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8.1不断变化的人口(共36张PPT)

①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 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②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就 业难度;③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 策;
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7.5
6.94 6.96
7
6.5
6.09
6
5.48
5.5 5
4.8
4.8
4.91
4.5
4 1975 1978 1982 1987 1992 1996 2000
P.204的材料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问题
思考:1、根据资料,说说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 有什么不同。
印度—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日本—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的两种人口问题:人口 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这两种问题分别 对应着目前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简要说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对社会发 展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2.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人口现状
读P.294,思考我国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试分析原因。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基本状况
(亿人)
请预测一下,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 国人口总量会怎样变化?并说明你的理由。
就整个世界而言
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 不同的特点。
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口问题
印度人口多,人口快速增长
用水紧张
拥挤的列车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口问题 日本人口正在快速老化,其20%以上人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案教学设计1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统计图表,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通过各种图标和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3.通过实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4.通过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教学难点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出示韩非子、毛泽东、温家宝的图片和人口观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又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就会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问:结合今天中国的人口现状,你比较赞同谁的观点活动2【讲授】讲授2.合理的人口标准及原因复习前一节课合理的人口标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即: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提问:问什么?原因:a、人是生产者,……如果人太……b、人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太多……出示材料: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材料材料一: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材料三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人口分布的定义人口分布的重要性人口分布的研究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人口分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研究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分布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世界人口分布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世界人口分布的格局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上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2.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地图,指出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
讲解:教师讲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
案例研究: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中国人口分布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2 教学内容:中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3.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地图,指出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数据分析:学生分组研究中国人口分布的数据,绘制图表展示人口变化趋势。
第四章: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城市化与人口分布的关系4.3 教学活动:讲解:教师讲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案例研究: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城市或地区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情况,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章:人口分布与环境保护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高中政治:8.1.1 实践的特征 教案(旧人教版必修4)

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实践的特征【本课总体概括】一、本课的地位和内在逻辑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也是“哲学常识”课教学的归宿,因而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说它是全书内容的总结,是因为在前七课中,无论是讲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还是谈及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说它是“哲学常识”课教学的归宿,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目的就是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本课还是全书理论主线的突出体现。
全书的主线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虽然前七课也体现了这两个统一,但侧重点是不同的。
1-4课讲述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人们应当按照它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它、改造它,强调客观决定主观。
第5课提出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从人的认识过程分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问题。
第6、7课从一般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的角度讲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本课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突出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无论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还是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完成。
可见,学好本课既有助于深刻理解前七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
2、内在逻辑(1)全课以实践的观点为中心,由两节六个框题组成。
第一框题阐明实践的含义和特征,这是本课立论的基础,也是逻辑的起点。
第二、三框题讲实践的作用,即实践在社会发展和认识中的作用,而根本的作用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框题),其次才是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三框题)。
那么,实践是谁的实践呢?第四框题作出回答,讲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实践之所以具有那么重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其主体是人民群众。
2020春人教地理必修二第1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

2020春人教地理必修二第1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下图是澳门围海造陆形成的新城区(A、B、C)人口规划图。
据此,完成1~2题。
1.规划围海造陆新区人口的主要考虑因素是()A.水资源B.交通便捷度C.新区面积D.科技水平2.为提高各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A.大力增加住宅面积,缩小绿地比例B.增加居住建筑密度,提高人口容量C.增加居住建筑物高度,提高人口容量D.建立便捷交通系统,促进内外交流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围海造陆形成的新区面积越大,人口越多,故影响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新区的土地面积,C项正确。
第2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教育、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作为同一区域的围海造陆新区,资源、科技、经济、教育、生活消费水平相差不大,变动较小,只有地区开放程度会有较大出入,交通越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的人口容量越大,且交通设施的建设会提高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
大力增加住宅面积,缩小绿地比例会增加地区的人口容量,但是会降低区域的空气质量,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故A项错误。
增加居住建筑密度,增加居住建筑物高度,可以增加人口容量,但是在现有资源固定的情况下,增加人口容量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故B、C项错误。
答案:1.C 2.D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几题。
3.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3.【答案】B【解析】观察图中曲线变化,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一直较低,但总体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总量呈增加趋势,所以选B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大部分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要么务工,要么经商,到1995年流动人口达8 000多万。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4.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庞大的人口压力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4.【答案】B【解析】人口压力大对职业选择的文化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不一定会导致“全民经商”,A错;改革开放的政策对人口文化的影响较小,不属于根本原因,C错;工商业者地位的变化是一定的影响因素,但不应会导致“四海为家”,D错。
高中必修二复习资料全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
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
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
chinadaily双语新闻:世界人口到2025年将达81亿

