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伴热盘管计算

合集下载

(完整版)盘管加热计算

(完整版)盘管加热计算
k tw
dm rw=ts/λ
89
mm
4
mm
13.26 m/s
89
mm
4
mm
80
mm
81
mm
2

6.629356799 m/s
3500 mm
50
kcal/(m·h ·℃)
5189.461828 kg/(m·h)
125.59
kcal/(m·h ·℃)
0.000100 0.000300
(m2·h· ℃)/kcal (m2·h· ℃)/kcal
℃ ℃ ℃ m
m/s
23.66775311 W/(m2·k)
0.046365 W/(m2·℃)
0.0496 W/(m2·℃)
无伴热 5.0644 (W/m) 393.8989077 W 0.094234188 kcal 339.2430784 kcal/hr
尿素溶液 50
1140 60028.96
20 30
储罐参数
储罐直径
储罐高度
储罐容积
V
充装系数
散热面积
A
加热时间
物料温度
t
环境温度
ta
平均温度
tm
罐保温厚度
δ
保温材料
风速
ω
表面给热系数
αh
岩棉
常温执异率λ0
岩棉
导热系数λ
罐有无伴热
单位长度表面允许最大散热量 q=
允许最大散热损失
Q=
储罐内介质 尿素溶液 尿素溶液 尿素溶液 尿素溶液 尿素溶液
50%尿素溶液20℃
蒸汽 蒸汽 蒸汽 蒸汽
盘管内侧界膜导热系数 冷凝负荷 冷凝给热系数

(完整版)盘管加热计算

(完整版)盘管加热计算
蒸汽 蒸汽 蒸汽 蒸汽
盘管内侧界膜导热系数 冷凝负荷 冷凝给热系数
管内污垢系数 管外污垢系数
盘管内侧界膜导热系数 普兰特准数 20℃尿素溶液密度 系数 假设壁温 85℃尿素溶液密度 格朗特常数
计算 壁温 计算与假设差异
管壁平均直径 管壁热阻
温度T 密度 汽化潜热
导热系数ki 动力粘度μi 流量
300 5.369
1/K
总传热系数
K
盘管加热面积
A
0.010803 92.57
(m2·h· ℃)/kcal kcal/(m2· h·℃)
17.04 m2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查表SHJ10-90
查表
输入
室内和地沟 安装时风速 取0 α h=11.63+6.9 5×ω0.5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查表 查表 查表
4.078904564
1131 kg/m3
0.47
0.25
85

1090 kg/m3
0.000578687
607656512.1
104.87
631.84
kcal/(m·h ·℃)
123.30
kcal/(m2· h·℃)
21.65 ℃
292.5355065 %
84.94 0.00008
(m2·h· ℃)/kcal
℃ ℃ ℃ m
m/s
23.66775311 W/(m2·k)
0.046365 W/(m2·℃)
0.0496 W/(m2·℃)
无伴热 5.0644 (W/m) 393.8989077 W 0.094234188 kcal 339.2430784 kcal/hr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失及保温、加热计算篇(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
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
管线散热量计算
1、查表计算法
(1) 求单位长度管道标准散热量QbΔT=Tj-T0 Tj (介质工艺温度)T0(环境最低温度)
根据DN、ΔT、δ三个参数查“表3-1”,可得室外单位长度金属管道的标准热散失量Qb。

表3-1:管道散热量(Qb)条件:碳钢管道、玻璃纤维保温、室外、风速9m/s。

单位:w/m
表3-3: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K2 表3-4: 环境条件修正系数K3
2、公式计算法
管道热损失计算公式
2兀λ(Tj —T o)
Qs=------------------- …………………. (3-2)
ln[(d+2δ)÷d]
式中:Qs—管道实际散热量,Kcal/h·m或W/m
Tj—介质维持温度,℃
T0—冬天最低温度,℃
λ—在介质维持温度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Kcal/h·m·℃或W/m·℃
d—管道外径,mm
δ—保温层厚度,mm
3、储罐和容器散热量计算
(1) 求容器或罐体的总表面积S、m2
a.二端为平面的圆柱容器:
S=πD(R+H)
S---总表面积m2
D---容器外径m
R---容器半径m
H---容器高度m
b. 二端为半球的圆柱容器:S=πD(2R+H)。

消防水罐等水罐的冬季伴热计算

消防水罐等水罐的冬季伴热计算

一、蒸汽外伴热计算储罐的总散热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罐壁散热、罐顶散热和罐底散热。

在理论上,只要保证冬季时供热量满足储罐的总散热量,维持罐内温度即可,一般不考虑储罐介质的温升过程。

储罐总散热量Q计算:罐壁散热量计算:(1) 储罐罐壁传热系数计算:其中K tw,为储罐罐壁传热系数,W/ (m2·℃)。

为保温隔热层表面至周围空气给热系数,W/(m2·℃)。

w为当地冬季平均风速,m/s。

值可以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01册 常用资料》7.3章节数据。

为设备外壁至保温隔热层内侧空隙间空气的给热系数,W/(m2·℃)。

一般取11.62~13.95W/(m2·℃) [1]。

为保温隔热层厚度,m。

为保温隔热层的导热系数,W/ (m·℃)。

在材料导热系数未知时,取值可以参照《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SH/T 3010-2013)表6.1.4。

