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1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2教学案 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2教学案  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四单元控制及其设计第2节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习目标](1)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2)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3)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4)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课前预习]1、控制的含义2、控制的分类3、控制的应用(1)、人们按照自己的,通过一定的,使事物向,这就是控制。

(2)、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和。

如汽车方向驾驶,控制对象是,控制目的是,控制手段是。

(3)、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和。

[课堂导学]【任务一】——理解控制系统【技术体验】搭建雨水收集池水位报警装置工作过程分析:一、控制系统1、 含义: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共同实现,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一个系统,称为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通常又分为 控制系统和 控制系统。

【任务二】——分析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技术体验】搭建定时浇水控制系统模型二、开环控制系统1、含义:控制系统的 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2、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即控制系统为达到设定目标所需要的输入信号,作用于控制对象或系统输入瑞,并可便系统具有预定功能或预定输出的物理量。

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使系统要达到的设定目标,表现于控制对象或系统输出端,并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物理量。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执行器:接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产生具体的控制效果,使输出量产生预期的改变,是控制系统实现目标达成的主要工作部件,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一般也可为执行器所做的功的形式。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中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3、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控制器接收到输入信号,命令执行器工作,执行器做功输出控制量,使被控对象状态变化,从而输出既定目标。

实例说明:火灾报警控制电路基本组成如下面方框图所示:【学生活动】1、用方框图说明下列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并注明方框图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以及输入量、输出量和控制量。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的手段与应用》说课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的手段与应用》说课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控制的手段与作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即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又是“系统与设计”内容的扩充与深化。

本节内容是要学生对控制及其控制技术有一个初步地了解,知道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对控制技术产生兴趣,为后面“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提供学习动力,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包含控制的手段和控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系统控制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控制技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

但却对控制的概念是陌生的,对控制现象的理解还很模糊,觉得控制技术很神秘和复杂,同时又对控制技术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控制的含义。

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明确控制的对象、目的及手段。

通过对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2)能力目标:能够对生活中对生活中典型的控制现象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够从控制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加深对控制含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控制现象的分析,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4.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控制的含义,理解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难点: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对其分析并明确控制的“三要素”。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情景创设法:通过播放视频和演示技术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理解控制的含义,明确控制的“三要素”。

2.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结合问答法、发现法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三、说学法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

高中通用技术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1课时1课件苏教版必修2

高中通用技术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1课时1课件苏教版必修2

自动门
根据自动门控制系统控制过程和原理,通过
稍加改动,你还可以设计出应用其他方面的控制 系统吗?请用方框图表示你的设计想法。
“婴儿尿湿报警器”控制系统是怎样工作 的?如何用方框图表示?
尿 湿度传感器
控制电路
铃声发生器
铃声 扬声器
根据婴儿尿湿报警器的控制原理,通过稍加改动, 你还可以设计出应用在哪些方面的控制系统?请用方框图 表示你的想法。与前面的“自动门”相结合,你又可以设 计出一个怎样的控制系统?
控制举例
灯的开关的控制 投影幕的升降的控制 电风扇风速的控制 婴儿尿湿报警的控制
这些控制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个输入(开与关)对应一个输出(亮和灭)
控制系统的特征
电灯的的控制
输入 “开与关”
电路、灯
输出 灯“亮与灭”
电风扇的控制
输入 风速挡位
输出 电路、电机、扇叶 风速
? 自动门的动作过程是怎样的?
门的开启
自动门 或关闭
控制器
执行器
人体 热辐射
红外传感器
控制电路
电机
门的开启
转动
或关闭
自动门
开环控制系统:像这样信息只从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 没有信息反馈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输入
传感器
控制器
控制量
输出
执行器
被控对象
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人体 热辐射
红外传感器
控制电路
电机
门的开启
转动
或关闭
– 当门口没有人时,门是关着的;当有人来门口 时,门打开;当人离开门口后一段时间,门又 关闭。
? 自动门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 功能:无人时,常关;有人时,开门。 – 技术要求:当人距门 1m时,门即打开;门打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教案 苏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教案 苏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课时:共3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

2. 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3. 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4. 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二、教学重点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的分析;控制系统设计思想方法。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模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五、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1.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思路”、“2.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案例”2小节组成。

教材先对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思路作了一般介绍,然后通过开环控制系统和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三个案例的分析(电吹风控制系统的设计、抽水马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自动升旗简易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这一中心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教材这样的结构说明,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控制设计的实践中去领会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突出主要问题: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时,最主要的是明确控制对象,明确控制目的,分析控制对象的特性,确定被控量和控制量,分析主要的干扰因素,构思设计方案。

(1)从流程的角度看,上述各项的次序也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2)通过列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基本步骤。

