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暖箱的使用操作流程
新生儿暖箱蓝光箱

物品准备
1. 蓝光箱: 光源的装置常用20w或40w的蓝 色荧光灯,有效波长位 420~470nm,分单 面和双面光疗箱,,单面光疗可用20w灯管 6—8支.平列或排列成弧形,双面光疗时, 上下各装20w灯管5~6支,灯管与皮肤距离 为33—50cm 2. 遮光眼罩(有黑纸或胶片剪成眼镜状,也 可消毒黑纸或黑布制成)、长条(一次性) 尿布、胶布等
6.光疗期间护理 (1) 监测体温和箱温变化:光疗时应每1--2 小时测体温l次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 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度为宜,根据 体温调节箱温,光疗最好在有空调房间里 进行,保持室温24—26℃,患儿体温超过 37.8℃或低于35 ℃应暂时停光疗,经处理 体温恢复正常再继续进行.
7.每天更换湿化器水箱内用水,以免细菌繁 殖 8.保温箱中的婴儿需外出检查或出箱操作时 需用温暖的包被包裹 9. 治疗、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 开启暖箱侧门、端门,影响箱温的恒定。 如须将患儿抱出暖箱做治疗护理时,应特 别注重保暖
新生儿蓝光箱 的使用及护理
目的
蓝光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 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经过光照射 后转成水溶性胆红素,从而容易于从 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
3.定时测量体温:在患儿体温未升至正 常之前应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升至正 常后可每4小时测量1次,注意保持体 温在36--37℃之间。根据体温调节箱 温,并做好记录。 4.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面 色、呼吸、心率、体温等。密切观察 箱暖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 处理。
5.保持暖箱清洁:每天用消毒液将 暖箱内外擦拭干净,然后用清水再 擦拭一遍。若有沾污应随时擦去。 湿化器水箱的水每天更换1次,以 免细菌滋生。每周应更换温箱1次, 以便清洁、消毒。患儿出暖箱后应 进行终末消毒。
新生儿暖箱的使用

1.提供新生儿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使新生儿体 温维持在正常范围,提高成活率。
2.用于脓疱疮、尿布疹、烫伤等皮肤受损患儿暴露 患处皮肤,保持局部干燥,减少摩擦损伤,促进愈合。
3.便于观察病情。
4.进行床旁隔离。
1.凡出生体重小于2000g以下者。 2.体重大于2000g但无法较长时间在室温中维持正常
体温者。 3.因疾病原因需在保温箱实行暴露者。 4.需进行床旁隔离者。
1. 准 备 已 清 洁 消 毒 好 的 暖箱。
2. 往 水 槽 内 加 入 适 量 蒸 馏水。
3. 接 通 电 源 , 开 启 电 源 开关,检查暖箱各项显 示是否正常。
风帘装置
水箱
1. 暖 箱 使 用 时 , 不 宜 放 在 阳 光直射、有对流风或取暖设备 附近及其他各种冷热风直吹处, 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2.暖箱放置呈水平位 ,防止 振动,以免自动控制失灵。
3. 使 用 中 电 源 开 关 保 持 开 启 , 观察设定箱温及箱内温度是否 符合要求。暖箱发出报警信号, 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
8.记录入箱时间、暖箱 温湿度。
出生体 重
1000g 1500g 2000g >2500g
35℃
34℃
温度 相对湿度 33℃ 32℃
出生10 10天 3周
5周
天内
—— 出生10 10天 4周 天内
—— 出生2天 2天
3周
内
——
—— 出生2天 2天以上 内
湿度 55%— 65%
1.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 心率、体温的变化。观察四 肢是否温暖,随体温变化调 节暖箱温度。
新生儿暖箱的使用PPT课件

(7)取出水箱
放掉水槽内蒸馏水,用
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风干备用。
(8)在恒温罩上取出操作窗的垫圈和窗塑料套, 以及取出转动圆窗的窗塑料套
(9)在恒温罩上取出输液软垫
3、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内外一遍,然后 用清水擦拭一遍,最后用消毒后的干毛巾擦拭30分 钟后。
5.交接班时,各班应交接暖箱使 用情况。
6.箱内一切布类均应高温消毒。
11
1. 开 关 暖 箱 边 门 及 操 作 孔动作要轻柔,不要碰 撞。
2. 暖 箱 使 用 期 间 应 每 天 用清水将暖箱内外擦拭 一遍。若遇奶迹等沾污 应随时将污迹擦去。使 用时间达一周时需更换 暖箱。
12
3. 水 箱 内 的 蒸 馏 水 每 日更换一次,以免细 菌滋生。
5.及时清除患儿的呕吐物、大小便。 6. 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应戴墨镜,并严格进行
交接班。 7.光疗结束后,做好整机的清洗、消毒工作。
19
1、切断电源。 2、拆卸
(1)取出控制仪 至少在关机45分钟以后才可 取出控制仪或接触加热器
(2)取出婴儿床 (3)取出风帘装置 (4)取出床搁板 (5)取出内胆 (6)取出空气输入管接头
8.记录入箱时间、暖箱 温湿度。
