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脊柱侧凸的的治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脊柱侧凸PPT演示课件

脊柱侧凸PPT演示课件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通常通过X线检查测量脊柱侧凸角度(Cobb角)来判断。 Cobb角大于10度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评估方法
除了X线检查外,还可通过体格检查、MRI、CT等影像学手 段对脊柱侧凸进行全面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2
脊柱侧凸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检查
01
02
03
正位片
观察脊柱整体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侧凸及侧凸的严 重程度。
手术禁忌症
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脊柱感染或肿瘤等。
常见手术方式介绍及比较
前路手术
通过前方入路进行矫形,适用于腰椎侧凸或胸腰段侧凸。优点是 直接、有效,缺点是创伤较大。
后路手术
通过后方入路进行矫形,适用于胸椎侧凸。优点是视野开阔,缺点 是可能对前方结构造成干扰。
前后路联合手术
结合前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适用于复杂的脊柱侧凸。优点是矫形 效果好,缺点是创伤大、风险高。
增强肌肉力量
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
3
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通过有氧运动等,促进心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 负担。
提高自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促进身心康复
面影响,如自卑、焦虑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 现更加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 脊柱侧凸的诊断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包括支具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 练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影响外观:脊柱弯 5 曲影响身体外观, 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诊断方法
体格检等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扫描、MRI
02
等,了解脊柱侧凸的程度和类型
神经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功
03
能,如肌力、感觉、反射等
呼吸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呼吸功
04
能,如肺活量、最大吸气压等
脊柱侧凸康复 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脊柱侧凸概述 02. 康复治疗方法 03. 康复治疗效果 04.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1
脊柱侧凸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病因
01
先天性脊 柱侧凸
02
后天性脊 柱侧凸
03
神经肌肉 疾病
04
遗传因素
量。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使 其更好地融入
社会。
4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治疗时机
定期检查:定期进 行脊柱检查,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医生建议:遵循医 生建议,选择合适
的治疗时机
早期发现:尽早发 现脊柱侧凸,及时
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05
如焦虑、抑郁等
2
康复治疗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物理治疗
牵引疗法:通过牵引力 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运动 和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改善关节活动度
手法治疗:通过手法按 摩,缓解肌肉紧张,改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邱勇南京鼓楼医院骨科210008一、简介1. 历史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Michael Mack 和John R egan 等最先在德克萨斯脊柱研究中心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几乎同时,Frank Eismont 进行了动物实验。

而Ronald Blackman 则进行了动物、尸体和临床实验。

1991 年9 月, 一篇文章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医学科学专栏上, 表示赞同胸腔镜技术是一种“进胸手术的新途径”。

这项技术代表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因为通过内窥镜置入胸腔的外科手术器械, 而不必切断肋骨, 并可以使用 1 英寸长的切口而不必行8 ~10 英寸以上的切口。

内窥镜与一个电视摄像头相连并通过套管置入胸腔, 通过其他的鞘管可置入其它的手术操作器械。

摄像头的光源可以使图像得到必要的放大。

在1992 年 3 月23 日, 《时代》杂志把内镜外科定义为“所有手术中最温和的一刀” , 并惊呼: 巴掌大小的电视摄像头、小型化的手术器械以及微小切口将手术的痛苦一扫而光( 也就是使用微创技术来进行电视辅助下手术来去除外科疾病的痛苦) 。

1993 年, 这项技术出现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脊柱侧凸研究协会会议上, 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北美脊柱协会(NASS) 会议上。

1993 年的11 月份的《今日美国》杂志总结了脊柱胸腔镜技术的特点:带有多重芯片的图像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外科医生通过小的切口或套管在胸腔内辨认结构的能力;电视内窥镜在器械上保证了脊柱外科医生能够进行脊柱畸形的内镜下前路松解手术;取自髂棘或肋骨的植骨块可通过一个狭窄的内镜套管置入椎间隙内;与开胸手术的9 ~ 1 2 英寸以上的切口相比, 胸腔镜治疗脊柱侧凸的美学效果也有巨大的提高。

Mack 等于1993 年最先开展了胸腔镜下脊柱畸形前路松解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用胸壁锁孔代替长的手术切口,无须切断背阔肌、前锯肌和肋间肌,对肩关节的活动和呼吸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研究进展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研究进展

