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血液成分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血液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血液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血液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1. 血液与血液成分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液体基质和悬浮其中的细胞构成。

血液液体基质主要由血浆组成,而悬浮其中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成分的测试可以提供有关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2.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

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以及红细胞的生成情况。

3.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指的是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则是指平均每个红细胞中所含的血红蛋白量。

这两个指标可以用于帮助诊断贫血的种类,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等。

4. 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用来评估红细胞体积或大小的变异性的指标,它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类型的贫血、鉴别贫血的病因等。

对于患者是否同时存在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者缺铁等病理情况也有诊断帮助。

5.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碎片,主要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可以用来评估出血与凝血功能状况,比如在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中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

6.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最主要的免疫细胞类型。

白细胞计数是用来评估机体对感染和炎症的应激反应,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提示不同疾病的发生情况,如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等。

7. 凝血功能测试凝血功能是确保血液在伤口处凝结和形成血栓以止血的重要生理过程。

凝血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血栓疾病。

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分析、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评估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

8. 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参与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血检四项化学发光法调查

血检四项化学发光法调查

血检四项化学发光法调查目前血检四项(HBsAg、HCV、HIV、TP)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ELISA)、核酸扩增(PCR)、胶体金标记、以及化学发光(CLIA)。

现就CLIA在血检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做一调查分析。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nunoassay,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理论的基础上,以标记发光剂为示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

CLIA是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大量自由能,产生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发射出光子(hν),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对所发出的光量子进行定量测量。

鲁米诺(1umino1)、异鲁米诺(isolumino1)及其衍生物、吖啶酯(acIidinim ester)衍生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目前CLIA中使用最多的四类标记物。

表1 化学发光法类型注:* 严格意义上属于荧光免疫。

二.国内外化学发光法的仪器和试剂情况。

国外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的生产厂家以贝克曼、雅培、罗氏、拜耳这四家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其中罗氏拥有唯一的电化学发光技术,雅培则独占微粒子酶联免疫(EMIA)。

不同厂家的仪器有各自的优势检测项目,主流的仪器型号如下:表2 国外主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厂家国内也逐渐有厂家研制化学发光试剂,配合国外引进的仪器(多为半自动)共同销售,也有自发研制的化学发光仪(泰格科信)。

针对血检四项(HBsAg、HCV、HIV、TP),除北京科美生物(科美东雅)外,所有厂家试剂均只有HBsAg试剂。

表3 国内主要厂家仪器和试剂情况国外厂家的试剂大多随仪器配送,并没有在SFDA单独注册。

目前SFDA注册的血检四项化学发光法试剂列表如下。

就检测项目来看,除梅毒外,其余三项均可使用化学发光法;就现有资料,国内外只有北京科美东雅配有梅毒检测试剂。

临检血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临检血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临检血液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血液的组成1. 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的。

其中,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负责免疫防御,血小板负责止血,而血浆则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类、糖、盐和激素等组成。

2. 血细胞的细胞形态红细胞呈双凹形,其直径为7-8微米,厚度为2微米左右;白细胞有核和无核两种类型,有核的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核的是血小板;血小板呈片状,直径为1-4微米,最大厚度为0.5微米。

二、临检血液的常用指标1.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一种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75g/L,女性的为120-160g/L。

2.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数目,正常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3.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目,正常值为4-10×109/L;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含有的血小板数目,正常值为125-350×109/L;5. 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PDW)PDW是指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其反映了血小板大小的分布范围,PDW值的增加常常提示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存在。

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MCV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其单位是fL(10^-15L),反映了机体内红细胞的大小情况,正常值为80-100fL;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MCH是指单位红细胞内部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其单位是pg(10^-12g),正常值为27-34pg;8.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C是指单位红细胞内部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其单位是g/L,正常值为320-360g/L;9. 紅細胞體積峰寬度(RDW)RDW是指红细胞的分布宽度,正常值为11.5-14.5%。

实验室分血标本的方法

实验室分血标本的方法

1. 全血
取新鲜血液加入到盛有抗凝剂的管中,轻轻颠倒混匀,充分抗凝,得到全血样本,置于冰上待测。

2. 血清
取新鲜血液,室温条件下静置30 min,待血液凝结,2000×g离心10 min,取上层淡黄色澄清液体即为血清,置于冰上待测。

3. 血浆
取新鲜血液加入到盛有抗凝剂的管中,颠倒混匀,充分抗凝,1000-2000×g离心10 min,取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浆,置于冰上待测。

注意事项:
①抗凝剂的选择:根据不同抗凝剂的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抗凝剂。

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的各种盐、EDTA 及枸橼酸钠。

生化实验一般建议用肝素抗凝。

②样本保存:全血样本收集好后,若不能当天检测,4℃可保存1-2天。

血清、血浆收集好后,若暂时不测定,可分装冻存备用,避免反复冻融,一般4℃可保存一周,-20℃可保存半个月,-80℃可保存一个月。

特殊指标对样本有较高要求除外。

检验科常见体液学检测方法解析

检验科常见体液学检测方法解析

检验科常见体液学检测方法解析体液学检测方法在临床检验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分析人体内的各种体液,例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的体液学检测方法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血液检测方法血液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体液之一,其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方法: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是对血液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和各种血细胞参数的定量分析。

通过血常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参数,从而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和炎症等疾病情况。

2. 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方法,它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例如A型、B型、AB型和O型。

