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

合集下载

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

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

1.10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1.10.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公路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10.2施工准备1.10.2.1技术准备1.填隙碎石已经检验、试验合格。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试验段施工选取 100m~200m 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流程。

1.10.2.2材料要求1.填隙碎石用作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53mm;用作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

2.粗碎石宜采用石灰岩或漂石轧制,漂石的粒径应为粗碎石最大粒径的 3 倍以上;也可以用稳定的矿渣轧制,矿渣的干密度和重量应比较均匀,且其干密度不小于 960kg/m3。

材料中的扁平、长条和软弱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 15%。

3.填隙碎石、粗碎石的粒径的组成应符合表 1-23 的规定。

4.粗碎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作基层不大于 26%;用作底基层不大于 30%。

5.填隙料宜用轧制石灰岩碎石的石屑。

采用表 1-23 中标准尺寸为 30mm~60mm 的粗集料时,填隙料宜具有表 1-24 的颗粒组成。

1.10.2.3机具设备1.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石屑撒布机、压路机等。

2.运输机械:自卸汽车等。

3.施工测量和检验试验设备:弯沉仪、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3m 靠尺、钢尺等。

1.10.2.4作业条件1.填隙碎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并验收合格。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2.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经就位;拌合及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3.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1.10.3施工工艺1.10.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备料→运输和摊铺粗碎石→撒铺填隙料和碾压1.10.3.2操作工艺1.测量放线(1)在下承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20m 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 10m~15m 设一中桩,同时测设边桩。

填隙碎石的施工

填隙碎石的施工

4-1、摊铺填隙料和碾压 (干法施工)
• 施工技术要点
• (1)初压。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3 ~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 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两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 进行;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外 侧路肩进行。错轮时,每次重叠1/3轮宽。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 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 (2)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 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5~3.0cm。必要时,用人工或 机械扫匀。 • (3)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 隙中。如没有振动压路机,可用重型振动板。碾压方法同(1)项,但 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 • (4)再次撒布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再次撒 铺在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0~2.5 cm。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 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1)碎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备料”中所计 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 够或料过多。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粗碎石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上, 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5)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 补料工作
5、摊铺填隙料和碾压 (湿法施工)
• (l)开始工序与干法施工中(1)~(6)项要求相同。 • (2)粗碎石层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 直到饱和,但应注意避免多余水浸泡下承层。 • (3)用12~15t三轮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进行碾压。在碾压 过程中,将湿填隙料继续扫入所出现的孔隙中。需要时, 再添加新的填隙料。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 形成粉砂浆为止。粉砂浆应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 前形成微波纹状。 • (4)干燥。碾压完成的路段应让水分蒸发一段时间。结构 层变干后,表面多余的细料以及细料覆盖层都应扫除干净。 • (5)当需分层铺筑时,应待结构层变干后,将已压成的填 隙碎石层表面的填隙料扫除一些,使表面粗碎石外露 5~10mm,然后在上摊铺第二层粗碎石,并按(l)~(4)项要 求施工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运用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运用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2-17T09:37:45.15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作者:王挺[导读] 道路工程的基层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工程整体承力性能的关键施工环节,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因具备结构稳定,王挺息烽恒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道路工程的基层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工程整体承力性能的关键施工环节,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因具备结构稳定,能够显著提升基层结构承载力的特征,在道路基层施工中较为常用。

虽然该项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频率较大,且总结出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施工工艺,但现场施工影响因素众多,一旦某个环节施工出错,便会直接影响基层施工质量。

因此,下文以具体道路工程为例,探究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以强化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填缝碎石底基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填缝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存在施工工艺简单,但施工流程复杂的特征,在实际施工中,基层施工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路基处理环节以及材料选择环节,如出现失误则会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极大威胁。

目前来看,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该类技术的应用频率较大,同时在施工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因此,急需以具体工程为例,针对其施工作业流程和作业要点进行有效梳理,以提升施工可靠性,提高道路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

1.工程概况某道路工程定线全长494.11m,实际施工长度453m,根据道路等级划定,其设计速度为30km/h。

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行车量,选用沥青路面,且道路基层为主要承重层,可优先选用结构较为稳定,承力性能较好的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进行道路基层施工。

作为道路工程的主要承力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整体施工质量。

因此,需重点关注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过程,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2.施工准备要点2.1路基基层处理在进行实际施工前,首先要做好路基基层的处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对现场土壤质量以及垫层质量的检验工作,在确定其土壤质量和结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基层清洁,将表面杂物全面清除,对于那些基层表面存在裂缝的现象,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裂缝进行有效封堵,以免在后续施工中,因基层稳定性不足带来施工质量隐患,尽可能为填隙碎石底层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填隙碎石

填隙碎石

填隙碎石1.基本概念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孔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