2 ADS的临床 特征 ADS患者 多 以腰 背痛 、 跛 行等 原 因入 院 , 体 格 检 查 可 发 现神 经 根 性 、 椎 管狭 窄等 表 现 。患 者 存 在 多个 节段 的椎 间盘 变性 、 椎 体骨 质 增生 、 唇 缘 变
锐 和 多层 面 失 平 衡 。Os k o u i a n 和S h a f f r e y c 指 出,
i mp o r t a n c e t o s t u d y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e t h o d s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r f ADS . I n hi t s p a p e r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e v a l u a t i o n nd a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re t a t me n t f o r
质 疏 松 者 ; P a p p o u等 认 为 , 骨质 疏 松 的严 重 程
由于存 在 脊 柱 小 关 节 病 变 及 神 经根 的压 迫 牵 拉 ,
度与 A DS的 严重 程 度 无 相 关关 系 , 骨密 度 更 低 的
患 者 常表 现 为 下腰 部 疼 痛 , 这 种 疼 痛 与 退 变 性脊 柱滑 脱 相 比 , 前 者 的程 度 更 为 严 重 。脊 柱 背伸 时
体 。作 为 老 年 患 者 常 见 的退 变 性 疾病 , 骨 质 疏 松 是 否 是 导 致 ADS的危 险 因素 , 目前 观 点各 异 。有 学者认 为 , 骨 质疏松是 A DS的危 险 因 素 之 一 , 骨 质 疏 松 患 者 同时 患 有 ADS的 风 险 显 著 高 于 无 骨

脊柱侧凸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脊柱侧凸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随访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频 率、检查项目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持 续、有效的关注和治疗。
支具治疗原理及选择依据
支具治疗原理
支具治疗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脊柱,以纠正侧凸畸形。其原理在于利用三点定位调节的方式,对脊柱施加适当的 压力,从而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和稳定性。
选择依据
支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侧凸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支具的佩戴时间、调整方式等也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脊柱侧凸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录
• 脊柱侧凸概述 • 影像学检查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 •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 手术治疗策略及技巧分享
目录
•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 总结:提高脊柱侧凸诊疗水平,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
01
脊柱侧凸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向 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 畸形。
MRI检查
优点是能够清晰地显示脊髓和神经根等软组织的受压情况和病变,对于复杂脊柱畸形的显 示效果较好;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且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适用。
03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观察与随访策略
观察策略
对于轻度脊柱侧凸患者,定期观察病 情变化是首选策略。通过观察脊柱外 观、活动度及疼痛等症状,可以及时 了解病情发展。
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实施情况总结
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挑战。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 ,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脊柱侧凸的康复ppt课件

脊柱侧凸的康复ppt课件

• (六)心理障碍 畸形严重会使得患者心 理障碍,患儿常觉得自卑、抑郁。
康复评定
• (一)一般性检查 • 首先嘱患者充分暴露,仅穿短裤及后背暴露的宽
松外衣。注意皮肤的色素病变,有无咖啡斑及皮 下组织肿物,背部有无毛发及囊性物。注意乳房 发育情况,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 肋骨隆起及手术疤痕。 • 嘱患者面向检查者,向前弯曲观察其背部是否对 称,一侧隆起说明肋管及椎体旋转畸形。嘱患者 背朝检查者站立,观察腰部是否对称,检查腰椎 是否旋转畸形。观察两肩是否对称。
• 要求 • 对该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 提出康复治疗方案。
背景知识
• 一、脊柱侧凸的定义 • 脊柱侧凸症是一种进展性的脊柱侧向弯曲
并常伴有椎体旋转和肋骨变性,导致躯体 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因骨盆倾 斜而跛行,合并胸廓畸形或脊髓压迫患者 可造成心肺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问题。
• 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 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 部。侧凸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 在双侧出现,呈"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 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
• (四)脊髓和神经受压 严重脊柱侧凸会 引起椎管、椎孔变形、椎间盘突出、导致 脊髓神经根受压,继而出现肢体无力、麻 木、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瘫痪。
• (五)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下降 由于上 述原因,会不同程度限制患者的工作选择 和就业,背部肌肉力量减退,使患者不能 长时间耐受工作,外观上的变化会影响其 择偶,为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 第四节:双臂平伸患者俯卧,双手枕于额 前,双手臂渐渐抬起离开地面,向前伸直, 然后双手再回额前,如此反复练习
二、脊柱侧凸的常见功能障碍
• (一)躯体外观影响 侧凸会造成躯体外 观上的变化,如肩不等高、歪斜、骨盆倾 斜、胸廓变形,身体直立姿势和脊柱的活 动范围均受影响。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邱勇吕锦瑜朱丽华俞扬朱泽章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策略的制订并非简单。

