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乳蛾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乳蛾的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汇总

乳蛾的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汇总

2016年乳蛾病疗效年度分析总结与评估乳蛾病是我科优势病种之一,2016年度我科共收治患者约150例,有效149例,有效率98%,全部执行诊疗方案,145例执行临床路径。

现将2016年度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并分述如下:乳蛾因脏腑亏损,虚火上炎,易反复举发的乳蛾,证见咽部不适、干痒、微痛、梗梗然。

喉关潮红,喉核肥大,上有细白星,或有脓样物被挤出。

二、2016年乳蛾病人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人数三、2016年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分析1、分析:入院患者均以我科的乳蛾病诊疗常规为指导,在乳蛾病的各个阶段进行中医干预治疗。

本病因脏腑虚损,虚火上炎所致,多因风热乳蛾、风热喉痹治疗不彻底,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而引发,脏腑虚损以肺阴虚、肾阴虚为多。

肺为华盖,朝百脉,则津液难以上输,濡养咽喉之力不足;又肺是娇脏,属燥金,肺阴虚,则虚火随身,上炎肺原。

肾为水脏,水中有火,肾水不足,则相火蒸腾,并循经结于喉核。

2、总结:虚火乳蛾多由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所引起,是水亏火旺之证。

患者咽喉干痒、微痛、梗梗不适,午后症状比较明显,易于反复发作,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肥大或干瘪,上有黄白星点,或有脓样物被挤出。

内治法的主要原则是养阴清热,着眼于肺肾。

本病可导致多种疾病,火烙、啄治法或割除喉核是根治此病的好方法。

3、评估:在我科收治的患者中,辩证分型以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型为主,综合采用中药口服,疗效确切,一般疗程在十天左右,配合西药治疗者疗效为佳,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宣教,深化患者对乳蛾的认识,患者受益颇深,总之,本科的中医的优势病种口服中药及特色治疗为主,治疗方案简单,费用低廉、疗效肯定,深受患者好评。

4、优化:乳蛾病患者在采用中药同时采用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方面优势明显,但是若明显有感染则效果不如西药显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故为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下一步应着力中医药治疗深入研究。

中医儿科学第二节乳蛾

中医儿科学第二节乳蛾

• 痰 瘀 阻 喉 • • •
主症:咽干不适,咽部有异物感,吞咽不利,或咽部刺痛, 喉核肿痛反复发作,喉关暗红 伴随症状:血瘀之象。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方药: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预防及调护
• • • •
注意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注意气温变化。 注重口腔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及适当温度。饮食宜清爽,忌荤腥发物 做好口腔护理。应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防止迁延成慢性 或变生它病
辨证施治
风 热 外 侵
• • • •
主症:咽喉疼痛,乳蛾红肿,但无明显脓点,舌边尖红 伴随症状:风热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药:银翘散加减
肺 胃 实 热
• • • • •
主症:咽部疼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颌下, 喉核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 伴随症状:肺胃热盛之症 治法: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
中医儿科学
第二节 乳蛾
学习要点
• •
掌握:乳蛾的诊断要点和辨证施治 熟悉:病因病机与临床特点
发病特点
• • •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变化多 并发症多
病因病机• •Fra bibliotek••

外邪侵袭,邪聚喉核 外邪侵袭,壅遏肺气,咽喉首当其冲 ,邪毒就聚于喉核,喉核红赤肿起 邪热传里,毒聚喉核 素体蕴热,外邪未解传于里,蕴积肺 胃,过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肺胃热毒炽盛,上攻于喉 核 肺肾阴虚,火灼喉核 病久未愈,邪毒滞留,热盛伤津;阴 液暗耗,损及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无力托毒,阴虚虚火上 炎,熏灼于喉核 脾胃虚弱,喉核失养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饮食失 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喉核失养,邪毒客于喉核, 托毒无力,小儿乃稚阴稚阳之驱,易虚易实,治不及时或治 不彻底,则反复发作 痰瘀互结,瘀阻喉核 乳蛾反复发作,或日久不愈,久病则 瘀阻脉络,痰浊凝聚