50年代前盛行的嵌锁型碎石基层,是用筛分成几种不同规格的大、中、小单一尺寸碎石分层摊铺、分层碾压而成的。

通常首先铺大碎石,大碎石经碾压稳定后,撒铺嵌缝碎石,继续碾压稳定,然后再摊铺小碎石,并碾压稳定。

我国某些地区使用的干压碎石或“水结”碎石也属于这种类型。

国外常使用另一种嵌锁型碎石基屋。

它使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例如25~50mm、30~60mm或40~70(80)mm的碎石做主骨料,经初步碾压稳定后,撒铺0~5(或10)mm的石屑,并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力使石屑填塞到主骨料的孔隙中,直到把孔隙填满为止。

这种形式的碎石结构,在国外称为干结碎石。

最后碾压时,采用湿法施工的,称为水结碎石。

这两种类型的嵌锁型碎石,规范统一称之为填隙碎石。

填隙碎石层上不能直接通车,它上面必须有面层。

2.适用范围填隙碎石可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屋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由于干法施工填隙碎石不需要用水,在干旱缺水地区,采用这种结构,特别显示其优越性。

二、填隙碎石的路用性能及影响因素填隙碎石的强度主要依靠粗碎石间的嵌锁作用。

用石屑或相当的天然砂砾和粗砂填塞粗碎石间的孔隙,使其变成一种密实结构,进一步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但用天然砂砾作为填料效果不如石屑。

影响填隙碎石基层质量好坏的关键是:从上到下粗碎石间的孔隙一定要填满,也就是说,达到规定的密实度非常重要;表面粗碎石间的孔隙既要填满,填隙料又不能覆盖粗碎石而自成一层,表面应看得见粗碎石,粗碎石的棱角可外露3~5mm。

实践证明,使用两种分开的不同尺寸的集料,可使堆放和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降到最小。

填隙碎石的稳定性靠专门的压实得到保证。

压实良好的填隙碎石的密实度通常约为固体体积率的85%—95%。

填隙碎石的密实度和强度与良好的级配碎石相当。

作为中等交通道路、甚至重交通道路沥青面层的基层,它与级配碎石一样可具有良好的效果。

填隙碎石、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填隙碎石、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一、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其中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其中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二、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各类粒料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集料压碎值表11、填隙碎石的单层铺筑厚度宜为10~12cm,最大粒径宜为厚度的0.5~0.7倍。

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用做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

填隙料可用石屑或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砂砾料或粗砂,主骨料和填隙料的颗粒组成可参照有关规范的规定。

2、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其粒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

用于底基层的未筛分碎石的级配,宜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

级配碎石用做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8%;用做底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

3、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或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宜接近圆滑曲线。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8%,CBR值不应小于60%;用做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CBR值对轻交通道路的不应小于40%,对中等交通道路不应小于60%。

三、填隙碎石施工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1、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

2、运输粗碎石:在同一料场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规范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是公路、桥梁等道路工程中用于加强基础支撑力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的定义、特点、施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等。

一、定义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简称为“碎石底座”,是指将一定规格的碎石填充至一定厚度,用以作为基础支撑层的一种工法。

在填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碎石排骨之间留下适当大小的空隙,使得用水经过排骨时,能够快速渗透到下部的路面构造物中,提高水的排泄能力。

二、特点1. 优异的排水性能:碎石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地增强路基的排水性能,使得水可以快速地排泄,保持路面干燥。

2. 优秀的承载性能:碎石与碎石之间有适当的隙缝,能够分散荷载并提供更好的承载性能。

3. 良好的稳定性能:碎石中的块状物体能够互相嵌合,形成一定的稳定结构,保持路基的稳定性。

4. 施工方便性:碎石底座的施工工艺简单、容易,适应于各种场地和条件。

三、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测量路基设计线,准备施工材料。

2. 排土清理:清除现场杂物,进行震动压实处理。

3. 碎石填充:根据设计要求,将选定的适宜规格的碎石依次放入路基。

4. 压实处理:对于已填充了碎石的路基,需要进行震动压实处理,以确保碎石与底层紧密结合。

5. 处理路肩:在地基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以便用于分离水和路基。

四、应用范围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等项目中,特别适合于以下场合:1. 道路填土较厚,需要加强稳定性。

2. 路面排水性能差,需要提高排水能力。

3. 土层不稳定,需要加强路基支撑层。

4. 土地沉降问题严重,需要增加基础支撑力。

总之,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是一种可以提高道路基础稳定性和排水能力的有效工法。

只有在实际工程中,结合设计和现场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工程材料,并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确保道路的优良性能和长期使用寿命。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 (2)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 (2)
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 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 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 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 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 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 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 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 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 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 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 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 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砂浆: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是建筑工程用量大而广的一种材料。水泥:凡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可制成塑性浆 体, 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水泥。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 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定性不良,会导致构件产生膨胀性裂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工作标准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工作标准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工作标准填隙碎石施工采用干法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到现场,采用推土机赶平,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1、施工流程:准备下承层→放样→运输和摊铺料→初压→撒铺填隙料→振动压实→再次撒布填隙料→振动压实→局部补撒扫匀→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洒水→终压。

