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提取物的安全性分析评价

合集下载

过量摄入绿茶的15种副作用

过量摄入绿茶的15种副作用

过量摄入绿茶的15种副作用绿茶是最健康的饮料之一。

它来自山茶花植物。

绿茶含有一种称为EGCG的抗氧化剂,具有抗击多种疾病,例如癌症,心脏病和肥胖症。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喝太多绿茶可能有副作用。

绿茶副作用喝太多绿茶有副作用。

要警惕的15种不利健康的影响。

1.绿茶中的EGCG与铁结合,导致贫血和铁缺乏全球有16.2亿人贫血。

它是由于铁缺乏和血液中血红蛋白低引起的。

研究表明,每天喝太多绿茶可能会导致铁缺乏症,从而导致贫血或红细胞计数低。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解释说,特定的绿茶素EGCG与铁结合。

降低了作为有效抗氧化剂的EGCG的效率,还阻碍了铁的吸收。

可能导致炎症和胃痛。

2.绿茶中的咖啡因会干扰某些药物咖啡因是一种CNS(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

在某些药物上食用大量绿茶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咖啡因在体内被分解。

但是,某些药物如西咪替丁,抗生素像环丙沙星,依诺沙星(Penetrex),曲伐沙星(Trovan),司帕沙星(Zagam),诺氟沙星(Chibroxin,Noroxin),格帕沙星(Raxar),氟康唑,麻醉药物像咪达唑仑,和避孕药。

会使咖啡因继续存在于体内,引起躁动,心律加快,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心律不齐。

科学家们发现,绿茶中的咖啡因抑制代谢的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氯氮平中毒。

研究表明,绿茶中的维生素K会抑制华法林(一种抗凝(抗凝血)药物)的作用。

3.怀孕期间喝绿茶可能会导致生育缺陷多项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喝过量的绿茶可能会对母亲和新生儿产生负面影响。

每天超过300毫克的咖啡因,增加了高血压的怀孕风险。

科学家还发现,绿茶中的咖啡因和丹宁酸可以降低叶酸的含量。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可防止流产和先天性脊柱裂等先天性畸形。

此外,喝过量的绿茶可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4.绿茶中的咖啡因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和癫痫发作低钾血症的特征是血液中钾含量低。

钾对于肌肉收缩和人体蛋白质的功能很重要。

喝太多的绿茶可能会降低钾水平,导致肌肉无力。

绿茶提取物egcg的检测方法

绿茶提取物egcg的检测方法

绿茶提取物egcg的检测方法
绿茶提取物EGCG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用技术来实现。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常见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分析
和测定绿茶提取物中的EGCG含量。

该方法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使用
特定的色谱柱和溶剂组合来分离和定量目标物质。

通过检测和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度,可以定量测定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含量。

2. 质谱法(MS):质谱法广泛应用于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技术能够识别和测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并对复杂样品进行分析。

质谱法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如HPLC结合,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3.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紫外-可见光谱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
用于测定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推断出其中的EGCG含量。

4. 固相微萃取(SPME):SPME是一种无损提取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绿茶提
取物中EGCG的含量。

该方法在无机溶剂的条件下,使用固定在针尖上的吸附剂
来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然后,经过热解吸,目标化合物被释放出来,并通过其他分析方法如HPLC或GC进行检测和定量。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绿茶提取物EGCG的检测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含量。

绿茶的化学实验报告

绿茶的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绿茶提取物的化学分析一、实验目的与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了解绿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探讨绿茶的保健作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活性成分,并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烧杯3. 漏斗4. 玻璃棒5. 滤纸6. 水浴锅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8. pH计9. 精密移液管10. 茶叶样品三、实验原理绿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提取和分析:1. 茶多酚的提取:采用乙醇提取法,利用茶多酚在乙醇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

2. 茶多酚的定性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茶多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判断茶多酚的存在。

3.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采用标准曲线法,以已知浓度的茶多酚溶液为标准,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吸光度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4. 咖啡因的提取:采用酸碱中和法,利用咖啡因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高的特性,从绿茶中提取咖啡因。

5. 咖啡因的定性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样品在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判断咖啡因的存在。

6. 咖啡因的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咖啡因的含量。

四、实验步骤1. 茶多酚的提取:称取5g绿茶样品,加入50mL 7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2. 茶多酚的定性分析:取适量滤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在275nm处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判断茶多酚的存在。

