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21张PPT)

• 教育名言: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 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 教育名言: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 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 珠。
穆罕默德阅历广泛,到过很多地方,如他长期在也门到叙利亚 之间的商路上经商,十分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半岛的原始宗教, 这是他创立宗教的前提条件;他接受了安拉的启示而创教,这是伊 斯兰教具有巨大感召力的原因。接受神的启示传教只是传说。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欧洲 8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迅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再现帝国 悟强大之况
首都
8—9世纪鼎盛时期,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 北起黑海和里海南岸,南至尼罗河下游。10世纪衰落,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巴格达盛况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巴基斯坦清真寺
印度泰姬陵
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有哪些共同点?
世界各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都是一 样的吗?为什么?
开罗清真寺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大寺
建筑艺术
医学
天文地理
数学
文学
提示:从地理位置、帝国 的疆域扩张、民族自身的 特点等……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部编)《阿拉伯帝国》ppt实用课件

(部编)《阿拉伯帝国》ppt实用课件
阅读材料观察地图说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①②③④ B.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
1、创立伊斯兰教 1、我们经常能听到“真主安拉”、“穆斯林”这样的称呼,还能看到清真寺那样独具特色的建筑。
阿拉伯人的口非常特别
与它们相关的宗教是(
第12 课 阿拉伯帝国
土耳其
巴基斯坦
土库曼斯坦
阿塞拜疆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阅读材料观察地图说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 尚材未部料形落一成:混统6战世一,纪的渴末国7望家世。统纪为一初争,夺阿水拉源伯和半牧岛场大,部部分落地间区
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衰
落、生产停滞和外部传势统力的的入商侵路。不畅
阅读材料观察地图说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3)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
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基本宗教原理,又解答了广泛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即是伊斯兰教的精神源泉,也记载了古代阿拉伯社会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
材料二:正因半岛的多神信仰,这片土地成为自由人的乐土。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①②③ D.
耶稣B.Biblioteka 2、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7亿,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第12 课 阿拉伯帝国
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阅读材料观察地图说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5、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本课小结:
矛盾尖锐 战乱不断
伊 背景 斯 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共16张PPT)

) C
6.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麦加创立
了伊斯兰教。这里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

B.部落战争连绵不断
D
C.人民渴望统一
D.阿拉伯帝国衰落
7. 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 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A.政教分离 C.世俗政权 B.政教合一 D.宗教政权
B

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 10个数 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A.古代印度人 C.古代罗马人 )
B
B.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日本人
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A.《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B.《诺亚方舟》 D.《大唐西域记》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 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 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 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至8世纪中期, 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 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 • 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 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 响。我们经常听说的故事就有:《渔夫 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 四十大盗》,这些都是其中的名篇。
阿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 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等 棉花、 食糖等
二、阿拉伯帝国形成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课件 (共18张PPT)

《古兰经》——永久宪法
二、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疆域的四至
欧 洲 西临 白衣大食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大西洋
东到
非洲
亚洲印度河 流域地跨欧非三大洲 绿衣大食黑衣大食
南包 整个半岛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得到迅 速传播。
阿拉伯帝国 巴格达
唐朝 长安
8世纪时,居民百万,商业繁 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 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 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 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 传播:
• 最初在 麦加 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 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 麦地那 ,建 立穆斯林公社, 政教合一 的阿拉伯国 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 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 那,承认 穆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 阿拉 伯 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原因: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
帝国逐渐衰微
时间: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
帝国终告覆亡
三、阿拉伯文化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阿拉伯人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拓展延伸
古代阿拉伯人为什么能够在短短 的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 光辉灿烂的文化呢?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完整的代数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阿拉伯人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 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33张PPT)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33张PPT)
医学家:拉齐斯-------巴格达医院院长、《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医中之王”
《天 方 夜 谭》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 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 学的瑰宝。
3.多神崇拜
伊斯兰教创立—背景
渴望国家统一
创建伊斯兰教
你对伊斯兰教了解多少?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610年)7世纪
主要教义
教徒称呼
穆罕默德
《古兰经》
倡导人民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真主”安拉“ 五功” “六信”
伊斯兰:阿拉伯语“顺从” 穆斯林: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神秘的面 纱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位置:亚洲西部,五海三洲之地
自然条件:气候炎热干旱,沙漠广布。
生活方式 游牧、经商
6世纪7世纪初阿拉伯社会 伊斯兰教创立—背景
1.外族入侵,商路不畅, 商业衰落
2.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 仇杀.外部势力入侵
8
当时世界上 疆域最大的 帝国。伴随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世 纪 时
着帝国的扩

张,伊斯兰

教向阿拉伯

半岛以外的 地区广泛传 播。
南包 整个半岛
伯 帝 国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 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
世界穆斯林人口达到了15.7亿, 这意味着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 人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是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一种宗教、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行政、军事 三位一体的

