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公开课分析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阐明诗歌人物的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重难点:1、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练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尽管每个诗人的创作方法和风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会通过创作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情感。
意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因此,要把握诗歌的主题,就必须把握意象。
因此,意象鉴赏成为诗歌鉴赏的重点。
202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作品意象是指诗歌作品塑造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它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思想感情。
包括人物形象、场景形象和事物形象。
欣赏诗歌,要把握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意象的典型意义。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欣赏诗歌中的人物。
2、诗歌中的人物分类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诗歌强调叙事)在叙事诗中,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委婉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兴趣、情感或思想。
3、了解人物形象欣赏的主题类型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21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21年天津卷,2021年山东卷、福建卷,2021年四川卷、山东卷,2021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21年辽宁卷、重庆卷都有此类题目。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步骤1.范例指南1:(安徽卷2022)读下面的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题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谈》公开课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题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谈》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中考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二、熟悉中考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精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同学们,期末考试在即,阅读能力是考查的重点,更是中考必备。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专题复习——阅读题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题型归纳: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的题型有哪些呢?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或直接概括)。
2.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人物形象补白(补充、分析人物心理等)。
三、方法探讨(一)题型 1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或直接概括)1、分析形象的角度:分析人物,首先要知道作者如何塑造了人物。
你知道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呢?明确:运用各种描写、巧用写作手法、叙述故事情节、作者概括评价,这些方法无疑可以成为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故事情节、作者概括评价。
2、真题示例请同学们根据①②③语段思考:你认为下面“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曾妈妈的性格特征”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她拼凑旧桌布继续使用。
平时来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门庭若市,有求她办事的,也有纯粹出于关心的,她一概热情招待。
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
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错误答案展示:小气、清廉、热情、高尚学生发言指错。
明确错误总结技巧:(1)“小气”是贬义词,不符合文章的主题对曾妈妈的赞美。
(2)“高尚”性格特征太笼统不具体。
(3)具体内容照抄原文,结合了具体内容但不够简明。
(4)整体表述杂乱无条理。
3.方法总结这一答案的诸多病症我们应该如何一一对症下药,消除病患呢?把握文章中心,性格特征具体,依据恰当概括,特征依据对应,标序号有条理。
这张药方就是我们解决第1个题型的方法。
4.实战演练你掌握的如何呢?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曾妈妈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12
结论: 秦可卿在天香楼上与公公贾珍私通,被 丫头瑞珠和宝珠无意中撞破。尤氏羞愤 难言,遂推病杜门不出。瑞珠害怕贾珍 报复,触柱自杀。宝珠不想自杀,为了 避祸,自告奋勇做死者的义女。
13
•
【红楼梦曲·好事终】
• 画梁春尽落香尘。
•
•
擅风情,秉月貌,
•
便是败家的根本。
4
• 2、秦可卿卧室内的布置的:“入房向壁 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 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 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 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 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 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
•
箕裘颓堕皆以敬,
•
家事消亡首罪宁。
•
•
宿孽总因情!
14
进一步考究。
7
秦可卿之死
• 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又画着高楼大厦, 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 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 衅开端实在宁。由此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推断, 秦可卿就是上吊自杀。红学界也普遍认为这 个自杀的美人就是秦可卿,所以自杀这一点 是勿庸置疑的
8
9
3
由出身引发的谜团
• 1、营缮郎的官职并不是很显贵,只不过是一个品级低 微的小官。为什么小官小宦人家的女儿,却嫁入贾家, 成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妇,并且当了家,打理全府上上 下下几百号人。而且秦氏在荣国府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她不仅做了当家媳妇,而且还受到包括贾府最 高统治者贾母的贾家上上下下一致赞叹。贾母“素 知” 她是“极妥当的人”,认为她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 意之人”。
ma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分析-(1)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 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揭示了他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
肖 说明了他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
像 描 写
下一页
背诵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 6.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 7.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 8.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 9.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琵琶行》
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及创作成就)
• 白居易,子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历 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和好友 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 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嘲风雪 ,弄花草”的作品。
• 他创作成就主要是讽谕诗,和以《长恨歌 》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小说阅读之 人物形象鉴赏
学习目标