3.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取适量滤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在275nm处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4. 咖啡因的提取:称取5g绿茶样品,加入50mL 1M盐酸溶液,煮沸10分钟,冷却,过滤,滤液备用。

5. 咖啡因的定性分析:取适量滤液,滴加苯酚-硫酸溶液,观察色斑变化,与标准样品对照,判断咖啡因的存在。

绿茶的审评实验报告

绿茶的审评实验报告

绿茶的审评实验报告1. 引言绿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它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的绿茶品牌繁多,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往往难以选择。

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绿茶品牌的优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绿茶审评实验。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绿茶样品的品尝和评价,以及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估不同绿茶品牌的质量和口感,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参考。

3. 实验方法3.1 样品准备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常见的5个绿茶品牌作为样品,分别是A、B、C、D和E。

每个品牌准备了3个不同批次的样品,共计15个样品。

样品在实验前进行了除杂处理和分级,以保证其品质的一致性。

3.2 品尝评价在实验中,我们邀请了10名有一定茶叶品尝经验的评委进行品尝评价。

评委们按照给定的评分标准对每个样品的外观、香气和口感进行评价,并给出综合得分。

3.3 化学成分分析我们还对每个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主要关注茶叶中的咖啡因、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等。

4. 实验结果4.1 品尝评价结果根据评委们的评价,我们计算了每个样品的平均得分,并进行了排名和比较。

结果显示,样品C在外观、香气和口感上获得了最高评分,综合得分领先其他样品。

4.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C中的咖啡因含量最高,而样品E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

样品A中的氨基酸含量最高。

不同样品的成分含量差异明显。

5. 讨论与结论综合品尝评价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C在外观、香气和口感方面表现出色,综合得分最高,是最优质的绿茶品牌之一;- 样品E中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适合健康追求者;- 样品A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购买绿茶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的品牌和类型,以满足自己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6. 实验改进和展望本实验中的样品数量有限,只能代表局部市场情况。

未来,可以扩大样品数量,涵盖更多品牌和地域,以得到更全面的市场情况。

绿茶提取物、亚硝酸钠及其混合物对意式发酵肠质地的影响

绿茶提取物、亚硝酸钠及其混合物对意式发酵肠质地的影响

发 酵香 肠 , 作为 发酵 肉制 品 中的 一个 重 要 品 类 , 正 在逐 渐走 人我 国普 通 大众 的 日常 生 活 。当前 在 我
国, 特别 是 大 中城 市 西 餐 厅 中 , 以 S a l a mi ,C h o r i z o ,
绿茶 提取 物 、 迷 迭 香 提 取 物 等 天 然抗 氧 化 剂并 进 行 相关研 究 很有必 要 。迷 迭香 提取 物 作 为抗 氧 化 剂应 用 于 发 酵 及 各 种 肉 制 品 中 已 经 有 广 泛 深 入 研 究[ 1 ] , 但 其风 味 较 强 , 且 有 别 于 中 国传 统 香 辛 料 。 亚硝 酸 钠 在 肉 制 品 中 也 呈 现 出 较 强 的 抗 氧 化 特 性l 5 ] , 且 能 够 控 制 肉制 品 中 的酸 败 和异 味_ 6 ] 。它 与 天然抗 氧 化剂 的复 配协 同作 用也 引起 了学 界 越来 越 多 的兴 趣 , 后 者还 可 以 一定 程 度 上 减 少 亚 硝 残 留和 控 制亚 硝胺 的产 生… 7 ] 。
凝 聚 性 和 回 复性 影 响 较 小 。对 于硬 度 、 胶黏 度和咀嚼性 , 绿 茶提 取 物 ( G T) 在 各 阶段 普 遍 有 降低 作 用 ; 亚硝 酸钠 ( NT) 则先降低后升 高; 混合处理 ( GT / N T) 则 普 遍 有 升 高作 用 。
关 键 词 意 式发 酵肠 绿 茶提 取 物 亚 硝 酸 钠 质地
Ef f e c t s o f g r e e n t e a e x t r a c t ,s o d i u m ni t r i t e a nd t he i r i nt e r mi x t u r e o n t e xt u r e o f I t a l i a n f e r me nt e d s a u s a g e

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有哪些

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有哪些

绿茶提取物即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种从绿茶中提取的纯天然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花色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组成。

那么该产品的作用有哪些呢?1、抗过敏及消炎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透明酸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茶黄素灭没食子酸的抑制活性达99.1%。

