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常见科的异同
药用植物学详细总结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一、具有真正的花(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且位置不变)二、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雌蕊由心皮组成,每个心皮包括子房、花柱、柱头3部分;胚珠包藏于子房内,受精后发育成果实,保护、扩散种子)三、具有双受精现象(形成三倍体胚乳,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精+卵=合子,精+2极核=胚乳)四、孢子体高度发达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形态学特征(花、果实的形态)为依据➢器官演化的过程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器官分化或特化的同时,常伴随着简化或退化现象➢综合分析植物体各部分的演化情况来确定某特征的地位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假花学说真花学说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的花序演变而来,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主要观点:认为无花瓣、单性、木本、风媒花为原始特征,有花瓣,两性,虫媒花为进化特征。
认为木兰目、毛莨目是被子植物的进化类型)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主要论点:单性花由两性花退化而来,无被花是有被花退化而来,认为木兰目、毛莨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恩格勒系统 1897年假花学说❖哈钦松系统 1926年真花学说❖塔赫他间系统 1954年真花学说❖克朗奎斯特系统 1968年真花学说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多呈膜质➢花两性或单性异株;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单被,花被3-6,宿存;雄蕊6-9,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成1室,1胚珠,基生胎座➢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多有翅➢种子有胚乳7.蓼科Polygonaceae♀*P3~6,(3~6)A3~9G(2~3:1:1)↑[重要药用植物]药用大黄:多年生草本。
根和根茎肥厚,断面黄色。
叶片近圆形,掌状浅裂,圆锥花序,黄白色花,根茎(大黄)泻热通便掌叶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总结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总结
药用植物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的基础知识
和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总结:
植物分类
药用植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药用部位、
药用功效和化学成分等。
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四大类。
被子植物是药用植物中
最常见的一类。
药物分类
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类,例如按照药用部位、治
疗疾病的性质和药理作用等。
按照药用部位,可以将药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位的药物。
药用功效
药用植物根据其具有的功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润肺止咳、健脾养胃、镇静安神等。
根据不同的功效,
选择不同的药用植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与禁忌症
药用植物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指的是药物可以治疗
的疾病或症状,禁忌症指的是对该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因其他原因
禁止使用的情况。
在使用药用植物时,需要仔细了解其适应症和禁
忌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消费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消耗,需要特别加
以重视。
应当建立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识,不使用珍稀濒危植物,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生产药用植物,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植物资源。
以上就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对您有所
帮助。
药用植物学重点

1、木兰科: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基数,多为6-12,每轮3片;雄蕊与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每心皮含胚珠1-2枚。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1)木兰属:厚朴2)五味子属:五味子3)八角属:八角、木莲2、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 ,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
药用植物:菘蓝(板蓝根)、莱菔(萝卜)、葶苈(独行菜)、播娘蒿、白芥3、蔷薇科: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蝶状,杯状、坛状、花瓣与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分离,稀无瓣;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托杯、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绣线菊亚科(绣线菊)、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山楂、皱皮木瓜、枇杷)和梅亚科(杏、梅、桃)。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
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
聚合瘦果或聚合小核果。
药用植物:龙胆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4、豆科:草本、木本或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的对称,花瓣排列,雄蕊数目、连合等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1)含羞草亚科:二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下部多少合生;花瓣镊合状排列,基部常合生;雄蕊多数,稀与花瓣同数,荚果,有的具次生横膈膜。
药用植物:合欢、含羞草。
2)云实亚科:木本藤本,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
《药用植物学》教学中易混科主要特征的比较

内容抽象枯 燥 ,学 习难度较大 ,特别是一些 亲缘关系 比 较接近 ,又具相似 特征容易混淆 的科 。为了提高对这些 易混科特征的把握 ,本文将它们进行 了分析 比较 。
为客观反映 自然界植物 的亲 缘关系 ,按 性状 的演化
趋势将植物进行分类 ,而建立起来 的分类系统 ,即 自然 分类 系统或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s y s t e m) 。被 子植 物分类系统较多 ,主要有恩格勒 ( E n g l e r )系统、哈
据我国第 3 次 中药资源普查统计 ,我 国共 有 中药资
源1 2 7 7 2种 ,而 被 子植 物 门 药 用植 物有 2 1 3 科 ,1 9 5 7属 ,
1 . 1 . 3 五加科 A r a l i a c e a e 和伞形科 U m b e l l i f e r a e 相 同点 : 均为伞形花序 ,花为离瓣 花 ,花萼 、花 冠、雄 蕊均 为 5
钦松 ( Hu t c h i n s o n )系统 、塔赫他间 ( T a k h t a j a n )系统 和
