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美化教室一角)
《美化教室的一角》(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美化教室的一角
一、教学背景
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本篇说课针对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美化教室的一角》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美化教室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用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去美化教室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对空间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的启发,让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并学会珍惜生活所给予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美化教室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环节内容
导入展示美化后的教室图片
提问:你们喜欢这种教室吗?原因?
理论讲解美化教室的意义和方法
示例:墙面的装饰与摆设的搭配
实践创设小组任务
自选角落进行装饰美化
总结展示完成的作品
评价学生的创意和施工效率
五、教学用具与材料
用具:投影仪、画笔、画布、活动室标识牌、施工工具、修整工具。
材料:彩色纸、颜料、墙纸、摆设、壁挂装饰物、日用材料等。
六、教学评价
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是关键评分因素,既要评价他们的施工效率,还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设计制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对班级的装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题美化教室一角★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题美化教室一角★第一篇: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题美化教室一角课题1 美化教室一角学习目标:1、学习“好书推介”设计、课程图标设计组合与应用、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能力。
3、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学习重点:书籍封面设计的浅显知识,好书推介的策划与设计方法学习难点: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字谜师:”棒球跳上两台阶”打一个字,你们猜到了吗?(书)小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2、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空间,那就是图书角。
你会用什么形式来布置班级的图书角呢?然后看其他班的同学是怎么做的。
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做做好书推介,来美化我们教室的一角。
揭题板题:美化教室一角活动——好书推介二、探讨方法1、引导赏析观察教材上的好书推介图书角,说一说,是用什么方式来做好书推介的呢?(书籍的封面是采用临摹的方法画下来、推介书的一段话,宣传标题)小结:由书籍封面、简介文字、宣传性标题等几个要素就组成了好书推介的版试图。
2、尝试与指导3、尝试设计好书推介的版试图4、学生互评,教师指导修改。
小结:一本书是否吸引读者在于它的版面设计,布局大小,艺术性的表现形式能使作品更加出彩。
5、范式分析师示范《十万个为什么》的版式设计强调先草拟布局三个版块,其中书籍封面排版时占用版面需较大,且临摹性较强:宣传标题的字形需夸张,醒目,用色需大胆,鲜艳。
简介文字要简洁、突出书的特点。
(师示范排版设计及1、2个艺术字体,其他需准备好完成稿)三、深入探究1、构思出与老师不同的排版设计,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巧妙地排版和极具个性化的创新能让你的作品更加新颖。
《美化教室的一角》(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美化教室的一角》(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美化教室的一角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形状与线条: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各种物品的形状和线条,了解形状与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3. 美化教室的一角: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知识,进行教室一角的设计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色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化教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教室环境的美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各种物品的形状和线条,了解形状与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知识,进行教室一角的设计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化教室的一角》2. 教学目标:了解美化教室的一角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3. 教学内容:色彩知识、形状与线条、美化教室的一角。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美化教室的一角”为主题的画作。
第1课 美化教室一角 说课(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说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了解美化环境的意义。
2.学生了解如何使用颜色、形状和图案进行美化环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确定美化环境的目标和方案。
2.运用颜色、形状、图案等元素进行环境美化。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环境特点和目的设计美化方案。
2.如何运用不同元素进行组合,创造美丽的环境。
教学内容1.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一角的环境,了解环境的特点和问题。
2.介绍美化环境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美化这个角落。
3.分析不同元素(颜色、形状、图案等),探讨它们在环境美化中的作用和效果。
4.设计美化方案,组合不同元素,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照片展示:展示一些经过美化的环境照片,让学生感受美化环境的魅力。
2.引导思考: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美化环境的意义和目的,为何要进行环境美化?呈现(10分钟)1.观察环境: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一角,记录环境的特点和问题。
2.分析元素:介绍颜色、形状、图案等元素在环境美化中的作用和效果。
实践(30分钟)1.设计方案:老师和学生合作,根据环境特点和目标设计美化方案。
2.组合元素:运用颜色、形状、图案等元素进行组合和创意,美化环境。
总结(5分钟)1.展示成果:学生向全班展示美化后的环境。
2.总结反思:思考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环境时的表现。
2.考察学生在设计和美化过程中的创意和能力。
3.学生进行展示,评估美化作品的效果和美学价值。
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环境,学习和运用颜色、形状、图案等元素,设计和美化一个小角落,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感知、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美化教室一角(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美化教室一角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和使用方法。
2.了解美化教室一角的概念和重要性。
3.学会使用不同的艺术材料和工具美化教室一角。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色彩知识和使用方法。
2.美化教室一角概念和重要性。
3.艺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2.2 教学难点:1.如何将艺术材料和工具运用到美化教室一角中。
2.如何在美化教室一角的设计中运用色彩知识。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现美化教室一角的作品,引出本节课教学。
3.2 知识点讲授1.色彩知识的介绍和讲解教师通过图示和用语言言简意赅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基本颜色、二次色等,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用。
2.美化教室一角概念和重要性的讲解学生在教室中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美化教室一角非常有必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美化教室一角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等角度引导学生在实践前有所准备。
3.艺术材料和工具的介绍教师通过介绍常用的美术材料,如色彩笔、彩笔、调色板等,并说明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基本美术材料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3 实践操作1.设计方案的制定学生们初步思考如何美化教室一角,可以参考老师的示范或教师提供的范例,制定自己的方案。
2.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画画板、壁画、贴画等方式,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付诸实践,将班级的一角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4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们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视频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2.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详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
3.提醒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和实践中多运用所学艺术知识和美术技能。
五、教学反思本节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美化教室的概念和设计方案,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将理论付诸实践。
