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系:机电工程系2010年11月一、实习目的本实习课为理、工科部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生在修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建立起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概念和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引向工程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规格、性能及选用方法;掌握锡焊技术,熟悉电子设备的安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等;通过课程设计还应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检测技术。

二、实习要求1、学习电子工艺知识,识别与检测元器件,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性能和选用。

2、掌握锡焊技术,了解电子设备的安装接线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

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稳压电源、常用集成门电路、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集成触发器、集成计数器、集成单稳态电路、定时器等的功能及使用。

4、掌握电路的装配与焊接技术。

5、掌握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技术。

6、验收时超声波测距仪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控制效果。

三、实习材料及工具1、超声波测距基本元器件2、超声波测距PCB电路图3、电烙铁、烙铁架4、焊锡、松香5、平口、花口螺丝刀,钳子6、插排、万用表、示波器7、焊接说明书四、实习参阅资料1、教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2、超声波测距参考资料3、参考资料《电子制作实训》五、实习时间安排2010/2011第一学期第17周周一上午:学习<<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要求和基本内容,并进行分组,下发实习工具。

周一下午:学习电子工艺知识,掌握实习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识别与检测元器件。

周二至周四上午:学习手工焊接技术,掌握正确的手工焊接方法,进行超声波测距仪的焊接。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220kV 变电所电气部分及线路过电流保护设计2、系统接线图: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 220kV 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3.1.1 本所安装 2台 120MV A 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 220/110/10kV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 220kV 本期 4回最终 4回110kV 本期 5回最终 6回10kV 本期 12回最终 16回3.2 各侧负荷情况110kV 侧有 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 其容量为 80MV A ; 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 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 0.6, 最大负荷容量为 30MV A 。

10kV 总负荷为 60MV A ,Ⅰ、Ⅱ类负荷用户占 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B 2×20MV AD为 6MV A ,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 0.65。

3.3 各侧功率因数ϕcos 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max T 分别为220kV 侧ϕc o s=0.9 max T =4800小时 /年 110kV 侧ϕc o s=0.85 max T =4200小时 /年 10kV 侧ϕc o s=0.8 max T =4500小时 /年 3.4 系统阻抗220kV 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 以 100MV A 为基准容量, 归算至本所220kV 母线阻抗为 0.021; 110kV 侧电源容量为 800MV A (学号为单数为火电系统,双数为水电系统 ,以 100MV A 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 110kV 母线阻抗为 0.12。

3.5 调压要求:经规划计算认为本所 220kV 侧母线电压波动较大,宜采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 10kV 留 2回出线为本所无功补偿用。

3.6 气象条件: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8℃,年平均气温 16℃,绝对最高气温40℃,土壤最热月平均气温 18℃,风速为 25m/s,微风风速小于 5m/s。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气元件的原理、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注重实践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气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原理、电气元件及其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电气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气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件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气元件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方法4. 电路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实践5.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技巧。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王博赵栩张维俊班级:电气0841~4班地点:一教课程设计题目(范围):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将所学过的课程进行一次较系统、较全面的总结;2、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全面地应用于实践,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力争有所创新;3、初步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的设计思想、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此外对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1、设计题目(范围):35~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结合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进行。

3、方案选择及工作原理:设计方案应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基本要求。

4、设计成果的要求:编写设计文件(说明书、计算书)时,应简要明了、条理清楚;图形、符号、线条等符合国家标准;课程设计成品装订成册。

5、原始资料:某新建变电所,位于平原地区,交通方便;年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21℃;50年一遇10m 高最大风速11m/s,主导风向为北风;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11cm;导线覆冰按10mm计;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500h/a。

220kV侧:进线4回,系统电抗以100MV A为基准折算到220kV母线为0.081;66kV侧出线10回,最大综合负荷为200MW。

三、时间安排四、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反对盲目抄袭现象。

2、确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包括主变压器型式、容量的选择)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后,应先根据任务书了解设计内容,积极的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结合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等资料,找出可能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经过初步的技术比较,去粗存精,选出你认为较好的2~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最佳方案。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一专用镗孔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机床概况该设备用于大批且生产某零件的造孔与铰孔加工工序。

其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的要求均较高,宜采用专用设备。

机床主运动采用动力头,由三相异步电动机(Y100L-6,1.5kw)拖动,单向运转。

该设备能进行镗孔加工,当更换刀具和改变进给速度时,又能进行铰孔加工〔有镗孔与铰孔加工选择〕,加工动作流程如图7—11所示。

进给系统采用液压控制,为提高工效进给速度分快进与工进两种自动变换:液压系统中的油泵拖动电机为Y801-2型(750W、1.9A),370w,由电磁阀(YV1一YV4)控制进给速度,其动作要求如表7—2所示。

为提高加工精度,主轴采用静压轴承,由Y801-2型电动机拖动高压油泵产生静压油膜。

2.设计要求1)主轴为单向运转,停车要求制动(采用能耗制动)。

2)主轴电机与静压电机的联锁要求是;先开静压电机,静压建立后(由油压继电器控制)才能起动主轴电机,而停机时,要求先停主轴电机.后停静压电机。

3)主轴加工操作,采用两地控制。

加工结束自动停止,手动快退至原位。

4)根据加工动作过程要求,设置镗孔加工及铰孔加工选择。

5)应有照明及工作状态显示。

6)有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3.设计任务1)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继电器设计),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2)PLC设计,PC选择及I/O的分配,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必要的硬件系统,绘制梯形图、编写程序。

