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方红豆杉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_郑健
红豆树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

红豆树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红豆树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其研究现状和濒危保护建议如下:研究现状:1. 生态学研究:红豆树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恢复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调查红豆树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特点等,探究红豆树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开展红豆树的生态恢复研究,为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理生态学研究:生理生态学研究主要关注红豆树的生理机制和生态适应性。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红豆树的生长生理、抗逆生理等方面,探究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长潜力,为红豆树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3. 遗传资源保护:红豆树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等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通过开展遗传资源保护,可以保护红豆树的种质资源,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4. 应用研究:红豆树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木材利用、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红豆树的木材性质、药用成分和观赏特点等,开发红豆树的应用价值,为红豆树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濒危保护建议:1. 建立自然保护区:针对红豆树的濒危情况,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豆树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红豆树的生态环境和种群资源,防止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红豆树的破坏。
2. 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开展红豆树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红豆树的分布、数量、生境特点等信息,为保护红豆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红豆树种群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濒危问题。
3. 加强遗传资源保护:针对红豆树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保护,包括建立红豆树种质资源库、加强遗传资源圃建设等措施。
通过遗传资源的保护,促进红豆树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推广生态恢复技术:针对红豆树的生态环境和生境特点,推广生态恢复技术,如人工造林、植被恢复等。
通过生态恢复技术,改善红豆树的生态环境,提高其生态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5.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是红豆杉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丰富的红豆杉属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采伐、砍伐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红豆杉属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功能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日益减弱,对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建立红豆杉属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整理红豆杉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二、加强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建设,划定和管理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保护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红豆杉属植物的保育与繁育;
三、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深入了解红豆杉属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等,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红豆杉属植物这一宝贵的生物遗产。
- 1 -。
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分析(初稿)1 -1(1)

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分析摘要: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观赏、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我国I级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本文结合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的保护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濒危原因保护措施引言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观赏、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我国1级濒危保护植物。
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等 15 个省区。
但近些年却受到较大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影响,生长形势较严峻。
为了有效保护南方红豆杉资源,现对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进行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濒危原因进行总结,提出保护对策。
通过分析南方红豆杉濒危的原因,讨论保护对策,旨在为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南方红豆杉的保护现状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抗癌植物,南方红豆杉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南方红豆杉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的稀少性,南方红豆杉是浅根植物,主根不发达,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生存繁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所以非常稀少。
很长时间以来,世界上还没有大规模的南方红豆杉的原料林基地。
由于它的珍贵性,很多地方的人都被它的生理性所能换来的经济效益所诱惑,大量“侵害”本来已经数目不多的南方红豆杉,在一二十年前的云南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惨状。
虽然对于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已经提高到了联合国的管理层面,但是如今对于南方红豆杉,很多不法分子还是对之虎视眈眈。
早在1998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南方红豆杉就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
国家林业局也对南方红豆杉的保护以及发展做过批示,明确表示红豆杉属于中国的一级保护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国家林业局还支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建造南方红豆杉林,提倡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来参与或者建造南方红豆杉林。
江西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策略

农业资讯NONGYEZIXUN农业信息江西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策略林 鲸(江西省铜鼓县林业局,江西铜鼓 336200)摘 要 南方红豆衫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野生植物,集药用、观赏和材用为一体,而且是十分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因而遭到人们大量采伐,野生南方红豆杉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繁殖上存在很大限制,以至于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严重匮乏。
