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17城市区位因素及空间结构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讲 人口和城市课件

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 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城市化 1.城市化的动力分析思路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所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口迁移 解答“人口迁移类”问题的思维流程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
(1)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 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 济因素是主导。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龄分布特点 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 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 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 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3)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④养 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等(目前我国 性别比高的原因)。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 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 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 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 方面: 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 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 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 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 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2.3《城市的区位因素》优质课件(共27张PPT)

历史)交通便利、经济基础雄厚等地区。
16
变式1
17
18
19
20
21
课堂活动1、变式1
明确城市的区位因素: 河流(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 气候(气候适宜、降水适度) 地形(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山区城市分布河谷低地) 矿产资源、交通区位、经济基础、 政治、文化历史、军事、宗教。
通过案例归纳出城市区位因素。。
6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探究法、小 组合作学习。
问题提出 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
7
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
1、灯光图比较新,学生刚接受 难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世界城市分 布方法比较生疏。 3、google earth软件必须安装, 采用截图方式,投影图片可能不 清晰。
课标要求
能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布局为例,分 析城市区位因素。
4
教学目标二、说目标来自1识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选择 的影响。
2
理解: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应用:能以具体区域的城市布局为例,分析区位因 3 素。
5
教学重难点
u 重点: 通过分析夜景灯光图能够归纳出影响城市的区
位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分析具体城市的区位 布局。 u 难点:
22
四、说流程
课堂活动2 格尔木的兴起,扬州、济宁的衰落
让学生理解城市区位因 素是不断变化的。
23
环节四 课内目标检测
检测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目 标达成情况。
24
环节五
四、说流程
归纳提升
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
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优选]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
![[优选]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22a3d3844769eae109edd4.png)
考点提炼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ppt优质说课稿(精选)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在“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社科院 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 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 400万。而当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遭遇强烈的男孩偏好、B超胎 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风险大大增加,为中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埋下了重大 隐患。
我国生育率水平;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社会
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5)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程集中学二轮 复习高 考地理 专—题人四口 与—城—市人 精口品与城PPT市p(pt共优P质PT说)课推稿荐((精最选新)版本 )推荐
(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根据“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五普 ”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学文化程度这一项人数 上升最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较大幅度下降,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比拼人口总量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比拼才是国家竞争的实质,中国的人口素质如能得到较快提升,将与 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配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人口比较优势。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及城市化PPT课件

成酸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其合理的防治措施是
。
酸雨对生物界的危害是
。
(4)泰晤士河河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和
。
污水排入河流,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和
。
(5)伦敦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有
、
、
等。
【解题思路】①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现在还出现了逆 城市化现象;②酸雨发生主要是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③改善 环境措施:建立新城、卫星城,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大绿 地面积,保护治理城市环境。
10 A B C D
【解题思路】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流、交通、 自然资源等,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所以长江三角洲地 区与城市带的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C。 【答案】C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因为:石化工业区应位于下风向或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而本工业
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西北风)的上风向,应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以减少对城区水污染,而该工业区位于城区的上游。
【答案】(1)分散疏松式 地形
(2)不合理。位于河流谷地,污染废气不易扩散;位于城市盛行风 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1)伦敦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第 次技术革命时期,它反映了英
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
(2)伦敦老城区的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原因是
由于人们对
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 逐
步完善。这种现象被称为
。
(3)1950年伦敦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数百人死亡,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1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三农”政策利好
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后,人口盲目增长。
中国的婴儿潮示意图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二)“婴儿潮”
1.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2.中国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 第三次是1981-1990年:结构性增长,这次 出生高峰并不是由于妇女的生育率高引起 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 即育龄妇女,特别是旺育年龄妇女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中国的80后,生育率快速下滑,第四轮 婴儿潮,自然就没有出现。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探究】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2023春·浙江金华·高三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人口倒挂”现象是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下表示意我国某市2011-2019年户籍人 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国总人口共计141212万人, 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口高达1.9亿人,占比13.5%,相较于2010年大幅度上升了4.6%。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一)人口老龄化
3.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化的增速。 (3)老龄化进程不平衡: ①城乡不平衡:农村高于城镇; ②区域不平衡:东部快于西部,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 ③结构不平衡:我国出生人口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 老龄化进程也有明显阶段性的不均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 1950-1957年,第二次是1962-1972年,第三次是1981-1990年,在第一次出生高峰和第二 次出生高峰叠加的时候,老年人口比例将一下子急剧拉升提高8个百分点。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ppt