3)编制设计说明、使用说明书与设计小结4)列出设计参考资料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二气流除尘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气流防尘机概况介绍(1)用途及工作原理气流除尘机是制革业中一种专用于皮革除尘的先进设备,皮革经过磨革工序后,要清除附着在皮革表面的皮屑微粒,除尘原理如图7—12所示,当皮革通过该机时,利用高速气流和吸尘装置即可清除附着在皮革两面的皮屑微粒,以满足下道喷浆工序的工艺要求。

这种先进的除尘工艺,取代了老式毛刷辊除尘的弊病,即由于静电附着效应,灰尘除不干净,使下道工序涂层质量难以保证。

厦门理工学院2012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厦门理工学院2012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年学期:2014-2015-1专业班级: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班指导教师:田洪设计时间:2015.01.05-2014.01.09学时周数:1周一、设计目的对厦门理工学院集美校区进行配电系统设计:二、设计任务1.计算负荷需求(用电设备种类、功率及其数量,负荷等级)及其分布;说明:1)校内负荷点除了已经提供的以外,尚需补充工程训练中心(2)、艺术会堂(2)、实验酒店(1)、体育馆(1)、东区新建宿舍(2)、7号教学楼(2)、光电学院办公楼(2);2)负荷调研中为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对负荷的调研做如下近似处理:a)实验楼以3号楼为基准,近似认为其他楼用电负荷与3号楼相同,;b)行政楼负荷近似处理为2倍的图书馆;c)其他未尽之处,允许适当简化,但应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需说明简化处理的合理性;2.变电站设置、选址与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说明:1)应综合考虑变压器采购价格、变压器损耗、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一二级负荷的供电持续性等因素;2)负荷点的相对位置、电源点(英春变电站)的位置、线路长度等地理数据用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进行测量,并在设计报告中做出简图加以说明;3.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说明:1)根据《供电营业规则》,100kV A以上的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2)各负荷点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3)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制定配置方案(低压侧分散配置或高压侧集中配置)4.选择变电站接线方式并绘制主接线图,类似如图1所示图15.进行短路计算并进行设备选型,包括开关柜、线路选型,线路全部采用埋地电缆说明:根据《电气工程基础》教材和数据手册来进行选型。

补充说明:1.电源点是学校旁的英春变电站的10kV母线,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干线采用LGJ-150架空线沿学校周边主干道布置(天马路、杏林湾路、理工路、海翔大道);供电干线出口断路器开断容量为500MV A;2.校内设校级总开关站,各负荷中心均从总开关站取电;3.系统发生短路时,继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在0.1s以内。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线路补充资料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线路补充资料

课程设计任务书1.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一.设计资料:1.变电所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系统以一回110KV线路向变电所供电,变电所的35KV侧无电源。

系统参数:110KV系统最大运行方式:Xs1=Xs2=0.1717,X S0=0.6388系统最小运行方式:Xs1=Xs2=0.197,X S0=0.6557。

(S B=100MV A;U B=U A V)2.负荷资料:变电所建于县城郊区,当地主要负荷有机械、化工、食品、乡镇企业、城镇及农业用电,供电电压为10KV。

此外,距设计变电所30公里处有一35/10KV 降压变电所,主要供乡镇及农业用电负荷。

10KV及35KV负荷资料见表1和负荷曲线图2、负荷曲线图3。

对于Ⅰ、Ⅱ类负荷可由双回线或专用线供电;对Ⅰ类负荷,用户可自建备用电源。

3.所用负荷,按变电所最大负荷的0.5%计算。

4.最小运行方式:变电所一台变压器停运。

5.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及其他资料:(1)海拔高度:1000米。

(2)最热月平均最高空气温度:28℃。

(3)年最高气温:37.3℃。

(4)年最低气温:-32℃。

(5)年平均气温:5.4℃。

(6)最热月地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0.1℃(7)土壤电阻率ρ=200欧·米。

(8)雷暴日:39.5日/年。

二.设计内容:1.设计变电所的主接线及所用电接线,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2.短路电流计算。

3.选择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110KV侧)1人,(35KV侧)1人,(10KV侧)1人。

三.设计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编写短路计算说明书一份。

3.绘制电气主接线图一张(1#)。

四、参考资料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2.《发电厂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华北电力学院3.《变电所电气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表1:负荷资料表2.110/38.5/11kV降压变电所继电保护一.设计资料:技术参数:本变电所有两台三绕组变压器,仅110kV侧有电源,变电所接线见附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1班:20082340001-20082340020
2班:20082340034-20082340051
3班:20082300006-20082340098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2组)
1.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110kV 10.5kV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发电厂,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发电厂安装3台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
3.1.2 发电厂升压至110kV 和35kV 后接入电网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110kV 侧6回,35kV 侧2回。

3.2 主要参数
3.2.1发电机阻抗115G X =Ω、210G X =Ω、310G X =Ω;
3.2.2线路参数12360L L L km ===、50BC L km =、30CD L km =、20DE L km =,线路阻抗0.4/km Ω;
3.2.3可靠系数 1.2I rel K =, 1.15II III rel rel K K ==, 1.5st K =,0.85re K =;
3.2.4负荷电流max 300BC L I A ⋅=,max 200CD L I A ⋅=,max 150DE L I A ⋅=;
3.2.5发电机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I dz、K lm和t dz。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2组:1班:20082340021-20082340033,转专业的七位同学
2班:20082340052-20082340065
3班:20082300105-20082340221
20082316031,20082325006,20082335044,20082340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