从而理解相关的主要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对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对失败的使用经验,能从控制与设计的角度重新的认识。

课时安排本节总计3课时。

第1课时,讲授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分析开环、闭环控制的案例。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一、导入控制是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

控制的手段和应用对于组织的效率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导学将盘绕控制的手段和应用展开讨论,帮助同砚们深入理解控制的观点和作用。

二、进修目标1. 理解控制的观点和作用;2. 掌握控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3. 能够运用控制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控制的观点和作用;2. 控制的基本手段: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3. 控制的应用: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案例。

四、进修重点和难点1. 掌握控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2. 理解控制的应用途景和实际案例。

五、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观点和原理;2. 分组讨论,分享案例分析;3. 实践操作,应用控制手段解决问题。

六、进修过程1. 理解控制的观点和作用(10分钟)控制是指在组织管理中,通过设定标准和规则,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包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风险等。

2. 掌握控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20分钟)- 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保证组织运作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目标管理: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监督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绩效评估:通过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水平。

3. 控制的应用: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案例(30分钟)- 案例一:某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控和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案例二:某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七、总结归纳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控制的观点和作用,掌握了控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了控制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控制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应用,才能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八、课后作业1. 思考一个实际案例,分析该案例中的控制手段和应用;2.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控制的理论和实践。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同砚能够理解控制的基本观点、手段和应用,精通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知识1. 什么是控制?控制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举例说明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3. 控制的手段有哪些?它们分别是如何实现控制的?二、进修控制的基本观点和原理1. 探讨控制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控制的原理和作用。

3. 谈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三、了解控制的手段和方法1. 简要介绍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2. 深度分析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四、探讨控制的应用领域1. 分析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医疗设备和家庭电器等领域的应用。

2. 举例说明不同领域的控制系统及其作用。

3. 沉思将来控制技术的进步趋势及应用前景。

五、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1. 设计一个简易的控制系统,并模拟实现。

2.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适的控制方案。

3. 分析试验结果,总结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六、课外拓展与反思1. 阅读相关领域的科普文章,了解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2. 沉思控制技术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反思自身在进修控制过程中的不足的地方,制定改进规划。

七、总结与评判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

2. 自我评判进修效果和收获。

3. 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节课的进修做筹办。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同砚们能够深度理解控制的观点和原理,精通控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为将来的进修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期望大家能够在进修过程中勇于探究、勤于沉思,不息提高自己的控制技术水平,为将来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控制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精通各种控制手段的原理和应用。

3. 理解控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控制的观点和分类1. 什么是控制?控制是一种通过设定目标并实行相应措施来调整和管理事物、过程或行为的过程。

4.1.1理解控制的含义-【新教材】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4.1.1理解控制的含义-【新教材】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一、控制的方式与应用任务一理解控制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案例,阐述控制的含义。

2.通过案例分析,辩析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特点。

3.观察生活中的案例,概括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阐述控制的含义。

辩析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人们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國艺浇灌、汽车冲洗、路面冲洗和厕所冲刷等,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体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陈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家庭使用的雨水收集系統,利用收集的雨水浇灌家中阳台的植物,冲洗拖把和冲刷厕所。

2、新课学习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多样性。

例如,降落的雨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也可以供人们冲洗物品,还可以发电,但是也可能流入江河,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一棵树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结不出果实,也可能硕果累累,而且果实有大有小,或酸或甜。

技术体验制作盆栽植物自动浇水装置体验目的:经历制作盆裁植物自动浇水装置的实践过程,体会控制的含义与意义。

情境展示:陈晨一家假期要外出两周,家里阳台的盆栽植物无人定期浇水。

她想制作一个自动浇水装置,从而解决植物无人照料的难题。

问题分析:制作- -个浇水装置,能把饮料瓶里的雨水湛注到花盆下方的接水盘中,使接水盘中保持一-定量的水,泥土自动从接术盘里吸取水分,从而保持植物生长的显润环境。

怎么把饮料瓶里的雨水引到接水盘中?如何让接水盘中的水量维持在一定的高度?活动准备:材料:饮料瓶1个、可弯塑料吸管2根、热熔胶粹、接水盘1个、小花盆1个。

工具:电烙铁、剪刀、热熔胶枪等。

主要过程:1.搭建植物补水装置。

(1)用电烙铁在饮料瓶靠近底部位置,上下排列打两个孔。

(2)插上两根吸管,把吸管下端修剪成一长一短。

(3)将热熔胶涂在吸管和瓶壁连接处,使其密封。

(4)等胶干了以后,装上水,盖紧瓶盖,就可以给植物补水了。

2.观察装置的工作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第四单元 第一节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第四单元  第一节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第四单元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的含义。

