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坝顶高程的计算-详尽版

合集下载

坝顶超高计算00

坝顶超高计算00

0.3
设计孔深度(m)
15.12 14.86 14.77 14.9 15.06 15.14 15.15 15.2 15.51 16.13 16.76 17.51 18.27 19.03 19.8 19.93 20.02 20.11 20.19 20.14 19.34 18.5 17.7
m+坝顶高程 得,防浪墙 顶高程=
2.367687121 m,hm/H= 0.01374905
cosβ= 风雍水面高度e=
0.707106781 0.000539164 m
当m=1.5~5.0 时:
单坡的坡度系数m =
2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176097119 m,Rp=
单坡的坡度系数m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2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297202693 m,Rp=
0.54685295
水位(m) 1848.50
R
e
A
0.546852955 0.00121312
0.5
吹程D= 水域平均水深Hm

综合摩阻系数K=
170
m,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
1394.44
14.76
1.2
0.76
G30
1409.3
1394.63
14.68
1.3
0.63
G31
1409.53
1394.82
14.71
1.53
0.48
G32
1409.77
1395.01

坝顶高程计算

坝顶高程计算

5.1.1坝顶高程的确定
砼重力坝为3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和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控制工况来确定坝顶高程。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坝顶防浪墙顶高程=水库静水位+∆h,其中∆h为坝顶距水库静水位(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度,∆h由下式确定:
∆h =h1%+h z+h C
式中:h1%──波浪高(m);
h 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高差(m);
h C──安全超高(m),本工程坝的安全级别为3级,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分别取0.4m和0.3m。

h c和h Z按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的相关规定计算,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5.6 -1。

5.1.1.1坝顶高程的确定
均质土坝为3级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和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控制工况来确定坝顶高程。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坝顶防浪墙顶高程=水库静水位+y,其中y为坝顶距水库静水位(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度,y 由下式确定:
y=R +e+A
式中:R──波浪高(m);
e ──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高差(m);
A──安全超高(m),本工程坝的安全级别为3级,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分别取0.7m和0.4m。

R和e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的相关规定计算,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5.6 -1。

2。

坝顶超高计算程序

坝顶超高计算程序

正确取1.5米
30.7655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
2%,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13%
地震涌浪高度m0.5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5.2.3:确定
地震区土石坝的安全超高时应包括地震涌浪高
度,可根据设计烈度和坝前水深,取地震涌浪
高度为0.5~1.5m。

达旗地震烈度为七度
Kp
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 5%。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
宜取13%
累积频率宜取
R0

1%
的爬高值R5%。

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2%,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13%。

(整理)土坝坝顶高程计算说明书.

(整理)土坝坝顶高程计算说明书.

(整理)土坝坝顶高程计算说明书.土坝坝顶高程计算说明书1 计算基本资料达兰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春季多风,库区最大风速18m3/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6m3/s,风向多顺河,风向基本上与坝轴线正交,吹程D=5.3km。

东田水库属内陆峡谷水库。

东田水库枢纽工程的特征水位如下:●死水位1400.0m●正常蓄水位1435.5m●设计洪水位1437.66m●校核洪水位1440.25m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总则所述:设计烈度为Ⅵ度时,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对1级水工建筑物仍应按规范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

2 设计计算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5.3.3条,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超高;(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3)校核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再按本规范5.3.2条规定加地震安全加高。

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故由《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知不考虑地震加高。

第5.3.4条规定:当坝顶上游侧设有防浪墙时,坝顶超高可改为对防浪墙顶的要求。

但此时在正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第5.3.5规定,设计计算风速的取值应遵循下列规定:(1)正常运用条件下的1级、2级坝,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2.0倍;(2) 正常运用条件下的的3级、4级和5级坝,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3) 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本次设计大坝为3级,故正常运用情况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即:W=12.6×1.5=18.9m/s ;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即:W=12.6m/s 。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及坝定高程的确定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及坝定高程的确定

