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 LCD显示原理详解

合集下载

tft lcd工作原理

tft lcd工作原理

tft lcd工作原理
TFT(薄膜晶体管)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基于薄膜晶体
管技术的液晶显示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像素结构:TFT LCD由一系列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包
含了红、绿、蓝三个基色的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

液晶单元根据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颜色的显示。

薄膜晶体管则负责控制电流的开关。

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单元和薄膜晶体管都被附着在透明的玻璃基板上。

2. 薄膜晶体管的作用:薄膜晶体管是TFT LCD的核心部件,
它负责控制电流的开关。

当电流通过薄膜晶体管时,它会改变液晶单元的电场,从而改变其透光性质。

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控制是通过将其上的栅极电压调高或调低来实现的,进而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光程度。

3. 光的透过过程:当液晶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它不能透过光,显示为黑色。

当液晶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电场的变化,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使光线通过透射,显示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4. 控制信号:为了控制TFT LCD的每个像素,需要向每个像
素提供控制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是通过一些线路和电路驱动器传递的,以确保每个像素都能准确显示所需的颜色和亮度。

总结来说,TFT 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来调
节液晶单元的透光性质,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通过像
素的排列和控制信号的传递,TFT LCD可以呈现出清晰、亮丽的图像。

tft lcd原理

tft lcd原理

tft lcd原理
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的平面显示技术。

下面是TFT LCD的基本原理:
1. 液晶材料:TFT LCD的基础是液晶材料。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有机分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改变光的透过性。

液晶被封装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这两块平板上有透明的电极。

2. 薄膜晶体管(TFT):TFT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它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像素的半导体器件。

每个像素都配备了一个TFT,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精确地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和透过性。

3. 像素结构:TFT LCD的屏幕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

每个像素由三个亮度可调的基本颜色(红、绿、蓝)的亮度调光器组成。

这三个颜色的不同亮度组合可呈现出各种颜色。

4. 背光源:TFT LCD需要一种背光源,以照亮屏幕上的像素。

常见的背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

现代的LCD大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源,因为LED背光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寿命。

5. 控制电路:TFT LCD屏幕上还有一套复杂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适合液晶显示的信号。

6. 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TFT时,TFT会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调节其透明度。

通过调整每个像素中红、绿、蓝三个亮度调光器的亮度,屏幕可以呈现出几百万种不同的颜色,形成图像。

总体来说,TFT LCD的原理是通过电流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调节光的透过性,最终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TFT_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详解

TFT_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详解

TFT_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详解TFT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它具有亮度高、色彩鲜艳、对比度高等特点。

其驱动原理涉及到液晶分子的操控和信号的产生,下面将详细介绍TFT_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TFT液晶显示器的基本构造是将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夹上一层液晶材料并加上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液晶屏幕。

液晶是一种具有各向异性的有机材料,其分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平行排列时液晶分子可以使光线通过,垂直排列时则阻止光线通过。

这种液晶分子的特性决定了TFT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TFT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过程是通过将电信号施加到液晶分子上来实现的。

在TFT液晶显示器中,每个像素都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作为驱动器,这个晶体管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当电压施加到晶体管上时,晶体管会打开,液晶分子垂直排列,使得背光通过液晶层后被过滤器颜色选择,从而显示对应的颜色。

当电压不再施加到晶体管上时,晶体管关闭,液晶分子平行排列,背光被完全阻挡,形成黑色。

为了产生详细的图像,TFT液晶显示器采用了阵列式的组织结构。

在每个像素之间有三个基色滤光片,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液晶层上的每个像素都与一个TFT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相连。

当电压施加到TFT晶体管上时,电容器会积蓄电荷,触发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控制对应像素的颜色。

在驱动原理的实现过程中,TFT液晶显示器需要一个控制器来产生电信号。

控制器通过一个复杂的算法,将输入的图像数据转化为适合TFT液晶显示器的电信号,以实现图像的显示。

控制器还负责对TFT晶体管进行驱动,为每个像素提供适当的电压。

另外,TFT液晶显示器还需要背光模块来提供光源。

背光模块通常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白色LED来产生光线。

背光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

为了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在TFT液晶显示器中还需要增加背光的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功能。

TFTLCD显示基本知识详解

TFTLCD显示基本知识详解

TFT LCD显示原理详解<什么是液晶>我们一般认为物体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其实这只是针对水而言,有一些有机化和物还有介于固态和液态中间的状态就是液晶态,如下图(一):图(一)<TFT LCD显示原理>a:背景两块偏光的栅栏角度相互垂直时光线就完全无法通过,图(六)是用偏光太阳镜做的测试。

