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九型》之关羽的性格与命运
关羽忠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

关羽忠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是一部忠义智勇的英雄颂歌。
关羽是一个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
他是一位忠于蜀汉、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豪杰;是一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威震华夏的英雄。
但当他被尊为“五虎上将”之首后,随着地位的提高,他变得自高自大、居功自傲、刚愎自用,并因此错失良机,释放被困的敌酋曹操;也因此失荆州走麦城,可谓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总观关羽,是一个性格复杂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不能一味赞誉他,也不能一味诋毁他,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人物形象。
他的悲剧命运不但不影响英雄形象的神威,反而使之更加真实可信。
关键词: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元末明初问世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忠义智勇的颂歌。
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他们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正面与负面的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着力赞美了忠义智勇的性格。
这里虽然有很强烈的封建色彩,但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至今仍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影响。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
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忠贞神勇、义薄云天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
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
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
《三国演义》之关羽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之关羽形象解读 忠勇冠绝 义薄云天——《三国演义》之关羽形象解读【内容提要】关羽是三国 时期蜀国的一员武将,《三国志》中对其有所描写,但着笔不多。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却是作者热情讴歌的人物。
这部小说着力将其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忠义英雄形象。
他忠于故主,又义重如山;他勇猛冠绝,所向无敌,于千军万马之中 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他意志刚强,智勇双全,能运筹于帏幄之中,决胜 于千里之外。
他眼高过顶,非常自负,看不起黄忠,瞧不上孙权,不服马超,轻视 陆逊。
关羽的这些性格特征, 成就了他生是盖世豪杰, 死为人间真神的地位。
关羽之所以成为亦人亦神的形象,是历代统治者从本阶级利益出发, 渐次加封,渐次鼓吹起来的。
小说《三国演义》中那个深受统治者欢迎又深受群众喜爱的关羽形象 是依托宋、元话本小说、戏剧及民间流传的关羽故事,再结合相关史实艺 术加工塑造而成的。
他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老百姓需要英雄来解救苦难,统治者需要忠实 奴才维护统治。
关键词关羽 《三国演义》 形象解读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茫。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这是古人赞美关羽的诗句,赞美他勇猛、精忠、侠义、刚强、睿智。
自古以来,文有孔圣,尊为至圣先师,武有关圣,尊为关武大帝。
民间传说中的关羽,正是凭其无敌之勇、无私之忠、无诈之义、无欲 之刚以及死后还能显圣佑民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小说《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博采宋元时期戏剧与话本小说的关 羽形象, 呆撷民间传说故事, 刻画出一位忠勇冠绝, 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
关羽,生于公元 160 年,卒于公元 219 年。
字云长,本字长生,刘备的义弟,蜀汉五虎将排名第一位,河东解良 人。
早年在家乡杀人,逃至涿郡,其后经桃园结义而与刘备、张飞成为兄 弟。
一生历经多次大战,英雄事迹不胜枚举,传颂古今的有温酒斩华雄、 大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英雄。
他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处境时,关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他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他的重然诺、讲义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学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关羽这一人物进行解析,探讨他的性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一、关羽的性格特点关羽是一个具有威严和忠诚的人物形象。
他以背信弃义、讲信用著称,被尊称为“义之典范”。
他非常忠诚于刘备,忠诚于兄长张飞,将忠诚看作作为一个武将最基本的品质。
他在演绎中表现出无私、正直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