⽆忧考英语资源频道为⼤家整理的china daily 双语新闻:世界⼈⼝到2025年将达81亿,供⼤家阅读参考。
The United Nations forecast Thursday that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from 7.2 billion today to 8.1 billion in 2025, with most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more than half in Africa. By 2050, it will reach 9.6 billion.India's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surpass China's around 2028 when both countries will have populations of around 1.45 bill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While India's population is forecast to grow to around 1.6 billion and then slowly decline to 1.5 billion in 2100, China's is expected to start decreasing after 2030, possibly falling to 1.1 billion in 2100, it said.The report found global fertility rates are falling rapidly, though not nearly fast enough to avoid a significant population jump over the next decades. In fact, the U.N. revised its population projection upward since its last report two years ago, mostly due to higher fertility projections in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children per women. The previous projection had the global population reaching 9.3 billion people in 2050.John Wilmoth, director of the Population Division in the U.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aid the projected population increase will pose challenges but is not necessarily cause for alarm. Rather, he said, the worry is for countries on opposite sides of two extremes: Countries, mostly poor ones, whose populations are growing too quickly, and wealthier ones where the populations is aging and decreasing."The world has had a great experience of dealing with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Wilmoth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World population doubled between 1960 and 2000, roughly. World food supply more than doubled over that time period.""The problem is more one of extremes," he added. "The main story is to avoid the extreme of either rapid growth due to high fertility or rapid population aging and potential decline due to very low fertility."Among the fastest-growing countries is Nigeria, whose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surpass the U.S. population before the middle of the century and could start to rival China as the second-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By 2050, Nigeria's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ach more than 440 million people, compared to about 400 million for the U.S. The oil-rich African country's population is forecast to be nearly 914 million by 2100.The report found that most countries with very high levels of fertility — more than 5 children per women — are on the U.N. list of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Most are in Africa, but they also include Afghanistan and East Timor.But the average number of children per woman has swiftly declined in several large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India, Indonesia, Iran, Brazil and South Africa,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in much of the developing world.In contrast, many European and eastern Asia countries have very low fertility levels."As a result, these populations are aging rapidly and face challenges in providing care and support to their growing ranks of older persons," Wilmoth said.Wilmoth cautione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uncertainty about population trends." He said projections could change based on the trajectories of three major components — fertility, mortality and migration.Still, population growth until 2050 is all but inevitable.The U.N. uses the "medium-variant" projection, which assumes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the fertility levels of intermediate-and high-fertility countries in the coming years. In the "high-variant" — if women on average had an extra half of a child — the world population would reach 10.9 billion in 2050. In the "low-variant" — if women on average had half a child fewer — the population would be 8.3 billion in 2050.Among the notable findings in the report:•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regions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5.9 billion in 2013 to 8.2 billion in 2050. In contrast, the populatio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s expected to remain largely unchanged during that period, at around 1.3 billion people.• Africa's population could increase from 1.1 billion today to 2.4 billion in 2050, and potentially to 4.2 billion by 2100.•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less-developed regions is at all time high at 1.7 billion. In those regions, children under age 15 account for 26%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poorest countries, children constitute 40% of their populations, posing huge challenges for providing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wealthier regions, by contrast, children account for 16% of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 whole, the number of older people has already surpasse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by 2050 the number of older people will be nearly twic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Low-fertility countries now include all of Europe except Iceland plus 19 countries in Asia, 17 in the Americas, two in Africa and one in Oceania.• The populations of several countries are expected to decline by more than 15% by 2050, including Belarus, Bulgaria, Croatia, Cuba, Georgia, Latvia, Lithuania, Republic of Moldova, Romania, Russia Serbia, and Ukrain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for the world as a whole rose from 47 years in 1950-55 to 69 years in 2005-2010 and is projected to reach 76 years in 2045-2050 and 82 years in 2095-2100. 查看译⽂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6⽉13⽇最新报告预计,世界⼈⼝到2025年将从72亿增长⾄81亿,到2050年世界⼈⼝将达96亿。
全世界人口总数

