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背的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 世界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地壳运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等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国土面积: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以及国土面积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比例。

3. 人口与人口分布: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4. 地理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地貌、气候、水系、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林木资源等,以及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6. 区域发展差异: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与农村发展差异等。

7.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理念,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等。

8.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划、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农村发展模式等。

9.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化进程、工业定位、工业布局、工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功能分类与规划等。

10.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政策。

11. 交通运输与通信:世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通信技术对地理空间的改变和影响。

12.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
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以上这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所认识和了解。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完整版)
1. 地球与地理环境
-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大地的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地脊、地带和地方性特征
-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能量分布
2. 气候与气象
- 气候要素和气候划分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 大气环流和季风气候
- 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
3. 地表水与地下水
- 水循环及其过程
-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
4. 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5.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 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
-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6.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区位与农业政策
- 农业生产与农田改革
- 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区位
- 工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7.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 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合作
- 区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包括地球与地理环境、气候与气象、地表水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以及区域经济与发展等方面。

内容较为详细,可供学习和备考使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经过地球上特定点与东经0度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纬度是指特定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

-时区与时间: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全球根据经线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即一小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内部层。

2.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指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体系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是指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网络,城市规模一般用人口数量来衡量。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压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统称为对流-平流系统,其它两个是中间层和外层。

-气候与气象:气候指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的科学。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水培养植物、饲养动物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活动,农村发展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是指工业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

-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人员、物品和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空间中的运输活动。

4.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区域发展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发展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掌握好必背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地理成绩和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等,会影响地球的气候、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等。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2、地壳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3、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过地震波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四、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氮气、氧气、氩气等)、水汽和杂质。

2、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适合飞机飞行。

五、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六、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七、风1、风的形成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2、风向的判断要考虑这三个力的综合作用。

八、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2、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1. 世界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

2. 世界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 世界最大的洲际板块是欧亚板块。

4. 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5. 世界最长河流是尼罗河。

6. 世界最大湖泊是里海。

7. 所有季风起源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温差。

8.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地貌区,分布在我国中西部。

9.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

10.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十多个省市。

11. 西藏是中国最高的省份,主峰是珠穆朗玛峰。

12.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

13. 中国地形复杂,拥有高山、高原、河流、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14.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市。

1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

16.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业基地之一,包
括广州、深圳、珠海、澳门等城市。

17.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风景名胜、文化古迹、民俗
风情等类型。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一)
一、自然地理学
1.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形态:近似于椭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5千米。

3.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4. 岩石循环:岩石圈、海洋岩石形成、板块运动和地球内热流。

5. 大气环流:热带低压带、温带高压带和南北极地带等。

6. 大洋环流:热带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南极洲洲际洋和克鲁兹海洋等。

7. 气候变化:水汽、云、气压、风向、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8. 生态系统:生态位、种群、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9.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等。

10. 灾害与救援:地震、火山、台风、洪水、干旱和地质灾害等。

二、人文地理学
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等。

2. 人口迁移: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历史迁移和国际迁移等。

3. 土地利用与环境问题:农业、工业、城市和垃圾污染
等。

4. 经济地理学:产业结构、地域优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等。

5.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地图、遥感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6. 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旅游区划和旅游环境保护等。

7.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语言和宗教等。

8.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等。

9. 发展地理学:人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等。

10. 区域规划:区域分区、区域开发和区域协调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类型: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如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类型与特征:山地河流、平原河流。

- 湖泊的分类与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地貌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因素:母岩、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 土壤类型:砖红壤、棕壤、黑土、黄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功能区的划分。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 农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气候、土壤、市场、技术。

- 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

- 工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

-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4.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原则。

-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一、地球与地理现象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椭球形,赤道周长最大,两极周长最小2. 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水系、土地覆盖、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等•自然地理现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等•人文地理现象: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交流等二、世界自然地理1. 大气层•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气候与大气层:大气层直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2. 土壤与植被•土壤的成分和类型:分为砂土、壤土、黏土等•植被类型:以草地、森林为代表•土地利用类型:耕种、林业、畜牧等3.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的状态:分为液态、气态、固态•水资源:水的分布、水的利用、水污染等•水循环:形成过程、影响因素4. 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生态系统和生境的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的及时发现与保护三、中国地理1. 山川地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带、岷山山脉、华山山脉、长白山山脉、南峤山峰等•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为主2. 自然资源•地下水、森林、草地、土地、动植物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多元化问题3.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定位的变化如何影响人口分布机制•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城市类型划分、发展机制4. 经济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地区特色产业的分布四、世界人文地理1.文化地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冲突的产生和解决2. 社会地理•世界社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变化•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体系和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等3. 产业地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职业分布形态、分工和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申遗类型的影响以上为一些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必背内容,建议同学们在考前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背的知识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