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根据手术的时机可分为过渡性手术和终末期手术;根据是否矫形又可分为原位融合和内固定矫形手术。

一、矫形术概论近年由于对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固定矫形方法,但基本可分为两类手术,即后路矫形和前路矫形。

(一)后路矫形术:为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目前较常用的有哈氏手术、Luque手术和去旋转类技术,各自代表了独特的生物力学纠正原理。

哈氏手术使用上下椎板钩和撑开棒在额状面上的两点作单一平面凹侧撑开力矫正侧凸,优点是简单易行,创伤小,对胸推侧凸的治疗较好。

缺点是纠正度数小,无法纠正甚至加重或导致矢状面上的畸形,术后还需石膏外固定,远期发生平衡失偿等并发症较多。

Luque手术使用多节段椎板下钢丝在水平面上把脊椎移向中线而纠正侧凸,优点是可在纠正额状面侧凸畸形的同时较好地重建或保护矢状面上的平衡、内固定坚强、术后不需石膏等。

缺点是无纵向撑开力而纠正度数小,椎板下穿钢丝有较大的神经并发症。

目前临床较多使用的方法是结合哈氏手术与Luque手术(Harri-Luque术),即在凹侧用哈氏技术,凸侧用Luque技术,以互补各自的优缺点。

近年来由于认识了脊柱侧凸是在三维空间发生发展的畸形,认识到单纯额状面纠正Cobb角是不够的,而强调在三维空间矫正畸形,从而产生了CD等去旋转矫正技术。

该技术在脊椎上多节段置钩,并通过预弯棒对畸形的脊椎去旋转,即把额状面的畸形转向矢状面,成为矢状面所希望的胸椎后突或腰椎前突,同时额状面上的Cobb角获纠正。

由于该类技术采用了选择性的多节段固定和去旋转力,三维纠正效果好,可满意重建躯干平衡、防止术后失偿、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纠正丢失少、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康复等。

目前该类技术在欧美己成为治疗脊柱侧凸的规范化标准技术,并根据它的去旋转三维纠正原理设计了其他矫正技术,如CD、CD-Horiaon、TSRH、USS等(见后),该类技术缺点是手术复杂、难度大、价格昂贵。

