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过关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过关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颤抖(zhàn)奠基(diàn) 弥高(mí)零乱不堪(kān)B.深邃(suì) 函寄(hán) 磐石(pán)义愤填膺(yīng)C.踌躇(chú) 下颔(hàn) 含蓄(xù)目不窥园(guǐ)D.荒谬(miù) 匀称(chèng) 独裁(cái)小心翼翼(yì)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刀剑的尖端全都露出来)B.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C.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D.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振宁,1922年生,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出自臧克家的代表作《老马》。
C.萧红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
D.《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纪传体通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B.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杭州市西湖银泰边,有近百平方米的一间“白领餐厅”,装饰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D.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怎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18分)一、选择题(12分)1.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磐石(pán)含蓄(xù)白皙(xī)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筹划(chóu)赫然(hè)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g)暑名(shǔ)鞠躬(jū)迥乎不同(jiǒng)D.涉猎(shè)迭起(dié)澎湃(bài)妇儒皆知(rú)【答案】A【详解】B.荒缪(荒谬);C.暑名(署名);D.澎湃(pài),妇儒皆知(妇孺皆知);故选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
A项,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
故选A。
3.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①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①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①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答案】D【详解】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积存与运用(25 分)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出色人物而光辉cànlàn 。
他们中有c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贵重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抱负的憧.(A.tóng B.chōng)憬与追求。
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当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说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日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有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进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奉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菜qí()蝉tuì()叮zhǔ()shùn()息书shú()轻jié()花pǔ() shàn()笑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4分)(1)拍雪人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4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是写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4.名句积累(4分)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竹里馆》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菜畦qí讪笑shān确凿záo 瞬息shùnB.油蛉líng 秕谷bǐ涉足shè 伫立zhùC.收敛jiǎn书塾shú旋转zhuàn 襟上jīnD.蝉蜕tuì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相宜陋丑瞬息人迹罕至B.确凿讪笑肿胀荒草萋萋C.书塾幽寂搏学来势凶凶D.瞬息嫉妒叮嘱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轻捷(快)鉴赏(鉴定)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B.渊博(深)总而言之(说)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人声鼎沸(水开)D.嫉妒(忌妒)讪笑(嘲讽)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分)(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
(A.嘲笑B.嘲弄C.玩弄)(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A.请求B.征求C.求取)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何以中国?何以中国人?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却为一代代青少年反复追问。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行走的课堂”充分诠释了在各个领域“强国复兴”的征途中“如何有我”和“何以有我”。
节目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在“行走的课堂”中鼓励青少年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一、读·书(12分)【书法·匠心瓷韵里的中华文化】1.一个大英博物馆,半部中国文物史。
一篇名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文章一经刊登,便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随后,有网友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家国永安”属于楷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B.宋代瓷枕上“家国永安”四个字传递出人们对家国安宁的深切企盼。
C.“春寿”属于篆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D.“春寿”二字一波三折,其造型和题文内容,体现了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中华文化韵味。
【诗文·感受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2.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
(10分)作者及出处诗句感悟李商隐《夜雨寄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窗剪烛”间遥想团聚之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2)____________,“故园菊”中感悟思乡、安故园》____________。
忧民、盼和之真切。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梦境里体会报国之志及拳拳之心。
诸葛亮《诫子书》(4)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5)____________。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已经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⑥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9分)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xù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篷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rěn 无比的生的意志。
在这样一个巨人面前,还有谁不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含xù()坚rěn()深邃()(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凝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段中画线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至(2)题。
(4分)(1)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试卷,附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4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坚民主自由C.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5.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4分)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树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
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七(下)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评(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秦益辉校对:毛小樟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24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菜畦.(qí)盔.甲(kuī)蝉蜕.(tuì)人迹罕.至(hǎn)B、延.绵(yán)讪.笑(shàn)嫉妒.(dù)黄草萋萋.(qī)C、锡箔.(bó)脑髓.(suí)瞬.息(shùn)来势汹汹.(xiōng)D、骊.歌(lí)伫.立(zhù)麻渣.(zhā)鸡毛掸.子(dǎ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 (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③我对他很________(A恭敬B尊敬C敬重),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_______(A居然B竟然C果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难道你能否认你不该刻苦学习了吗?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D.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4.默写填空:(8分)(1)独坐幽篁里,。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山际见来烟,。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6、同学们,丑小鸭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假如你是小丑鸭的好朋友,在它希望被美丽的天鹅弄死之前,你最想和它说什么?(50字左右)(3分)二、阅读理解(28分)(一)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www..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我”回家看到什么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何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乡村教师岳勇(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
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
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
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
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
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
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
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
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
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
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
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
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14)“是的。
”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
我是其中一位。
1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 分)11、“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
(4 分)12.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 分)13.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这是为什么?( 4 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14、(一)读卞之琳的《断章》,谈谈你有何体会?(4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文言文阅读。
(共14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2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稍稍宾客..其父()(4)邑人奇.之()16、本文一开头用一句话9个字交代了主人公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2分)①_________ _②_______ 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17、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秀才观之()④余闻之()18、翻译下列文言短句:(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19、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3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
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
人是这样,世界上万事莫不这样。
关于成长,你一定还有好多话要说----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C2、A B A A3、D4、略5、示例:①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②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同学只要能说出对烦恼的感受即可)6、略二、阅读理解(一)7.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了下来,老高急匆匆地告诉她妈妈从医院来了电话,等等。
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
8.是。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9.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二)10、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
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
每个要点1分。
11、①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②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12、插叙。
(1 分)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3分)13、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
每个要点2分。
三、古诗文阅读(一)14、提示:答案并不惟一,意思重在“相对”上,世间的人物、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二)15、团结完成以……为宾客认为……奇特16、籍贯身份姓名职业17、①书具②仲永③诗④这件事18、不使学19、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四、写作(3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