第12课-阿拉伯帝国-(共23张PPT)

第12课-阿拉伯帝国-(共23张PPT)

二、阿拉伯帝国
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 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所灭。
西临 大西洋
北接黑海和里海
东到 印度河流域
南包 整个半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 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 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文化成就
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 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 “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 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 “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 信仰知识等等。
信安拉: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的基础
信天使:天使是安拉的忠实使者和人类的朋友
信经典:《古兰经》是最后一部完美无缺的经典 信使者:穆罕默德是集大成的最后一位使者 信前定:相信一切都是安拉事先安排好决定好的 信后世:今世短暂,后世永存,末日审判,善者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时在伊斯兰 教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者在麦加活动的 最后一天。 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曾受安拉的“启示”, 要他宰杀亲生儿子易司马仪作为“牺牲”, 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顺从执 行“启示”的一刹那,安拉又差天使送来一 只黑头白羊代作“牺牲”。伊斯兰教继承这 一习俗,规定这天为“宰牲节”。穆斯林每 逢这一节日,也是沐浴盛装,到各清真寺举 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除 了自食以外,互相馈赠,或送给清真寺,以 示纪念。
阿拉伯数字 是古代印度 人首创,因 为阿拉伯人 将这种数字 改进并传播 到全世界, 所以得名为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 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医学家: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 伊本· 西那──《医典》──“医学之王”

《阿拉伯帝国》PPT教学课件

《阿拉伯帝国》PPT教学课件
②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 ,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唐帝国
文明交流的使者
三、阿拉伯文化
1、成就:
① 数学 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代数学 ② 医学 《医学集成》、《医典》 ③ 文学 《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④ 建筑 清真寺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 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
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结绳记事法
刻木记事法
算筹
②医学
·
伊本/西那所著《医典》自12世 纪起始终被作为欧洲医学院的 教科书使用,代表了当时阿拉 伯医学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医学之王”
出兵麦 加
630年,穆麦加后,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 一 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2015安徽14(4)]
伊斯兰教的影响
(1)有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观念和地域观念,形成统一的信仰,促进了阿拉伯的 统一。 (2)政教合一为阿拉伯的统一提供了保障。
拉齐斯的《医学集成》总结了 阿拉伯人当时从希腊、波斯和 印度等地吸收到的许多医学知 识,内容十分丰富,成为医学 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③ 文学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天方夜谭》是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它由各民族(印 度、埃及、希腊等地)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生动地描绘了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32张PPT)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32张PPT)
默罕默德时代
四大哈里发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
阿拔斯王朝时代
1.帝国的扩张
2.帝国的鼎盛
西临大西洋
北接黑海与里海
东到印度河
南包整个半岛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2.帝国的分裂
政治分裂+内部矛盾+军队变化+财政危机=衰落
课堂环节导航
·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内容讲解·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学习目标
1.知道伊斯兰教创立的相关史实,以及穆罕默德的主要宗教政治活动。2.知道阿拉伯帝国建立和扩张的相关史实。3.了解阿拉伯在数学、医学、文学方面的成就,认识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导入新课
是我们印度人创造了你!
我们又不姓印度!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
方式:暴力冲突;和平交往。
课堂练习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史料实证】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4.文学——《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所描写的社会背景主要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以中央集权制为特征的封建统治者,权力的意识由程圣时代开创的“议事制”治邦,转向由帝国最高领袖哈里发“钦定”一切事物的集权专制统治,形成以权力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体制。
思考:我们现在将1-9的数字称为什么?是谁发明的?
内容讲解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二、阿拉伯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壹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材料一:“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古诗材料二︰半岛内部,阿拉伯人生活在部落和氏族的社会框架下,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各自为政的游牧生活,没有统一领导和固定的经济来源。社会财产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农牧业生产严重受损。 ——陈万里《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形成喷泉,溶液充满烧瓶
结论:氨气的溶解性极大
喷泉实验
问题1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
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
是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该实验的原理是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
。降低,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最后形成喷泉
问题2:一位老师在做NH3的喷泉 实验时,发现水上喷无力,喷泉 结束后,溶液仅占烧瓶体积的五 分之一,你认为造成实验不理想 的原因可能有
业内人士认为:
它是由名为“碳酸氢铵”(一种无色晶体) 的膨松剂所致,含碳酸氢铵的油条,经油炸 后,闻到的刺鼻气味很可能就是氨气。
医学专家认为:
认为,过量氨气诱发肝硬化胃窦炎 过量食用这种有刺激味的气体,会对人体造成 不利影响。
铵盐:
1、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属离子化合物。
实验4
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 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是谁何时产生的?
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是BC6世纪释迦牟尼,基督 教是1世纪传说中的耶稣.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及气候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及气候 2.伊斯兰教 A. 创始人 穆罕默德
√A、收集的NH3不纯净 √B、烧瓶不干燥或气体未干燥 C、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D、
装置漏气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 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ad 装置代替。
a
b
c
d
喷泉试验成败的关键:
1、收集的NH3纯净 2、烧瓶干燥或气体干燥 3、装置不能漏气
实验2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粘在玻璃棒上 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
伊 斯 兰 教 创 始 人 穆 罕 默 德
麦 加 城
<<
古 兰 经
>>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及气候 2.伊斯兰教 A.创始人---穆罕默德
B.时间---610年 C.经典----<<古兰经>>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阿拉伯帝国 A.建立 8世纪中叶
实验现象 产生白烟
结论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发性酸 发生反应
②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还原性:
(工业制硝酸的重要一步)
考考 你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O2和NH3两瓶气 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 NH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用尽可 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1)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小
(3)易液化, 可用作 致冷 剂。
(4)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
解 700 体积的氨。氨水的密度比水 小 ,且 氨水浓度越大,其密度越 小 。
实验1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 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 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 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 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试纸变蓝
结论 氨水显碱性
3、化学性质 (1)弱碱性
①与水反应:
NH3 NH3·H2O NH3·H2O
+
H2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H- + NH4+
思考:氨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分子:H2O NH3 NH3·H2O
离子: NH4+ OH- H+
实验3
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 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观察 现象。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 反应产生氨气
(2)与强碱反应,加热产生氨气
2NH4Cl + Ca(OH)2 (NH4)2SO4 + 2NaOH
加热
CaCl2 + 2NH3 ↑+ 2H2O
加热
Na2SO4+ 2NH3 ↑+ 2H2O
试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讨论:
铵盐在作肥料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1.不和碱性肥料一起使用 2 .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实验现象 试管底部白色晶体消失管口重 新产生白色晶体
结论 氯化铵受热分解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受热分解
加热
NH4Cl
NH3↑ + HCl ↑
NH3 + HCl = NH4Cl
管底分解成气体
管口又形成 无色晶
加热