• 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 法
• 熟悉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 一、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父亲黝黑的脸色更加难看,微微皱了下眉,拍 拍手站起来,微倾着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只破 钱包,取出三十元,在粗糙的指间摩了摩,递 给我说:“天冷了,你娘身子不好,眼也花得 不中用了,不再给你做棉袄,你就自己买件儿 算了。”我拿着钱,心里好似有什么东西堵着 一样,说不出话来
中考语文分析人物形象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
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议。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
忘不了一件衣裳。”机智伶俐 “我有句要紧话,得和他说说。” 爽朗直爽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女人
说。
稳重慎重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回来。”性急莽撞
“本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
作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 杂思想感情。
16/34
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方法之三:
抓心理
17/34
动作描写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 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他眼睛老
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 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
上。
动作描写刻画守财奴:视财如命
18/34
心底较善良
⑥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 倒了自制橘子水给小伙 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端详他房间,这 是两间一套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 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 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些关于他 家和单位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能够洗澡了。”
29/34
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 着。风吹在热汗淋淋身上,很清凉。他渴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 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⑤ “我弟兄厂里,天天有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 伙子有没有工作,有 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太阳将他 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一条马路,他不知到哪里。他想,买两瓶 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 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 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
分析写作技巧——《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解析

近日,一场题为《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公开课在网络上广受关注。
杂志社编审、鉴赏专家何伟洋老师通过多篇现代诗歌的分析与诠释,讲述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构建和表现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分析这场公开课的教案解析,探讨其中的写作技巧。
一、聚焦人物形象,简洁明了何伟洋老师在讲述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时,非常重视选择对诗歌核心意义最贴切的形象作为分析对象,避免盲目涉及到无关紧要的细节或者相关但不是关键的人物形象。
如在谈论彭浩翔的《月色与隐者》这首诗,老师选择了朱熹、李白、王孝威三位隐者这一集体形象,并在观察深入诗歌,掌握其核心思想的同时,配合用意清晰的比喻和扣人心弦的想象,成功引领学生理解到这首诗的内涵。
这种聚焦人物形象,并通过形象展现出核心思想的写作技巧,在其他文学形式如小说等都有广泛运用。
选取一个形象,并赋予其特定的品质和行为,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形象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
二、巧用语言,并不断追求意境何伟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提到这句话:“我们阅读一首诗歌,不仅关注语言本身的技巧,更要体会这个诗歌在意境上创造的美感。
” 诗歌是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其运用措辞的准确性、节奏的紧凑度,决定了诗歌的品质。
同时,诗歌还需要表现一种意境,一种“内在构架”,这种意境有时也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展现的。
比如在讲解顾城的《浮生六记》这首诗时,何伟洋老师提到了“忠诚”这个关键字,通过诗歌中蒲松龄、黄粱一类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人与命运、人与时间、人与未来在一个诗歌里有机地结合的过程,使观众顿感历史厚重感和情感压抑感。
这表明作家并非一定要在表达时直接阐述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这种意境可以隐藏在顺口的描述和细节中,让读者感知到这种不可名状的情感。
三、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呈现多样性何伟洋老师的教案解析中,还发现了一种学术中叫做“挖掘”的技法,即通过深入解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其内涵和多样性。
比如在分析许渊冲的《自由》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歌时,老师选择了永乐众生相这一形象作为围绕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首诗反倒与议论“自由”往往视为主题的现代诗歌整体风格大相径庭,呈现出诗歌中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公开课) ppt课件

二变和筋斗云 。 ——从懵懂之态逐渐走向成熟 ,畏惧生命无常,寻求 “永生永寿”的法术技能 ,思想超越年龄。
弼马温:大闹东海龙宫,销毁生死簿 ,被天庭第一次招
安时封的官职。
ppt课件
4
齐天大圣:被封为弼马温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 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
——重新定位,不断完善,使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获得了再 生,执着信念,成长为散发着人性美光华的成熟的英雄。
ppt课件
5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是全书最重要
的陪衬人物,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引 人发笑的东西。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醉酒
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
猪脸人身的形状。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只
会三十六种变化。
下凡后,栖身云栈洞,自称“朱刚烈”。在
高老庄抢占民女,被孙悟空收服后,加入了西天
取经的队伍,负责挑担。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
坛使者”。
ppt课件
6
沙僧:法名悟净,人称沙和尚 。原为
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 了琉璃盏,触犯天条 ,被贬入人间,在 流沙河畔当妖怪,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 牙铲 ,只会十八般变化。
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 劳任怨,忠心不二,修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 汉 ”。
ppt课件
7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简析。
从四人中选一人,结合情节,对所选 之人作出较全面地辨证的评价。
ppt课件
8
如何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结合小说中的有关细节
2、注意全面、公正,不能以偏概全
ppt课件
9
唐僧印象: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2. 学习如何分析和描写小说人物形象;3.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人物形象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 学习从小说中提取信息和细节来描写人物形象;4.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背后的意义和象征;5. 练习通过写作来表达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物形象对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非常重要。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在推动故事情节、传递主题和展现社会背景方面的作用。