全世界人口总数
全球人口数量是78亿。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21年12月31日报道,美国普查局称,世界人口2021年增加了7400万,达到78亿。
中国仍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人。
13.8亿人口的印度紧随其后并可能在2025年超过中国。
美国以约3.32亿人口位居第三,接下来是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分别约有2.75亿和2.38亿人口。
亚洲: 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60,欧洲: 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13.4,北美洲: 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8.1,非洲: 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12.3。
大洋洲: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0.5,南美洲: 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5.6,南极洲: 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人口2030年可能超中国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口问题
• 日本人口正在快速老化,其20%以上人口的 年龄在65岁或以上,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 国家之一。根据日本政府2012年公布的一份 报告,在2060年老年人(65岁以及以上)比重 将达到近40%。
2、简要说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对社会发 展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后…… 错误的生育观念和错误的 生育工政业策革命前……
后……
死亡率降低 出生率很高
12
人12口增 长3105迅速
100
世界人口增长在工业革命之前增长缓慢,工业革
命之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来自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类 的世界生人存口环数境量,变提化高的总了形利势用:适不应断增自长然环境和防御灾害 疾世界病人的口能每力增,长死1个亡10率亿下所降用的较时快间。在不断缩短
印度—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日本—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的两种人口问题:人口 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这两种问题分别 对应着目前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印度的人口压力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 内发生改变(迁入、迁出)
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看图8-3,回答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口迁移对欧洲人口数 量的影响。
2、说说人口的迁入会对当地发展产生什么 影响?
为该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引进了不少高素质 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引发交通 拥挤、居住困难、卫生、教育等社会问题,加大政 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增加管理难度;增加加重人 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你知道今天世界的人口数量大 约是多少?
全 世 界 每 秒 钟 大 约 出 生 4.3 人 、 每 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 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 增长约8296万人。
二战结束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猛增长。
12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发展第,医二疗次卫世生界事大业战的前进……步
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日本鼓励国民多生我多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小孩可以在每个 月得到政府5000日元的补助,而第三个小孩可以每月得到1 万日元的补助。
意大利生育的婴儿从第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 的1000欧元的津贴。
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 样。
印度尼西亚规定“夫妇可以自由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 隔”,但“(该)决定要符合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良心和责 任感并符合政策”。
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 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 住房、就业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 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劳 动力逐渐减少,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怎样的人口数量才算合理?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起促进或延缓 作用,人口应适度 发展,应与社会经 济的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伊朗《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本法颁布实施满1年后出 生的第四个及其以后的儿童不再享受法律规定的有关儿童数
世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二战结束后…
界
人 口 的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人口迁移(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
数
量
变 化
世界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
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 的增长速度越快。
有人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
数量增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人口 数量增长少,这句话对吗?
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影响地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人口标准:人口应当适度增长,应当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和环 境保护相协调。
就整个世界而言
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 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 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 点是否相同呢?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增长率差异大,发达国家增长率 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增长率普遍较高。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问题
思考:1、P94资料,说说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 有什么不同。
请你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 指出相应的人口问题的对策。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计划 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则采取鼓 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等措施。
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日本鼓励国民多生我多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小孩可以在每个 月得到政府5000日元的补助,而第三个小孩可以每月得到1 万日元的补助。
意大利生育的婴儿从第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 的1000欧元的津贴。
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 样。
印度尼西亚规定“夫妇可以自由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 隔”,但“(该)决定要符合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良心和责 任感并符合政策”。
伊朗《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本法颁布实施满1年后出 生的第四个及其以后的儿童不再享受法律规定的有关儿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