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元朝的政权性质和元朝的疆域。

2.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3.理解元朝在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民族交融方面的历史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措施难点:元朝的历史贡献【新课探知】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的范围:(1)北逾_________ ,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___________. 超过汉朝和唐朝。

(2)今天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____及___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

3、元朝疆域的特点:__________ 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二、行省制度1、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创立了行省制度。

2、内容(1)中央①设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____、、、、、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②设_________,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_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①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________”直属中央的_________。

②其他地区,除了、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10个行省。

③在行省之下, 设路、府、州、县。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为了对辽阔的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2、对东南地区的管理( 台湾) :(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管理澎湖和琉球(今)(2)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_____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对西南地区的管理(西藏):(1)措施:①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商定,归附蒙古。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元朝的统治》,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1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元朝的统治背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特点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统治特点,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如秦朝、汉朝等,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对于元朝的统治特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元朝的统治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统治背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特点等内容,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统治背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特点。

2.教学难点:元朝的统治特点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统治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

3.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4.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本课内容,包括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特点等。

在呈现过程中,穿插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元朝统治特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导学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空前辽阔疆域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图片展示。

元朝疆域图2.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学生概括元朝民族融合情况。

答案提示: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1.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答案提示: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学生分组讨论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教师提出问题:行省制度的建立有哪些深远的影响?答案提示:(1)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如云南行省、辽阳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4.教师讲述: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理解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3.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4. 理解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5.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重点: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

导学难点:1.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2.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朝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你们还记得吗?2.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元朝的统治》,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标题,你们对元朝有什么了解吗?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书本P78)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建立与蒙古族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紧密相关。

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包括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改革税制、修建运河等。

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书本P79)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蒙古人享有特权,其他民族受压迫;- 官吏晋升多依赖考试;- 发达的奴隶制经济;- 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

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书本P80)元朝统一多民族主要靠以下几个方法:- 通过蒙古军队的征服和统一;- 通过控制南方士族来统一天下;- 统一文字和法律,加强文化控制。

三、小结(5分钟)同学们,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 元朝是由谁建立的?-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 元朝是如何统一多民族的?四、拓展思考(15分钟)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答案:1. 元朝统治的优点有哪些?2. 元朝统治的缺点有哪些?3. 你认为元朝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分别是什么?五、课堂检测(10分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2.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有哪些?4. 请分别列举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元朝疆域。

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思考概括综合归纳——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难点
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学时安排
本课用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室、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蒙古大草原、马头琴元素
目标模块一:元朝的疆域
1、有趣的视频,提出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完成学案1
3、教师引导用“两个了不起”进行知识梳理
目标模块二:行省制度
展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元朝的统治有那些独一无二创新?
1、通过看视频了解行省制度的创立过程
2、独立完成学案2
3、教师进行知识结构梳理
4、小组合作完成行省制度作用和影响的探究
目标导学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1、看视频了解元朝对边疆的的管辖制度创新
2、快速提问巩固所学知识,着重强调对边疆的管辖所产生的意义课堂小结:
展示知识结构图,归纳到两个词“了不起”、“独一无二”
看视频“了不起,我的国”进行德育教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
(3)知识目标
知道元朝辽阔疆域的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老师提问: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学生回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老师:元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那么面临如此大的版图,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来进行管理的?在学习这一小节的时候要将元朝的管理方式和秦朝的管理方式作一个对比,看它们有何不同之处。接下来同学们就翻到课本第52页,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看元朝和秦朝在管理上的不同之处。
(5)随堂练习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中央政权是()
A、秦朝B、唐朝C、清朝D、元朝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A、元朝B、唐朝
C、宋朝D、秦朝
3.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的制度分别是( )
A、科举制行省制B、科举制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行省制D、郡县制丞相
4.元朝增设的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管理,同时也负责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本节课介绍的是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历史地位,和我们前面所了解到的王朝,它在政治制度方面又有何不同,所以就需要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它的运作方式,而在这方面学生理解起来要困难一些。因此,就需要教师将要所学的知识同上学期所学的联系起来,做到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学习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
1 / 6。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2)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2)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元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旨在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历史人物、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元朝这一时期,学生可能对其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了解不深,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元朝的统治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过程,认识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元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朝的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特点。

2.难点: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元朝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元朝历史资料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展示元朝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7.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三、课堂检测
1.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C】
A.发展农业生产B.加强民族交融C.有效统治全国D.实现国家统一
2.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
(2)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①为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中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②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③元朝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④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答: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
(3)材料三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这与元朝统有何关系?
答:蒙汉两族的交流日益增多,差异越来越小。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歌谣助记】中书省管全国,六部分管各项事。枢密院管军事,调度全国的军队。御史台负监察,监督中央地方官。鲁、晋、冀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岭北、辽阳十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澎湖巡检管台湾,西藏设置宣政院。
【收获满满】
1.第一个: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城:“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3.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5.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评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1)材料一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时这一地区归哪一机构统辖?
答:藏族。宣政院。
(2)从《元朝疆域图》中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并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3)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时空串接】
一、秦朝与元朝的统治制度
(1)郡县制:由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秦统一全国后,将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郡和县。郡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为郡守,掌全郡政务。分全国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在郡下设县,县有大县、小县之分,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县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行省制度:元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称都省。除“腹里”吐蕃和畏元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大权。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3.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元朝时【D】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B.归驻藏大臣管辖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D.归宣政院统辖
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C】
①建立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人行政版图③灭亡西夏④创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四、拓展延伸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马可:波罗在中国住了17年后回国,他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载于《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一派令西方人赞叹不已的高度发达的元朝文明,为了解和研究元朝时期中国的地理民族、风俗物产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成为当时欧洲人了解亚洲特别是中的主要依据之《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影响很大,激起了欧洲商人和探险家对中国和东方世界的向往,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要点二●忽必烈的功绩及其评价】
(1)功绩①建立元朝,统全国: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于大都; 1276年,灭亡南宋;1279年,攻灭南宋残部。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加强统治的措施: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军民的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学习重难点
了解元朝的疆域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对边疆管辖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2018年贵州黔西南州)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
2.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D】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盛行

时代
不同
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
西周
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不同
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二、同期世界——马可.波罗来华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他于1275年随父亲和叔父来到中国。忽必烈在大都高兴地接见了他们,并以上宾的礼节让他们住在宫廷内。马可.波罗很快掌握了蒙古语言和骑射,深受忽必烈器重。忽必烈每年往来于大都、上都之间,马可.波罗都随侍左右。马可.波罗还多次奉命出使各地,因此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
A尚书省B.辽阳行省C.行中书省D.中书省
3.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C】A.新疆B、台湾C.西藏D.东北
二、合作探究、展示
【借图启思】阴山
流沙辽左
海表





【要点一●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一中书省的临时性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后逐渐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作用和影响不同
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后来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二者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一历史
课题
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
编号
011B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了解元朝的疆域。
◆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对边疆管辖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正确认识元朝的统和行省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交融。
◆掌握元朝加强对台湾、西藏等边疆地区统治的主要措施;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2)评价:忽必烈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要点三●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及贡献】
(1)统一过程: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27年和1234年,蒙古军队分别灭亡了西夏和金。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