基于此,结合江西铜鼓县的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以期为保护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保护利用江西铜鼓县位于赣西北边陲,以山地地形为主,并且林地覆盖面积达到87%以上,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在16.4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能到达1771.4 mm,十分适宜植物生长。
铜鼓县环境十分适宜南方红豆杉生长,但是随着不断开发利用,却没有合理的保护工作,导致当地南方红豆杉资源也逐渐出现发展问题。
实现当地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分布现状的详细调查,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更能推进当地南方红豆衫的可持续性开发。
1 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的现状江西省自然环境条件大多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而且当地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与南方红豆杉相关习性接近,更利于其生长繁殖。
赣西北罗霄山脉山地丘陵区是江西野生南方红豆衫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而铜鼓县也处于所在环境内,不仅南方红豆杉数目比较多,而且就生长环境而言,也是区域内最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的地区,能有效促进其生长,并且当地南方红豆杉以群落分布为主,集中紧密,具备一定的自然更新能力,有很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南方红豆杉是常绿针叶乔木中的一种,喜欢生长在山脚处比较潮湿的环境,而且经常发现和其他阔叶树木、针叶树木或者是竹类植物混合生长[1],就铜鼓县地区来说,南方红豆杉多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山地区域,全县南方红豆杉所占面积达到13 330 hm2以上,目前共有南方红豆杉80余万株,其中树龄达到百年的有2 000多株,更有不少已至千年树龄,被誉为是全国有名的“南方红豆杉之乡”。
南方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开发与发展前景浅析

南方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开发与发展前景浅析南方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其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备受青睐。
南方红豆杉的药用原料林开发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本文将对其开发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南方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开发现状南方红豆杉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如云南、福建、广东等地,树龄一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目前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
由于南方红豆杉的珍贵药用价值,导致其资源受到了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地区南方红豆杉的数量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各级相关部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目前,南方红豆杉的药用原料林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的重要产业。
在一些南方红豆杉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政府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南方红豆杉的种植和开发。
一些企业也投资大量资源,建设南方红豆杉的人工种植基地,以保证南方红豆杉的稳定产量和质量,并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南方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发展前景1.产业化发展空间广阔:南方红豆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中药材之一的南方红豆杉必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南方红豆杉的药用原料林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技术研发持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培育、优化种植环境等方式,使得南方红豆杉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南方红豆杉的药用价值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南方红豆杉等珍贵资源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未来,南方红豆杉的资源保护将会更加得到重视,促使南方红豆杉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红豆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红豆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李小鹏叶健邵晓雪苏恒(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33000)摘要:红豆杉是一种常绿大乔木,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红豆杉在地球上已存在250万年,是第四纪古老孑遗的植物。
红豆杉是当前全球提取抗癌有效成分紫杉醇的唯一来源,具高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
本文简单阐述了红豆杉的概念与生物学特征,分析了红豆杉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现状,并探讨了红豆杉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以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若干参考,使红豆杉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中图分类号:S79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8-0228-01红豆杉又被称为紫杉、胭脂柏,是一种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多分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洲寒带、温带与热带地区。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红豆杉的品种有11种,我国是红豆杉的重要分布国家,在我国发现的红豆杉有四种,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与东北红豆杉,还有另一个变种———南方红豆杉。
红豆杉是抗癌有效成分紫杉醇的唯一提取源,当前已成为世界植物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红豆杉的基本概念与生物学特征红豆杉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分布于海拔1000~ 1200m的山林当中。
红豆杉的种类众多,包括分布于东北长白山、黑龙江、辽宁东部等山区的东北红豆杉;分布于滇西、贵州等的云南红豆杉;分布于滇东与滇西南的南方红豆杉与颁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与东南部的西藏红豆杉。
红豆杉集材用、药用、观赏、绿化等价值于一体,具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红豆杉可提出紫杉醇,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抗癌药物的有效成分,成为各国植物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红豆杉喜阴,多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有极强的土壤适应能力,喜具良好排水性、含丰富腐殖质的酸性黄壤,但也能生长于中性与钙质土中[1]。
另外,红豆杉具强气候适应能力与萌芽力,病虫害较少,寿命较长。
2红豆杉产业现状对于红豆杉种质资源的研究,当前多在于其药用价值方面,我国甚至掀起了一股“红豆杉”热,使红豆杉逐步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各方经营目的有所差异,且品质良莠不齐。
红豆树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

红豆树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红豆树(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的树木。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次生林中,是一种珍稀的阔叶乔木。