儿茶素主要抑制快速过敏反应,而对迟发性的过敏反应作用不大。

2、胃肠保护功能儿茶素能够抑制胃粘膜上的H-K-ATP酶,从而从根本上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减轻了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同时儿茶素还能够治疗溃疡。

此外儿茶素对于胃肠痉挛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茶多酚在用于治疗便秘、控制肠道内菌群、改善调节肠道内环境方面也有相当疗效。

3、降血糖多个试验数据证实茶多酚是蔗糖酶的抑制剂,因此它可以抑制蔗糖向葡萄糖的转化,而使得血糖下降。

另外,还有少量报道表明,茶多酚可用于抗龋、清除口臭、减肥、美容等。

茶多酚的抗癌、抗衰老、降血糖、防治动脉硬化、保肝护肝等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机体内有害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4、抗病毒作用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和红茶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而瑞士也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茶多酚对于胃肠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植物病毒也有较强的对抗抑制作用。

5、抗癌、抗突变对茶叶能防癌、抗癌、抗突变的研究在国内外许多国家都有报道。

大量的研究证实,茶叶不仅可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诱致的突变,还能够抑制一些混合致癌物(雾浓缩药、煤焦油、熏鱼提取物,X射线)的致突变作用。

因此茶叶对于多种癌症:食道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皮肤癌、乳腺癌、克隆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6、抗氧化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体内会代谢而不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

自由基的性质活泼,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诱发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

它的产生和积累,会制约和破坏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促发肝炎、癌症、衰老及心血管等许多方面的疾患。

绿茶实验报告结果

绿茶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背景绿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品,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等。

近年来,绿茶的抗氧化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绿茶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绿茶的健康功效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绿茶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 探讨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 实验材料:- 绿茶提取物:由市售绿茶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含量为50%。

-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试剂盒- 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试剂盒-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试剂盒-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试剂盒3. 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7天后,进行分组处理。

- 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 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绿茶提取物0.1g/kg、0.2g/kg、0.4g/kg,连续给药4周。

- 第4周末,采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测定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

-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取一定量绿茶提取物,用无水乙醇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与DPPH溶液混合,在51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自由基清除率。

四、实验结果1. 绿茶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C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2. 绿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机制:- 绿茶提取物通过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抗氧化作用。

化妆品中植物提取物的功效评估

化妆品中植物提取物的功效评估

化妆品中植物提取物的功效评估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温和且具有多种潜在功效而备受关注。

消费者对于使用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化妆品越来越青睐,然而,要准确评估这些植物提取物的功效并非易事。

植物提取物之所以能在化妆品领域崭露头角,主要归因于它们所蕴含的丰富活性成分。

例如,芦荟提取物富含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保湿和舒缓肌肤的作用;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则具有抗氧化的特性,有助于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

在评估植物提取物的功效时,安全性是首要考量的因素。

一些植物提取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皮肤。

比如,某些人对薰衣草提取物可能过敏,使用后会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将植物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包括皮肤斑贴试验、刺激性测试等。

保湿功效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需求,也是植物提取物经常被宣称具备的功能之一。

像玫瑰提取物,能够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改善皮肤的水合状态。

为了评估其保湿效果,可以通过测量皮肤的水分含量、经表皮水分流失等指标来进行。

抗氧化功效也是植物提取物的一大亮点。

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就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

评估抗氧化效果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测定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可以通过人体试验,观察使用含相关提取物的化妆品一段时间后,皮肤的氧化应激指标是否得到改善。

美白祛斑是许多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一些植物提取物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潜力。

比如甘草提取物,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评估美白祛斑效果可以通过测量皮肤的色素含量、观察色斑的面积和颜色变化等方式来实现。

抗炎舒缓也是植物提取物常见的功效之一。

洋甘菊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

可以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的水平、观察皮肤红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评估其抗炎舒缓效果。

然而,要准确评估植物提取物的功效,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植物提取物的成分复杂且不稳定。