图(六)b:TFT LCD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偏光板这个特性来完成的,利用上下两片栅栏之间互垂直的偏光板之间充满了液晶,在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支的旋转,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如此一来,不同的电场大小,就会形成不同颜色度了,如图(七)。

图(七)b-1:当在不加上电极的时候,当入射的光线经过下面的偏光板(起偏器)时, 会剩下单方向的光波,通过液晶分子时, 由于液晶分子总共旋转了90度, 所以当光波到达上层偏光板时, 光波的极化方向恰好转了90度。

下层的偏光板与上层偏光板, 角度也是恰好差异90度。

所以光线便可以顺利的通过,如果光打在红色的滤光片上就显示为红色。

效果如图(七)中前两个图所示。

b-2:当在加上电极后(最大电极),液晶分子在受到电场的影响下,都站立着,光路没有改变,光就无法通过上偏光板,也就无法显示,如图(七)蓝色滤光片下面的液晶。

c:TFT-LCD驱动电路。

为了显示任意图形,TFT-LCD用m×n点排列的逐行扫描矩阵显示。

在设计驱动电路时,首先要考虑液晶电解会使液晶材料变质,为确保寿命一般都采用交流驱动方式。

已经形成的驱动方式有:电压选择方式、斜坡方式、DAC方式和模拟方式等。

由于TFT-LCD主要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所以驱动电路大致分成:信号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灰度电压电路、公用电极驱动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和寻址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IC)。

上述驱动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信号控制电路将数字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供给数字IC,并把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供给栅极驱动IC;电源电路将需要的电源电压供给数字IC和栅极驱动IC;灰度电压电路将数字驱动电路产生的10个灰度电压各自供给数据驱动;公用电极驱动电路将公用电压供给相对于象素电极的共享电极;数据线驱动电路将信号控制电路送来的RGB信号的各6个比特显示数据以及时钟信号,定时顺序锁存并续进内部,然后此显示数据以6比特DA变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由输出电路变换成阻抗,供给液晶屏的资料线;栅极驱动电路将信号控制电路送来的时钟信号,通过移位寄存器转换动作,将输出电路切换成ON/OFF电压,并顺次加到液晶屏上。

tft lcd技术原理

tft lcd技术原理

tft lcd技术原理TFT(LCD)技术原理是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TFT-LCD由液晶显示屏和后端驱动电路两部分组成。

液晶显示屏是由若干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每个液晶单元由液晶分子、电极和偏振片构成。

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电光特性,可以根据电场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通过程度,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分子处于两种不同的排列状态: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是平行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发生旋光现象,没有电场作用下,光线通过液晶层时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而当液晶分子是垂直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被旋转90度,即偏振方向会发生变化。

TFT液晶显示屏利用切换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每个液晶单元都配备一个薄膜晶体管(TFT),TFT作为一个电子开关,可以控制电场的加与不加。

当电场加到液晶单元上时,液晶分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排列状态的改变。

TFT-LCD通过后端驱动电路对每个液晶单元的TFT进行精确的电压控制,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后端驱动电路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电极施加到TFT上,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具体来说,当后端驱动电路向液晶单元的TFT施加正向电压时,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光线被旋转90度,无法通过偏振片,显示为暗状态。

而当后端驱动电路向TFT施加负向电压时,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平行排列,光线无需经过旋转,可以通过偏振片,显示为亮状态。

通过对每个液晶单元的TFT施加不同的电压,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光透过,从而形成图像。

多个液晶单元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出各种复杂的图像和视频。

总结来说,TFT-LCD技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通过后端驱动电路对每个液晶单元的电压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 lcd 工作原理

tft lcd 工作原理

tft lcd 工作原理
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等。

下面是TFT LCD的工作原理:
1. 液晶层:TFT LCD最关键的部分是液晶层,液晶层由液晶
分子组成,液晶分子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改变其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2. 背光源:TFT LCD需要一个背光源,通常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背光源。

背光源会在显示器的后面提供
均匀的光源,通过液晶层透过背光源的光来显示图像。

3. 薄膜晶体管阵列:液晶层的每个像素点都包含一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

这些薄膜晶体管阵列是连接在导线网格上的,用于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4. 驱动电路:TFT LCD中的驱动电路负责控制薄膜晶体管阵列,通过在特定像素点上施加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样,液晶层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生成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5. 控制器:TFT LCD还包含一个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电子
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像素点显示在液晶屏上。