通过了解患者的血型,我们可以预防输血反应和避免组织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3.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用于评估患者血液凝固的能力,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通过凝血功能检测,我们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尿液检测方法尿液是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可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一些代谢性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尿液检测方法:1. 尿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包括尿液的颜色、清晰度、比重和pH值等指标的测量。

此外,还可以分析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等成分,通过尿常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肾炎和尿结石等问题。

2.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患者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常用方法有尿液比重法、尿液电泳法和尿液免疫测定法等。

通过尿蛋白定量,我们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引发的肾蛋白丢失。

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一种更为准确的尿液检测方法,可以测定患者在24小时内排泄的总蛋白质含量。

此方法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监测肾病的疾病进展情况。

检验科常见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解读

检验科常见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解读

检验科常见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解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检验科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医学检验中,常见的检测指标参考范围的解读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检测指标入手,通过对参考范围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结果解读。

一、血常规指标1.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4-10 × 10^9/L,但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感染状态和免疫功能等情况。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4.3-5.8 ×10^12/L,也会因年龄、性别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贫血情况和氧运输能力。

3.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120-160 g/L,也会因年龄、性别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贫血情况的重要指标。

4.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125-350 ×10^9/L,也会因年龄和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止血功能和血小板生成状况。

二、肝功能指标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8-40 U/L,且男性略高于女性。

ALT是肝脏细胞损伤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病和药物损伤等有关。

2.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8-38 U/L,且男性略高于女性。

AST也是肝脏细胞损伤指标,但其升高范围较广,可涉及多种疾病。

3. 总胆红素(TBIL):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5-21 μmol/L。

总胆红素是评估肝胆功能的指标,异常升高可能与胆管梗阻、肝功能损伤等有关。

4. 白蛋白(ALB):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35-50 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其变化可以反映肝功能和营养状况。

三、肾功能指标1. 尿素氮(BUN):正常成人的参考范围通常为2.8-7.2 mmol/L。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对于评估贫血、血液黏稠度、输血指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包括离心法、毛细管法、自动化测定法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

一、离心法。

离心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定量的抗凝血液标本,通常是EDTA抗凝血液;然后,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管内,进行离心分离;最后,根据分离后的血液成分高度,通过目测或专用离心机测定红细胞所占比例。

离心法简单易行,是临床上常用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之一。

二、毛细管法。

毛细管法是通过毛细管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定量的抗凝血液标本,用毛细管吸取血液标本,并用蜡封口;然后,将毛细管置于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最后,根据分离后的血液成分高度,通过目测或专用毛细管离心仪测定红细胞所占比例。

毛细管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常用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

三、自动化测定法。

自动化测定法是利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器测定血细胞比容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血液标本加入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器中;然后,仪器自动进行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最后,通过仪器显示或打印结果。

自动化测定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大批量的血液比容测定。

四、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如微量法、压积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

总结。

血细胞比容是临床上重要的血液指标之一,对于评估贫血、血液黏稠度、输血指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离心法、毛细管法、自动化测定法等是常用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血细胞比容测定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

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血细胞比容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血液细胞所占的比例,通常用于评估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血细胞比容值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帮助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准确测定血细胞比容值。

一、毛细管法。

毛细管法是一种常用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毛细管法将血液置于一根细长的毛细管内,然后通过离心或者静置的方法,使得血细胞沉积在毛细管底部形成红细胞柱,通过测量红细胞柱的长度和总血液柱的长度来计算血细胞比容值。

毛细管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常用的参考方法。

二、离心法。

离心法是通过将一定量的血液置于离心管内,然后进行高速离心,使得红细胞和血浆分层,通过测量红细胞层和全血液层的比例来计算血细胞比容值。

离心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常用的参考方法。

三、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设备中普遍使用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可以用来测定血细胞比容值。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操作简便,无需人工干预,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现代化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

四、微量法。

微量法是一种通过微量血液样本来测定血细胞比容值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微量血液样本和专用的测定仪器,通过特定的技术来测定血细胞比容值。

微量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适用于特定场合的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血细胞比容参考方法,包括毛细管法、离心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和微量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血细胞比容测定。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血液成分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加强,血液检测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血液检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了解个体体内的健康状况,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液成分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血红蛋白测定法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测定法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来评估个体的贫血情况。

目前常用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包括盖尔-夏尔法、氰化铁法和光电比色法。

其中,光电比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测量血液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血红蛋白的浓度。

二、细胞计数法
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

常见的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目前,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液中细胞的数量。

此外,还有一些灵敏的方法如流式细胞仪和显微镜观察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三、凝血功能测定法
凝血功能测定是评估血液凝固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判断止血能力或检测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
原含量等。

通过使用凝血酶原活动度试剂、磷酸酯酸钠试剂和纤维蛋白原试剂,可以准确测定凝血功能指标。

四、血型鉴定方法
血型鉴定是评估个体血液特征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判断血液传染病风险、输血安全和器官移植匹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主要包括血凝法和免疫荧光法。

血凝法通过将被测血清与已知抗体混合,并观察聚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而免疫荧光法则利用特定抗体与待测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反应,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确定血型。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一种常用的血液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与待测血液中的特定物质结合,再通过酶的作用来观察反应产物的生成,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与否。

ELISA可以检测各种血液中的生化指标、病原体抗体和药物及毒物等。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ELISA在临床诊断、医学研究和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血液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查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使用高强度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MRI可以生成详细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MRI广泛应用于心脏、
脑部、骨骼和内脏器官的检查。

虽然MRI费用较高且需要专业设备,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血液成分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涵盖了血红蛋白测定、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测定、血型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核磁共振成像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从而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液检测技术将更加先进和精确,为个体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