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呵责;忧心忡忡;融会贯通;郑重其事B.迁徙;张皇失措;恼羞成怒;不可明状C.箫索;烟熏火燎;莫名其妙;冥思苦想D.辩别;黯然失色;顾名思义;相得益章【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字形,解答这类题可采用逐一分析选项的方法也可以用排除法。
名师详解:B选项“不可明状”中的“明”字应改为“名”字,名:是指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可名状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而“明”的意思与“暗”相对,是明亮的意思。
因此应为“不可名状”。
C选项中“箫索”正确写法应为“萧索”,萧索的意思是荒凉,冷落,萧条,其中“萧”的字义是:萧条;D选项中“辩别”的“辩”字应写为“辨”字,“辨别”的意思是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而“辩”字是辩解;争论的意思组词:分辨产,争辩产,辩论。
“相得益章”应改为“相得益彰”,“彰”是显著,“相得”是互相配合、映衬;“益”是更加;“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易错提示:无法准确的掌握成语的字形导致失分。
2.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⑴顾:A.注意,照管;B.拜访;C.看;D.珍惜,顾念。
①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诸葛亮。
()②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风暴出海打鱼。
()③他环顾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⑵负:A.背;B.享有;C.战败,失败;D.辜负;⑤倚靠。
④北京“六必居”是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
()⑤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⑥我军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
()⑦这场篮球赛甲队以2分之差负于乙队。
()⑶熬:A.把东西煮成糊状;B.忍受;C.久煮,为了提取有效成分等。
⑧我最爱吃妈妈熬的小米粥。
()⑨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⑩小丽天天命妈妈熬药。
()易错提示:机械地识记生字、词语导致对于词语的感受能力迟钝,容易失分。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1)“水是 _______ ,山是______________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作者是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2)补充名句。
①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殿前拾得露华新。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_ 国作家 ___________ 。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_2.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 日,中国三位航天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坐“神舟”九号飞船入住“天宫”。
3.你了解诗人吗?他们分别是:大杜_______ 小杜____________ 诗仙__________ 诗圣________ 诗鬼___________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_____________4.六年了,你一定结识了很多知心朋友,请用成语来表达与这些朋友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古代,早就流传着________ 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太空的传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奇思遐想。
6.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___________ 博采众长,创建了一种潇洒清秀的字体。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36分)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
(6分)ling lìwǔrǔmáo dùnpái huáikāng kǎizīxún()()()()()()2.这句话,你很熟悉。
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
(2分)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平常你必然把握了很多成语,此刻就来考考你。
(4分)废()忘()舍()为人同心()力居()思()万古长()神机()算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
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它们谢谢你了!(1)小明不由忍不住笑作声来。
(4分)(2)暑假快到了,咱们已经终止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躯体验,怎能取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4)咱们阅读课外书籍,能够增加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转变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8分)例:气候转变无常,人们怎么能不伤风呢?气候转变无常,人们会伤风。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莫非会望而却步吗?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咱们深情地祝愿。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切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切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捐躯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很多古诗词。
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
(4分)(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3)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标致B. 拜访C. 摆脱D. 摆放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豪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脉膊相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喜欢:动词)B.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精彩:形容词)C.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演出:名词)D.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很:副词)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B.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C.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D.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杜甫的《题西林壁》。
()3. “满招损,谦受益”是一句俗语。
()4. 《童年》是鲁迅的代表作。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礼记》。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4. 请简述《景阳冈》中的武松形象。
小学六年级期末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小学六年级期末毕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总分100分,书写共占6分;100分钟完成)请将答案按照各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
(42分)(一)抄写句子,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
(2分)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二)读拼音,写字词。
(11分)guàn gài kuí wu juàn liàn wēi xié( ) ( ) ( ) ( ) guò lǜ tún bù yān hóu mài lǒng ( ) ( ) ( ) ( )mán 隐()()头()不讲理xī()灭()牲()流(三)选择题。
(12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临帖.(tiě) 歼.灭(jiān) 挑衅.(xìn) 悄.然无声(qiāo)B.情谊.(yí) 瘦削.(xuē) 埋.怨(mán) 夹.竹桃(jiá)C.凌.晨(líng) 召.唤(zhāo) 堤.岸(dī) 包扎.(zhā)D.炽.(chì)热禀.报(bǐng) 蒙.骗(mēng) 乘.虚而入(chéng)2.下面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不避艰险银妆素裹腾云架雾夜以继日B.卓有成效苦心孤谐神清气爽迷途知返C.直截了当再接再厉深思熟虑顾名思义D.崇山峻岭温文而雅川流不息司空见贯3.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顾.名思义三顾.茅庐B.鲜.见鲜.为人知C.鉴.往知来水清可鉴.D.硕大无朋.高朋.满座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下课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
B.福楼拜在莫泊桑面前夸夸其谈....,使莫泊桑深受启发。
C.辩论会上,大家针锋相对....,侃侃而谈,气氛非常热烈。
D.与别人交往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着自己。
六年级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题

六年级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题1.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临街的店铺都挂着很大的牌匾。
”这句话中“临”的意思是( )。
A.将要B.照着字画模仿C.来到、到达D.靠近【答案】D【解析】理解词语就是懂得词语的词义,查字典或词典,根据上下文,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注释。
2.如果你想向朋友推荐《鲁滨孙漂流记》,你会怎样介绍?请写一段推荐词。
(不少于60字)【答案】《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人笛福所写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主人公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
于是他出海航行,历尽了艰难险阻,但他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实现了遨游世界的梦想。
【解析】这道题是对语文读写综合能力的考查。