小儿风热乳蛾的中医治疗

小儿风热乳蛾的中医治疗
诊断:小儿乳蛾(风热型)。 病机:风热外袭,搏于咽喉,热毒 蕴结。 治则:疏风清热,清利咽喉。 治疗:方用银翘散加减: 1.口服中药:金银花、连翘、牛蒡 子、桔梗、前胡、荆芥、板蓝根、芦 根、射干各9g,蒲公英、野菊花各12g, 黄芩、大青叶、豆豉、薄荷、生甘草各 3g,水煎服,每日1剂。 2.中药含漱:上药煎后取汁适量, 含漱,每日3~5次。 3.药渣再加水适量煎沸,加温水适量 调匀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患儿用药3天后复诊,家 长代诉疼痛减轻,精神转佳, 食饮增加。原方续治3 天,诸症消失,患儿未诉 咽喉及颌下淋巴结疼痛。 随访2个月,患儿一切如常。
诊疗体会 乳蛾是指咽部喉核肿大或伴红肿热 痛甚至溃烂为主症的肺系疾病。因喉核 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急 性喉核肿大溃烂化脓者,名烂乳蛾。根 据病程长短,有急、慢性之分。本病相 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症状轻 重不一,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 同有关。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 好,长期不愈可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故 应及时治疗。 本病属中医“风热乳蛾”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相搏,结于 咽喉,热毒瘀滞而成。喉为肺之门 户,风热外袭,肺气不利,热随气 逆,上熏咽喉,热毒搏结,故见发 热、咽喉疼痛、咳嗽诸症。肺气失于 肃降,热结津伤,故大便秘结,小便 短黄。舌脉亦为风热外袭之象。以疏 风清热,清利咽喉为治,银翘散(银 花、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牛蒡 子、竹叶、荆芥穗、生甘草、淡豆 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本 方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
抗过敏作用, 能增强炎性灶巨 噬细胞对异物的吞 噬能力,有利于对感染 性局部炎症的治疗。加板蓝 根、射干等,增强银翘散清
热解毒之功。配中药含漱,药物直接作 用于病变部位,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治疗 与消散。施以足浴,引热下行,改善呼 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现象,有利于局部乃 至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诸法合用,故 获效明显。

小儿乳蛾病的护理措施

小儿乳蛾病的护理措施

小儿乳蛾病的护理措施小儿乳蛾病,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它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所致,通常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常出现在面部或其他部位。

对于小儿乳蛾病的护理,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措施。

1. 温和清洁:对患有小儿乳蛾病的婴儿进行日常清洁时,应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温水,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肥皂或洗涤剂。

洗涤时应轻柔地按摩皮肤,不要过度搓揉或刺激。

2. 保持皮肤湿润:乳蛾病患儿的皮肤通常较为干燥,因此需要保持皮肤的湿润。

可以选择温和的润肤霜或乳液来涂抹在患处,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减轻症状。

3. 避免刺激:乳蛾病患儿的皮肤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刺激。

因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或刷子擦拭患处。

同时,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或化妆品。

4. 防晒措施:由于小儿乳蛾病患者的皮肤较为薄弱,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给婴儿戴上宽边帽或使用防晒霜,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患处。

5. 注意饮食:饮食对于小儿乳蛾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给患儿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皮肤的修复和恢复。

6. 观察变化:对于小儿乳蛾病的护理,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处出现明显的红肿、疼痛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7. 心理关怀:小儿乳蛾病的出现可能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除了日常的护理措施外,还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8. 定期复诊:乳蛾病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治疗。

因此,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治疗方法,保证病情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小儿乳蛾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温和清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刺激、防晒措施、注意饮食、观察变化、心理关怀和定期复诊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症状,帮助患儿更好地应对和管理乳蛾病。

晓锦源:中医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乳蛾)

晓锦源:中医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乳蛾)

晓锦源:中医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乳蛾)乳蛾起病急骤,畏寒壮热,咽喉肿痛,甚则溃烂,一般治法,多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先生认为,本病不尽属火,而以寒包火者居多,创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并自诩为“家方”:生大黄9克,淡附子3克,细辛0.9克,玄明粉9克,姜半夏9克,生甘草3克“举凡乳蛾,其舌苔白,舌质微红,及有其他寒包火征象者,皆可用之”。