其次,关羽的豪爽和勇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为人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和善,不计较私利。
他的勇武和胆识也是关羽的鲜明特点,无论面对敌人的攻击还是危险的情况,他都能保持冷静和勇敢。
另外,关羽还具备高度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能够维护军队纪律和指挥有力。
他能够赢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是一个备受敬仰的领导者。
二、关羽的才能和战绩关羽作为一名武将,不仅拥有出色的战斗力,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精通骑射和剑术,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武艺。
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赢得了赞誉。
关羽最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单刀赴会和守阪洛的故事。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他以一人之力闯入敌军大营,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勇猛和大无畏的气概。
而在守阪洛时,他坚守城池数月不退,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信仰的忠诚。
关羽的才能不仅限于战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
他在战术上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的弱点,制定出精准的作战计划。
在刘备发起攻张鲁的战争中,关羽奉命率军攻取汉中,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智慧。
三、关羽对历史的影响关羽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崇高的形象。
他的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被广泛传颂。
关羽的形象也被艺术家们所借用和形塑,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他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忠诚、正直和勇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 4 1关羽在其平生事业中表现了古人崇高的:忠、义、勇、武、威、烈、刚、毅等人生性格。
扬名古今。
历代帝王为巩固其思想统治,大肆宣扬关羽中君守义的封建伦理,对关羽累加封赏,称关羽为:惠公亭候,真君,大帝,开圣,夫子,同孔丘齐名。
我们可以从后世对他的追封称号中看出他的平生,或许后世帝王为了某些目的来追封,但夸大的并不是很多. 公元206年蜀后主刘禅追封关羽为“壮缪候”。
1096年宋哲宗赐关羽祠额“显烈庙” 1102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 1104年又追封为崇宁真君。
1108年加封“武安王”。
1123年加封“义勇武安王”。
1129年南宋高宗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王”勇猛无敌---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手足情深----千里走单骑重情重义-----华容道机智勇敢-----单刀赴会坚韧不拔-----刮骨疗毒狂妄自大----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 4 2关羽,字云长,雅号“美髯(rán)公”,主要性格特点是勇猛、忠义、好学、孤傲、狂妄等。
1.勇敢。
为了回荆州,鲁肃邀请关羽渡河赴宴。
知道有诈,关羽一个人去赴宴,最后侥幸逃脱。
2、忠义。
下邳城破,关羽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曹操,直到张辽冒险和关羽约三事,关羽这才投降,只不过是降汉不降曹。
3、好学。
关羽特别喜欢阅读《春秋》,并且能流利引用相关的句子。
4、孤傲。
刘备受封汉中王,关羽在得知自己和张飞、马超、黄忠一起被封为上将后,很不满地说:“黄忠老卒,我何以与之为伍!”,明显骄傲自大。
5.傲慢。
关羽看不起庞德。
结果被箭射中手臂,不得不回营休息。
关羽的人物特点及相关情节?《三国演义》,描述关羽的外貌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
据说他丹凤眼一睁,就是要杀人。
关羽的人物性格如何

关羽的人物性格如何关羽,字云长,原为群雄纷争时期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被誉为忠诚勇猛的典范。
关羽的人物性格如何?本文将从义气、忠诚和勇猛三个方面来逐一阐述。
首先,关羽的人物性格体现了崇尚义气。
义气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关羽则成为义气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与刘备、张飞结下了桃园三结义,立下了终生的誓言。
无论在何时何地,关羽都是忠诚于刘备的朋友和战友。
在官渡之战上,关羽身负重伤后被曹操俘虏,曹操想要收为己用。
但关羽宁死不屈,坚守着自己的义气,最终决心舍命而不被曹操所用。
这一切都表明了关羽对义气的高度珍视和不可动摇的信仰。
其次,关羽的忠诚是他人物性格的鲜明特点之一。
关羽一心报效刘备,为其出生入死,始终没有动摇过。
在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他更是身先士卒,勇猛善战。
在蜀国建立后,关羽被封为蜀军的大将军,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然而,在荆州之战中,关羽独断专行,不顾刘备的命令,结果被敌军乱箭射杀。
他的忠诚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最后,关羽的勇猛无畏是他另一个显著的性格特点。
历史上关羽被称为武圣,他的武艺和勇猛无敌的战斗精神被世人所称颂。
在长坂坡之战中,关羽斩杀了曹操的五位将领,表现出了超凡的武力和战斗力。
他同时还是一位军事战略家,在赤壁之战中提出了火攻的策略,最终击败了曹军。
关羽的勇猛和战略才能使他成为蜀汉的重要支柱。
综上所述,关羽的人物性格如何,我们可以从义气、忠诚和勇猛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