提示;
2、设计爬高的确定根据上游坝坡的型式及坡度的不同分下列五种情况:
(1)、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m=1.5~5;
(2)、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m≤1.25;
(3)、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1.25<m<1.5;
(4)、上游坝坡是复坡型式且坡度1.5≤m上=m下≤5;
(5)、上游坝坡是复坡型式且坡度1.5≤m上≠m下≤5;
注意选择满足你需要的表格,其余表格不用即可。

2018/9/1 18:01
陈 军 编制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3、你只需要在着色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即可自动计算,未着色处不可编辑。

输入数据时注意使用说明
1、根据规范附录A,波浪要素计算可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鹤地水库公式、官厅水库公式三种方 法计算,本表格采用使用于内陆峡谷水库的官厅水库公式计算,使用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坝顶高程的计算(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A)正常水位(m)825.7设计洪水位(m)827.17校核洪水位(m)827.89吹程(m)1000风速(m/s)8.3坝坡比m 1.4Ⅳ等建筑物正常超高(m)Ⅳ级为0.50.5非常超高(m)Ⅳ级为0.30.3地震安全加高(m)地震沉降及地震壅浪高(m)1鹤地水库公式(丘陵、平原)波高(m)h m=(1/2.23)h2%=0.000639W3/2D1/3波长(m)Lm=0.0122W*D1/2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斜坡糙率渗透系数K△0.9经验系数K w 1.02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波高(m)h=0.00166W5/4D1/3波长(m)λ=0.062W1.00155*D1/3.75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水库风壅水面高(m)e=(KW2D)/2gH m*cosb水域平均水深H m(m)30坝顶高程计算一、设计洪水位情况设计洪水位+正常超高+设计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二、效核洪水位情况效核洪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三、地震情况正常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地震风浪高课本《水工建筑物》P208水利水电科学院推荐的公式水深(m)15W风速(m/s)27D吹程(km)0.61官厅公式:波高(m)h l=0.0166W5/4D1/3波浪爬高ha=0.45h l m-1n-0.6风壅高度(m)e=KV2D/2gh 正常情况安全加高(m)0.5非常情况安全加高(m)0.3正常情况下超高(m)d=ha+e+A 非常情况下超高(m)d=ha+e+A 备注10.1458314473.2283692630.3661120470.6736461660.23385987当gD/w2=20~250时142.4009293.2575744720.4657167460.8569188120.0004213462.901172828.5273402828.5829.0473402829.1827.85734021282.30.866475072.4056970370.0054396332.91113667830.0811367 2.71113667830.6011367 80750806251.0015503880.034828。

坝顶高程计算过程详解

坝顶高程计算过程详解

坝顶高程的确定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可由下式计算,应选择两者中防浪墙顶高程的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h =h 1%+h z +h c式中,Δh ——防浪墙顶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h 1%——累计频率为1%的波高;h z ——雍高;h c ——安全超高。

1. 波高h 1%和雍高h z 的计算h 1%和h z 的计算可利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ℎl =0.0166V 054D 13L =10.4(ℎl )0.8 ℎz =πℎl 2L ctℎ2πH L式中,V 0——计算风速,m/s ,设计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季节50年重现期的最大风速,校核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洪水期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 D ——吹程;H ——坝前水深。

其中,h 1%=1.24 h 5%。

①设计洪水情况下,吹程D=2.1km ,风速V 0=24m/s ,带入以上公式计算得: h 5%=1.129m ,h 1%=1.400m ,h z =0.349m 。

②校核洪水情况下,吹程D=2km ,风速V 0=18m/s ,带入以上公式计算得: h 5%=0.775m ,h 1%=0.962m ,h z =0.223m 。

2. 坝顶安全超高的确定安全超高h c 与坝的安全级别有关,李家河水库工程为III 等工程,永久建筑物等级为3级,设计洪水位下的安全超高为0.4m ,校核洪水位下的安全超高为0.3m 。

3. 坝顶高程的计算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求得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度为: Δh 设计=0.962+0.223+0.4=1.585m ;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度为:Δh 校核=1.400+0.349+0.3=2.090m 。

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取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高的一个:=882.805m;设计洪水位下,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设计=886.290m。

校核洪水位下,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校核则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为886.290m,防浪墙高取 1.2m,则坝顶高程为885.090m。

