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词义的理解,应结合所在语句来理解。

“可汗大点兵”的意思是“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所以对“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B。

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ò()雄 chí()【答案】zhùjiān qí tuòxūn cì鬓辔朔雌【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拼音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这些字词都是《木兰诗》中的重点字词,要求重点掌握。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答案】D【解析】十二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4.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喷涌珠丝马迹缠绕红熟B.谰语班谰亘古申吟C.丰绕飘扬过海泛烂桨液D.镐头土穰蚱蜢原野【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

A中“珠”应为“蛛”,“熟”应为“薯”。

B中“班谰”应为“斑斓”,“申”应为“呻”。

C中“绕”应为“饶”,“飘扬”应为“漂洋”,“烂”应为“滥”,“桨”应为“浆”。

D中“穰”应为“壤”。

C项错误最多,所以选C。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答案】D【解析】A、“无时无刻”用词不正确;B、缺主语;C、“闻到”与“鸟语”矛盾;2.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答案】xia【解析】古诗讲究押韵,为了和“家”押韵,因此“斜”在这里读作xi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答案】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解析】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静谧、优美、和谐的山村风景。

【考点】【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3】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答案】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解析】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

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

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

3.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初一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

初一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

初一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惩罚(chéng)D. 载重(z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知识。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风景如画。

D.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确定。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B.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C. 老师严肃地批评了我们。

D. 她高兴地接受了礼物。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令人叹为观止。

B. 这篇文章的结尾真是画龙点睛。

C. 他总是夸夸其谈,不干实事。

D.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格外鲜艳。

B. 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她的笑容很甜美。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样。

C. 他总是勤奋工作,从不偷懒。

D. 这个地区的物产非常丰富。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他喜欢在海边散步。

B. 我喜欢在图书馆阅读。

C. 他喜欢在花园里画画。

D. 我喜欢在公园里跑步。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

B. 他的脸色看起来很苍白。

C. 这个苹果看起来很新鲜。

D.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美。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

B. 这本书的第一版是在五年前出版的。

C. 他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

D. 这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选手。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试题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试题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①。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也。

”________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吾子矣。

”________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________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选自刘向《列女传》)【注】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gǔ)人:商贩。

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乃/遂/卒B.乃/卒/遂C.遂/乃/卒(2)选文讲述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多次搬家,努力为孟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孟子成为“大儒”的故事。

下面的语言材料,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

(5分)(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ōng lóng__________、幽雅。

(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3)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________着。

(4)除非是为了xuàn yào_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5)你洁白的身影,让qiáo cuì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2.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分)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_____, _____。

3.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_________。

A.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二、默写默写(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2),把酒话桑麻。

(3),禅房花木深。

(4)争渡,争渡,。

(5)乡书何处达?。

(6)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

(7)写出一句《〈论语〉十二章》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是三、综合性学习这学期,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好多次语文活动吧,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活动情况。

【漫游语文世界】商店门牌,电视广告或者报刊杂志等,到处都有语文,请举一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关于语文实际运用的例子并简要分析:(3分)举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导读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烘托(hōng)镶边(xiāng)岑寂(céng)B.奢侈(chí) 叫嚣(xiāo)皎洁(jiǎo)憩息(qì)C.盛馔(zhuàn) 窥伺(kuī)麒麟(qí) 蓑衣(suō)D.澄清(chéng) 引吭(háng) 隽妙(juàn) 譬如(b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伶俐忧戚婉转呼朋引伴B.嘹亮水藻愚蠢左顾右盼C.琐粹分娩伺候蹑手蹑脚D.轻飔浩莽蹇劣融融泄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在音乐老师尴尬之时,迟到的刘阳蹑手蹑脚地从后门溜了进来。

B.我们漫步在静谧的古银杏森林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C.那个小胖妞虽然跟不上音乐节奏,但仍然使劲地扭动,父母在旁边忍俊不禁。

D.课后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无可言喻的。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二、默写默写填空。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3)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4)《次北固山下》中抒发作者思乡情愁的诗句是:,。

(5)《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萧条、冷落的句子是,。

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句子是:,。

(6)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

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

(7)春天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

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曾一次次地对春天进行歌颂。

有句古诗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恰好与朱自清的《春》一文中“,。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其他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1)发窘(2)隐匿(3)酝niàng (4)qí长2.依照例句,仿写句子。

(3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轻,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指出下列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1)风尘朴朴()(2)消声匿迹()(3)名付其实()(4)笑容可菊()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3分)A.忽然十余次飞马报道。

(飞马:这里指骑着快马传送紧急军情的人)B.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走:这里指走掉)C.京京有点儿发窘。

(发窘:这里指感到为难,不知所措)D.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

(孔武有力:这里指勇武而有力量)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

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C.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游泳。

四、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1)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初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把答案工整的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2分)有人偏爱原野的静秘,有人独享夜莺的撩亮。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一棵枫树,表皮灰暗而粗犷.(),发着苦涩气息,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锡箔盔甲感慨人声顶沸B、朗润抖擞响晴花枝招展C、澄清静谧吝啬淅淅历历D、铃铛化妆絮叨美不胜收3.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4、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李帅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冬天的济南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意慷慨悲壮著称。