控制器通常采用计算机程序或者芯片实现。

总的来说,TFT 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驱动电路中的薄
膜晶体管阵列,在液晶层中施加电场,进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最终显示出图像。

TFT_LCD_驱动原理

TFT_LCD_驱动原理

TFT_LCD_驱动原理TF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平面显示技术。

TFT液晶显示屏由液晶单元和薄膜晶体管阵列组成,每个像素都由一个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

TFT液晶显示屏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光电效应。

通过在液晶材料中施加电场,可以改变液晶的折射率,从而控制光的透射或反射。

液晶的电光效应使得TFT液晶显示屏可以根据电信号来调节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TFT液晶显示屏的驱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传输:首先,需要将图像数据从输入设备(如计算机)传输到液晶显示屏的内部电路。

这通常是通过一种标准的视频接口(如HDMI或VGA)来完成的。

2.数据解码与处理:一旦数据传输到液晶显示屏内部,它会被解码和处理,以提取有关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以数字方式存储在显示屏的内部存储器中。

3.电压调节:在液晶显示屏中,每个像素是由一个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组成。

薄膜晶体管通过控制液晶单元的电场来调节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为了控制液晶单元的电场,需要施加不同电压信号到每个像素点上。

这些电压信号由驱动电路产生,并通过薄膜晶体管传递到液晶单元。

4.像素刷新:一旦电压信号被传递到液晶单元,液晶单元将会根据电场的变化来调节光的传输或反射,从而实现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调节。

整个屏幕的像素都将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刷新,以显示出完整的图像。

5.控制信号发生器:控制信号发生器是液晶显示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生成各种控制信号,如行扫描和场扫描信号,以及重新刷新图像的同步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保证了像素的正确驱动和图像的稳定显示。

总结起来,TFT液晶显示屏的驱动原理涉及数据传输、数据解码与处理、电压调节、像素刷新和控制信号发生器等多个步骤。

通过控制电压信号和液晶单元的电场变化,TFT液晶显示屏能够实现图像的显示,并且具有色彩鲜艳、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TFTLCD工作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
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
体管液晶显示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
电量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电脑显示器、手机、电视机等。

TFT LCD 的工作原理如下:
TFTLCD显示器的基本结构是由像素组成的晶圆片上放置了微小的TFT (薄膜晶体管)驱动结构和液晶分子组成的LCD结构。

每个像素都有相应
的TFT结构,以驱动LCD中的液晶分子,完成显示的刷新和更新,从而实
现显示图像内容的转换。

TFT LCD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具有内含pixel的晶圆片上的每个
TFT晶体管做为一个晶体管四极管(包括电极、源极、漏极和控制极等),利用电压的变化调节液晶分子间的电容,从而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和偏析
程度,从而有效地调节液晶分子的透射率,改变图像的亮度。

1.电信号处理: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处理成TFT驱动所需的电压。

2.TFT驱动:通过TFT结构生成调整液晶分子电容偏移的电压,从而
改变像素亮度。

3.液晶显示:利用TFT结构调整液晶分子电容的偏移,从而调节液晶
电容释放的光,形成显示图像。

晶圆片上的TFT晶体管负责处理外界接收的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FT LCD显示原理详解<什么是液晶>我们一般认为物体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其实这只是针对水而言,有一些有机化和物还有介于固态和液态中间的状态就是液晶态,如下图(一):图(一)<TFT LCD显示原理>a:背景两块偏光的栅栏角度相互垂直时光线就完全无法通过,图(六)是用偏光太阳镜做的测试。

图(六)b:TFT LCD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偏光板这个特性来完成的,利用上下两片栅栏之间互垂直的偏光板之间充满了液晶,在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支的旋转,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如此一来,不同的电场大小,就会形成不同颜色度了,如图(七)。

图(七)b-1:当在不加上电极的时候,当入射的光线经过下面的偏光板(起偏器)时, 会剩下单方向的光波,通过液晶分子时, 由于液晶分子总共旋转了90度, 所以当光波到达上层偏光板时, 光波的极化方向恰好转了90度。

下层的偏光板与上层偏光板, 角度也是恰好差异90度。

所以光线便可以顺利的通过,如果光打在红色的滤光片上就显示为红色。

效果如图(七)中前两个图所示。

b-2:当在加上电极后(最大电极),液晶分子在受到电场的影响下,都站立着,光路没有改变,光就无法通过上偏光板,也就无法显示,如图(七)蓝色滤光片下面的液晶。

c:TFT-LCD驱动电路。

为了显示任意图形,TFT-LCD用m×n点排列的逐行扫描矩阵显示。

在设计驱动电路时,首先要考虑液晶电解会使液晶材料变质,为确保寿命一般都采用交流驱动方式。

已经形成的驱动方式有:电压选择方式、斜坡方式、DAC方式和模拟方式等。

由于TFT-LCD主要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所以驱动电路大致分成:信号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灰度电压电路、公用电极驱动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和寻址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IC)。