3.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4. 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及原因。

5. 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6. 太阳外部大气层有里至外的分布。

7.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 经线的基本特征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及几条特殊的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0.纬线的基本特征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及几条特殊的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1.经纬网的应用(方向、距离、最短航线)。

12.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北极星的高度。

13.卫星发射场选择的条件。

14.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15.黄赤交角的大小及示意图。

16.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及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17.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图。

18.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9.昼夜交替:
(1)晨昏线的特点。

(2)晨昏线的判断。

(3)晨昏线的画法(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地球的三种图形)。

20.地方时差:
(1)地方时的变化规律、计算公式、经度排列图。

(2)时区的计算、区时的计算、区时的变化规律、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计算、时区的排列图。

(3)北京时间、国际时间(标准时、世界时)和几个重要地方所在的时区。

(4)日期变更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及两则的日期分布。

(5)地球上新旧一天的分布。

21.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及原因。

22.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3.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

(2)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状况——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4)二至日时极昼、极夜的分布地区及几个特殊地区的昼长。

2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及图形、季节变化规律及图形。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25.光照图的判断——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判断、直射点的判断、时间的计算。

26.四季的划分和五带的分布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27.地震波的特点及两个不连续面。

28.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软流层的位置。

29.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 太阳、地球、大气,三者之间能量的传递图。

2. 大气的两种热力作用。

3.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

4. 日出之前的黎明,日落之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5.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6. 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多云气温不会太低。

7.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8.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9.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10.气温和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11.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和气压的关系。

12.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大小关系。

13.等压线的弯曲规律。

14.几个地区的热力环流(海陆之间、山顶和山谷之间、城郊之间)。

1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16.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

17.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18.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和位置。

19.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20.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一月和七月)。

21.冬夏季节,北半球的六个气压中心名称和位置。

22.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和风向。

23.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24.各个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5.几个特殊地区的气候分布和形成原因。

26.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27.等温(压)线的判断。

28.锋面与天气:
(1)冷锋的形成原因、两种图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在我国的分布。

(2)暖锋的形成原因、两种图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在我国的分布。

(3)准静止锋的形成原因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和在我国的分布。

29.气压与天气:
(1)气旋与气压的关系、中心气流和四周的气流方向、过境时的天气、我国的分布。

(2)反气旋与气压的关系、中心气流和四周的气流方向、过境时的天气、我国的分布。

30.锋面气旋的判断。

31.天气系统的判断。

32.台风和寒潮的危害。

33.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措施。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最多的水体和最多的淡水。

2.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影响因素、时间、图形、在我国的分布)。

3.地下水和河流的补给判断。

4.三类水循环包含的基本环节,人类影响的环节及形式,水循环的意义。

5.洋流的类型(按性质和成因分)。

6.暖流和寒流的判断及影响。

7.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形。

8.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各支洋流名称及分布。

9.洋流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及洋流名称。

③对航海的影响。

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0.厄尔尼诺现象和拉你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11.水资源的概念及种类。

1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13.水资源的分布(大洲和国家而言)。

14.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5.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及原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几种外力作用的分布地区、形成的地貌。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石的转化图。

5.褶皱的两种表现形式(岩层弯曲、岩石的新老关系、形成的地形、意义)。

6.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原因。

7.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板块的分布。

8.断层的两种表现形式(岩层的运动、地形、典型地区)。

9.火山的构造及火山带的分布。

10.山地的交通形式、布局原则、布局地区、原因。

11.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分布地区及地貌名称。

12.河流及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及原因、分布地区。

13.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聚落分布在河流的位置。

14.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整体性的概念。

15.地理环境的新功能。

16.地理环境演化的两种表现。

17.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及自然带的典型代表。

18.理想大陆的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图。

19.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分布地区。

20.山地自然带的高度及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