6. 按要求默写。

(9分)(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作者惆怅和恋恋不舍的诗句是:,。

(3)__________________,山岛耸峙。

(曹操《观沧海》)(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7)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______ 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5分)(1)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活动一:;活动二:。

(2)【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

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

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

”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

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二、阅读与欣赏(45分)(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8--11题。

(8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1分)9.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颈联:尾联:。

10、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12—15题(15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逾矩()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15、经过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6--18(15分)做梦带来的好处适当做梦对身体也有好处。

第一,解除疲劳,休整身体。

疲劳就是人无论在体力活动或脑力治动以后,能源的耗竭,脑的能源主要是靠血液供给葡萄糖。

体力和脑力活动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从血液供给的葡萄糖还满足不了它的需要,这个时候它就会动用身体的储备。

利用身体储备的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种乳酸。

乳酸积累多了,就会让人产生疲劳的感觉。

睡眠就可以解除这种液劳。

睡着了,人的大部分活动停止了,能源消耗也心降低了,为了节能,体温甚至也降低。

人在睡眼的时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合成新的蛋白质。

人体所需要的新蛋白质,多半都是在睡觉的时候合成的。

所以睡眠是解除疲劳与休整身体的最佳方式第二,整理信息,带来顿悟。

白天我们经历很多事情,我们的大脑要时时地记录,时时地监控,时时地记录你周国所发生的一切。

不管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或者仅仅是你眼睛一扫,所有的刺激都会跑到你大脑里面去。

当你睡眠的时候,脑子就会回放,一边回放,一边整理,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把它放到脑子不同的功能回路里边。

另外,大脑在夜间还具有学习的功能。

比如说西方很有名的一个奇案,某侦探白天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来这个案子是怎么发生的。

结果他晚间做梦,梦出来是怎么回事,第二天他按照梦的提示,竟然破了这个案子。

在夜间睡眠当中,梦有时候会带来顿悟,有时候会带来创新,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不胜枚举。

第三,调节心理,保持平衡。

我们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梦,第二天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适。

但如果做了番梦,二天心情就不愉快,会觉得没有睡好,就会心情怎感,烦躁,爱发牌气,做事静不下心来。

可见有时做梦是保持良好心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梦的意义就在于达到欲望的满足。

不管你是高尚的人,还是微的人,在我们心灵的深层,都收藏了太多太多愿意、能够说出口,或不愿意、不能说出口的欲望。

这些几乎无穷无尽的欲望中,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即时满足或根本不能满足。

现实生活中未能或不能获得得满足的欲望,却可以在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调节心理平衡。

16.从全篇来看,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17.简要回答开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18.有人说,文中画线句子并非做梦的好处,而是做梦的“坏处”,与本文说明的内容不一致,可以删去,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见解。

(3分)(四)阅读《手心里的文字》完成19-22题(14)⑴这是一场教育学考试,是一场事关老师们切身利益的考试,因为只有拿到考试合格证,才有资格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

⑵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左顾右盼一阵后,开始慌乱地看着我,又捋起袖子看了看表。

⑶看上去,她是要有所行动了!⑷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怎么能自己考试作弊呢?我最看不起这样的老师了。

⑸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东张西望一阵后,紧张的伸开了自己的左手。

⑹我几大步跨到了中年女人面前,威严地朝她伸出手,示意她把手心里的“字条”给我。

⑺女人慌乱而茫然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像一只被猛兽突然捉住的小羊羔。

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可片刻即逝——对待这样的老师,必须坚持正义。

⑻女人没给我“字条”,只是重新攥紧了手掌,无辜地看着我。

我突然讨厌起她的装模作样来,于是再次骨之地伸出手,示意她快点“缴械”。

女人依旧一副与她无关的表情,没理睬我,又开始埋头答题。

⑼我感觉到自己收到了挑衅,终于怒火中烧。

女人见我真生气了,顺从地摊开了她的左手掌。

⑽我终于看清了那些文字。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泪水——感动的泪水顺颊而下。

⑾那些文字是这样的:给张哥买胃药,两盒;给苏成带英语磁带;10点30分,李乐开始手术,我必须赶到;12点给刘民的父亲打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_ ⑿我没能看下去,只哽咽着附在她耳边轻声说:老师,对不起,您慢慢考,打扰了!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⒀10月20分,女人提前交卷了,因为10点30分,他的学生要手术了。

19.阅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分)20.文章第一段强调这场考试的重要性有什么作用?(2分)21.小说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请在括号里写上合适的词语。

(3分)()——同情——()——生气——( )22.第(12)段画线句子中“疲惫”和“温暖”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23、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三、写作与表达(40分)24、请以“那一次,我为自己点等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做到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

②不要套写,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1).谧、嘹(2). guǎng zhù2.D 3.A 4. A 5、C6.(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水何澹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