由于其木材具有高密度、坚硬耐磨、纹理美观等特点,在制作家具、乐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红豆树的种群数量日渐减少,正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目前,关于红豆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种群分布和生态特征: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对红豆树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研究表明,红豆树喜光、耐旱、耐寒、忍耐劣质土壤,但在过度开发、生境破坏以及人类活动干扰下,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红豆树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研究发现,由于采伐、植株数量的减少和种群的隔离等因素,红豆树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和降低,这将对其适应环境、抗病虫害等方面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3. 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研究者还通过对红豆树的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的研究,探索了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位。
对于红豆树的生态位保护和人工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红豆树的濒危状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1. 加强立法和政策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红豆树的保护地位,限制和规范采伐行为,增加生态保护的力度。
2.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对红豆树的种质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收集,并建立种质资源库,储存种子、苗木以及遗传样本,保护和利用其遗传多样性。
3. 重视人工培育与繁殖:发展红豆树的人工繁殖技术,通过引种、人工授粉、嫁接等方式增加红豆树的种群数量,减少自然环境下的采伐压力。
4. 加强生境保护与恢复:加强对红豆树生境的保护与管理,恢复和改善其生长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生境的破坏。
5. 开展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豆树种群数量、生境需求、种群动态、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高公众对红豆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红豆杉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自然灾害等原因,其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红豆杉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建立完善的资源数据库,了解其种类、分布、数量、生态特征等信息,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与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控制采伐和砍伐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红豆杉属植物种群的复壮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推广红豆杉属植物的种植和人工培育,培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栽培技术和成活率,实现人工培育与自然保护相结合,保护和利用两不误。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红豆杉属植物保护与利用中来。
总之,保护和发展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我国环保事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 期
郑 健等: 江西省南方红豆杉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653·
空间发展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2. 1. 2 生存要求特殊 红豆杉属于阴性树种,生 长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的 协调一致,此外对植物种间搭配要求特殊,还需要 有合适的海拔和水温等要求。 2. 1. 3 适应能力差 自然状况下,各树种之间存 在着竞争以获得优势,保持种群数量,但是红豆杉 一般状况下处于林地的中下层,呈现灌木化特征, 处于长期被压状态。 2. 2 人为因素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in Jiangxi Province
ZHENG Jian,ZHU Qi
(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Biological Resources Institute,330096,Nanchang,PRC)
血栓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到诸多环节,与机
体抗凝血能力、血小板凝聚功能等有密切联系,抑 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凝聚率对预防心脑血 管疾病效果突出。有学者对复方红豆杉片的抗血 栓功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理状态下的 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比率能被显著抑制,复方红豆 杉片能够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体现出活 血化瘀、抗血栓的作用[5]。 1. 4 其他用途
摘要: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属濒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根据相关研究,红豆杉具备
抗血栓、调节血脂以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特别其具备抗肿瘤功效。重点分析了江西红豆杉的濒危现状,并提
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红豆杉; 保护; 濒危; 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S791. 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3679( 2014) 05 - 0651 - 05
mairei) 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由于开采过度、人 为盗伐严重等原因导致红豆杉濒临灭绝,其特殊 的生长条件也是导致濒危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典型的阴性树种,红豆杉生长缓慢,成材时间 长是 其 典 型 特 征,因 此,常 表 现 为 混 生 和 零 星 分 布,一 般 在 山 坡 下 的 湿 地 生 长,生 长 条 件 要 求 苛 刻。此外,天然红豆杉品种雄株和雌株的比例约 为 1∶9,且为雌雄异株,进行异花授粉,因此雌雄 混生的环境中才能采集到树种。由于丰年出现的 频率不高,故此,每年结实率低成为了影响树种繁 衍的重要因素。同时,红豆杉的种子具备典型的 综合休眠特征,种胚的分化与生长极易受到外界 环境的抑制,导致幼苗的成长性较差。
Abstract: Taxus known as a living fossil plants,endangered species,in our country is listed as the first grade protection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search,Taxus has a variety of anti thrombosis,blood lipid regulation and anti-tumor,especially its anti tumor effect.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endangered situation of Jiangxi Taxu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taxus chinensis; protection; endangered; anti tumor
3 红豆杉保护措施
图 1 宜黄黄陂镇蛟湖村“罗峰山”山场被盗伐的 南方红豆杉
3. 1 政策扶持 红豆杉开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取紫杉醇,
而相关产品加工需要高新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加 强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红豆杉生长周期长,速 度慢,因此为充分保护红豆杉资源,应该建立品种 培育和品种保护的政策,此外还应该确立违法开 采的处罚措施,多方入手对红豆杉的可持续发展
第 32 卷 第 5 期 2014 年 10 月
江西科学
JIANGXI SCIENCE
Vol. 32 No. 5 Oct. 2014
doi: 10. 13990 / j. issn1001 - 3679. 2014. 05. 017
江西省南方红豆杉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郑 健,朱 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330096,南昌)
红豆杉生 长 缓 慢,木 材 细 密 程 度 高,干 缩 性 小,边材为淡黄色,芯材为橘红色,耐腐蚀性强,是 一 种 珍 贵 的 木 材,在 雕 刻 艺 术 品 中 被 广 泛 使 用。 此外,在建筑、家具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且价格 不菲。
2 江西红豆杉濒危现状
2. 1 江西红豆杉自然条件 江西省 是 南 方 红 豆 杉 ( Taxus chinensis var.