上述驱动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信号控制电路将数字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供给数字IC,并把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供给栅极驱动IC;电源电路将需要的电源电压供给数字IC和栅极驱动IC;灰度电压电路将数字驱动电路产生的10个灰度电压各自供给数据驱动;公用电极驱动电路将公用电压供给相对于象素电极的共享电极;数据线驱动电路将信号控制电路送来的RGB信号的各6个比特显示数据以及时钟信号,定时顺序锁存并续进内部,然后此显示数据以6比特DA变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由输出电路变换成阻抗,供给液晶屏的资料线;栅极驱动电路将信号控制电路送来的时钟信号,通过移位寄存器转换动作,将输出电路切换成ON/OFF电压,并顺次加到液晶屏上。

最后,将驱动电路装配在TAB (自动焊接柔性线路板)上,用ACF(各向异性导电胶膜)、TCP(驱动电路柔性引带)与液晶显示屏相连接。

d:TFT-LCD工作原理首先介绍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基于液晶的透光率随其所施电压大小而变化的特性。

当光通过上偏振片后,变成线性偏振光,偏振方向与偏振片振动方向一致,与上下玻璃基板上面液晶分子排列顺序一致。

当光通过液晶层时,由于受液晶折射,线性偏振光被分解为两束光。

又由于这两束光传播速度不同(相位相同),因而当两束光合成后,必然使振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

通过液晶层的光,则被逐渐扭曲。

当光达到下偏振片时,其光轴振动方向被扭曲了90度,且与下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保持一致。

这样,光线通过下偏振片形成亮场。

加上电压以后,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取向,扭曲消失。

这时,通过上偏振片的线性偏振光,在液晶层不再旋转,无法通过下偏振片而形成暗场。

可见液晶本身不发光,在外光源的调制下,才能显示,在整个显示过程中,液晶起到一个电压控制的光阀作用。

TFT-LCD的工作原理则可简述为:当栅极正向电压大于施加电压时,漏源电极导通,当栅极正向电压等于0或负电压时,漏源电极断开。

漏电极与ITO象素电极连结,源电极与源线(列电极)连结,栅极与栅线(行电极)连结。

这就是TFT-LCD的简单工作原理c:常用的液晶结构c-1:所谓的NW(Normally white)NW指当我们对液晶面板不施加电压时, 我们所看到的面板是亮的画面, 所以才叫做normally white。

另外一种, 当对液晶面板不施加电压时, 面板无法透光, 看起来是黑色的, 就称之为NB(Normally black)c-2:为什么要有这两种结构?主要是为了不同的应用环境。

一般桌上型计算机或是笔记型计算机,大多为NW的配置,那是因为一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环境,你会发现整个屏幕大多是亮点, 也就是说计算机软件多为白底黑字的应用。

既然亮着的点占大多数, 使用NW当然比较方便,也因为NW的亮点不需要加电压, 平均起来也会比较省电。

反过来,NB的应用环境大多是属于显示屏为黑底的应用了。

<LCD单个像素点的结构图>a:lcd切面的结构:图(八)b:作用原理TFT_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需要电压控制来产生灰阶. TFT利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向的显示器。

从图(八)的切面结构图来看,在上下两层玻璃间夹着液晶, 便会形成平行板电容器, 我们称之为CLC(capacitor of liquid crystal). 它的大小约为0.1pF, 但是实际应用上, 这个电容并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候. 也就是说当TFT对这个电容充好电时, 它并无法将电压保持住, 直到下一次TFT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候.(以一般60Hz的画面更新频率, 需要保持约16ms的时间.) 这样一来, 电压有了变化, 所显示的灰阶就会不正确. 因此一般在面板的设计上, 会再加一个储存电容CS(storage capacitor 大约为0.5pF), 以便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 不过正确的来说, 长在玻璃上的TFT本身,只是一个使用晶体管制作的开关. 它主要的工作是决定LCD source driver上的电压是不是要充到这个点来. 至于这个点要充到多高的电压, 以便显示出怎样的灰阶. 都是由外面的LCD source driver来决定的.c:框胶与spacer:框胶与spacer两种结构成分. 其中框胶的用途,就是要让液晶面板中的上下两层玻璃, 能够紧密黏住, 并且提供面板中的液晶分子与外界的阻隔,所以框胶正如其名,是围绕于面板四周, 将液晶分子框限于面板之内. 而spacer主要是提供上下两层玻璃的支撑, 它必须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基板上, 不然一但分布不均造成部分spacer聚集在一起, 反而会阻碍光线通过, 也无法维持上下两片玻璃的适当间隙(gap), 会成电场分布不均的现象, 进而影响液晶的灰阶表现.<放大镜下的液晶>图(九)a:每个像素点的结构放大镜下面的液晶面板如图(九)中所显示的样子.每一份像素点由"红色","蓝色","绿色"三个子基色构成(这就是所谓的三原色. 也就是说利用这三种颜色)。

