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答案1、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为相对误差。
2、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有几部分?已知、A,试写出测量量A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包括平均值和绝对误差两部分。
AA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
(1)0.0001;(1位有效数字)(2)0.100;(3位有效数字)(3)1.00;(3位有效数字)(4)783.25000;(8位有效数字)(5)4.23;(3位有效数字)(6)0.0423;(3位有效数字)(7)375.0;(4位有效数字)(8)0.405.(3位有效数字)4、把下列各数取成三位有效数字。
(1)2.09522.10(2)0.752490.753(3)31.05331.1(4)5.31645.32(5)0.004014.01103(6)7.86567.875、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m(437260300)kgm(437.30.3)103kg(2)l(21.2520.4)cml(21.30.4)cm(3)h(34.21043000)kmh(34.20.3)104km(4)a(1.2430.025)m/2a(1.240.03)m/2(5)v(5.43250.01)m/v(5.430.01)m/(6)G5342kg5342000gG5342kg5.342106g6、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运算下列各式。
(1)453.25+786.3-437.237;(2)7.851038.011047.3102;(3)(6.0534.5)2.64/3.4;(4)co(37012)(5)lg3.43解:(1)453.25786.3437.237453.3786.3437.2802.4(2)7.851038.011047.31027.98.07.3109461.361094.6107;(3)(6.0534.5)2.64/3.4(6.14.5)2.6/3.41.2(4)co(37012)0.7965(5)lg3.430.5357、已知某13.24某2、ln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U U r 4.3 10 3 6.659 0.029 g/cm3
所以 6.659 0.029 g/cm3 或
6.66 0.03 g/cm3
1
3. 用分度值为 0.002cm 的游标尺测量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得下列测量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解:实验数据表格 空心圆柱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偏差 S △ins 不确定度 U 直接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 高 H/cm 4.810 4.802 4.808 4.806 4.804 4.806 4.8060 0.0028 0.002 0.0035
4
(2 3.30 4.81 0.0031) 2 (3.30 2 0.0035 ) 2 (2 1.50 3.79 0.0054 ) 2 (1.50 2 0.013) 2
=0.099cm3 所以 V V U V (34.46 0.10) cm3 红字部分不确定度保留一位是正确的。
y A y B 2.66 0.17 0.0369 mV/℃ xA xB 72.5 5.0
所以实验方程可写为
t 0.0369 (t t 0 ) mV
2)利用计算器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运算可得直线的斜率 a 0.0368 mV/℃
3
ε
t
/mV 热电偶温度计温差电动势曲线
3.0
⊕A(72.5,2.66)
+ +
+
2.0
+ + 作者: ××× 日期:2007.3.10
1.0
+
+
⊕B(5.0,0.17)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参考答案)2.指出下列测量值为几位有效数字,哪些数字是可疑数字,并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1) g =(9.794±0.003)m ·s 2-答:四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4”是可疑数字,%031.0%100794.9003.0≈⨯=gr U ; (2) e =(1.61210±0.00007)⨯1019- C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0”是可疑数字,%0043.0%10061210.100007.0≈⨯=er U ;(3) m =(9.10091±0.00004) ⨯1031-kg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1”是可疑数字,%00044.0%10010091.900004.0≈⨯=mr U ;(4) C =(2.9979245±0.0000003)810⨯m/s答:八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5”是可疑数字1.仪器误差为0.005mm 的螺旋测微计测量一根直径为D 的钢丝,直径的10次测量值如下表:试计算直径的平均值、不确定度(用D 表示)和相对不确定度(用Dr 表示),并用标准形式表示测量结果。
解: 平均值 mm D D i i 054.2101101==∑=标准偏差:mm D Di iD 0029.0110)(1012≈--=∑=σ算术平均误差: mm DDi iD 0024.010101≈-=∑=δ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9.0==σ,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不确定度mm U U UB A D006.0005.00029.02222≈+=+=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2006.0%100≈⨯=⨯=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29.0)006.0054.2(=±=Dr D mmD或 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4.0==δ ,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不确定度mm U U UB A D006.0005.00024.02222≈+=+=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2006.0%100≈⨯=⨯=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 %29.0)006.0054.2(=±=Dr D mmD,%00001.0%1009979245.20000003.0≈⨯=Cr U 。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N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232289y x N y x ?+?=?2*。
⽤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过失误差(D )其他误差3*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为“8.35256”和“ 0.06532”则结果表⽰为:( C )(A) ρ=(8.35256 ± 0.0653)(gcm – 3 ), (B) ρ=(8.352 ± 0.065)(gcm – 3 ), (C) ρ=(8.35 ± 0.07)(gcm – 3 ),(D) ρ=(8.35256 ± 0.06532)(gcm – 3 ) (E) ρ=(20.083510? ± 0.07)(gcm – 3 ), (F) ρ=(8.35 ± 0.06)(gcm – 3 ),4*以下哪⼀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C )(A )单峰性(B )对称性(C )⽆界性有界性(D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A .⽤它进⾏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B .⽤它作单次测量,可⽤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C. ⽤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得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得关系。
答:感量得倒数称为天平得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得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得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就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得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得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得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就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得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得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得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得有效数字位数最大得原则选择合适得倍率。
