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考试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能直接参与化学反应的是:A. 铁B. 铁锈C. 黄铜D. 铝2. 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反应的是:A. 铁生锈B. 碳燃烧C. 钾与水反应D. 铁与铜反应3. 焊接时使用的焊剂是:A. 纯净的金属材料B. 石墨C. 溶液D. 溶胶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的是:A. 铁B. 碳C. 铝D. 铜5.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C. 硝酸钠D. 碳酸钠二、填空题1. 化学符号Cu代表的是_______。
2. 在化学方程式中,位于箭头右边的物质叫做_______。
3. 在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中,氧气是_______。
4. 除锈铁器可以使用_______。
5. 金属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
三、问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反应?2. 请简要解释酸碱反应。
3. 简述焊剂的作用。
4.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是什么?5. 请解释食盐的化学名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B5. B二、填空题1. 铜2. 生成物3. 进气体4. 酸5. 导电性好(其他合理回答亦可)三、问答题1.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3. 焊剂在焊接过程中起到帮助金属熔化、清除氧化物、防止氧气接触等作用。
4.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则一般没有这些性质。
5.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
编写者:写作助手。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2、“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4、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D.2H2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7、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8、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9、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10、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丁一定是化合物D. x的值是7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 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 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4.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 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 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在凉拌紫甘蓝丝时, 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 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 食盐B. 味精C. 食醋D. 香油A. 花生B. 苹果C. 西瓜D. 沙枣6.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 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排水法D. 以上方法都可以7、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 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 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 错误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氧化铁C. 在通常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2023-2024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Cl-35.5Mg-24 Fe-56 Cu-63.5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B.伐木制舟C.烧制陶瓷D.海水晒盐2.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成分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少的是()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 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4.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5.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以再分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间隔的远近6.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A.He﹣3是一种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D.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8. 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
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蒸馏水B. 空气C. 氧气D. 金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指()。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
A. 氧化铁B. 氧化亚铁C. 四氧化三铁D. 三氧化二铁4. 以下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氦气5.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那么,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 铜B. 锌C. 铁D. 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反应条件等。
2.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当溶液的pH小于7时,石蕊试液会变______色。
3.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______。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______不变。
三、实验题(共30分)1. 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0分)2.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并说明判断依据。
(10分)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硫酸3.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10分)四、计算题(共30分)1. 已知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计算其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10分)2.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 + 2HCl = CaCl2 + 2H2O,计算100克20%的盐酸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
(10分)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摩尔水需要多少摩尔的氢气。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通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通用)(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与水的反应B.图2,探究CO2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含量23、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5、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物理变化是:A. 水结成冰B. 木炭燃烧C. 铁杵成针D. 糖溶于水{答案:B}2. 下列哪种气体无色无味?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氮C. 氧气D. 二氧化硫{答案:C}3. 下列哪种溶液的pH值大于7?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4.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氢气C. 金属铁D. 沙子{答案:C}5. 下列哪种实验操作不能准确测量液体体积?A. 使用量筒B. 使用烧杯C. 使用胶头滴管D. 使用电子秤{答案:D}二、填空题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H2O}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
{答案:氮气}3. 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_。
{答案:铁锈}4.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
{答案:水}5.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氧气、着火点}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分子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四、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某溶液的pH值。
- 实验器材:pH试纸、玻璃棒、滴定管、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步骤: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滴定管滴取少量待测溶液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
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pH值,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该溶液的pH值为7,属于中性。
}注意: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可能有所不同。
如有疑问,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水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总质量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比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数目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
