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通信网络管理员高级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通信网络管理员高级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通信网络管理员高级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Telnet服务自身的主要缺陷是()。

A、D-服务端口23不能被关闭B、C-明文传输用户名和密码C、A-不用用户名和密码D、B-支持远程登录正确答案:B2、在特洛伊木马、蠕虫、间谍软件这三种计算机病毒中哪种最占资源?()A、B-特洛伊木马B、D-间谍软件C、C-蠕虫D、A-木马正确答案:C3、内蒙古电力公司总部应用服务器给各个应用系统在磁盘阵列上划分的RAID级别是()A、C-RAID5和RAID0B、D-RAID5和RAID10C、B-RAID3和RAID10D、A-RAID0和RAID1正确答案:B4、以下哪个视图可以查到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表的信息( )A、C-USER_TABLESB、D-USER_VIEWSC、A-ALL_OBJECTSD、B-USER_OBJECTS正确答案:C5、在路由器中,能用以下命令察看路由器的路由表()A、C-route printB、A-arp–aC、B-display ip routing-tableD、D-traceroute正确答案:C6、一些上网用户抱怨他们不能够发送Email了,但他们仍然能够接收到新的Email信件。

那么作为管理员,下面哪一个项是首先应该检查的:()A、A-处于客户端和Email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接口的访问列表项是否隐含了denyany的条目B、C-处于客户端和Email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接口的访问列表项是否隐含了denysmtp流量的条目C、B-处于客户端和Email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接口的访问列表项是否隐含了denypop流量的条目D、D-该email服务器目前是否未连接到网络上正确答案:B7、计算机系统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

A、B-大于4ΩB、A-大于10ΩC、D-等于10ΩD、C-小于10Ω正确答案:B8、著名特洛伊木马“网络神偷”采用的是()隐藏技术。

通信网理论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通信网理论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08年试卷名词解释1.PSTN和IP网络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信网络,是一种用于全球语音通信的电路交换网络。

IP网络:它是独立于数字网络的专用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的网络,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送信号,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IP网络是指釆用分组交换技术完成的连接,这个分组就是IP分组,也称为IP包,它是相对于电路交换而言的【PPT上的】。

2・TDD、FDD各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解释,这两种模式各有何优缺点?试简要回答。

TDD:时分双工;优点:TDD模式能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度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且上下行不需要成对的频率;TDD模式采用在周期性重复的帧里传输,上下链路的转折点可以因业务的不同而任意调整,可以实现3G要求的两类通信业务。

缺点:终端的移动速度较低;TDD模式覆盖范围小;FDD:频分双工;缺点:FDD模式上下行链路是相互独立的,资源不能相互利用,故对于(上下行)不对称业务,其频率利用率有所降低;缺点:但是对于对称的业务,其频带的利用率较高;3•简要解释什么是OFDM、FDMA、TDMA、CDMA、WDMA:OFDM正交频分复用:由并行的多分频子载波来传输信息,低数码率传输,各分频载波Z间相互正交。

FDMA 频分多址:FDMA是把使用的频带划分成若干较窄的、频域上互不重叠的频带,每个频带就是一个通信信道,供一个用户在接入时使用。

TDMA时分多址:TDMA是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成若干时隙,各用户依照指定的时隙通话。

时分复用技术在固定电话网中也多使用。

CDMA码分多址:用户使用相同的频率,但是依靠不同的码片序列加以处理,形成不同的信息码,接收时再根据码片序列加以检出。

WDMA波分多址:光纤中的不同窗口传送不同波长的激光。

4•通信系统中的“一次群”、“二次群”。

通信信号每8bit为一时隙,32个时隙为一帧,每16帧组成一复帧,其速率为:1帧:64Kb/SX32= 2048Kb/S = 2・048Mb/S,称为2M,俗称一次群。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