把自己识记的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等简要介绍即可。
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解决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做这类题,对文学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知识点要非常熟悉才能写好。
3.按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不小气)……大方(不拘束)……【答案】她虽然节俭,对朋友却很大方。
小丽大方地为客人表演舞蹈。
【解析】“大方”这个词有好几个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表达为“不小气”的意思时多指性格方面,或在钱财、物品方面不在乎。
比如:小红请客时,出手很大方,常常一花就是好几百。
表达为“不拘束”的意思时,多指行为、举止落落大方。
如:小李见到外宾表现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4.采茶姑娘个个,她们用的双手地从茶树上。
绿树映衬着,构成。
这段写的是的情景。
【答案】神采飞扬灵巧敏捷摘下一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一幅美丽的图画采茶女采茶【解析】这篇课文叫《碧螺春》,作者:紫妍。
内容简介: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对碧螺春茶作了生动的描写。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长短C. 红蓝D. 快慢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长歌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悬梁刺股D. 掩耳盗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诗句。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非常美丽。
()4.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故事。
()5. “精卫填海”是出自《山海经》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3. “______,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4. 《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著作。
5. “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关于责任的名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3.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4. 请解释“水滴石穿”的意思。
5. 请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就……”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3. 请用“如果……就……”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六年级语文试题大全

六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这段话中,有语病的句子是()A.我们小学生要养成事事关心。
B.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C.只要我们坚决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他国家的阴谋诡计就不会得逞。
D.面对H7N9禽流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谈虎色变。
【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本题的考点是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名师详解:修改病句,我们要观察句子的成分、用词、搭配。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A 缺少宾语,应改为我们小学生要养成事事关心的好习惯。
易错提示:不经过句子分析,凭印象修改。
2.下列诗句中咏梅的诗句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要正确解答,首先是要熟记古诗同时要按不同意象、事物来给古诗分类,然后根据积累,选择出正确答案。
名师解析:关于咏梅的诗句很多。
第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句诗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第三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第四句诗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五句出自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一首写菊花的诗。
易错提示:由于古诗词自己识记、积累不够,或者胡乱猜错导致容易失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
zhān yǎng tuísàng jǐng tì
()()()
1ǚcìpán shān jiān rèn
()()()
二、运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4分)
1.按部首查字法,“单”字应查部首_______,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在《新华字典》中,“单”字大概在字典正文的:________(前面中间后面)。
2.请依照列出的字义,为下面词语中的“单”字选恰当的解释。
单:①不复杂;②独,一;③奇数的;④记载事物用的纸片;⑤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⑥覆盖用的布;⑦薄弱。
报告单()单数()简单()
单枪匹马()势孤力单()
三、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6分)
1.一词多组:躁()()()
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者()
者()
者()
3.看拼音写出正确的字。
ci()碗
ci()祥
ci()别
ci()铁
4.成语接龙。
(可以谐音)
秉烛夜游→()→()→()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画“√”。
(3分:
恶劣(lièluè)计较(jiǎo jiào)缝隙(xìxī)
要挟(xiáxié)潜伏(qián qiǎn)曲折(qūqǔ)
五、按要求填空。
(4分)
1.“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诗句出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演化成了成语是鹬蚌相争,_______________,这一成语用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
不但……而且既然……就……如果……就……
1.()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2.驻守南沙的官兵们()千方百计地节水,()想方设法地储水。
3.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吗?()“绝迹”了,()什么也没留下。
七、用“心”组词后填空(不能重复)。
(4分)姑娘看着经过()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她()地笑了。
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费用也不用愁了,母亲也不用()了。
这时,她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的微笑。
八、阅读短文,完成要求。
(30分)
(一)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
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
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敏锐嗅觉,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
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工作。
1.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3分)
(1)非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显身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内容,请简要回答蜜蜂为什么具有排雷的本领?(2分)
4.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
5.第四自然段中的问句在短文中是(疑问设问反问),在正确答案下面“√”。
(1分)
6.请你另举一个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
(2分)
(二)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抬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个麦穗。
有的人见到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定夺”的意思是(2分)
①决定取舍;②决定夺取;③一定夺取。
2.为短文中的词语找意思相近的成语。
(4分)
两手空空——东张西望——
不失时机——如梦初醒——
3.在第五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分)
4.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2分)
5.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悟出了什么道理?用直线画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4分)
九、习作。
(40分)
题目:难忘的_______________(可写人、事或活动)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瞻仰颓丧警惕屡次蹒跚坚韧
二、
1.部 D 前面
2.④③①②⑦
三、
1.急躁焦躁烦躁暴躁躁动
2.组字:堵都睹煮诸猪
3.瓷慈辞磁
4.(游手好闲、闲情逸致、至高无上)(游刃有余、余音绕梁、梁上君子)(犹豫不决,绝处逢生、生龙活虎)
四、1ièjiào xìxiéqián qū
五、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渔翁得利双方争持不下,让第三者得了好处。
六、
1.如果……就……
2.不但……而且……
3.既然……就……
七、精心(细心)开心(会心)担心会心(开心)
八、
(一)
1.容易训练更加吃苦耐劳寻找准确
2.(1)超过一般,不寻常。
(2)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3.因为蜜蜂的嗅觉十分灵敏,可以识别许多种细微气体,而且它们是集体活动,工作起来更有效,所以说蜜蜂具有排雷的本领。
4.列数字作比较
5.设问
6.蝙蝠与雷达电子蛙眼与青蛙电子鼻与狗……
(二)
1.①
2.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东张西望——瞻前顾后或犹豫不决
不失时机——当机立断
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或幡然醒悟
3.,、:“!”
4.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所以错过了机会。
5.表述中心观点,从珍惜或把握机会、不好高骛远、踏实做事等方面谈,均可。
九、略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