我们把RGB三种颜色,分成独立的三个点, 各自拥有不同的灰阶变化, 然后把邻近的三个RGB显示的点,当作一个显示的基本单位,也就是pixel.那这一个pixel,就可以拥有不同的色彩变化了.(然后对于一个需要分辨率为1024*768的显示画面, 我们只要让这个平面显示器的组成有1024*768个pixel,)便可以正确的显示这一个画面. b:开口率液晶显示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亮度, 而决定亮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开口率。

开口率就是光线能透过的有效区域比例。

每一个RGB的点之间的黑色部分, 就叫做Black matrix.我们回过头来看图(九)就可以发现,black matrix主要是用来遮住不打算透光的部分.比如像是一些ITO的走线,或是Cr/Al的走线,或者是TFT的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图(九)中,每一个RGB的亮点看起来, 并不是矩形, 在其左上角也有一块被black matrix遮住的部分, 这一块黑色缺角的部份就是TFT的所在位置.<常见的滤光片排列>图(十)<像素>a:像素原理液晶面板上每个像素都分成红、绿、蓝三种颜色,RGB就是所谓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把RGB三种颜色分成独立的三个点,各自拥有不同的灰阶变化,然后把邻近的三个RGB显示的点当作一个显示的基本单元,就是像素,这个像素就可以拥有不同的色彩变化了。

b:颜色深度normal Color256 Color 8(R)*8(G)*4(B)=256 Color High Color65536Coloe32(R)*64(G)*32(B)=65536 Color Full Color64(R)*64(G)*64(B)=262144 ColorTrue Color256(R)*256(G)*256(B)=16777216 Color<LCD内部电路>a:结构图图(十二)b:主要的驱动TFT工作的部分有以下几个1、source driver 源驱动,负责供电。

2、gate driver 栅驱动,负责打开关闭。

3、时序控制电路,负责控制gate driver4、灰度、gamma控制电路图(十三)a:整片面板的大致结构从图(十三)中我们可以看到整片面板的等效电路,其中每一个TFT与两个电容所并联(代表一个显示的点. 而一个基本的显示单元pixel,则需要三个这样显示的点,分别来代表RGB 三原色. 以一个1024*768分辨率的TFT_LCD来说,共需要1024*768*3个这样的点组合而成)b:显示步骤如图中gate driver 所送出的波形, 依序将每一行的TFT 打开, 好让整排的source driver同时将一整行的显示点,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显示不同的灰阶.当这一行充好电时,gate driver便将电压关闭,然后下一行的gate driver便将电压打开,再由相同的一排source driver对下一行的显示点进行充放电.如此依序下去, 当充好了最后一行的显示点, 便又回过来从头从第一行再开始充电.b-1:图示先开放第一行,其他关闭。

图(十四)接着关闭第一行,电压已经固定,固颜色也固定,然后开放第二类,其余关闭,以此类推。

图(十五)由于液晶分子还有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够一直固定在某一个电压不变, 不然时间久了, 你即使将电压取消掉, 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 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 以形成不同的灰阶.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 就必须将电压恢复原状, 以避免液晶分子的特性遭到破坏.<背光源>图(十七)手机上用的TFT 类型的LCD 大部分是用LED来作为光源的,现有高通手机上背光有三种方式:1、PWM 方式,根据输出方波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流大小2、一线脉冲方式,根据输入方波的逻辑连控制输出电流大小3、dcs方式,有LCD反馈给背光控制芯片来控制输出电流大小一般手机上都会有个背光控制芯片来升压控制电流,以8x25上的背光芯片TPS61161为例(其他的背光芯片也类似)TPS61161的连接方式:CTRL 需要连接到平台上的GPIO或则PMIC上的GP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