(2) 储罐最高液位以下的罐壁面积A tw计算:其中,A tw为储罐罐壁面积,m2。

D为储罐直径,m。

H1为最高液位高度,m。

(3) 罐壁传热温差计算:其中, 为罐壁传热温差,℃。

为储罐的外壁温度,近似等于储罐内介质最低维持温度 ,℃。

一般取5℃或10℃。

为周围环境温度,℃,一般取当地最冷月平均气温。

值可以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01册 常用资料》7.3章节数据。

(4) 罐壁散热量 。

其中, 为罐壁散热量,W。

罐顶散热量 计算:(1) 储罐罐顶传热系数 计算:储罐罐顶传热系数 计算可以取经验值。

根据《油品储运设计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表5-5-6,当介质表面温度小于40℃, 为1.2W/(m2·℃)。

故在工程计算中,可以粗略取值为1.2W/(m2·℃)。

(2) 储罐最高液位以上的罐壁面积与拱顶面积之和 计算:其中, 为储罐罐顶面积,m2。

D为储罐直径,m。

H为罐壁高度,m。

H1为最高液位高度,m。

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一、引言储罐是工业中常见的储存设备,用于存放各种液体或气体。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持储罐内液体的温度,需要对储罐进行加热。

储罐外加热盘管是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本文将介绍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二、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设计1. 确定加热盘管的数量和布置方式:根据储罐的尺寸和加热需求,确定加热盘管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通常情况下,加热盘管应均匀分布在储罐的侧壁上,以确保加热效果的均匀性。

2. 确定加热盘管的材质和尺寸:加热盘管的材质应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钛合金。

加热盘管的尺寸应根据储罐的尺寸和加热功率计算得出,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加热效果。

3. 确定加热盘管的安装方式:加热盘管可以通过焊接或固定夹持的方式安装在储罐上。

焊接方式适用于加热盘管与储罐的长期连接,而固定夹持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的情况。

三、储罐外加热盘管的计算1. 计算加热功率:根据储罐内液体的类型和所需加热温度差,计算出加热功率。

加热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加热功率= 液体质量× 每单位质量的液体的比热容× 温度差。

2. 计算加热盘管的长度:根据加热功率和加热盘管的材料导热系数,计算出加热盘管的长度。

加热盘管的长度应足够长,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加热面积。

3. 计算加热盘管的直径:根据加热功率和加热盘管的长度,计算出加热盘管的直径。

加热盘管的直径应根据加热功率和加热盘管的长度来确定,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加热面积。

四、储罐外加热盘管的应用注意事项1. 加热盘管的布置应均匀,以确保加热效果的均匀性。

2. 加热盘管的连接部分应密封可靠,以防止液体泄漏。

3. 加热盘管的选材应根据储罐内液体的特性来确定,以确保耐腐蚀性能。

4. 加热过程中应监测加热盘管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5. 加热盘管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结论储罐外加热盘管是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有效地提供对储罐内液体的加热效果。

储罐加热盘管计算

储罐加热盘管计算
数据
油品加热 始油温品加热 终油温品加热 时历间年一月 份冬平季均平温均 风油速品在20 ℃提的供密油度品 在两点温
输入
20

蒸汽压力 (绝)
40
℃ 盘管外径
24
h 油罐罐型
2.7
℃ 油罐容积
2.9 1.3
m/s t/m3
油罐壁保温层 厚油度罐保温层导 热系数
油罐涂料黑度
40

0.0058 mm2/s 油品含蜡量
50

0.0036 mm2/s
计算
重要输出 数据 加热面积 F蒸汽耗量 G油罐总散 热油量品Q质量 热油容品粘温 指油数品平均 温油度品15℃ 的比重
1.307
m2
204.05
kg/h
411159.789 kJ/h
1.565
kJ/kg.℃
.0477
28.73195 ℃
1.301
t/m3
过程检测数据 升温所需要的 热融量解蜡需要的 热量 罐顶损失热量
kJ/h
491.51
kJ/h
2733.565
kJ/h
28.46

104.987

180 2771 756 6.4 8.28 7.2 .661
℃ kJ/kg kJ/kg m m m m
罐底损失热量
罐壁损失热量
油罐罐壁温度
盘管管壁温度
1.0 50 固定顶 200 60 0.045
0.91~0.96 0
Mpa mm
m3 mm W/(m. ℃)
.96
数据显示区
蒸汽温度 饱和蒸汽的 焓 饱和水的焓
油罐直径
油罐高度 拱顶曲率半 径 拱顶高度
406438.951 kJ

