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MSDS-间苯二酚
2-硝基间苯二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英文名:2-nitroresorcinolCAS No.:601-89-8分子式:C6H5NO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 吸入有害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间苯二酚

药品名称间苯⼆酚拼⾳名 Jianben’erfen英⽂名 RESORCINOL来源(分⼦式)与标准本品按⼲燥品计算,含C6H6O2不得少于99.5%。
性状 本品为⽩⾊或类⽩⾊的针状结晶或粉末;微有特臭;在⽇光或空⽓中即缓缓变成粉红⾊;⽔溶液显弱酸性反应。
本品在⽔或⼄醇中极易溶解,在⼄醚或⽢油中易溶,在氯仿中微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Ⅵ C)为109 ~111 ℃。
检查 苯酚取本品0.25g ,加⽔5ml 溶解后,缓缓加热,不得发⽣苯酚臭。
邻苯⼆酚取本品0.5g,加⽔10ml溶解后,加稀醋酸2 滴与醋酸铅试液0.5ml ,不得发⽣浑浊。
⼲燥失重 取本品,置硫酸⼲燥器中⼲燥⾄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 %(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05%(附录Ⅷ N)。
鉴别 (1) 取本品约25mg,加⽔5ml 溶解后,加三氯化铁试液2 滴,即显紫蓝⾊;再加氨试液数滴,变为棕黄⾊。
(2) 取本品0.1g,加氢氧化钠试液2ml 使溶解,加氯仿1 滴,加热即显深红⾊,再加微过量的盐酸,变为淡黄⾊。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5g ,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适量使溶解并稀释⾄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1mol/L)30ml,再加⽔50ml与盐酸5ml ,⽴即密塞,振摇,在暗处静置15分钟,注意开启瓶塞,加碘化钾试液5ml ,⽴即密塞,摇匀,在暗处静置15分钟,⽤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淀粉指⽰液1ml ,继续滴定⾄蓝⾊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空⽩试验校正。
每1ml 的溴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35mg 的C6H6O2。
类别消毒防腐药。
剂量制成5 ~10%软膏或洗剂应⽤。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1-3-苯二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3-苯二酚化学品英文名:1,3-benzenediol;m-benzenediol;resorcinol化学品别名:间苯二酚;雷琐酚CAS No.:108-46-3EC No.:203-585-2分子式:C6H6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作业后彻底清洗。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罩/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本品能造成严重眼刺激。
眼睛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并伴随有疼痛。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间苯二酚

有机化合物
01 基本信息
目录
02 理化性质
03 分子结构数据
04 计算化学数据
05 毒理学数据
06 生态学数据
07 用途
09 安全信息
目录
08 药典信息
间苯二酚,又名1,3-苯二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O2。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间苯二酚在3类致癌物 清单中。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0.01 摩尔体积(cm3/mol):86.2 等张比容(90.2K):237.3 表面张力(dyne/cm):57.1 极化率(10-24cm3):11.89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0.5 重原子数量:8 表面电荷:0 复杂度:64.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基本信息
化学式: C6H6O2 分子量: 110.111 CAS号: 108-46-3 EINECS号: 203-585-2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密度:1.27g/cm3 熔点:109-111℃ 沸点:281℃ 闪点:127℃ logP:0.76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氯仿乙醇、乙醚,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不溶于苯
消毒防腐药。
遮光,密封保存。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Hale Waihona Puke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间苯二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间苯二酚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有不愉快的气味,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红闪点(℃)127 相对密度(水=1) 1.27引燃温度(℃)60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79熔点(℃)110.7 爆炸下限(%) 1.4沸点(℃)276.5 爆炸上限(%)9.8饱和蒸汽压(kPa)0.13(108.4℃)燃烧热(kj/kg )-2847.8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7.49辛醇/水分配系数0.8 PH 值 5.2用途用于制染料、塑料、药物、合成纤维等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氯仿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无资料避免接触条件受热、光照禁配物酰基氯、酸酐、碱、强氧化剂、强酸标识CAS N0. 108-46-3 包装标志有毒品UN 编号2876 铁危编号61725包装类别Ⅲ类包装危险货物编号61725A毒性危险化学品序号57中国PC-TWA (mg/m 3):20职业接触限值美国(ACGIH )TLV-TWA:10ppm ;TLV-STEL:20ppm急性毒性L D50 :301mg/kg( 大鼠经口)3360mg/kg( 兔经皮)刺激性家兔经皮:20mg(24h),中度刺激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与酚类类似,引起头痛、头昏、烦躁、嗜睡、紫绀(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抽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体温及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本品3%~25%的水溶液或油膏涂在皮肤上引起皮肤损害,并可吸收中毒引起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皮肤损害。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冲洗后即用浸过30%-50% 酒精的棉花反复擦拭创面至无酚味为止(注意不能将患处浸泡于酒精溶液中),再继用4%-5% 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创面2-4h。
也可以用浸过聚乙二醇-300 或聚乙二醇和变性酒精混合液(2:1)的棉花擦拭创面,然后用水彻底清洗。
2,4-二硝基间苯二酚-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间苯二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resorcinol
中文名称 2:
英文名称 2: 2,4-dinitro-1,3-benzene d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
CAS No.: 519-44-8
2,4-二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
pH: 熔点(℃): 146~148 沸点(℃): 升华和爆炸 相对密度(水=1): 6.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4,6-二硝基间苯二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6-二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英文名:4,6-dinitroresorcinolCAS No.:616-74-0分子式:C6H4N2O6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固体。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类别 1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4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28 易燃固体H302 吞咽有害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32 吸入有害●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间苯二酚相对分子质量