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计算

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计算

551.24m 547.53m547.00m95.00m 95.00m 正常蓄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95.00m 1.3.1 、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长的计算:式中:20009.814.714.71.3.2式中:《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以下简称《规范》)D=2000m (根据库区的回水范围确定)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p=0.05%):设计洪水位(p=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L/T5016-1999)沙阡电站下坝址坝顶高程计算1.1、计算依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设计洪水位时计算风速:1.2、基本资料:坝的安全等级为Ⅱ级,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V=9.8m/s(水文提供的资料)波高(m):h=0.00166W 5/4D 1/3波长(m):L m =0.062WD 1/3.75由上式推导可得:当W<20m/s ,D<20000m 时:Hm—水域的平均水深(m):设计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按《规范》附录A.1.7 “官厅水库”公式计算。

gL m /W 2=0.331W -1/2.15(gD/W 2)1/3.75gh/W 2=0.0076W -1/12(gD/W 2)1/31.3、风浪要素的确定校核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的1.5倍)D--------------风区长度(m):W---------计算风速(m/s):(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的1.5倍)(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正常蓄水位时计算风速:校核洪水位时计算风速:波浪的平均波高根据《规范》附录A.1.5“ 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gh m /w 2=0.13th[0.7(gH m /W 2)0.7]th{0.0018(gD/W 2)0.45/0.13th[0.7(gH m /W 2)0.7]}thx=(e x -e -x )/(e x +e -x )h m ——平均波高,m ;W——计算风速,m/s ;D——风区长度,m ;H m ——水域平均水深,m ;3.4351.9471.9470.0200.0140.0140.1300.1250.1250.151(校核水位时)0.109(设计水位时)0.109(正常蓄水位时)式中:9.814.714.7200095.0095.0095.0015设计坝坡为m=1.4,在址范围,按内插法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02.854.27521474.27521472.85
4831
(2)按规范附录A.1.7及A.1.8条的规定,根据gD/W 2和h m
/H m 值的范围可按规范表A.1.8求取平均波高h m :
波高h 2%及平均波长L m
设计洪水位时W=设计洪水位时gD/W 2=校核洪水位时W=
校核洪水位时gD/W 2= W………计算风速(m/s)
正常蓄水位时W=正常蓄水位时gD/W 2= 式中:
h 2%…………为累积频率为2%的波高,m。

D…………风区长度(m),D=
将上述公式简化后可得:
h 2%=0.001365*W 9/6*D 1/3L m =0.01233*W*D 1/2
规范附录A公式(A.1.6-1)、(A.1.6-2):
3 风浪要素(平均波高h m 及平均波长L m )的确定
(1)对于丘陵、平原地区水库,当W<26.5m/s、D<7500m时,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长可采用鹤地水库公式计算,即按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及坝顶高程的确定
1 计算依据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5.3节及附录A有关规定。

2 已知参数
30.8
……………(A.1.10)
5 风壅水面高度e的确定
按规范A.1.10条,风壅水面高度按公式(A.1.10)计算:
(2)按规范A.1.11条,设计波浪爬高值应根据大坝级别确定,1、2、3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R 1%,4、5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 5%。

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 △= K W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W/(gH)
1/2
的值按规范表A.1.12-2用内插法确定
式中:
m………………………单坡的坡度系数,m=…………(A.1.12-1)
4 设计波浪爬高R的确定
(1)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m=1.5~5时,平均爬高R m 按公式(A.1.12-1)计算:
0.000003640000
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1)按规范5.3.3条,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下列运用条件,取其大值:1 设计洪水位
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2 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3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按规范5.3.4条,当坝顶上游侧设有防浪墙时,坝顶超高可改为对防浪墙顶的要求。

但此时在正常运用条件7 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确定
y=R+e+A ……(5.3.1) 
7 超高y的确定
按规范5.3.1条,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y按规范公式(5.3.1)计算:6 安全加高A的确定
按规范5.3.1条,安全加高A根据大坝级别按规范表5.3.1确定。

W…………………………计算风速(m/s)H m ………………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m)
D………………………风区长度(m),D=β……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β= 式中:
K………………………综合摩阻系数,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