其成分会受到植物的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和提取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5
118 —
1128
3414 < 0101
214 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试验表明 ,空白对照组在不加 体外代谢活化系统时 ,其突变频率为 2213/ 106 ,加体外代谢 活化系统时 ,其突变频率为 2417/ 106 ; 阳性对照组在不加体 外代谢活化系统时 ,其突变频率为 14718/ 106 ,加体外代谢活 化系统时 ,其突变频率为 16318/ 106 ,表明本实验系统符合实 施要求 。经统计学处理 ,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说明该受试物对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 ( V79 ) , 无论直接作用还是代谢活化后作用 ,均未呈现致突变性 (表 2) 。 3 讨 论
583
【实验研究】
绿茶提取物的安全性分析评价 3
郑子新1 ,宋瑞霞2 ,邱继红1 ,薛长勇1
摘 要 : 目的 对调节血糖产品 - 绿茶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蓄积毒性试 验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对绿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 、遗传毒性进行观察 。 结果 该提取物对雌 、雄性小鼠急性经口 LD50均 > 10 000 mg/ (kg·bw) ,属于实际无毒级 ;对动物蓄积系数 K > 5 ,属于 弱蓄积性 ;对小鼠骨髓细胞未产生致畸变作用 ;对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 (V79) ,无论直接作用和代谢活化后作 用 ,均未呈现致突变性 。结论 绿茶提取物是一种安全的调节血糖制剂 。
584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年 5 月第 21 卷第 5 期 Chin J Public Healt h M ay 2005 V ol . 21 No. 5
(MF) :MF = (突变克隆数/ 集落形成率 ×接种细胞数) ×100 。 2 结 果 21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小鼠经口给予受试物后 ,各剂量组 动物均无任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出现 。按 Horn 氏法求得 该受试物对雌雌小鼠 LD50均 > 10 000 mg/ ( kg·bw) 属于实际 无毒级 。 212 蓄积毒性 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 果 ,连续给药 20 d ,动物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蓄 积系数 K > 5 ,属于弱蓄积性 。 21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结果表明 ,绿茶提取 物各剂量组对雌性动物的微核率分别为 210 ,118 和 116 ;对 雄性动物的微核率分别为 214 ,119 和 212 。统计学检验结果 表明 ,雌 、雄性动物受试物各剂量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而环磷 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01) 。说明该受试物对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 (表 1) 。
关键词 : 绿茶提取物 ;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 ;微核试验 ;基因突变
Safety assessment of extract from green tea ZH EN G Zi xi n , S ON G R ui xia , Q IU Jihong , et al . Depart ment of nut rition , General Hospital of Chi nese PL A ( Beiji ng 100853 , Chi na)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年 5 月第 21 卷第 5 期 Chin J Public Healt h M ay 2005 V ol . 21 No. 5 文章编号 : 100120580 (2005) 0520583202 中图分类号 : R 114 ; R 28511 文献标识码 : A
3 基金项目 : 解放军总医院带头人工程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 :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 100853 ; 21 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作者简介 : 郑子新 (1967 - ) ,男 ,山东人 ,助理研究员 ,硕士 ,研究方
向 :糖尿病 、肥胖代谢及营养治疗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test t he toxicity of an extract from green tea used for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Methods A2 cute oral toxicity test ,cumulative toxicity test , in vivo mammalian bone marrow cytogenetics test and in vit ro mammalian cell gene mutation test were applied on it . Results The median let hal dose (LD50 ) for female and male mice was more t han10 000 mg/ kg body weight . It belonged to actual non2toxic substance. The extract had weak accumulation in mice (ac2 cumalation index > 5) ,and it did not show distortion effect on mice marrow cell. It did not have mutative effect on V79 cell ei2 t her directly or activated. Conclusion The extract from green tea is a safty agent for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表 1 绿茶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