三、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15分钟)1. 介绍几个经典小说作品,并选取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2. 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和通过行动、言语、外貌等方面的表现方式。
四、提取信息和描写人物形象(20分钟)1. 分发几个小说片段,让学生阅读,并要求他们提取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和细节;2.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纸上,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
五、分析人物形象背后的意义和象征(15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各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2. 引导学生讨论人物形象背后的意义和象征,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六、写作练习(2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观察,选择一个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写作;2. 引导学生用实例和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和理解;3.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
七、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2. 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学会分析和描写小说人物形象,提高了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高考链接
【2015年安徽卷】简要概括达 子这一形象。 【2015浙江卷】《捡烂纸 的老头》
达子形象
• 参考答案:
•
达子是一个勤劳善良、乐于助 人、头脑灵活、新潮时尚、善于接 受新知、能敏锐捕捉商机的新型的 农村青年形象。
参考答案
•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 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 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 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 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学习目标
• 1、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的题型。
• 2、掌握分析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的方法。 • 3、熟练运用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 式,高效、规范答题。
高考人物形象考点 考点一 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考点二 考查人物形象作用。
考点一 常见设问方式
• (1)简要概括小说中xxx有哪些特点。 • (2)请概括xxx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情节
主 题
环境
变式训练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马兰花的形象。
答案:(1)马兰花是一个朴实善良、善解 人意、做人有原则的靠卖菜为生的底层人物 形象。 规范形式: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 总括句(特点+身份地位)。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 ② 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及借款 例)…… 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 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 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分条!拒绝套话
作用题答题技巧
人物 衬托、反衬或者补充了主要人物。
可能是全文的线索(穿针引线)或者是整个事件 的见证者(增加真实感)。 某种行为推动某一情节发展或者带来什么样的结 局。 人物的出现可能使情节出现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情节
主题
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式训练
• 小说中老两口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老两口淳朴善良、富有爱心的形象与 姑爷的丑陋自私的形象形成对比,赞扬 了老两口爱鸟护鸟的行为,讽刺了姑爷 践踏生命的行为,形象丰满。
2、揭示了小说热爱生命、批判践踏生命 行为的主题,呼吁人们热爱生命,珍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探究 考点二
• 常设题型:
xx人在文中有何作用?
真题回顾
【2015贵州遵义高三调研】
• 小说中姑爷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问题一:小说中姑爷形象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①在情节方面,以“挂鸟”为线索,姑爷 捕鸟吃鸟与老两口护鸟两条线索交织,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 • ②在人物形象方面,姑爷捕鸟行为的自私和 冷酷衬托出老两口护鸟行为的善良、富有爱心的形 象,使老两口形象更加丰满,人物性格塑造更加成 熟。 • ③正反两种行为的对比,,使小说的热爱生 命、批判践踏生命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更加突出,引起读者共鸣。
审清题干,是基础。
(1)是概括还是分析? (2)是特点还是形象?
知己知彼 直面问题
1.贫困,马兰花是卖菜的,并不富裕,但麻婶去 世后并不提钱的事。 审题不准
1.内心柔软,当男人多次提钱,马兰花从未抱怨麻婶, 只怪自己命不好。
2.善良心不忍,在这麻婶病危之计,考虑到麻婶女儿 的痛苦而没有提还钱的事。
1.重视感情,通过麻婶出事,回忆起一起买菜的情景, 从而表现出忧心忡忡。
2重感情轻钱财,去看望麻婶,担心麻婶,却始终不 提钱的事。 角度单一、重复
知己知彼
直面问题
• 1.倔强,始终不肯向男人承认自己不要钱是不对。 • 2.多愁善感。“整整一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 神来。”
概述不准确
1、勇敢
2.不过分计较个人得。
答题规范
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分点作答!
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①个性特征1(+概括实例); ②个性特征2(+概括实例)…… 2.概括(分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主人公是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 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的形象。
①个性特征1(+概括实例); ②个性特征2(+概括实例)……
规范形式:分点作答 ①个性特征1 +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 +举出实例‥‥‥
方法点拨
人物
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等的句子。 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 联 系 评价(议论)句。 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 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 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 的思想性格。
小说阅读复习
之 人物形象赏析
近六年高考山东卷现代文阅读考查情况
年份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现代文考查类型 小说 新闻报道 小说 科普文 散文 科普文 小说 传记 散文 散文
?
人物形象解读
•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 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 形象来表现作品主题,从 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 质。
3.顾全大局,马兰花拿着水果去了医院,看到麻婶的女 儿哭得很伤心,就没有提及钱的事。
任意拔高,表述不当
共同分析
高考真题回顾
• 【2015新课标Ⅰ】《马兰花》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 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⑴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 院探视。 • ⑵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及借款的事。丈 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 ⑶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 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