7
出生体 重
1000g 1500g 20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00g
35℃
34℃
温度 相对湿度 33℃ 32℃
出生10 10天 3周
5周
天内
—— 出生10 10天 4周 天内
—— 出生2天 2天
3周
内
——
—— 出生2天 2天以上 内
实训三 温箱、蓝光照射的护理

目的
(一)入箱前的准备
1、暖箱先用消毒液擦拭干净 2、往水槽内加入适量蒸馏水 3、接通电源,检查暖箱各项显示是否正常 4、预热至28-32℃,一般需要2小时。 5、将箱温调至所需温度
(二)入箱后的护理
1、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体 温等变化暖箱温度。 体温正常后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2、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熟练、准确。 3、患儿每日在固定的时间测体重一次。 4、开关暖箱边门及操作孔动作要轻柔,不要碰撞。 5、患儿要暂时暖箱接受治疗时要注意保温。 6、每班护士定时往水槽内加水,每天更换蒸馏水。 7、每周更换暖箱一次。
开放式辐射抢救台使用
【注意事项】
• 4、床挡板检查操作后随手翻上,确保病人安全。 • 5、密切观察床温及病人体温情况,定时测温,注意体温、 脉搏、呼吸变化,随时观察传感器放置位置。
• 6、长时间辐射会使患儿失水,应适当增加补液量。
• 7、开机后严禁用手直接触摸陶瓷远红外辐射板。
3、皮肤及体位护理
※ 保持病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清洗 臀部,防止出现红臀。 ※ 应采用左、右侧卧位与平俯卧位交替,保持舒 适体位,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单 面蓝光箱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患儿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
※ 注意观察黄疸部位和程度的变化,
※ 观察有无出现光疗副作用,如发热、腹泻、绿
1)床温控制法: 传感器置于床上,测温传感器头部金属面 朝上。按胎龄、体重、日龄、体温设定合适床温。 2)肤温控制法:将传感器头部金属面紧贴患儿右上腹皮肤, 用胶布固定。设定患儿所需肤温,一般为36.3~36.5℃。 3)调节好需要温度,直至温度上升至指定温度时,恒温灯 亮,此时机器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新生儿暖箱的使用护理

加湿式 水槽
13
入箱前的准备: 体重选择: 体重<1000g,34-36度 体重1000-1500g,32-34度 体重1500-2000g,30-32度 体重>2000g,28-30度 肤温:常规为36.5度 湿度:55%-65%
14
入箱后的操作: 1.预热暖箱,箱温达到恒定温度时放入婴儿 2.置患儿合适的体位 3.观察患儿、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如选择肤温监测,探头置于新生儿腹部,避免 肝脏,紧贴皮肤 固定牢固,谨防脱落,避免箱温无限制加热 每班更换探头部位 常规每小时巡视一次 各种操作尽量集中,避免经常开启箱门,操作 完毕离开时及时关箱门 15
18
保养及终末总消毒: 1)每日检查蒸馏水是否足够,不足时及时添加; 2)每日擦拭箱体内外,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与消 毒,消毒方式可选用一次性湿巾或含有效氯 500mg/L毛巾擦拭 ,或者季铵盐喷洒进行消毒 3)每周更换暖箱一次,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4)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月清洗一次,如有破损 ,及时更换; 5)患儿出箱后,进行终末总消毒。倒尽储水箱的蒸 馏水,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箱体内外,晾 干后备用。
19
注意事项: 1.掌握温箱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定期检查 有无故障,保证绝对安全。 2.观察使用效果,如温箱发出报警信号,应及时查 找原因,妥善处理。 3.严谨骤然提高温箱温度,以免患儿体温上升造成 不良后果。 4.工作人员入箱操作、检查、接触患儿前后,必须 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
20
注意事项: 5.使用暖箱时室温不宜过低。 6.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如需抱出患儿,应注意 保暖。
8
入箱前的准备: 暖箱准备: 1.加无菌蒸馏水,一般按需求加水,大约400-500ml 2.接通电源,开机,开机温度为34度 3.检查暖箱各项显示指标 4.选择箱温或皮肤控制模式
早产儿暖箱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早产儿暖箱应用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评估准确,操作熟练、规范,与患儿家属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评估不够准确,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评估不准确,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与患儿家属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早产儿暖箱应用的目的(1)为患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持体温稳定。