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举例说明。
2. 请简述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 \],若反应物中有3.2克氢气参与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
2.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_3 \rightarrow CaO + CO_2 \uparrow \],若生成了4.4克二氧化碳,求反应中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
2.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管进行液体的滴定实验。
六、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为了处理这种废水,工厂采用了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测试试卷说明:本试卷共6页,25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相应的位置。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不准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2.前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
经检测“杀人奶粉”中的蛋白质、钙、磷、锌、铁等成份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
这里所说的钙、磷、锌、铁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3.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iCoO4 B. LiCoO C. LiCoO3 D. LiCoO24.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
下列关于H2O2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双氧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 H2O2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 H2O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H2O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15. 下列物质的命名,错误的是…………………………………………………【】A、CaCl2氯化钙B、FeSO4硫酸铁C、Zn(NO3)2硝酸锌D、Na2SO4硫酸钠6.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把木炭粉、硫黄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
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 + S + 3C === K2S + 3CO2 + 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B、NO2C、SO2D、N2O57.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D、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8.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B.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点燃Fe3O4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10. 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11.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的元素符号是AgB .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C .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D .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12.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S+O 2SO 2 B 、2CO+O 22CO 2 C 、2H 2+O 22H 2O D 、CH 4+2O 2CO 2+2H 2O1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50B .86C .136D .22214. 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NO 3,相对分子质量是85,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55B. 55g C .23 D. 23g15.亚硝酸钠(NaNO 2)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
此气体可能是…………………………………………………………【 】A .SO 2B .NO 2C .N 2,D .NH 3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5分)16.(6分) 用符号表示:13 铝 26.98(1)氧元素________;(2)2个氮分子;(3)3个氢原子__________;(4)2个镁离子;(5)4个硫离子_______;(6)氢氧根离子_______。
17.(5分) 某元素在人体内能调节体液平衡等,缺乏该元素会造成心率不齐,过量时会使人恶心腹泻。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______,该原子有______个电子层,该原子易_____(填“失”或“得”)电子,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碳酸钾的化学式为。
18.(4分)(1)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
其中所用的小卵石、石英沙等的作用是,起吸附作用的是;(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要检验日常使用的自来水是不是硬水,可用检验,倘若检验得出是硬水,生活中可采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19.(6分)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正在逐步推广使用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的化学式是C2H6O,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4分)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反应后的物质是(填“纯净物”、“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2分)在某反应3A+B=2C+3D中,3gA恰好能和8gB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5.4gD。
若要反应生成11.2gC,则需要A的质量为g。
22.(8分)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原子中属于惰性气体元素的有(填写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元素有。
(2)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用符号表示),镁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硫酸镁的化学式为;已知氮化钠的化学式为Na3N,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已知硫元素呈现负价时与水中氧元素相同,则硫化钠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3.(11分)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①常温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剧毒;②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FeS+H2SO4 FeSO4 + H2S↑。
据此可知: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____(填字母)。
24.(8分)学习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认识后。
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 ,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 填写下表:(2) 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4) 过氧化氢能被CuO 催化分解放出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5.(8分)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丙氨酸(化学式为C 3H 7O 2N)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 、H 、O 、N 各原子个数比为 。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欲从丙氨酸中获取28g 的氮元素需要丙氨酸的质量为 g26.(8分)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7g 放在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
称得剩余固体5.08g 。
求: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可制得氧气多少克?⑵剩余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各多少克?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 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012~2013学年度河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段考参考答案二、填空题(6题,共35分) 16.(1)、O ; (2)、 2N 2 ;(3)、 3H ;(4)、2Mg 2+ ;(5)、4S 2- ;(6)、OH - ;17、 19 ;4 ;失 ;K +; K 2CO 318.(1)、过滤 ;活性炭 ; (2)、肥皂水 ;煮沸 ;19、化合物 ;4:1 ;C 2H 6O+3O 2======2CO 2+3H 2O20、混合物 ;2CO+ O 2====2CO 2;21、622、(1)Ne Cl (2) Na + 、Cl - MgCl 2 (3)MgSO 4 、-3 、Na 2S三、实验题探究题(2题共19分)23、(1)、①集气瓶;②长颈漏斗;(2)、B ;E 或F ;2H 2O 22MnO 2H 2O+O 2↑(3)、 A ; F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4)、、B24、【猜想】Ⅲ、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1)有气泡放出 CuO 质量仍为0.2g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CuO 前后双氧水分解速度有无变化 点燃 点燃(3)玻璃棒(答滤纸不给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5. (1)、 3 : 7:2 : 1(2)、89(3)、15.7%(4)、178g26.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7g-5.08g=1.92g (2)、设完全氯酸钾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14996X 1.92g列出比例是求解得x=2.9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