1 . 2 . 2 夹竹桃科 A p o c y n a c e a e与萝蘑科 A s c l e p i a d a c e a e 相 同点 :草本 或木 本 ,常 有乳 汁 ;单 叶,全 缘 ,对生 , 无托叶 ;花两性 ,辐射对 称 ,花萼、花冠均 5裂 ,具 有
《 药用植物学》是 利用植物 学知识 、方法来研 究和 应用能治疗 、预防疾病及对人体 有保健功能 的植 物的一 门学科 ,是 中药 学、中药 资源与开发 、药学等本科 专业
1 . 1 . 2 毛莨科 R a n u n c u l a c e a e 和芍药科 P a e o n i a c e a e 相 同 点 :草本 ;单叶分裂或复 叶;雄蕊和 雌蕊多数 ,螺旋状 排列 ;聚合瞢荚果或 聚合瘦果。主要 区别 :毛茛科花偏
药用植物学-五加科

本科植物富含三萜皂苷,如人参、三七、西洋参含达 马烷型四环三萜皂苷,为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另外尚含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其他成分还有黄酮类、香豆素 类、二萜类、酚类化合物。
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对五加科的研究及应用比较 深入,特别是对人参,上世纪初就对人参的药理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在日本已成功利用人参 叶柄进行细胞培养植株,生产人参的有效成分。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类似于人参,区别: 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 或稍长; 小叶片上面脉上几无 刚毛; 边缘锯齿不规则且较 粗大。 原产加拿大和美国, 全国部分省区引种栽 培。
2. 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 m L. 类似于 人参,但总 花梗与叶柄 近等长或稍 长,叶片上 面脉上几无 刚毛,边缘 锯齿不规则 且较粗大。
五加属
Acanthopanax
苯丙醇类。是刺五加的主要 强壮成分,有促性腺、抗辐 射、抗疲劳等作用,具有与 人参皂苷相似的生理活性。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Harms
灌木,枝密生针刺。 掌状复叶,小叶5,幼叶下面 沿脉密生黄褐色毛。 伞形花序单生或2~4个丛生 茎顶,花瓣黄绿色;花柱5, 合生成柱状,子房5室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皂苷、黄酮苷、氨基酸等。止血活 性成分为三七氨酸(三七素)。 • 2.药理作用:本品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 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 造血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各种药物诱发的心 律失常均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 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具有 镇痛、抗炎、抗衰老等作用;能够明显治疗大鼠胃黏膜的萎 缩性病变,并能逆转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具
药用植物学复习提纲:分科鉴别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检索表的书写1.木本/草本2.心皮离生:木兰科、毛茛科、萝藦科、蔷薇科的绣线菊亚科3.子房下位:葫芦科、菊科、伞形科、五加科、蔷薇科的苹果亚科、桔梗科、姜科、兰科4.雄蕊多数: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的含羞草亚科,多数指A>105.花左右对称:毛茛科乌头属、翠雀属,豆科的蝶形亚科、苏木亚科,菊科的舌状花亚科,唇形科,玄参科,姜科,兰科6.叶对生:石竹科、唇形科、萝藦科、毛茛科7.果实(唯一性特征)荚果:豆科(1心皮,边缘胎座,1室,子房上位)角果:十字花科(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侧膜胎座,有假隔膜分成假2室)瓠果:葫芦科(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双悬果:伞形科四枚小坚果:唇形科颖果:禾本科蓇葖果:与离生心皮对应,木兰、毛茛、蔷薇的绣线菊亚科、萝藦科双生蓇葖果蔷薇科的四个亚科由果实类型区别:绣线菊亚科蓇葖果,稀蒴果;蔷薇亚科聚合瘦果或小核果;梅亚科核果;苹果亚科梨果8.胎座类型特立中央胎座:石竹科侧膜胎座:十字花科、葫芦科、兰科9.蓼科的膜质托叶鞘;托叶可区分毛茛科、蔷薇科10.乳汁:桑科、大戟科、萝摩科、桔梗科、菊科(舌状花亚科)尽量使用花部特征、果实,叶芳香木本等次要;乳汁一般不用概念木本,草本,禾本,藤本,乔木,灌木【人为分类法】可以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称为“草木本植物”,如一串红等。
【禾本科植物】草本植物中的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玉米.....称为“禾本科植物”。
【藤本植物】茎不能直立的,如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等植物,俗称为“藤本植物”,但这不是正式分科的依据。
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藤本草质(如牵牛花、长豇(jiang)豆等)。
【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1.乔木(tree) 高大直立的树木,高达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如松、杉、枫杨、樟等,它们有常绿乔木(evergreen tree)和落叶乔木(deciduoustree)之分;2.灌木(shrub) 比较矮小,高在5米以下的树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如茶、月季、木槿等,有常绿灌木及落叶灌木之分;3.半灌木(亚灌木sub-shrub)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植物学重点(全篇)药⽤植物学重点(全篇)09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编制1.植物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微⽶。
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在电⼦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埃。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壁、次⽣壁{②原⽣质体:细胞内部⼀切⼜⽣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尔基体、液泡、核糖体{③后含物与⽣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油、蛋⽩质、结晶{⽣理活性物质:酶、维⽣素、植物激素、抗⽣素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质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长、发育、⼀床的中⼼之⼀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6.淀粉的常⽤检识⽅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或蓝紫⾊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的草酸与钙盐结合⽽成的晶体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晶、砂晶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成类型:钟乳体⽓泡产⽣,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8.初⽣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壁在初⽣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留有⼀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⑴⽊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质素。
检识⽅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或紫红⾊。
⑵⽊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或红⾊。
⑶⾓质化:⾓质在细胞壁内和表⾯增加。
《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科之五(单子叶禾本科

蒜(A. sativum L.)