《美化教室的一角》(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美化教室的一角一、背景美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的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美化教室的过程中,了解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增强美术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内容和步骤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由小组内部自行分配任务。
2. 观察教室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了解教室的布局和环境。
然后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们讲讲自己对教室美化的想法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制定方案根据小组成员的想法和建议,共同制定一个美化方案,包括美化的目标、美化的主题、美化的方式和美化的时间等。
4. 素材准备根据方案,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比如相框、画布、彩色笔、小装饰品等。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带些自己的小摆件和自己画的小画作来,增添色彩和趣味。
5. 活动开始活动开始后,学生按照方案进行美化活动。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多加思考,多展示自己的想象力,让活动充满趣味。
6. 展示成果学生完成美化活动后,组织他们对自己美化的区域进行展示。
同时,让学生互相欣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赞赏之情。
四、评价标准本次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 美化效果美化效果是衡量活动成果的标准之一。
美化的区域能否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美丽而富有生机。
2. 创意性创意性是衡量活动成果的另一个标准。
学生是否能在美化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创意,呈现出自己的艺术特点。
3. 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在小组合作和互动中体现出来的。
能否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协作,并且完成美化的任务。
4. 过程表现过程表现是综合评价全过程的表现,包括学生的表现、方式等方面。
在活动中,有没有保持秩序、文明协作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美化教室一角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美化教室一角︳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化教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美化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动手动脑,发挥创意,进行美化教室一角的设计。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教室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创意的美化设计。
3. 引导学生关注教室环境的和谐、美观,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室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室环境,让学生意识到美化教室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1)教室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整齐、美观、和谐、创新。
(2)教室美化设计的方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创意设计。
(3)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教室美化设计。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废旧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
(3)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教室一角的美化设计。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分享设计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选出最佳设计。
(3)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总结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教室环境的和谐、美观。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为家里的一角进行美化设计。
2. 家长参与评价,拍照上传至班级群,共同分享家庭美化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教室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1.美化教室一角(教案)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美化教室一角》,选自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涉及利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手法,对教室的一角进行美化设计,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环境美化意识。
2.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绘画、剪纸和拼贴技巧,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教室环境有直观的感受,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到教室一角的美化设计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美术实践能力。
3. 素质方面: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将有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4. 行为习惯方面: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针对教室一角美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化教室一角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美化教室一角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案例分析等。
强调美化教室一角在改善学习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设计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1 学习书籍推荐设计,队角安排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掌握班队活动叫的设计,制作与安排方式。
2 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美术创意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二重点难点
1 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能力
三课前准备:各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队角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来制作队角,宣传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观赏和利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创意的队角安排方案。
我们如何设计布置呢?
二学习指导
1 详细观察“好书推荐”,“课程图标”引导学生体会设计创意和如何表现主题的。
2 再看看少先队队角的设计图,揭示:凡是设计方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看我们教材上的队角是什么书体呢?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题)
3 认真观察,为了表现这个主题,这一队角设计了那些内容?(学生表述)
4 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内容。
5你知道队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吹塑纸,材质,图片)
三探究队角设计方案
1 看教材上的队角设计草图及学生作品展示,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装一我们的队角?
(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草图及学生作品,你觉得哪个会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
内容:主次分明,布局,搭配合理
画面:色彩鲜艳
3说说教材上草图及学生作品的特点.
4尝试设计队角草图,说说你的想法和分东要求。
(针对布局设计问题,教室点评演示)
四分工设计
1根据为此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定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分工草拟,3人设计教育与宣传内容,3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及其他物品的外观。
2学生设计草图,教室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述:各小组分别介绍各自的设计方案,病说说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教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籍推荐设计,课程图标设计,着重学习了队角安排设计,现在,再次拿出上节课的队角设计草图,展示一下,并简要的说说设计创意。
二课节要求
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我们上节课设计的队角草图,今天,我们就大显身手,根据草图布置出来,看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1首先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色卡纸,彩笔,胶水等。
2关于队角刊头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3注意:内容上主次分明,布局上搭配合理,画面要色彩鲜艳。
三分工制作
各小组的分工写作进行制作,教室巡视知道。
四展示评价
1说说自己小组队角的特色,并说一说你准备展示在教室的哪个角落。
2评出优秀的队角布置,并准备安排在教室的队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