他的忠诚于刘备、对义气的追求和无畏的勇猛让他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中备受敬重的英雄。
关羽的形象不仅在历史上留名,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品质和价值观。
浅论关羽的人物形象

• <<三国演义>>是一部忠、义、
智、勇的英雄颂歌,而关羽又是一 个忠义、智勇的英雄形象。在他的 身上体现出忠肝义胆,知恩图报, 忠君爱国。光明磊落,英勇善战, 智勇双全,威震华夏的民族英雄。
“忠”作和为“一义个”文的学基形本象涵,义关是羽什富么有? 忠特、殊孝、
仁、的义气,质这和是精从神两,周是以作来者就热开烈始颂萌对扬芽的于的英封历雄建史伦 上 理理•教学人 烁条说物着在, ,之与儒 而这一众家 历部,不的 代《从同开 的三他的山儒国的英祖家外雄演师正表气义孔统到度子,》内。把为中所心他它了,,被谓们服关无视发务的羽不为展 于闪的“成 封忠伦 建忠君”爱、 统治“国者重,一言,已诺对经,于成讲这为信些中义伦”华理的大观典念地范作千“。了百“义更年一为”的言系九美,统誉的我,们每 发的臣所关强死挥纽谓系制鼎 不 年 难 势 大当结赴皆服,。带“,的“ 二 , 江 欺 将人义会知敬臣所 , 义 从性的, 恪 湖 人 军不谓 是 ” 真质们、、。佩化豪 形忠 属 要 的不起里些别,图 义 因 霸 貌” 对 指 感死关 走 故 对主报,为。。主上比情:父羽 单 事 刘要,始仗这要司较出要在他终义正都 骑 情 备指的平发子于与不为是能 、 节 的君义等,亡他刘渝民一臣务的丝联 过 成 赤,对备,除个关,朋毫想 五 为 胆子必辩解刘同他害忠系即友不关到 家 忠不备甘之,义须证。、所关带得斩, 喻 义的苦 所 钉 智主谓系有不仔地六桃户,忠许 以 了 勇仆 “ , 利亡贞多 逃 倚 的将源晓令细加关 君 兄 诱”、程、世系 要 弟 和分以。单序人人析理刀三人折,
• 关羽是一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骁将,
其神勇天威为当时的世人所交口赞誉, 也非为凡后超世群历的代武军艺戒是之构士成所关钦羽敬这畏一服英。雄关 形羽象的的“组勇成”部主分要,表书现中在对他关一羽生的传武奇功般备的 加战推斗崇经,在历虽《上然三:不国从是演少天义年下》时第中代一,为,真朋但正友也能抱是从不超平 一的“流“正的怒面。斩典突熊型出虎”描”写的到关意与羽义张的上飞忠,抬、和扛义曹的、操“智的二、虎 勇相形,争象也”形是;成为从对了令立突十并出八受表路到现,人关从们羽“尊的刮崇人骨的物疗,性毒格”, 更的应深外该一之说层泰是的然关描到羽述“的关败形羽走象,麦。因城为”他的的视存死在如,归, 《关三羽国一演生义无》不这充部溢小着说一更种加无有与色伦彩比、的更神 有威韵和味排了山。倒海般的勃勃气势以及“三神 一样的战将之勇”。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分析(2)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分析(2)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
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
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
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
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
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
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四)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
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
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
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
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
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
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
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
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与九型》之关羽的性格与命运
关公一生忠勇无双,神功盖世,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也很少有人能够入得了关公法眼。
在三国人物中,关公是个另类,独具浪漫主义色彩,以其完美的形象、独特的个性、张扬的风格、傲视群雄的胆气给后世留下了垂范的榜样。
带有浪漫主义性格特征的关羽注重内在修养,熟读《春秋》,深谙兵法,处世做人时时处处按照圣人的要求而行,人正,计谋韬略也正,无有偏废害人之心,深藏春
秋大义。
桃园三结义之前,关公因为杀了当地的依势豪强暂避到涿州,三英相遇恨晚,遂结拜为生死弟兄,三人食则同桌、睡则同榻,只要是大庭广众之下,关、张兄弟俩坚持站在刘备的身后侍立,特别有古人的风范。
不要以为只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关、张对大哥的尊敬苍天为证,日月可鉴,绝无半点瑕疵。
尤其是关羽做人、做事纯粹到不掺杂一丁点瑕疵,让人心中顿生震撼。
当年关羽与兄长失散与曹操约法三章,不失春秋大义,坚决降汉不降曹,待到一旦有哥哥消息定要旦夕离去,对待嫂嫂依据长幼之序,始终侍立一旁不肯落坐,朝夕如此,始终如一,令观者动容。
曹操不愧为奸雄欲扰乱其叔嫂伦次,借口宾馆没有多余的房间,让关公与兄嫂共处一室,关公则通宵达旦读《春秋》为嫂守夜。
关公的品德感召到曹操也感召到曹操身边的很多文臣武将,一个人站得直,行得正,按照君子风范做人行事一定会气场强大,令人不敢小觑。
一个人的气场就是这样修炼出来的,孟子有培养浩然正气的说法,关公的浩然正气就是在一言一行中培养出来的。
这就是关公的“纯粹”“纯善”和“纯贞”。
曹操是一个真小人,也坏的坦荡,关羽是真君子,纯善无缺,所以曹操真心喜欢关羽,喜欢的不行,但凡有一丝机会,曹操都要来争取。
可是关公看不上曹操,当年追随大哥刘备在与汉献帝狩猎期间,曹操故意抢了献帝风头,关公怒目举刀欲杀汉贼,幸好被刘备制止,在关羽眼里,这是严重的忤逆,是“目无君王”的行为,无君无父之人要他何用。
义薄云天的关公不因为曹丞相的锦袍加身、赤兔相赠而改变气节,也不因上马金、下马银、汉寿亭侯加封而背叛旧主,斩颜良诛文丑于前,过五关斩六将于后,带嫂千里寻兄,真是千古第一人啊,后人评价关公:忠可干霄,义亦贵日!
