和任务量。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功能分配的目的是( )。

(1 分)A. 充分发挥机器的效用B.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C. 改进机器以便使之适应人的作业需要D. 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31. 运用布尔代数计算下面表达式的值不是为a的是:(1 分)A. a.(a+b)B. a+a.bC. a+aD. a+b32. 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用火灾爆炸指数(F&EI)作为评价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储罐等的危险程度的指标,对工艺设备中潜在的火灾、爆炸和活化反应的危险性进行有步骤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要将工艺过程划分为合适的。

(1 分)A. 组件B. 区域C. 单元D. 子过程33. 事件树分析的目的包括(1 分)A. 判断事故能否发生B. 指出消除事故的安全措施C. 确定事故后果D. 确定最小割集34. 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l={X1},K2={X2,X3},K3={X2,X4,X5},则结构重要程度为。

(1 分)A. I(4)>I(2)>I(3)>I(1)=I(5)B. I(1)>I(2)>I(3)>I(4)=I(5)C. I(1)>I(5)>I(3)>I(4)=I(2)D. I(5)>I(3)>I(2)>I(1)=I(4)35. a和b为某集合中的两个子集,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定律,布尔代数式a(a十b)的简化式为。

(1 分)A. bB. abC. aD. ba36. 一个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以使顶事件不发生,因此事故树的最小径集直接表示了系统的。

(1 分)A. 可靠度B. 危险性C. 风险率D. 安全性37. 美国道化学公司(DOW)开发的以为依据的评价方法,是适用于化学工业进行危险性定量评价的重要方法。

(1 分)A. 事故树法B. 火灾爆炸指数法C. 化工厂安全评审法D. 匹田教授法38. 以下不属于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的是。

(1 分)A. 人子系统B. 机器子系统C. 环境子系统D. 物料子系统39. 在事故树的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顶事件,又可以表示中间事件的是。

(1 分)A. 矩形符号B. 圆形符号C. 菱形符号D. 屋形符号40. 以下关于安全检查表达描述不正确的是。

(1 分)A.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用而简单可行的方法B. 安全检查表常常用于对安全生产管理,对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进行分析C. 不可用于新开发工艺过程的早期阶段,识别和消除在类似系统多年操作中所发现的危险D. 安全检查表可用于项目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41. 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到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1 分)A. 结果、原因B. 原因、结果C. 初始、最终D. 下、上42. 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其潜在能量释放速率的度量,被称为。

(1 分)A. 物质系数B. 爆炸指数C. 工艺系数D. 物质危险43. 在事故树分析中,反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减对顶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程度的是。

(1 分)A. 结构重要度B. 临界重要度C. 概率重要度D. 最小径集44.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1={Xl,X3},P2={Xl,X4},P3={X2,X3,X5},P4={X2,X4,X6},则基本事件X1,X2,X3的结构重要程度按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1 分)A. I(1)>I(3)>I(2)B. I(1)=I(2)=I(3)C. I(1)<I(2)<I(3)D. I(2)>I(1)>I(3)45. 事故树属于树形图,它的根部表示;末梢表示;树叉为中间事件。

(1 分)A. 顶上事件、基本事件B. 基本事件、中间事件C. 基本事件、顶上事件D. 中间事件、顶上事件46. 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是运用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