脊柱侧凸概述与治疗护理课件

脊柱侧凸概述与治疗护理课件

03 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观察与定期复查
对于轻度侧凸患者,定期观察病情变 化,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支具治疗
通过佩戴特制的支具,对脊柱侧凸进 行矫正,适用于年龄较小、侧凸程度 较轻的患者。
运动疗法
通过特定的锻炼动作,增强脊柱肌肉 力量,改善侧凸情况。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改善侧凸。
康复训练指导
肌肉锻炼
进行针对性的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
拉伸运动
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脊柱柔韧性。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练习,增强腹部和背部肌肉,减轻脊柱压力。
平衡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等意外伤害的风险。
心理护理与支持
情绪疏导
手术治疗
前路手术
通过前方入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或畸形的 椎体,再用植骨融合的方法固定。
前后路联合手术
根据病情需要,同时进行前路和后路手术, 以更全面地解决侧凸问题。
后路手术
通过后方入路,对脊柱进行矫形、固定和融 合。
微创手术
如腹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等,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的优点。
康复治疗
心理康复
术后康复锻炼
角度测量
通过影像学手段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判断侧凸的严重程度。通常以Cobb角 作为诊断标准,即侧凸最明显的椎体之间的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分型
根据侧凸的位置、范围和特点,将脊柱侧凸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特发性脊柱侧 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等。不同类型的侧凸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准确的分型 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日常护理指导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上的加重
胸弯
50-80° 腰弯进展,L2-3脱位 终椎下移
F, 14yrs 50-65 F, 24yrs 54-75
F, 32yrs 56-80
5yrs post-op
胸腰弯
最易进展 L3-4脱位 旋转加重
70yrs
腰弯
向后凸性侧凸进展(顶椎一致) 腰4-5脱位 预后:旋转、退变、矢状面
Operative treatment
Understand Risk/Benefit Rates!
Indication for surgery
Significant curvature
– Back pain – Radicular pain – Spinal stenosis symptoms
退变性脊柱侧凸
发生迟,45-50岁后 椎间盘关节突退变为始动 可始于胸腰、腰或腰骶部 为后突性,并发生脱位 退变的其他特征!
1082-1091
牵引下
退变性侧凸与特发性 侧凸的区别
难!
鉴别线索
初诊时见顶椎区椎间盘退变 交界性不稳定+节段性不稳定 节段性畸形呈不规则 神经压迫症状 严重双平面失偿
– Eggshell procedure
#2489 Chi YH F 36yrs
Case 8
Lumbar curvature fixed deformity and/or previous fusion
If deformity associated with translation, and coronal imbalance, osteotomies with resection preferable.
5~16%
2.9% 2.9%
手术策略
一期后路 术前Halo——后路 后松解-Halo-后路 前松解-Halo-后路 一期前后路联合
#624 F 46 yrs
1yr post-op
双主弯
<70°
– 后路融合内固定
>70°
– 先前路融合,通常融合腰椎 – 后路双弯融合内固定
750-754
Post-op
成人脊柱侧凸的的治疗南京大
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 演示文稿
优选成人脊柱侧凸的的治疗南
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 柱外
1398成人
在顶椎区
凹侧关节突退变 椎间盘退变不明显
Case 5
在继发弯区
可长期保持其柔软性
1416
在交界区
—早期椎间盘退变 —进展性旋转半脱位 —终椎离心性移位
705-711
双大弯
长期保持平衡 进展发生迟 腰弯进展>胸弯 L3、L4或L4、5脱位 交界性后凸
1004-1024
AIS在成年期的自然史
继续进展!
43yrs
65yrs
自然史规律
胸腰弯和腰弯进展 加重及僵硬化可发生在主弯或次弯 加重机理:关节突退变,交界性椎间盘病 每年进展0.5-1°? 脊柱侧凸的分型成为困难
Progression of curve Progressive loss of pulmonary function decompensation
所有这些指征在成人中很难证明
手术适应证(鼓楼医院 79 例)
力学性疼痛 双平面失偿 畸形加重 椎管狭窄或根痛 进行性躯干塌陷
71 (90%) 69 (87%) 56 (70%) 18 (23%)
6 yrs Post-op
胸腰弯
<70°
– 前路融合内固定
>70°
– 联合前后路手术
伴有椎管狭窄
– 减压
使用cage或 others 胸椎后突时
– 固定至近端胸椎
550-561
36 yrs
56 yrs
Lumbar curvature
Single anterior or posterior approach
Pseudarthrosis Residual pain Mortality Neurologic Infection Pulmonary embolic Loss of lordosis Implant failure
Reference Gulou <5~27% 8% 5~15% 1.4% <1~5% 0.2~5% 1.4% 1~20%
6 ( 8% )
手术结果分析(南京鼓楼)
评价指标
冠状面平衡 (n=79)
双肩水平度 (n=79)
矢状面平衡 (n=79)
腰椎前突角 (n=58)
疼痛(n=65)
术前 3.8cm -2.5cm +6cm 37°
7.5
术后 0.8cm
一年随访 1.0cm
最后一次随访 1.0cm
-0.9cm -0.9cm
– In some patient possible!
Case 3
Lumbar curvature fixed deformity and/or previous
fusion
if arthrodesis solid, and deformity
secondary to angulation
– Anterior support
Case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throdesis to the sacrumindication
Lumbar oblique take-off Unbalanced L/S curve with lumbar scoliosis L/S pain below lumbar curve Recommend a two-stage approach +screw fixation Fixation to pelvis---L-rod/TSRH/Isola Take intraoperative AP X-ray to insure coronal alignment while on the table ---Key If fixed coronal deformity, resection may be necessary to achieve balance.
-0.9cm
+1.8cm +2.0cm
+2.0cm
56°
56°
53°
4.3
4.5
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不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
– 缓解疼痛 60%-90%, – 度数矫正 30%-50%
– 肺功能
略有增加
– 融合率
70%-90%
– 神经并发症 1%-5%
– 死亡率 – 感染率
1%-2% 1%-5%
Complication Includ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