(2)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
2.注意事项(1)严格交接班。
(2)暖箱应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避开热源及冷空气对流处。
(3)使用暖箱时室温不宜过低,以免暖箱大量散热。
(4)使用中注意观察暖箱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出现报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予处理,必要时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在使用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安全。
(6)长期使用暖箱的患儿,每周更换一次暖箱并进行彻底消毒。
每月进行细菌学监测一次。
(7)严禁骤然提高暖箱温度,以免患儿体温突然上升造成不良后果。
(8)患儿出箱前应逐渐调节箱温,以使患儿逐步适应周围环境。
3.患儿入箱后的护理(1)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体温变化,随患儿体温变化调节暖箱温度。
(2)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需暂时出暖箱接受治疗检查时要注意保暖。
(3)放入暖箱的新生儿最初2h内应每隔30—60min测体温1次,同时注意四肢温热情况;体温升至正常后可每4h测体温1次。
(4)每日应在固定时间测量患儿体重1次。
(5)对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箱内一切用物(布类)均需要高压灭菌消毒。
(6)水箱内蒸馏水应每日更换1次,暖箱应每周消毒1次。
(7)注意查看暖箱使用情况,做好交接班。
4.患儿出箱前的准备(1)逐渐降低暖箱温度,最后切断电源。
(2)在室温24—26℃情况下,患儿于不加热的暖箱中能维持正常体温且吃奶正常即可出箱。
(3)准备出箱时,应为患儿穿好衣服、盖好被子。
新生儿暖箱

十五、新生儿暖箱的使用法【目的】为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的患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持体温正常稳定;便于观察病情;保护性隔离;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有利于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护理评估】1.新生儿病情、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等、2.使用暖箱的原因。
3.家长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及对使用暖箱的认知。
4.环境的清洁程度,安全性。
5.暖箱的性能是否完好。
【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清洁消毒的暖箱、电源接线、蒸馏水、新生儿床单、清洁尿布、尿布桶。
【操作前准备】1.核对新生儿。
2.接通电源,检查暖箱的性能完好,在湿化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铺好床单。
3.先调节箱温至34度,然后根据新生儿的日龄及体重调节所需温度。
4.调节箱内湿度为55%—65%。
5.为新生儿穿上单衣,更换清洁尿布,放入温湿度适宜的暖箱内。
6.整理用物。
7.洗手。
8.记录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暖箱的温湿度。
【注意事项】1.严格交接班。
2.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设定暖箱的温度,一般体重〉2000g者,暖箱温度在28~30°C;体重在1501~2000g者,暖箱温度在30~32°C;体重在1501~1500g 者,暖箱温度在32~34°C;体重〈1000g者,暖箱温度在34~36°C。
监测患儿的体温一般在36.5°C左右。
3.严谨骤然提高箱温,以免患儿体温突然升高造成不良后果。
4.暖箱避免放在阳光之射,有对流风或取暖设备附近,以免影响箱内温度的控制。
5.使用暖箱时,室内温度不要过低,以免暖箱大量散热。
6.注意观察暖箱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应及时查找原因应给予妥善处理,必要时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7.在使用中要掌握暖箱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要定期检查、维修、检测(每六个月检测一次),如有失灵、漏电等应立即断电维修,以保证使用安全。
新生儿暖箱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暖箱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新生儿暖箱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 简介新生儿暖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提供恒温环境和保护新生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医院的产房和儿科病房中,经常会看到这个设备的身影。