剂量 提取物 性别
(mg/ kg)
含微核嗜多染 观察 PCE 数
红细胞数
绿茶 雌 500
5 000
10
2 000
5 000
9
5 000
5 000
8
阴性对照组 5 000
7
环磷酰胺
5 000
147
绿茶 雄 500
5 000
122 Biblioteka 005 00095 000
5 000
常志愿者服用茶叶提取物 115 g/ 人即可显著改善糖耐量 ,并 能显著 降 低 STZ 致 糖 尿 病 小 鼠 ( 300 mg/ kg) 空 腹 血 糖 水 平〔5〕。
表 2 绿茶提取物对 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
组 别
活化
(μg/ ml)
系统
空白对照
- S9
+ S9
溶剂对照
茶叶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饮品 ,特别是绿茶为多 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许多研究证明 ,茶多酚有明显的抗 氧化 、调节血脂 、抗凝血的作用〔1 ,2〕,在治疗糖尿病药物家族 中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 淀粉酶抑制剂是一组通过延缓 糖的消化与吸收达到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目的药物 ,动物实 验结果提示 ,茶多酚也具有糖代谢酶抑制剂的活性〔3 ,4〕。正
性染毒剂量 。第 1~4 d 给药剂量为 011 LD50 ,以后剂量每 4 d 按 115 倍递增一次 ,每 4 d 称重一次 ,并相应调整给药量 ,直 至半数动物死亡为止 。如果染毒 20 d ,死亡动物仍未足半数 即可停止 试 验 。根 据 引 起 50 %动 物 死 亡 的 累 计 总 剂 量 ∑ LD50 (n) 和一次给药引起 50 %动物致死量 LD50 (1) 计算蓄积系 数 : K = ∑LD50 (n) / LD50 (1) ,并确定其蓄积强度 。 1121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 PCE) 微核试验 选用昆明 小鼠雌雄各 25 只 ,体重 25~28 g。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 果 ,雌雄性动物受试物组均设 500 , 2 000 和 5 000 mg/ ( kg· bw) 3 个剂量组 ,同时设阴性对照组 (蒸馏水) 和阳性物对照组 〔环磷酰胺 40 mg/ (kg·bw) 〕。每组动物雌 、雄各 5 只 。采用 30 h 2 次经口灌胃染毒法 ,第 2 次给药后 6 h 处死动物 ,常规 制片 , Giemsa 染色 ,计数 ,分析 P GE 与正细胞 (NCE) 比值 。用 u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 11214 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试验选用中国仓鼠肺 ( V79 ) 细胞 ,先将细胞接种于含胸苷 ,次黄嘌呤 ,氨甲蝶呤 ,甘氨酸 ( THM G) 的最少必需培养基 (M EM) 培养液中培养一周 ,以杀 灭自发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 HGPR T) 座位突变 体 。根据细胞毒性测定结果 ,分别设 240 ,120 ,60 和 30μg/ ml 4 个剂量组 ,同时设溶剂对照 ( M EM 培养液) 和阳性对照〔不 加 S9 为 N - 甲基 - N’- 硝基 - N - 亚硝基胍 MNN G〕5μg/ ml ;加 S9 为 (苯并[ a ]芘 215μg/ ml) (BaP) 。将细胞分为 2 组 进行试验 ,一组加 S9 混合物 ,一组不加 S9 混合物 。吸去每个 细胞瓶中的培养液 , 用 PBS 洗细胞 2 次 , 依次加入 无 血 清 M EM 培养液 ,一定浓度的受检样品 、S9 混合液 (代谢活化时 加入) ,置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5 h 。细胞与受试物接触处 理结束后 ,弃除受试物 ,加入含 10 %小牛血清的 M EM 培养 液 ,置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进行突变型细胞的表达和集落 形成率的测定以及突变体的选择 。按下列公式计算突变频率
Key words : green tea extract ;acute toxicity ;cumulation toxicity ; in vivo mammalian micronucleu test ;gene mutation
糖尿病并发症多 、致残率高的特点决定了其高昂的治疗 成本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 。由于治疗糖尿病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 ,故应用植物中的天然降糖物质与应用合成药物相 比 ,具有易于坚持和副作用小的优点 。我国有悠久的饮茶历 史 ,民间有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实例〔1〕。本实验室开发研制 的绿茶提取物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其是一种有效的降血糖制 剂 ,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物质 ,本文应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蓄 积毒性试验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V79 细胞基因 突变试验对该绿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 、遗传毒性进 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111 绿茶提取物 市售湖北产 7 级绿茶 ,采用溶剂浸提和超 声波浸提相结合的方法 ,有机酸洗脱咖啡因 ,真空干燥等技术 得淡黄色产品 ,茶多酚含量 > 98 % ,咖啡因含量 < 1 % ,绿茶提 取物与适量赋形剂调配为应用制剂 。 112 试验方法 1121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 供清洁级昆明小鼠雌雄各 20 只 ,体重 18~22 g ,动物许可证 号 :SCXK - ( 军 ) 2002 - 001 。采 用 Horn 氏 法 , 随 机 分 成 1 000 ,2 150 ,4 640 和 10 000 mg/ ( kg·bw) 4 个剂量组 ,采用一 次经口灌胃染毒法 ,染毒后连续观察 2 周 ,记录动物中毒症状 及死亡情况 。按 Horn 氏法求出半数致死量 ,并确定急性毒性 分级 。 11212 蓄积毒性试验 采用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 。选用昆 明小鼠雌雄各 10 只 ,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计算蓄积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