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权威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整体概述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本及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

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多文本阅读】2019年高考多文本阅读,选取的“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关材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生在阅读过程,了解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关注城市化、关注生态,同时也是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从而“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维护地球家园有所思考”,养成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多文本的考查在选材形式上沿袭了三则材料的考查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部分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道之后又继续减少,2019年减少为6道。

在没有增加阅读总量的前提下减少题目数量,无疑又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答题负担,题目数量的减少也给学生留下了相对多的思考的空间,这也启示教学要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上多下功夫。

2019年6道题目中共有客观题5道,主观题1道。

客观选择题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分析能力,需要学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因此,日常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信息的辨析、评价、感悟能力要有所加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多文本第6题,就是一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它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来辨别“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同时要学生借助文章的“观点”来谈谈自己所获得的启发。

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辨析,并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结合自身的生活来谈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北京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Word解析版)

【北京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Word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及详解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及详解
BACD【项项解里里中,析,““】第不含:二一但章本首描殿题前绘和考两了九查句梅方对认花皋诗为,,歌,还诗墨不内描人梅论绘提容图怎了及的中样桃二理的描花者解梅画、是和花无李在赏犹盐花用析如也,典能佳无对”力人法比说容变。鲜法颜丑明正般为”确。
美说妙,法,墨有展梅误现图。出却题堪能目比尽为造显《化梅和的花张画之规技美臣”。水,”墨根将梅据墨五注梅绝释与》2无,得盐说知相明乃比画运较作用,的了用主典以要故内, 其突容目出是的梅墨是花梅为之,了美并显乃没示浑有墨然说梅天“如成还人,描般“绘的此了娇花桃美风花,韵、烘更李托清花出姝”了”,画,桃家显花的得、技清李艺新花高淡只超不。 雅过。是诗人用以与墨梅来构成对比的,并不能说明墨梅图中就“描 绘了桃花、李花”。
3.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 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 B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C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 D城市的冬季温度一般比乡村高。
“【相点较睛于】乡:村解,答城此市题为的物关种键提在供于了找多准样答化题的区生间境,。更…在…于或根 者据【栖文解居本析于相】精关答心内题维容时护对,、各一富选般有项要情表先调述在的进文花行本园正中中确找。分出它析同们。该可由选以于项全考意年场思获中相 取的关水紧的资张答源情题及绪区食,间物考,,生以而应之在尽同野量选外平项,心表水静述资气进源,行和对比食文较物本,的相考获关察得内其具容说有加法季以是 节整否性合正。,确热注,岛意最效各后应项据也表之成述确为在定城文正市本误生中。境是的否一能大找优到势根,据城。市冬季不 再严寒。”
既概:已概经括 吾不既概陈于于圣前:矣不能:很(好那地么概)括我完在美前。面已经讲过了。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婚于正营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植肠频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困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市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场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第一 段 通 过 列 举 数 据 来 凸 显 生 物 多 样 性 危 机 的 严 重 程度
步伐 +)材料二的 引 文 表 达 了 科 学 家 对 城 市 中 生 物 进 化 速 度 的
,)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 机 给 人 类 带 来 哪 些
忧虑
损失
,)两则材料 中 关 于 城 市 化 是 人 类 文 明 的 产 物 的 看 法 是 一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 也!则 乏 财 用 而 取 亡 者!不 有 他
术乎$ 而曰是川 之 为 尤) 又 曰%&天 之 所 弃!不 过 其 纪'(愈 甚 乎哉) 吾无取乎尔也'
地的哺乳动物在 夜 间 变 得 更 加 活 跃!呈 现 出 夜 行 性 增 强 的 趋
#取 材 于 柳 宗 元 $非 国 语 %&
,)彼 固 有 所 逼 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城市白足鼠可能 因 为 吃 了 比 萨 饼 等 食 物#涉 及 消 化 的 某 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又 况 天 地 之 无 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路灯吸引并聚集 了 大 量 的 大 型 昆 虫#家 蝠 或 因 捕 食 它 们 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
城市中的生物 进 化 与 生 物 多 样 性 密 切 相 关!生 物 进 化 是 一个难以操控#可 预 见 性 低 的 课 题' 加 拿 大 多 伦 多 大 学 助 理 教授马克2约 翰 逊 强 调 说%&我 们 观 察 到!一 些 物 种 在 全 世 界 大部分城市中 都 呈 现 出 趋 同 进 化' 在 部 分 城 市!物 种 未 能 顺 利 适 应 !个 中 缘 由 目 前 还 不 得 而 知 &

201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

2019 年高考试题 - 语文(北京卷)分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语文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以下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ā〕独辟蹊〔ī〕径A.ji n.x、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à〕向隅〔ú〕而泣B.n o.y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决胜〔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2. 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一样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看管模式也所以遇到了社会的怀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展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浩大开幕,对于513 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旅客,特意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剖析,2018 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由,主要因为花费者对中国经济远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导做出了踊跃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纪行为的查处。

3.挨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文学艺术创建本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常常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北京卷)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北京卷)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

“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

“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

”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权威解析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了,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重点考察了哪些内容?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小编带您一起来看↓↓壹语文试卷整体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本及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

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一、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注重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深化考生对民族品格与精神、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语文学习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能力,也包含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着力凸显对考生思想品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涵养,引发他们对生活深入思考,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既是高考语文北京卷命题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觉的价值追求。

1、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例题分析大作文第①题“文明的韧性”,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中国历史关键时刻的回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思考,激发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题目提示考生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思考。