NH4HCO3
NH3↑ + CO2 ↑+ H2O
实验5:
将少量氯化铵与少量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 管中,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
政策和粮价走高的双重推动,加之化肥的合理使用,湖南省 2005年晚稻预计总产量将达到97亿公斤,比2004年增加16 亿公斤
氮肥的种类:
氨态化肥
NH4Cl NH4HCO3 (NH4)2SO4
硝态化肥:硝酸盐
尿素(CO(NH2)2)
氨态化肥都来源于NH3
氨的制法 工业制法
催化剂 N2 + 3H2 高温、高压 2NH3
实验室制法
化学与生活
消息2:商品房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以前人 们投诉的问题多是以居住面积、居住环境和物业管理 等方面,可日前商品房出现了新的问题—— 氨污染。
北京著名的房地产项目现代城发展商,近日对室内空气 中氨污染问题向业主发出书面通知,提出如果业主对目 前现代城竭尽全力的解决方式仍不满意,可以将房子退 回,现代城将无条件退还业主全部房款,并将根据房款 交纳时间和比例,双倍支付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 一时间,"氨气事件"的阴云笼罩了现代城。
3、铵盐(NH4+)的检验
加NaOH溶液 铵盐 加热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气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 (产生白烟)
巩固练习
1. 在右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打开
弹簧夹f,然后将滴管b中的液体挤入烧瓶内,烧
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
( BD )
专家介绍: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 轻(比重为 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 5.3ppm。氨是 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 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 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 大,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 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过高时除腐蚀 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 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 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 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鉴别 物理方法 方法
化学方法
无味;
助燃性;
氧气
难溶于水; 密度
氧化性 (遇NO呈红棕色);
刺激性气味;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易溶于水; 湿润PH试纸; 氨气 易液化; 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密度
化学与生活
消息3:去年三月,有顾客在永和大王北京 的门店买到了一种特殊的油条—“氨味油 条”。你有没有吃过呢?本应是香喷喷的油 条为何飘出氨气味?据说生意还不错!
B.强盛与衰落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阿拉伯数字 2.阿拉伯文字
重视教育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阿拉伯数字 重视教育 2.阿拉伯文字 3.清真寺
清 真 寺
一.填空: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_穆__罕__默__德____,出生在阿拉伯半岛 西部的古城_麦__加______. 2.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寓言 故事集<<__一__千__零__一__夜_____>>最为著名.
a
a 干燥气体
b液体
A HCl
C6H6
b
B
CO2
4mol/LNaOH溶液
f
C
Cl2
饱和NaCl水溶液
D
NH3
1mol/L KCl溶液
b
二.选择: 1.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 ) A. 7世纪中叶 B.8世纪中叶 C.9世纪中叶
2.从8世纪开始,既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的是( A ) A.巴格达 B.斯巴达 C.麦地那 D.麦加
氨肥的生产和使用
化学与生活
消息1:湖南湘潭县农民喜获丰收!由于受粮食生产优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