9.逐差法什么就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得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得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得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得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得相互垂直得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就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就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得长度还就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得砝码钩之间得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得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得距离L,请问,L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得距离还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得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您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D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C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CA. 56.4(0.1)s C. 56.40(0.06)sB. 56.40(0.10)s D. 56.4(0.2)s6. 已知D HM24πρ=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B. D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习 题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2)s T 0010.2= 5位(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4)cm l 00058.0= 2位(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10496.1⨯= 4位(6)J 23109.2⨯ 2位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1)06546.06.547.255++ 261.1(2)218.311.855.90-- 51.2(3)0.145.12.91÷⨯ 1.3×102(4)100)23.10025.100(÷- 2×10-3(5)0.2001.22⨯⨯π 25.2(6))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0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1)mm h 5.026.25±= mm h 5.03.25±=→(2)015330'±'= θ 2.06.30±=→θ(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4)2911/)1032.41067.1(m N Y ⨯±⨯=211/10)04.067.1(m N Y ⨯±=→(5)m cm 5500= m cm 00.5500=→(6)25.25.12= 2.25.12=→(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000.10:)(mm d i ,998.9,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
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章习题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章习题标准答案1. (1) 4位 (2) 4位 (3) 1位 (4) 3位 (5) 3位(6) 5位(7) 3位(8) 无穷多位2. (1) 5×10mm(2) 1.37×103mm(3) 4×10mm(4) 6.0×10-3mm 或0.060mm3. (1) l=(2.0±0.1)Km(2) m=(72.3±0.4)Kg (3) v=(1.23±0.02)m/s(4) h=(27.3±0.2)×104Km(5) E=(1.93±0.07)×1011N/m 2(6) r a d)00004.004767.1( 002.0000.60 900603035.00060±±''±'''=''⨯±'''=或或 ϕ 4. (1) 123.98-40.456+7.8=83.52+7.8=91.3(2) lg10.00=1.0000(3) 789.30×50÷0.100=3.9×104÷0.100=3.9x105 (4) 1.002=1.00×1.00=1.00(5) 331041.581041.58001.00345.41.58011.90121.90345.4⨯=+⨯=+=+-(6) 00.100.1=(7) )(108.0005.01059.153005.0210984.1314159.336623m V ---⨯=⨯⨯=⨯⎪⎪⎭⎫ ⎝⎛⨯⨯=(8) 1002=100×100=1.00×104或100×1025. (1) )(57.843237.307.855768.03cm C B A N =-+=-+=,)(02.03002.002.00002.03222222cm C BA N ≈⎪⎭⎫⎝⎛++=⎪⎭⎫ ⎝⎛++=σσσσ, ()cm N 02.057.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习
题
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
(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
(2)s T 0010.2= 5位
(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
(4)cm l 00058.0= 2位 (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10496.1⨯= 4位
(6)J 23109.2⨯ 2位
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
(1)06546.06.547.255++
(2)218.311.855.90--
(3)0.145.12.91÷⨯ ×102
(4)100)23.10025.100(÷- 2×10-3
(5)0.2001.22⨯⨯π
(6))
001.000.1)(0.3103()3.1630.18(00.50+--⨯ 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
(1)mm h 5.026.25±= mm h 5.03.25±=→
(2)015330'±'= θ 2.06.30±=→θ
(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
(4)2911/)1032.41067.1(m N Y ⨯±⨯=211/10)04.067.1(m N Y ⨯±=→
(5)m cm 5500= m cm 00.5500=→
(6)25.25.12= 2.25.12=→
(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
(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
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
000.10:)(mm d i ,998.9,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
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
(000.10)997.9004.10999.9998.9001.10997.9002.10003.10998.9000.10(10
110110
1
mm d d i i =+++++++++⋅=⋅=∑= 结果表示:)(004.0000.10mm d d d ±=±=σ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356.2:)(m R i ,345.2,348.2,355.2,354.2,353.2。
解: )(352.2)353.2354.2355.2348.2345.2356.2(6
16161m R R i i =+++++⋅=⋅=∑= 结果表示:)(004.0352.2m R R R ±=∆±=
6、一个圆柱体,测得其直径为mm d 006.0987.10±=,高度为
cm h 005.0526.4±=,质量为g m 006.0106.149±=,计算该圆柱体的密度、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748.34432cm g h
d m =⋅⋅=πρ 7、计算下列各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1)x R L L R 2
1=,cm L 05.000.251±=,cm L 05.000.752±=,Ω±=8.00.158x R 。
解:%77.00077.02211==∆+∆+∆=x x R R R L L L L E )(667.522
1Ω==x R L L R (2)C B A N 3
1-+=,其中mm A 005.0789.8±=,cm B 04.009.84±=,cm C 003.0256.3±=。
解:)(05.031cm C B A N =∆⋅+∆+∆=∆ )(88.833
1cm C B A N =-+= 8、改写成正确的误差传递公式
(1)h
d m 24πρ=,222h d m E E E E ++==ρσρρ。
(2)261
d V π=,d d V V
∆=∆π21。
d
d V V E V ∆⋅=∆=⇒2 (3)33121y x N -=,y x N ∆+∆=∆3。
22
1y y x N ⋅∆+∆=∆⇒ (4)θsin k N =(k 为常数),θθ∆+∆=∆tg k N 。
θθ∆⋅⋅=∆⇒cos k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