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件16: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读图名 (2)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要素 (3) 观察曲线变化特征(增减趋势、坡度陡缓、起伏) (4) 注意拐点和特殊数值 (5) 思考变量之间的关系
5.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产生的人口问题, 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 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 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 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二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 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 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发达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青少年 儿童比 重过大
问题 措施
资
控制人
源
口增长
环 境
就 业
经 济
原因
经济发达
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受文化教 育水平高
出生率下 降
特点
人口增 长慢
老龄化 严重
死亡率 回升
问题
劳动 力不 足
国防 兵源 不足
青壮 年负 担重
措施
鼓励生 育
接纳移 民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的两个原因?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2)人口的机械增长 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二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料数据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1000 0.93
1000 0.81
甲 人口数 200 死亡率﹪ 0.5
乙 人口数 350 死亡率﹪ 0.8
550 0.6
600 0.7
250 2
50 2.2
(高或低)。
(1)在分组年龄中,甲组死亡率比乙组
(2)在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死亡率比乙组
②现代形的出生率一般低于1.5%,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
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是从什么下降开始的?为什么? 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社会生产力 3.人口增长类型的(3)段后期,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 略有上升的趋势? (3)段后期处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后阶 段,属于“现代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 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 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欧洲、北美、大洋洲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生产力水平 在地区上的差异造成的。
自然增 人口增 长水平 长特点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原因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 家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高或低)。
。
主要是因为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较多,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在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时,要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这涉及人口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999.10.12,世界60亿人口日;2005.1.6,中国13亿人口;至2008年,世界总人口已达67亿。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
5.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①时间差异:②空间差异:6.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7.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关心照顾老年人。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
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3.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时候总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
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

完善养老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三项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高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低 - 低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 (1)特征上区分: (2)数值上区分: ①原始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在3.0%以 上,传统型死亡率相对较低
②现代形的出生率一般低于1.5%,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
①
②
③
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先从什么下降开始的?为什么?
2.②阶段后期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3.人口增长类型的③段后期,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略 有上升的趋势?
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差异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 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 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3.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明显加快 加速 缓慢 迅猛增长
4.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1.84 亿 1.84 亿
27.55亿 1.95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CD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 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9 一11题。 1.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 人口比重 A 约高6% B 约低6% C 约高1% D 约低1% 2 .图中 ① ② ③ ④ 四个国家 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 中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1.1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掌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掌握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3.学会阅读各种人口统计图,运用图表和人口状况数据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人口金字塔图、人口三维坐标图、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的判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_______率和_______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总趋势:不断增长。
3.时间差异(1)农业革命前: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革命期间:_______________。
(3)工业革命后:______________。
(4)近100年来:______________。
4.空间差异(1)变化特征发展中国家增长__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增长______________。
(2)人口问题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等。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就业困难。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由______率、________率和_______率三项指标构成。
2.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1)原始型:____ 出生率、______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传统型:____出生率、低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空间差异(1)发达国家:________型。
(2)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__________型到___________型的转变。
1.二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探究一 1、人口数量的时空差异(根据教材图1.2和1.3,填下列表格)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数量情况增长情况2、读教材图1.4及表1.1,完成下表。
地理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自然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增长。
2、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时间差异: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4、地区差异:人口数量,亚洲最多,非洲次之;人口增长,非洲第一,拉丁美洲次之。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类型,划分、特点、判定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2、转化增长模式若发生改变,一定是死亡率先下降。
3、空间分布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想现代型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4、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想现代型的转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一、定义: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二、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迁出地旧大陆(欧亚非)迁入地新大陆(美洲、大洋洲)原因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意义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二战后从发展中亚非拉等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二、国内人口迁移时间流向迁往自然和社农业经济的脆大批迁移会经济条件较弱、频繁的战好的地区争、自然灾害国家有组织、有计划从东部计划经济体有计划、有城市派员支援制、严格的户西部、内地和组织籍管理制度边疆;农民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内地→沿海;改革开放政自发迁移,山区→平原;策、地区发展流量增大农村→城市;不平衡贫困地区→发影响因素特点古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达地区;出现大规模“民工流动”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二、环境人口容量:1、含义:与环境承载力内涵一致2、特点:3、影响因素:资源(最主要)、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4、估计:乐观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中间论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本P6— 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P6 完成活动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家政策、 家政策、自然环境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总趋势: 总趋势:不断增长 近百年来速度最快
增长迅速 增长迅速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多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少 增长缓慢
交通拥堵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增长 中国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开始趋于 印度 的进步, 的进步,人口死 缓慢 巴基斯坦 亡率下降等
计划生 育,控 制人口 增长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 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 为 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 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 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 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 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1000欧元的津贴 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 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 个孩子。 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 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 14. 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 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20% 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 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 婚姻生育观念、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 婚姻生育观念、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战 争及灾害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
因
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缓慢
比较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健 ,一些国 全、生育观念的 家的人口 转变等 数量还会 逐渐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低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低 高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所处历史阶段 原始型
采猎文明到农业 文明初期
发 展
人 口 增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 长 条件极差, 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 模 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 式 差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和人口基数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阅读地理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 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人 口 增 长 最 多
人 口 增 长 最 快 的 大 洲 : 亚 洲 洲 非 : 洲 大 的
人
人口增长不平衡
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
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和人口基数 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地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 代表地区 欧洲和北美 亚非拉 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现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1)读图名 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 (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 (3)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 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人 口 增 长 最 少 的 的 大 大 洲 洲 : 大 洋 洲 洲 欧 : 慢 最 长 增 口
转 变
传统型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 明前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 的 条件明显改善, 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 根 害能力提高, 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 本 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原 因
型
工业文明后期
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产 ,劳动力数量需求减 生产力水平高, 力 少,生产力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 的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 会福利、 会福利、养老保障制
人口再生产
阅读课本P3活动题,思考1 阅读课本P3活动题,思考1、2题。 P3活动题 200000× 4000( 1、 200000×2%=4000(人) 200000× 243799( 200000×(1+2%)10=243799(人) 243799× 243799×1.7%=4145 (人) 2、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 自然增长数 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平均人口数之比 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年内出生人数 ×100% 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的出生率: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人口的出生率: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的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人口的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 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