并说“寒邪外束,非辛温不散,清凉之剂安可祛之?而阳明郁热,非硝、黄不泻,仅解毒之品,难以荡涤。

若用家方,常一服而热解,二服而肿痛皆愈矣。

”门生有问之者,则曰:“余之处方,皆有依据。

如《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故《伤寒论》将咽痛列入少阴病中,我乃参会《伤寒论》各条,而立此方。

”查《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有:“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等论述,先生综合上述诸治,以附子、细辛辛热善走散其寒;大黄、芒硝、苦寒咸软消其热。

先生之“家方”,既广伤寒之法,又创温病之治,其圆机活法,非朝夕之功所能达也。

某年除夕,先生与诸友、门生正进年夜饭。

忽然,抬来一人,高热咽痛,咽中乳蛾焮肿,且白腐而烂,口不能言,已三、四日未进饮食,病情严重,服药均不见效。

先生诊脉之后,即处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之。

次日泻下10余次,热减痹开,且能进食。

足见其方之神效。

此外,若见喉痹而舌红且绛,苔黄而燥,纯属实热者,先生则纯用清热解毒之剂。

对病情严重之患,不论寒包火或纯热证,每配以外治之法。

如早期乳蛾,红肿化脓时,吹以锡类散、玉钥匙(玄明粉15克,硼砂15克,朱砂1.8克,冰片1.5克,僵蚕1.5克)。

若乳蛾日久溃脓而不易收敛,则吹以月白散(月石9克,青黛3克,煅石膏15克,冰片0.9克,珍珠粉0.9克),可使早收早敛。

乳蛾的辩证施护体会

乳蛾的辩证施护体会

乳蛾的辩证施护体会乳蛾是指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喉核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脓点为特征的咽部疾病,即西医说指扁桃体炎。

病因多为风热或热毒或肺肾阴虚而致,有“阳蛾”、“阴蛾”之别[1] 。

因此,在此疾病的护理上要因人而异,辩证施护尤为重要。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辩证施护1.1风热外袭,肺经有热风热邪毒从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当其中,或风热外袭,肺气不宣,肺经风热循经上犯,结聚于咽喉,气血不畅,与邪毒互结喉核。

证见咽干灼热,疼痛,吞咽时加剧,头痛、发热,咳嗽。

调护中应予疏风清热,利咽消肿之中药汤剂饭后偏凉服用,少量多次。

且此型为风热外袭,饮食宜选择易于消化、清淡之品,避免过食辛辣刺激和肥腻食物,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患者要常保持口腔清洁,饭前后漱口,用呋喃西林溶液含漱,以阻风热邪毒从口入侵。

保持病室通风,空气清新,冷暖适中,且病室湿度要保持在50%~60%,以免咽部过干。

气候剧变,寒暖失常等,均会诱发乳蛾的急性发作。

因此应保暖防复感外邪。

嘱患者静心休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于焦虑,减少交谈,更不宜高声叫喊。

1.2邪热传里,肺胃热盛外邪壅盛,乘热传里,肺胃热盛,火热上蒸,灼腐喉核而为病,亦有多食炙热食物,过饮热酒,脾胃蕴热,热毒上攻而为病。

证见咽痛,连及耳根,吞咽困难,痰延较多,痰黄稠,口臭,便秘溲黄。

调护应予泻热解毒,利咽消肿之中药汤剂饭后凉服。

嘱患者禁烟酒,多饮水,因有吞咽困难,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教会其有效咳痰,定时雾化吸入,以助稀释痰液,保持口腔清洁,频频漱口,合理调节饮食,宜给清淡富有营养之食如藕粉、瘦肉粥、鱼、牛奶、鸡蛋、蔬菜等,禁止过食辛辣动火之物如,韭、姜、辛辣、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多食青菜,豆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病室宜保持清凉,湿润。