2、施工准备:准备下承层: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必须用15t压路机对路基进行3~4遍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底基层施工。

放样:在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做好原材料试验,填隙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63mm,含泥量不超过10%。

定试验段落,全幅选取200米长进行施工放样,依据设计要求挂线施工,确定点位和线的高度。

3、备料:填隙碎石用做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

4、施工作业及质量要求:用自卸汽车将质量合格的填隙碎石运至路段,由专人指挥车辆将填隙碎石卸到指定地点。

用推土机按线进行摊铺、碾压、整平。

施工中最大粒径不能超过63mm,超过的用人工粉碎或挑出。

在压实之前,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行平整,个别不平处,用人工配合以细石屑找平。

碾压应选用工作质量18T以上的震动压路机配合静载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路表面集料应平整,并具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碾压时应错位碾压,先压两侧后压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互相平行。

反复碾压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至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至150cm。

第一遍静压,先慢后快。

震动碾压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震动由弱到强。

要确保碾压无死角,无漏压,碾压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填隙碎石工艺流程图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1)基层的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

底基层的下承层可能还包括垫层。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p1EanqFDPw
<2)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压3~4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DXDiTa9E3d <4)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或碾压检验)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
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

RTCrpUDGiT
<5)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

底基层上的搓板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6)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承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7)新完成的底基层或土基,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基层或底基层。

5PCzVD7HxA
<8)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

2)测量
<1)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处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的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jLBHrnAILg
<2)进行水平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3)材料用量
<1)碎石料。

根据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层厚之比为0.5左右时,系数为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 1.2),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

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xHAQX74J0X
<2)填隙料。

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碎石重量的30%~40%。

2.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1)碎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且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以便于施工作业。

LDAYtRyKfE <3)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粗碎石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且在规定的路拱。

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Zzz6ZB2Ltk
<4)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定要求。

必要时,应进行成料或补料工作。

3.撒铺填隙料和碾压
1)干法施工
干法施工的填隙碎石特别适宜于干旱缺水地区施工,步骤如下。

<1)初压。

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段上,碾压从两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

在有超高路段,碾压从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外侧路肩进行。

错轮时,每次重叠1/3轮宽。

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平。

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且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dvzfvkwMI1
<2)撒铺填隙料。

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厚约 2.5~3.0cm。

需要时,用人工或机械扫<滚动式钢丝扫)进行扫匀。

rqyn14ZNXI
<3)碾压。

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

如没有振动压路机,可用重型振动板。

碾压方法同初压,但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

其压实厚度通常为碎石最大粒径的1.5~2.0倍,即10~12cm。

碾压后基层的固体体积率应不小于85%,底基层的固体体积率应不小于83%。

EmxvxOtOco
<4)再次撒铺填隙料。

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再次撒铺在粗碎石层上,松厚约 2.0~2.5cm。

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SixE2yXPq5
<5)再次碾压。

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找补,将局部多余的填料用竹帚扫到不足之处或扫出路外。

6ewMyirQFL
<6)振动压路机碾压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满的孔隙,则还需补撒填隙料,并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

同时,应将局部多余的填隙料铲除或扫除。

填隙料不应在粗碎石表面局部集中。

表面必须能见粗碎石<如填隙碎石层上为薄沥青面层,应使粗碎石的棱角外露3~5mm)。

kavU42VRUs
<7)设计厚度超过一层铺筑厚度,需在上再铺一层时,应将已压成的填隙碎石层表面的细料扫除一些,使表面粗碎石外露约
5~10mm。

然后在上摊铺第2层粗碎石,并按上述<1)~<6)的工序进行。

y6v3ALoS89
<8)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12~15t三轮压路机再碾压1~2遍。

在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

在碾压之前,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一般在3kg/m2以上)。

M2ub6vSTnP 2)湿法施工
<1)开始的工序与干法施工<1)~<5)的步骤相同。

<2)粗碎石层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和<应注意勿使多余水浸泡下承层)。

<3)用12~15t三轮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碾压。

其压实要求及压实厚度与干法施工相同。

在碾压过程中,将湿填隙料继续扫入所出现的孔隙中。

需要时,再添加新的填隙料。

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细集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

粉砂浆应有足够的数量,以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0YujCfmUCw <4)干燥,碾压完成的路段要留待一段时间,让水分蒸发。

结构层变干后,表面多余的细料以及任何集中成一薄层的细料覆盖层,都应扫除干净。

eUts8ZQVRd
<5)设计厚度超过一层铺筑厚度,需在上再铺一层时,应待结构层变干后,在上摊铺第二层粗碎石,并重复上述<1)~<4)的工序。

sQsAEJkW5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