间苯二酚相对分子质量
间苯二酚,化学式为C6H4(O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为1,2-苯二酚。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0.11 g/mol。
间苯二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塑料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间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在染料领域,间苯二酚可以作为染料的原料,用于生产各种颜色的染料。
它还可以作为光敏剂,用于制作光敏材料和印刷电路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苯二酚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间苯二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m-dihydroxybenzene
中文名称2:雷琐辛
英文名称2:resorcinol
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工业、塑料工业、医药、橡胶等。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第6.1 类毒害品。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与酚类似,引起头痛、头昏、烦躁、嗜睡、紫绀(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抽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体温及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本品3 %~25%的水溶液或油膏涂在皮肤上引起皮肤损害,并可吸收中毒引起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皮肤损害。
2.4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间苯二酚108-46-3 99.0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 无
PC-STEL(mg/m3): 40*
TLV-TWA(mg/m3): 10
PC-TWA(mg/m3): 20
TLV-C(mg/m3): 无
TLV-STEL(mg/m3): 20
8.2 检测方法:碳酸钠比色法。
8.3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8.4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8.5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8.6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8.7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8.8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9.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有不愉快的气味,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红。
pH:无资料
熔点(℃):110.7 沸点(℃):276.5
相对密度(水=1):1.28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
=1): 3.79
饱和蒸汽压(kPa):0.13(108.4℃) 燃烧热(kJ/mol):2847.8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608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不溶于苯。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10.1 稳定性:稳定
10.2 禁忌物:酰基氯、酸酐、碱、强氧化剂、强酸。
10.3 避免接触条件:光照、空气。
10.4 聚合危害:不聚合
10.5 分解产物:无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LD50:301 mg/kg(大鼠经口);336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刺激性: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20mg/24 小时,中度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兔种豚鼠接触34mg/m3,6 小时/天,2 周,肝、肾、心肌、脾、肺均发生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μmol/皿。
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淋巴细胞80mg/L。
致癌性:IARC 致癌性评论: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其他:无
12. 生态学信息
12.1 生态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42-53.4mg/l/96h(鱼)
半数效应浓度EC50:0.8mg/l/48h(水蚤)
12.2 生物降解性:
BOD5:1.15(61%)
12.3 非生物降解性:
COD:100%
12.4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
12.5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3. 废弃处置
13.1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13.2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与碳酸氢钠、固体易燃物充分接触后,再焚烧。
13.3 废弃注意事项: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14. 运输信息
14.1 危规号:61725
14.2 UN 编号:2876
14.3 包装标志:有毒品
14.4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14.5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14.6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15.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年 2 月16 日国务院第591 号令颁布,2011 年12 月 1 日起施行);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号颁布,自1997 年 1 月 1 日施行);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危险化学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