简答1、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几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哪种方式?3、什么是宏观分集和微观分集?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哪些微观分集?4、GPRS属于第几代?采用的是什么交换方式?5、给定相同带宽,试定性比较AMPS、D-AMPS和IS-95的容量大小。

6、简单叙述切换的基本概念。

7、说明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8、在标准大气折射下,发射天线高度为200,接收天线高度为2m,试求视线传播极限距离。

9、什么是正交?试判定码组x=(+1,+1,+1,+1)与y=(+1,-1,-1,+1)是否正交?解:(1)10、RAKE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1、什么是同频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减少?12、面状服务区的区群是如何组成的?模拟蜂窝系统同频无线小区的距离是如何确定的?选择1、电磁波的极化形式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极化天线方式是()。

A、水平极化B、垂直极化C、圆极化D、椭圆极化2、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属于()。

A、硬切换B、软切换C、更软切换D、以上都不是3、跳频系统中,根据调制符号速率和跳频周期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跳频技术。

当在每个载波频点上发送多个符号时,称为()。

A、基带跳频B、射频跳频C、慢跳频D、快跳频4、在GSM900可使用的25MHz频段内,共有()个可使用的频点数,每个频点有()个时隙。

A、1000,8B、1000,16C、125,8D、125,165、同频干扰是指()。

A、系统内因非线性器件产生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落入本频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

B、相邻波道信号中存在的寄生辐射落入本频道接收机带内造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

C、相邻区群中同信道小区的信号造成的干扰。

D、以上都不是6、GSM系统全速率信道的速率为()。

A、6.5 Kbit/s(半速率)B、13 Kbit/sC、26 Kbit/sD、以上都不是7、GSM900的带宽为25MHz,载频间隔为()kHz。

移动通信原理总复习

移动通信原理总复习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使用地理环境不同可分为陆地、天空、海洋三种类型。

2.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一般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

5.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7.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8.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9.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效应。

10.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11、利用多个天线接收的分集称为空间分集 ; 在GSM中,实现交织技术属于时间分集,实现跳频技术属于频率分集。

12.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集团。

1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4.小区的激励方式有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15.无线电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可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

16.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方式,人们称之为 BB机(传呼机)。

17.无绳电话机一般可分为座机和手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用无线电通信连接,故可称之为无绳电话。

18.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式有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两种。

19.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的影响的变化快慢可划分为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20.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21.信道编码技术的抗干扰主要是对单个差错信号,对于连续差错使用交织技术抗干扰 22.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分集接收中采用的合并方式可划分为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值合并。

现代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现代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1-1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结构水平视图(根据用户接入网络的实际物理连接来划分)▪用户驻地网、接入网、核心网垂直视图(根据功能划分)▪应用层、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是用户自有网络,指用户终端至用户驻地业务集中点之间所包含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

小至电话机,大至局域网。

▪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集中,信息的变换与适配、复用与交换、寻址与选路等功能。

▪Core Network▪核心网是电信网的骨干,由现有的和未来的宽带、高速骨干传输网和大型中心交换节点构成。

▪发展:统一的IP核心网▪所有的业务,从传统电话、移动通信漫游、新一代综合业务VoIP,到电子商务、综合应用服务,乃至交互式电视业务全部都由统一的核心IP网来完成,差别仅仅在于接入网。

▪统一的IP核心网用统一的设备代替了原来各系统的独立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

应用层:▪业务▪模拟与数字视音频业务:电话/IN/IP Phone etc.▪数据通信业务:电子商务/email▪多媒体通信业务:分配型/交互型▪终端技术▪音频通信终端:电话/数字电话/手机▪图形图像通信终端:传真机▪视频通信终端:显示器/视频监视器▪数据通信终端:MODEM/可视电话业务网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如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rnet等。

▪智能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传送网技术:▪传输媒介▪电缆、微波、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设备•光端机、微波收发信机、卫星地面站收发信机等▪传输复用设备•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支撑网技术:▪信令网▪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技术。