患者因咽痛常会产生恐惧、忧虑、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应开导安慰病人,保持情绪稳定,解除思想顾虑,脉络充盈,这样才能气顺血充,减少气滞血瘀,脉络闭阻[2],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新乳蛾中医护理方案教程文件

最新乳蛾中医护理方案教程文件

乳蛾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喉病。

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

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

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

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咽部疼痛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案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案⼀、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普通⾼等教育“⼗⼀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咽喉科学》第 2 版(王⼠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

诊断要点:(1)病史:可有受凉、疲劳、感冒病史。

(2)临床症状:起病急,咽痛,吞咽困难。

全⾝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差、乏⼒、周⾝不适等。

(3)局部检查:扁桃体红肿,表⾯可有黄⽩⾊脓点,重者腐脓成⽚,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

下颌⾓淋巴结可肿⼤。

(4)其他检查:⾎⽩细胞总数升⾼,中性⽩细胞增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等教育“⼗⼀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咽喉头颈外科学》第 7 版(⽥勇泉主编,⼈民卫⽣出版社,2008 年)。

全⾝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热、头痛、⾷欲下降、乏⼒、全⾝不适、便秘等。

局部症状:剧烈咽痛为主,常放射⾄⽿部,伴有吞咽困难。

下颌下淋巴结肿⼤,有时感到转头不便。

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较显著。

体格检查:急性病容。

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以扁桃体及两颚⼸最为严重。

颚扁桃体肿⼤,在其表⾯可显黄⽩⾊脓点,或在隐窝⼝处有黄⽩⾊或灰⽩⾊点状⾖渣样渗出物,可连成⼀⽚形成假膜,下颌下淋巴结常肿⼤。

辅助检查:⾎⽩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

(⼆)证候诊断1.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咳嗽,扁桃体红肿。

⾆边尖红,苔薄⽩,脉浮数。

2.热毒炽盛证:咽痛较甚,吞咽困难。

⾝壮热,⼝渴,⼤便秘结。

咽部及扁桃体— 39 —急诊科中医诊疗⽅案充⾎红肿,或已成脓,或未成脓。

⾆红,苔黄,脉数。

⼆、治疗⽅法(⼀)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热外犯证治法:疏散风热。

推荐⽅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荆芥、防风、黄芩、⾚芍药、⽞参、⽜蒡⼦、桔梗、芦根、⽵叶、薄荷、⽢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蛾
1
2
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3
喉病。

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

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4
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5
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6
一、常见证候要点
7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8
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9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

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10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

舌红,苔黄,脉数。

11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2
(一)咽部疼痛
13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14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 15
—轮4等穴。

16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17
(二)刺激性咳嗽
18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19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20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21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22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23
(三)发热
24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5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26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27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28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29
尖、轮1—轮4等。

30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31
(一)药物治疗
32
1.内服中药
33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34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5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36
2.注射给药
37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38
意配伍禁忌。

39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
40
及有无过敏反应。

41
(二)特色技术
42
1. 耳穴压豆(详见附录1)
43
2. 拔火罐(详见附录1)
44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1)
45
四、健康指导
46
(一)生活起居
47
1.病室环境整洁凉爽,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48
2.慎起居,避风寒,适寒暑,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要高声说话。

49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

50
4.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51
5.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2
(二)饮食调理
53
1.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为宜,保证54
身体需要,勿食粗糙、辛辣刺激炙热之物及烟酒、肥甘厚味之品。

忌食大热大55
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56
2.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57
3.风热外犯,当清热利咽,宜食冬瓜、萝卜、梨等食物。

58
4.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宜食绿豆、苦瓜、菠菜等食物。

59
(三)情志调理
60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61
2.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法,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62
3.关心安慰患者。

告知本病发展与防治措施,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心情舒63
畅。

64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65
5.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66
五、护理难点
67
患者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导致营养失调,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68
解决思路:
69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的重要性,讲解饮食70
方面的知识。

71
2.告知患者静息修养,减少交谈,不要高声讲话,避免咽喉劳累引起72
疼痛。

73
3.指导患者应用中药含片以减轻疼痛利于进食。

74
六、护理效果评价
75
附: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