佛家有句话:直心是道场,那怕是兄弟之间讲话更要坦诚直接,关公有话要么直说要么不说,但是只要说就要有要真性情,话讲在当面,不藏着掖着。
曹豹与吕布夜袭徐州,张飞逃到盱眙来见玄德,关羽问:嫂嫂安在?张飞说:皆陷于城中矣,玄德无语沉默,关羽顿足埋怨:你当初要守城时说甚来?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
如何是好!急得张飞欲拔剑自刎;刘备收刘封做螟蛉义子之时,关羽直言相告,刘备不听关公则当场不悦;每每玄德举棋不定之时总是关公直言相告,先说出自己的意见,同不同意让兄长玄德自己定夺,这都是关公真性情的体现,没有半分遮掩,做人坦坦荡荡,内心没有犄角旮旯,让人看得痛快。
要讲关公心善,料得无人反对,对张辽是惜才加心善,对曹操暂时投靠是因为善良,华容道捉放曹也是因为心善,给胡班捎信,不忍心伤害曹操守关将士,开杀戒都是因为不得已被迫所为,收关平做义子,揽周仓、廖化于帐下都是因为心地善良,甚至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也是如此,想那吕蒙陆逊甜言蜜语哄骗关公,私底下七七八八的阴谋诡计,白衣渡江截获烽火台,实施“四面楚歌”计策围剿汉将军。
关羽死就死在在不肯与小人为伍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但是关公至死都看不起小人当道,虽死犹荣,死的大义凛然,器宇轩昂,乃使得后人垂范敬仰。
关公熟读春秋,当然懂得用计谋,但是纵观三国演义关公用计,都是坦荡之计,绝不用阴谋诡计,像关公单刀赴会,来的直接走的坦荡;水淹七军,巧借天时,使鱼入罾口,借的痛快;唯唯小人之拉拉杂杂遮遮掩掩,诡计阴谋绝不出云长之智,不是关公迂腐,是不屑于用,偏偏有佛家的慈心悲悯。
所以关公死后三魂六魄悠悠荡荡来到玉泉山寺庙,参破人相、我相、众生相,相相皆空,经高僧点化超凡入圣,终为后世万代顶礼膜拜。
关公一生孤独,虽有刘备、张飞异姓兄弟亲似骨肉,但是关公性情孤傲,连皇叔玄德也敬二弟三分,有很多事情点到为止,关公面子薄,绝不让兄长讲第二遍。
正因为喜欢独处,每每夜深人静,青灯照青面,夜半揽春秋,为民风不古、礼崩乐坏而悲叹唏嘘,每每还享受着这份孤独和忧郁,故关公誓为蜀汉长守荆州重地,离群索居倒也自得其乐,正应了浪漫主义者加些许悲情的特征,浪漫主义者都是天使,只是折翼流落人间,关公是天神,只是为众生树立“大德”(仁义礼智信)典范来到人间。
纵观关公一生,凡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越是能显露出关公济世助人的本色,慷而慨之,大义凛然。
想当年皇叔刘备与二弟关羽相遇之时正是刘备织席贩履之际,而关羽则杀人越货、亡命天涯之时,难兄难弟相遇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谁知道从那么低的起点开始起步,竟然让结义兄弟趟出了一条光明灿烂的蜀汉前程。
另一次顶着压力不辱使命的时候是在土城之围关公降曹汉之时,曹丞相用高官、重金、美女诱惑始终不易其志,保二位嫂嫂生死安危,过五关斩六将追随皇叔矢志不渝。
正因为关公的义薄云天、浩浩大德感召了义子关平、周仓、廖化来到身边,而关平是一个细致周到男子汉,虽为义子却有着乃父之风,和关羽不同的是关平属于天生助人型的性格,时时处处为父亲着想,点点滴滴透着父子之爱,或许上天眷顾关公一生忠勇,也为关公安排了左膀右臂,左关平右周仓,如今塑关帝庙,三人都高居庙堂之上受人礼拜,虽千百世香火永续。
像关羽这样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容易得罪人,在德行方面对自己对他人要求都很高,时时处处用圣人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看不起那些俗人,视孙权、陆逊、吕蒙之流为鼠辈犬子,也正是傲物轻人的性格对内得罪了傅士仁、糜芳、刘封等,对外激怒了孙权、陆逊等,可见关羽内在的世界是一个理想国的世界,在关公的理想世界里人人都是自觉的、自动自发的、君子之风长存,所以关公的眼里
揉不得沙子,或者说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最后被尊为神也就很正常了。
关羽的性格属于九型人格的四号,透过傲世独立、卓然不群、义薄云天、独立不周、至仁至义、信义通天的性格的表现为后世树立了君子的典范。
轻松状态下的关羽有完美无瑕的一面,压力状态下的关羽有能够禁得住诱惑、不易其志、舍身取义、成全他人的一面。
呜呼,全世界健康的四号皆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