实现网络节点间信令的传输和转接▪同步网▪实现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间信号的时钟同步▪电信管理网▪监视网络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电路交换方式:▪需经历建立连接、通话、拆除连接三个阶段▪网络中两用户建立连接及通话过程中,两用户间的物理链路始终被占用。

网络通信复习题

网络通信复习题

网络通信复习题1. 简答题网络通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1.2 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是指规定了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和通信过程中双方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1.3 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1.4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一种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上计算机的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型。

1.5 什么是域名?域名是在互联网上用于标识或定位特定主机的字符序列,可以方便人们记忆和使用。

2. 选择题2.1 在网络通信中,下列哪种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A)TCP/IP协议B)HTTP协议C)FTP协议D)SMTP协议答案:D2.2 在TCP/IP协议中,下列哪个是网络层的协议?A)TCP协议B)FTP协议C)IP协议D)HTTP协议答案:C2.3 下列哪个是用于网页访问的协议?A)TCP协议B)FTP协议C)IP协议D)HTTP协议答案:D3. 分析题3.1 描述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TCP/IP协议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它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IP地址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主机。

TCP协议负责建立可靠的数据连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发送方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IP协议负责处理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使得数据包能够准确地传输到目标主机。

3.2 请简述HTTP协议的特点。

HTTP协议是一种用于Web应用的通信协议,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URL进行通信。

HTTP协议使用简单,无状态性,每个请求和响应是独立的,不会受前后请求的影响。

HTTP协议支持多种请求方法,如GET、POST等,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交互。

同时,HTTP协议还支持缓存机制和状态管理,优化了网络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通信网络复习资料

1.复盖一个国家,地区或几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广域网。

2.集线器、中继器属于物理层的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网桥属于数据链路层,网关属于网络层。

3.互联网协会ISOC所制定的互联网标准是RFC文档。

4.在以太网中,是根据MAC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5.ETHERNET LAN以太网是应用CSMA/CD协议。

6.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7.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ICMP 请求报文。

8.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更换网卡(网络适配器)时,MAC地址随之变化,MAC 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是适配器地址(标识符),固化在适配器ROM中。

9.ARP 协议的作用是将IP 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10.路由选择协议位于网络层。

11.在局域网中,MAC层指的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2.IP地址为140.111.0.0 的B类网络,若要切割为9个子网,而且都要连上Internet,请问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40.0 。

13.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曼彻斯特编码。

14.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81.1是一个B类地址。

15.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1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17.HFC 网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

18.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争用带宽。

19.PPP协议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是点到点信道协议。

20.光纤、双绞线与同轴电缆相比,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光纤。

21.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22.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4 层。

23.ADSL被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

24.IP地址182.110.23.4属于B类。

25.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OSPF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BGP-4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路径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第1章1. 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其基本功能是什么?3. 通信网引入分层的好处是什么?4. 将OSI模型进行简化的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从垂直分层观点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的作用是什么?5. 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6. 按信息类型分类,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按网络提供业务的方式,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7. 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有哪些?各自优缺点是什么?8.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9.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指标是什么?10.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1. 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第2章1. 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

2. 传输网对传输技术的要求有哪些?3. 传输信道由哪三部分构成?4. 传输媒质分为哪两大类?有线传输媒质主要有哪些?无线通信系统大致上分为哪两类?5. 简述信道复用的原理,并说明信道复用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6. FDM的原理及优缺点是什么?7. 简述TDM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分类。

8. 解释同步时分复用中的“位置化信道”的概念,并解释在异步时分复用中需要用标识码来识别信道的原因。

9. 简述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传输节点设备主要有哪些?10. 有线传输链路分为哪三类?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哪两种典型的传输技术?11. 传输方式有哪三种?分别简述其传输特点。

12. 全工方式有哪两种?13. 在通信网的传输中需要传输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类?14.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有哪两类?15. 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把网络分为哪两类?16. 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17. 简述交换技术的分类。