它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2. 新生儿暖箱的作用新生儿暖箱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恒温、无菌、安全的护理环境。
它能够保持新生儿体温的稳定,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且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3. 操作流程为了正确地使用新生儿暖箱,医护人员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 确认新生儿的病情和医嘱,明确需要使用暖箱的原因和时间。
- 检查暖箱的电源和设备是否正常。
-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护理用品,例如干净的纱布、温水等。
步骤二:将新生儿放入暖箱- 将新生儿小心地移动到暖箱内,并确保其头部、背部和四肢位置正确。
- 覆盖好暖箱的透明盖,并确保密封性良好。
步骤三:调节温度和湿度- 根据新生儿的体温和医嘱,设置暖箱的温度和湿度。
- 定期检查暖箱内的温湿度情况,及时调整以保持恒温环境。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新生儿暖箱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观察新生儿的体温,避免过热或过冷。
- 经常检查暖箱内的湿度和氧气情况,确保新生儿呼吸通畅。
- 对新生儿进行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
- 保持暖箱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和更换床单、纱布等用品。
5. 总结和回顾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注意事项,新生儿暖箱可以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新生儿的情况,及时调整暖箱的环境,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新生儿护理的重要设备,新生儿暖箱的正确使用对新生儿的生存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且经常检查和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也需要加强对暖箱的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全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新生儿暖箱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使用这一医疗设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暖箱的使用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新生儿暖箱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暖箱的位置稳定,避免晃动或倾斜。
•清洁暖箱,清除灰尘和杂物。
•准备一个湿度计和温度计,以便监测环境条件。
•检查暖箱的电源线是否完好,并接入稳定的电源。
2. 打开暖箱
•找到暖箱上的开关,并将其打开。
•确保暖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宜的范围,一般为温度保持在36-37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0-60%。
3. 准备婴儿
在将婴儿放入暖箱之前,需要先进行以下准备:
•确保婴儿身体清洁干燥,尤其是胸部和腹部。
•确保婴儿头部稳定,适当使用婴儿枕头或卷毛巾支撑。
4. 放入婴儿
•将婴儿缓缓地放入暖箱,确保其头部稍微高于身体。
•注意头部和脖子的支撑,确保婴儿舒适并保持正确的姿势。
5. 监测环境条件
•使用湿度计和温度计监测暖箱内部的环境条件。
•根据需要调整暖箱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6. 定期调整婴儿位置
•定期检查婴儿的姿势和舒适度。
•轻轻转动婴儿的头部和四肢,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
7. 随时监测婴儿情况
•定期观察婴儿的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
•注意婴儿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皮肤发红等。
8. 定期更换尿布和服饰
•暖箱内的尿布和服饰应定期更换,保持婴儿的干燥和清洁。
9. 关闭暖箱
•在婴儿离开暖箱之前,确保将暖箱逐渐关闭,适应室温环境。
10. 清洁和消毒
•婴儿离开暖箱后,应彻底清洁和消毒暖箱,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就是新生儿暖箱的使用操作流程。
请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婴儿的舒适和安全。
在使用暖箱过程中,随时留意婴儿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