韭(A.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
植株有根茎。 鳞茎狭圆锥形, 鳞被纤维状。 基生叶线形, 扁平,宽3— 7毫米。种子 供药用。
黄花菜
(H.citrina Baroni)
1、植物体: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或 根状茎;热带少数为藤本。
2、茎:单叶或复叶,叶柄基部常具膜 质鞘;网状脉。
3、叶:叶基生或秆生3列,叶片狭长, 叶鞘闭合。
4、花 花小,两性花或单性。单性花雌雄同株(同
序)或异株。同序的雌花群在下,雄花在上。 花序:肉穗花序,具佛焰苞 苞片:佛焰苞总苞片。 花被:单性无花被;两性花具花被片4~6。 雄蕊:雄蕊1~8,常愈合成雄蕊柱。 雌蕊:由1~数心皮组成1~数室,每室1~数枚胚珠。 5、果实:浆果,密集于花序轴上。
黄精P. sibiricum
Redouté
根状茎结节状膨大。茎 直立,稍屈曲。叶每轮 2—7片,叶片顶端拳卷 或弯曲成钩。花柱比子 房长。
产我国东北、华北、华 东等地区。根状茎能补 脾润肺,养阴生津,为 滋养强壮药。
黄精 . 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 ex Red
卷丹
细叶百合(山丹)
山丹(L. pumilum DC.)
叶条形,有1条明显的脉。花鲜 红或紫红色,无斑点或有少数 斑点。产我国东北、华北及西 北等地区。鳞茎含淀粉可食。
百合类 Lilium spp.
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 ex Red.
主要特征: 1.根茎结节状 2.叶轮生,先端卷曲 3.伞形状花序腋生,下垂 4.花近白色 根状茎:黄精 功效: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茛科与木兰科异同:
共同点: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均有聚合蓇葖果。
不同点:毛茛科——多为草本,无托叶,无石细胞,双被花,聚合瘦果。
木兰科——多为木本,有托叶,有石细胞,单被花,聚合浆果。
2.五加科与伞形科异同:
共同点:伞形或复伞形花序,花5基数,子房下位,具发达的上位花盘。
不同点:五加科——木本,无香气,茎不中空,伞形或头状花序,核果,浆果。
伞形科——草本,有香气,茎中空,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3.夹竹桃科与萝藦科异同:
共同点:叶对生,有乳汁,花冠合瓣,多有副花冠,果实多为蓇葖果,种子有毛等。
不同点:夹竹桃科——叶腋内或腋间具钻状或线状腺体,花柱1,花粉粒不成花粉块,雌蕊和柱头不紧密结合,无载粉器。
萝藦科——惟其花丝合生,花药与柱头粘合,且花粉结成花粉块,有载粉器。
叶柄顶端具丛生腺体。
4.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异同点:
共同点:叶多对生,花两性,花冠常为唇形,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
不同点:唇形科——草本,具香气,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底部。
4枚小坚果。
马鞭草科——多为木本,具特殊气味,穗状,伞房或圆锥花序,子房完整,多为假4室,花柱顶生,核果。
玄参科——草本或木本,无气味,多具毛茸和腺体,总状或聚伞花序,子房完整2室,花柱顶生,蒴果。
5.百合科和石蒜科异同:
共同点:草本,具鳞茎或根茎,花单被,3基数(花被6,雄蕊6,3心皮,3室),中轴胎座,蒴果。
不同点:百合科——还有木本、块根和球茎,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总状,穗状或圆锥花序,子房上位或半下位。
石蒜科——叶基生,花单生或伞形花序,子房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