18. 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9.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网理论与应用》主要教学内容1.通信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通信系统定义:以电信号(或光信号)作为传递和交换信息手段的通信方式所构成的系统;3.通信系统基本组成: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六部分;4.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5.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语音,图像,数据等)控制信息(信令信息路由信息)和网络管理信息三类。

6.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他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7.如何理解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答:在垂直结构上,根据功能将通信网分为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应用层表示各种信息应用与服务种类;业务网层面表示支持各种信息服务的业务提供手段与装备,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体是向用户提供诸如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种通信业务的网络;传送网层面表示支持业务网的传送手段和基础设施,包括骨干传送网和接入网。

此外还有支撑网用以支持全部三个层面的工作,提供保证通信网有效正常运行的各种控制和管理能力,传统的通信支撑网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在水平结构上:可分为用户驻地网(CPN)、接入网(AN)、和核心网(CN)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用户驻地网指用户终端到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所包含的机线设备,是属于用户自己的网络。

核心网包含了交换网和传输网的功能,或者说包含了长途网和中继网的功能,在实际网络中,一般分为省际干线、省内干线、和局间中继网。

接入网位于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包含了连接两者的所有设施设备与线路。

8.现代通信网有哪些分类方法?(1)按通信业务类型分: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广播电视网(2)按通信的传输媒介分:载波通信网、光纤通信网、无线电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

(3)按通信传输处理信号方式分: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4)按通信服务对象分: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5)按通信服务的区域划分: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6)按通信的活动方式分: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9.(7)按网络拓朴分:星型、网状、环型、树型、总线型、复合型基本组网结构:a)网状网:优点:1各节点之间都有直达线路,可靠性高2各节点间不需要汇接交换功能,交换费用低;缺点:1各节占间都有线路相连,致使线路多,建设和维护费用大2通信业务量不大时,线路利用率低。

如网中有N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N(N-1)/2;b)星形网:优点:线路少,建设和维护费用低2)线路利用率高;缺点:1)可靠性低2)中心节点负荷过重,会影响传递速度,如网中有N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N-1C)环形网:同样节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比网状网少,可靠性比星形网高。

如网中有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N。

D)总线形网:优点:1)节点接入方便2)成本低;缺点:1)传输时延不稳定2)若传输总线损坏,整个网络将瘫痪。

非基本组网结构:(1)复合网:吸收了网状网和星形网的优点。

(2)格形网:由网状网退化而成,线路利用率提高,经济性改善,但可靠性降低。

(3)树形网:星形网拓朴结构的扩展。

与星形网相比,降低通信线路成本,但网络复杂性增加。

(4)蜂窝网:无线接入网的常用结构。

10.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连接的任意性和快速性2数据传输的高速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3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4网络的无缝覆盖;11.计算机网的质量要求信道容量带宽丢包率,时延时延抖动12.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的指标有哪些:失效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相邻两个故障发生的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平均修复时间(MTTR):(修复一个故障的平均处理时间)、系统有效度(A):(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内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系统不可利用度(U):(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内系统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13.图G只由它的节点集V、边集E存在关系R14.有向图无向图有权图径:既无重复边又无重复节点的边序列24,15.图的矩阵表示(给图,会写出)(1)邻接矩阵:由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确定的矩阵。

有边为1,无边为0。

见29页例子。

(2)权值矩阵:23. 树:任何两节点间有且只有一条径的图称为树;24.单源单宿网络d-(v)=0 称为源发送节点d+(v)=0称为宿接收节点25流的概念4426.最大流的定义27最佳流4924. 最小生成树:如果连通图G本身不是一棵树,则它的生成树就不止一棵。

如果为图G 加上权值,则各个生成树的树枝权值之和一般不相同,其中权值之和最小的那棵生成树为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见35页子。