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化工设计2013,23(3)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何文静*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65摘要本文介绍储罐内加热盘管的传热与压降计算,确定盘管的加热面积,实例介绍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内加热盘管储罐化工生产过程中,当储罐贮存具有高粘度或高凝固点的液体时,为保持其流动性,防止物料凝固,需要加热或保温。

内加热盘管是较常用的一种储罐加热器,又称为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本文主要讨论储罐内加热盘管传热的计算,以及盘管加热面积的确定。

利用该方法设计计算的储罐内加热盘管,已经应用到某粗苯精制项目中。

1储罐内加热盘管的特点及设计原则1.1储罐内加热盘管的优缺点内加热盘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管理方便、管内可承受高压、安装灵活、可以适应容器的形状,弯曲成圆柱形或平板等形状,也可并联若干组以增加传热面积,甚至可在同一设备中采用两组独立的盘管,通入不同的热载体以充分利用热量。

但由于储罐的体积相对较大,储罐内流体的流速必然很低,所以管外给热系数也相对较小,这将影响总传热系数的提高。

此外,盘管本身通过的能力有限,而且管内难以清洗,故只适于传热负荷不是很大的场合及较清洁的流体,为提高盘管外侧的给热系数,往往安装搅拌装置,以强化传热过程,提高总传热效率。

1.2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原则(1)当采用液体作为加热或保温介质时,为使盘管中充满液体,应从盘管下端送入液体;当采用蒸汽或低压热源时,为避免水锤或阻塞,应从上端送入蒸汽,下端排出凝液。

(2)内加热盘管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加流体阻力,消耗过多能量。

当采用蒸汽为加热源时,蒸汽在盘管内发生冷凝,易产生凝液排出困难和冲击振动,还可能发生不凝性气体聚集于盘管的上部,很难排出,影响冷凝效果。

所以当所需的传热面积较大时,宜采用若干组盘管并联来解决。

(3)内加热盘管直径不宜过大,直径过大加工制造有困难,一般常用管径在DN25 65范围。

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

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与计算储罐内加热盘管是一种常用的加热系统,它通过将盘管固定在储罐内部,将热能传递给储罐内的物体,以实现加热的目的。

在设计和计算储罐内加热盘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盘管的材质选择、盘管的尺寸和数量、盘管的布置方式以及加热功率的计算等。

首先,盘管的材质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储罐内介质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腐蚀性较强的介质,需要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材质,如不锈钢或钛合金。

而对于一些非腐蚀性的介质,可以选择普通碳钢材料。

然后,需要确定盘管的尺寸和数量。

根据储罐的尺寸和形状,结合需要加热的表面积和加热温度差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盘管的长度和直径。

盘管的数量取决于需要加热的介质的体积和加热功率大小,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接下来,要考虑盘管的布置方式。

常见的布置方式有螺旋式和横行式两种,选择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储罐内的空间情况和加热效果来确定。

螺旋式布置方式可以增加盘管的长度,提高加热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制造和安装的难度。

最后,需要进行加热功率的计算。

加热功率的大小取决于需要加热的介质的性质和加热温度差。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加热功率:加热功率=加热介质的质量流率x加热介质的比热容x加热温度差其中,质量流率和比热容可以通过实验或参考相关手册来确定。

加热温度差可以根据需要加热介质的起始温度和目标温度来确定。

在实际设计和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储罐的绝热性能、加热介质的供应方式和循环方式等。

整个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加热盘管设计和参数,以实现有效的加热效果。

总结起来,储罐内加热盘管的设计和计算需要根据储罐的特点、介质的性质和加热需求来确定材质选择、尺寸和数量、布置方式以及加热功率等参数。

只有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加热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罐伴热盘管计算
储罐伴热盘管计算是指在储罐中安装热盘管系统,用于加热或冷却储罐内液体的过程。

计算储罐伴热盘管所需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液体的热容和流量:液体的热容是指单位质量液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的质量或体积。

根据需求确定液体的热容和流量。

2.计算所需的加热或冷却能量:根据液体的热容、流量和期望的温度变化,计算所需的加热或冷却能量。

加热能量可以通过公式Q = mcΔT计算,其中Q为能量,m为质量,c为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3.选择合适的热盘管:根据所需的加热或冷却能量选择合适的热盘管。

热盘管的选型需要考虑热交换效率、材料耐腐蚀性、安装方便性等因素。

4.计算热盘管的长度和布置方式:根据所选的热盘管类型和储罐的尺寸,计算热盘管的长度和布置方式。

热盘管长度可以通过公式L = Q / (U × ΔTm)计算,其中L为热盘管长度,Q为加热或冷却能量,U为热传递系数,ΔTm为平均温度差。

5.设计热盘管系统:根据计算得到的热盘管长度和布置方式,设计热盘管系统的具体细节,包括热盘管的材料、连接方式、管道细节等。

需要注意的是,储罐伴热盘管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参数进行,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步骤,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和设计要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由专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储罐伴热盘管计算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