考生可以调动语文知识储备,联想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神话,联想到“水滴石穿”“百炼成钢”“磨杵成针”等成语,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诗句,从中领悟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韧”之文化魂魄;考生还可以调动思想文化积累,体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体会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强,建立新中国百折不回、九死未悔的英雄主义,体会新时代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奉献创新的理想追求,从中领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韧”之文化基因;考生亦可以联系生活中诸多角度的观察,从普通人的生存智慧里,从绵延不绝的家族血脉里,从维系文化认同的方块字里,领悟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之“韧”。

66.jpg题目引导考生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深入思考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从而升华对中华文明的深层认知与深刻认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题目要求考生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不同水平的考生能有话可说,为考生在展示其知识积累和思想认识方面搭建开放的平台。

例题分析大作文第②题“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色彩,形象地表达对2019年的感受和认识。

2019年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19年身边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召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倒计时牌在奥体公园点亮,大兴国际机场即将启用;2019年也是考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众多考生迈入成年,他们经过高考选拔,即将进入大学的校门,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即将面临人生的选择,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77.jpg题目引导考生将自身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襟抱,思考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同时,题目要求考生将这种思考赋予一种色彩:可以是代表收获与辉煌的金黄色,可以是代表热烈与激情的鲜红色,可以是代表希望与繁荣的绿色,可以是代表高尚与宏远的蓝色……考生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写抒情散文,给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学表达水平高的考生预留了足够的展示空间。

2、关注身边的世界,激发社会责任感试卷多角度联系现实生活,意在引导考生加强对身边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88.jpg多文本阅读,选取了一组关于“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材料,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引导考生了解在人类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中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使考生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伦理有着更加深入的体认,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维护地球家园有所思考,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文学类阅读,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散文阅读,从文化角度呈现出北京城与人之间不同层面的精神连接,既有细腻的感性认识,又有自觉的理性思考,对学生重新认识周边的世界,深层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有一定的启发。

此外,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两首题画诗进行比较,开拓了诗歌考查的选材范围,把文学与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语文学科的教学导向,突出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的考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继续坚持在学科情境中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如既往地重视语文基础的同时,突出对思维水平的考查,体现对学习方法的关注和引导,继续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在试题的开放性、情境化方面积极创新,力求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注重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卷,进一步凸显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99.jpg在素材上,关注文本的辩证性和逻辑性。

多文本阅读的三则材料,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文言文阅读文本是一篇层次清晰的驳论文章。

在试题上,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本的内在逻辑,考查考生理性思维能力。

例题分析例如第6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多文本三则材料的观点,思考不同观点的出发角度和条件依据,并从中获得认识问题的启发。

试题引导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不迷信、不盲从,对他人观点不被动接受,面对各种观点立场能够主动分析、理性质疑,运用辩证思维作出独立的选择和判断,进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例题分析又如第10题,要求考生具体说明文言文选文第三段是如何展开批驳的,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上下文内容及行文逻辑的准确理解和分析。

试题引导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文本有全局的把握,系统地理解,深入地思考,严谨地推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2、体现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关注试卷突出对考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引导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发展。

对文化经典《论语》的考查,在坚持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经典基本方法。

例题分析第12题阅读材料取自《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一段论述,第①题考查考生在理解整段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孔子的思想。

第②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说不同学者对的解读,这不仅是语言知识层面的解读,更需要依据孔子的思想来解读。

两道小题考查的切入点虽然不同,但都强调要把语言理解与思想的把握有机结合。

《论语》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保留着积极的思想价值。

试题启示语文教学,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层面的解读,要重视对其中优秀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吸收与陶冶。

例题分析第16题第④题,要求考生用古诗文名句来评价在阅读经典时的行为,考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并且要能根据情境特点,调用知识储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试题引导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但不是僵化灌输,而是重视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灵活运用的方法。

3、在情境和开放中,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试卷强调以情境任务为试题载体,让考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具体情境中完成任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鼓励考生的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例题分析第6题要求考生从不同观点的材料中获得启发,第21题要求考生谈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第16题中第④题要求考生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回答问题。

这些试题都不设唯一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对问题、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作答。

例题分析第22题微写作继续坚持“三选一”的命题形式,结合名著阅读,读写结合进行考查,三道题在写作的内容和表达任务设置方面各有侧重,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试题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了选择空间,让考生能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阅读与表达成果。

专家点评这份试题,保持北京卷的既有特色,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同时,稳中求进,有所创新。

1. 试卷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富含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的教育意义,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两道作文题,一个要求考生对“文明的韧性”这一深刻命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一个结合2019年这一话题丰富,意义深远的年份,要求考生“2019年的色彩”为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这样的作文,鲜明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之价值观的在育人方面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时代结合起来,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城市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话题为材料;文学类阅读,选取了《北京的“大”与“深”》,凸显北京特色,这两处选文,大处着眼,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和自然、社会、国家相互联系起来。

2. 重视语文基础,重视语文应用,重视经典阅读,重视思维发展。

文言文阅读,更加重视语文基础,在文言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方面,创造性地把实词和虚词的考查覆盖在一道题里,选项增加,体现积累与整合的素养导向;11题,要求考生具体说明文言文中作者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回归文体特征,突出对思维的考查。

今年对《论语》的考查,是从同一语句有不同理解的角度,强调对名著文本的意义解读,突出《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渗透着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够面对经典名著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更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默写题,应用性考查由去年的1题增加到2题,且更为开放,这样的题,仅靠单纯的识记、理解还远远不够,必须能结合生活灵活运用,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导向。

3. 难度、结构保持稳定,落实减负要求。

试卷结构与以往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

有一些新的变化,试卷长度降低,字数比去年略有减少,题目数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少1道,体现着“应试减负”,这是对当前转变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方向是一致的。

点评专家: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夏宇语文试卷试题分析贰Z.jpg2019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命制服务选材,具有引导教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