0 引言
红豆杉[1]( Taxus chinensis) 是我国的特有品 种,集观赏、药用和材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开发 利用价值很高,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红豆杉含有某 种成分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受到人们 的追捧。正因为如此,红豆杉开采、盗伐过多,濒 临灭绝,保护红豆杉的工作迫在眉睫。
1 红豆杉的功能分析
水口村坪坑组红豆杉被盗伐现场照片 被盗伐红豆杉山场
被盗伐红豆杉树蔸
被盗伐红豆杉树
被盗伐红豆杉上山路
被盗伐红豆杉现场遗留的工具
图 2 乐安县谷岗乡水口村委会坪坑村小组安上 山场被盗伐的南方红豆杉
2. 2. 3 生态破坏 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对红豆 杉的破坏力极强,当地居民喜欢使用红豆杉建造 房屋或者常见的生活用品,导致了红豆杉品种发 展缓慢。同时由于山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红豆 杉的保护意识不足,开采过程中也导致了生态破 坏,影响了红豆杉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重了红 豆杉资源的减少。开采过程多是传统方式,因此 对水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开采区出 现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对红豆杉的生长产生了 消极影响。 2. 2. 4 管理不善 缺乏红豆杉保护的相应机制 也是导致当下江西省红豆杉濒危的重要因素之 一。由于制度缺乏,导致过度开采、盗伐等行为得 不到有效的制裁,对红豆杉保护不力。此外,红豆 杉分布零散也加大了管理难度,需要建立相应的 管理机制,加强对红豆杉的保护。
除去药用价值之外,红豆杉品种用处还有很 多,树形优美,叶色美观,是难得的观赏佳品; 木材 纹路细密、耐用抗腐,是罕见的木材。
红豆杉品种枝叶浓密,古朴典雅,尤其是秋季 成熟之时,种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因此被称为“红 豆杉”。作 为 灌 木 红 豆 杉 常 被 用 作 盆 栽,也 被 用 于庭园阴处当作风景树,观赏价值极佳,人工修剪 之后可以将盆景修饰成圆形、伞形或塔形,备受人 们喜爱。
1. 1 红豆杉概述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为常绿乔木或者灌
木,叶深绿色,呈现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雌雄异株,
种子 呈 坚 果 状,是 优 质 的 木 材,同 时 兼 具 药 用 功 能,还 是 良 好 的 观 赏 树 种,含 有 抗 癌 作 用 的 紫 杉 醇,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红豆杉属共计 11 种,在我国存在 4 种,属于一级濒危保护品种。在 我国,红豆杉主要分为云南红豆杉( Taxus yunnanensis)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a) 、西藏红豆杉 ( Taxus wallichiana Zucc. ) 以及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其中南方红豆杉当下过度开 采、盗伐情况严重,处境最为严峻,本文重点研究 的江西红豆杉就属于南方红豆杉的范畴。 1. 2 生物学价值
·652·
江西科学
2014 年第 32 卷
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持意义重大,该品种与南方铁 杉、穗花杉、仁昌木莲和观光木等物种密切相连, 此外,包括鸟类和微生物等生存都依赖红豆杉,对 保护生物学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根据 有关研究发现,红豆杉中存在一些真菌对紫杉醇 的生成有重要作用。当下红豆杉分布零星,多有 被损坏的痕迹,对红豆杉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和 保护刻不容缓。 1. 3 医药用途 1. 3. 1 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红豆杉体内 含有对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紫杉醇和类似 物,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 SMMC-7721 的 作 用,使癌细胞停留在 G / M 期,同时对细胞凋亡程 序的诱导作用突出。根据有关试验表明,红豆杉 细胞二氯甲烷提取物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和 处理物浓度的增加,处于 G / M 期的癌细胞明显增 加,由此可见红豆杉细胞提取物能够抑制癌细胞。 作为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资源,红豆杉细胞 内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产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最明显的为紫杉醇和紫 杉烷类次生产物[2]。 1. 3. 2 调节血脂作用 我国对红豆杉调节血脂 的功能很早就有相关研究,在古代医术中对红豆 杉就有通利血脉、伸筋壮骨的描述。现代医学研 究表明,红豆杉提取物中存在胡萝卜甙、儿茶精和 脱皮甾酮等化学成分,对血糖调节有重要作用,能 够影响糖转化抑制糖吸收,同时还能调节血脂,降 低胆固醇。经临床药理毒理学研究表明,红豆杉 提取物无肝肾损伤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表明红豆 杉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嗜睡乏力等常见临床症 状,试验后受试者体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 显著降低,表明红豆杉提取物能够调节血脂[3]。 1. 3. 3 抗炎抗血栓作用 红豆杉能以树皮、树枝 和树叶入药,对肾炎浮肿和小便不利等症效果突 出,据 有 关 研 究 表 明,红 豆 杉 水 煎 液 抗 炎 作 用 明 显。炎症是临床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状况,而红豆 杉体 内 含 有 桂 皮 素、紫 杉 醇、二 萜 醇 以 及 桂 皮 酸 等,尤其是紫杉醇能够结合受体细胞内的微观蛋 白,对白血病和乳腺癌等疾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其中含有的槲皮素能够祛痰止咳,抗炎抗过 敏。有关试验表明红豆杉水煎液对小鼠耳廓肿胀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推测红豆杉有抗炎作 用,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