〔2〕了解控制的手段。

〔3〕理解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事例的分析过程;初步掌握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和保持对控制技术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2〕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控制的含义。

〔2〕了解控制的手段。

〔3〕体会控制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标要求〕2.教学难点:〔1〕理解控制的含义。

〔2〕分析典型案例的控制过程与结果,区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三〕教学策略:1.教法:本节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

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本着从实例出发引出概念,力戒陷入单纯的枯燥的控制原理介绍。

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运用控制的事例,根据学生对控制的理解水平,有针对的选择学生身边的丰富事例开展教学。

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控制的含义,了解控制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以科学探究的思想,通过亲身体验分析获得知识,掌握本节的主要内容。

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通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实例的深入挖掘创设探究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思维、挖掘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案例的一般分析上升到方法和理论的角度,进而理解控制的含义、了解控制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控制的含义。

〔2〕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明确其控制对象,控制目的及控制手段。

〔3〕理解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控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控制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明确其控制对象、控制目的及控制手段;分析案例的控制过程与结果、体会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要让学生对控制与控制技术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
识,知道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打下基础及提供学习动力。

本节教学重点为理解控制的含义及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由浅入深在展开控制的概念。

通过大禹治水、射手射击等控制的事例,说明人们要实现自己的意愿或目的,就要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

通过控制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运用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明确控制应用的广泛和重要。

2. 教学思路
首先从介绍古代各种控制装置入手,使学生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建立关于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强化,形成关于对控制的现象基本认识,同时认识到控制及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学习控制与设计的意义。

最后通过对控制装置〔学生作品〕的直接接触,加深对控制技术对认识和理解。

4.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控制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神奇的控制技术将会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控制现象的理解还很模糊;不了解控制技术的内在工作原理,觉得控制技术很神秘很复杂。

六、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本单元要求学生具有初中物理学科电学基础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多媒体设备、古代水车图片和学生作品实物〔雨雾天自动关窗系统〕。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序号教学环


3 控制现

〔1〕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通过一定
的手段实现控制的例子:
a) 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
b) 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
c) 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
“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2〕马上行动:
在你生活中,还有哪些控制事例,请按如下方面表述:
通过〔手段〕,使
〔对象〕〔目的〕
通过讨论和交流回
答:〔参考〕
1.通过换挡,使电风
扇达到一定的风速
2.通过转动车把,使
自行车改变行驶方

3、……
4 控制的
实现1.分析导入实例——古代的水车〔踏车和筒车〕引出
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概念:
控制的实现需要通过事实上的手段,前面我们提到踏
车和筒车的控制手段有什么不同?哪种更省事更先
归纳:
踏车——人工控制
筒车——自动控制
进?
2.控制手段的发展
踏车——筒车——木牛流马——
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
3.马上行动:
把你所了解的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事例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
归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手段也在不断进步,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5 广泛应
用的控
制技术〔1〕控制的应用自古就有,并在近代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控制在生活、工农业生产及军
事国防中的应用:
〔一〕控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控制在军事国防中应用:
〔一〕控制在生活中
应用:空调、自动取
款机、自动水龙头、
自动门
〔二〕控制在工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自动
生产线、温度适时控
制、湿度适时控制、
农田节水灌溉
〔三〕控制在军事国
防中应用:精密制导
导弹、神舟飞船
6 亲身感
受控制
技术展示学生作品:雨雾天自动关窗系统〔实物〕
让学生亲自上来演示其控制效果和工作过程
提问:该控制事例中,控制对象是什么?控制目的是
什么?控制手段是什么?
通过亲自试验、观察
得出:
雨雾天自动关窗系
统控制事例中,控制
对象窗户,控制目的
是使窗户在下雨或
起雾时自动关闭,控
制手段是通过一检
测控制电路检测雨
雾信号,一旦有雨
雾,就通过控制电路
启动电机,通过电机
转动来带动窗户关
闭,实现自动关窗
八、教学反思
这是“控制与设计〞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对“控制〞几乎是毫无了解的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建构起对“控制〞的基本构架,这是一个比较难的目标。

可以说,本《设计》为比较好的达成此目标提供了保证。

这个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从水车实例导入,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陌生概念的起点;二是课程环节的安排符合理解陌生概念的认识规律,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问题的坡度。

实例导入——初建概念——列举现象,强化概念——控制实现,引入正题——控制应用,引起重视——感受控制技术,进一步激发兴趣。

这样的环节安排,目标明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控制概念的建立。

所有环节的安排都是为解决这个主要目标服务的。

而安排让学生亲身感受控制技术的环节,这是对概念建立的强有力的补充。

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控制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虚幻的。

因而也是不稳固的。

有了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强化控制概念的建立,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为后面的课程奠定了较好的感性和理性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