25. 路径选择算法(D算法,见37页例子)26. 网络流量最大算法—(标号法,47)27排队论定义6027. 排队系统的组成及其含义:输入过程: 描述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达排队系统,包括以下三方面:顾客总体数:指顾客的来源(简称顾客源)数量,顾客源数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

顾客到达方式:描述顾客是怎样到达系统的,是成批(集体)到达(每批数量是随机的还是确定性的)还是单个到达。

顾客流的概率分布(或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分布):所谓顾客流,就是顾客在随机时刻一个个(一批批)到达排队系统的序列。

排队规则:包括排队系统类型和服务规则,排队系统又一般分为:拒绝系统、非拒绝系统(表明服务机构是否允许顾客排队等待服务);服务规则分为:先到先服务(FCFS)或先入先出(FIFO) 、后到先服务(LCFS) 、优先制服务、随机服务等。

服务机构: 包括窗口或服务员数量、服务方式(串列并列服务方式)及排队方式(混合排队分别排队方式)、服务时间分布三方面内容。

28.排队系统中几个定义6328. 排队系统的三个基本参数(三要素):m(窗口数或服务员数目,表征系统的资源量)、λ(顾客到达率或系统到达率,即单位时间内到达系统的平均顾客数)、μ(服务员(或窗口)的服务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由一个服务员(或窗口)进行服务所离开系统的平均顾客数。

)29. 排队系统的分类表示方法6530. 最简单流性质31 生灭过程概念定义7032.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7333M/M/1排队系统7531. 通信业务的基本概念:呼叫:84业务量:在网中传送的信息量,是在指定观察时间内各个线路(或信道)可能被占用的时间之和即占用的总时间。

呼叫量:业务量的强度,定义为线路(或信道)可能占用的时间与观测时间之比。

单位爱尔兰erl32 核心网概念11733信令定义分类118No7功能级结构信令网组成33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及各层功能(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主要功能时保证要传送的信息比特逐个从链路一端进入物理介质,并到达链路的另一端;(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提供一条无差错的通信链路,实现相邻开开放系统间的链路连接。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在直连两节点的传输链路上传送帧和信息块;(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通信网的分组数据传送,选择通信路由,将分组数据从源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网(数据网或电话网等)送到目的节点,在系统间实现“透明”的数据传送;(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的作用实现从源端设备会话实体到目的端设备会话实的端到端间报文传送;(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通过对控制增强传输层所提供的可靠传输服务,利用该层可控制数据交换方式;(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的作用时管理和转换终端用户间的交换的数据单元,提供数据结构的控制功能;(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晚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1、TCP协议体系结构及各层功能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时TCP/IP的最低层,该层协议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的放法,时将数据分成帧来传送,因此必须知道低层网络的细节,以便准确地格式化传送的数据。

该层执行的功能还包括将IP地址映射为网络使用的物理地址;互联网层(IP):互联网层的主要功能hi负责将数据报送达到目的主机,包括;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选择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送到相应的数据线上;2、处理接受的数据报,检查目的地址,如需要转发,则选择发送路径转发,若目的地址为本节点地址,则除去报头,将分组交传输层处理;3、处理互联网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该层中的两个主要协议时TCP协议和UDP协议;TCP协议:是一种可靠地面向连接的协议,他允许将一台主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传到目的主机。

TCP同时要完成流量控制功能,协调收发双方的发送与接收速度,达到正确传输的目的;UDP协议:提供的无连接报文传送没有差错恢复或流量控制机制,分组传输顺序检查与排序有应用层实现。

UDP一般用于要求速度快但不一定要求可靠的传送场合;应用层:是TCP/IP协议族的最高层,它规定了应用程序怎样使用互联网。

应用层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远程登录协议(Telnet);②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③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transfer protocol,SMTP);④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⑤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⑥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35.软交换技术定义因素36分组交换技术144报文交换144分组交换虚电路与数据报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