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 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16年课标丙)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 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 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 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 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 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 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二、城市化 1、城市区位
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13年四川卷)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 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
水陆交通便
地形条件
淡水条件 工农业基础
交通条件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怀化
益阳
长沙
娄底
株州
湘潭
2000 等高线 m 邵阳 衡阳
永州
彬州
开发时间早
开发历史
①湖南省中部和北部地处洞庭湖平原,(地势或地形平坦);
② 河湖众多;
③ 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
④ 水陆交通便; ⑤ 开发时间早;
(江苏卷)读加拿大人口、矿产分布示意图。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 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
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 (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 狭管效应)风速快。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考点2城乡空间结构

考点2 城乡空间结构命题视角:城市空间结构(2024·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
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 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C.供应生产生活用水D.应对城市内涝灾难2.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解析]第1题,刚果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
在城区简单诱发城市内涝,在新城区修建“串珠状”湖泊,利用湖泊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动蓄水,肯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项正确;城区靠近刚果河,便于取水,C项错误;“串珠状”湖泊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土地的商业价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环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题,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贵。
紧邻着行政办公区的住宅区Q,大部分属于高收入人群,而O、P住宅区多属于中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水泥等稀有建材,采纳装配式木质建筑可以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引进外国装配式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A项正确;装配式建筑主要便于拆卸,其品质较差,B项错误;木质建筑隔热防潮效果差,C项错误;木质建筑,主要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会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保,D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1.D 2.A1.聚落的外部形态类别集中式(团块状) 条带状、放射状组团式(2024·江门一模)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
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验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北方平原 地区的许多村 落;四川省成都 市
我国南方平原 地区的许多村 落
-6-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典例1(2018浙江台州高二期末)读兰州市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
题。
关闭
第(1)题,读图,兰州位于山谷中,南北两侧是山地。城区和主要交通线沿谷
可能是商业区地租低。故选D项。第(2)题,高级住宅区单位面积租金高,
日流通人口少,因而地租指数高。根据图示,住宅区地租指数在西南方向
最高。因此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该市的西南方向。
关闭
(1)D (2)A
解析 答案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C.商品流通量较大 D.日流通人口较多
(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关闭
)
第(A1).西题,南根方据向材料B“城.东市北地方域向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
土地C.租西金北与方该向区人D口.东日南流方通向量的比值”可知,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有两种
可能:一种是商业区地租较低,另一种是商业区人口日流通量大,很显然,不
-10-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典例2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 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 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
()
A.金融机构较多 B.环境质量较差
第17讲 城市区位因素及空间结构
-2-
高频点
考试要求
考情预测
影响城市形成 和发展的区位 因素
根据材料分析城市形成和 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国一线城市及主要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 主要条件
地形对聚落类 型、分布和规 模的影响
根据材料比较不同地形对 聚落发展和形成的影响
分析地形对城市空间 结构的影响
城市功能区的 分布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地延伸,影响兰州市交通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项对。第(2)题,兰州
市分(A1.)布地影在形响山兰谷州中市,受B交.地气通形候线限走制向,城C的.市河主功流要能D区因.科沿素技河是流( 两岸)分布,城市形态呈条 带状(2),D兰项州对城。市放形射态状呈、网( 格状)、棋盘式聚落形态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A、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核心知识
-4-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知识扩展地表形态对聚落区位、形态的影响
影 响
表
现
原因
典例
聚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 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 资;土壤肥沃,便于农 耕;交通便利
我国城市多分 和高原,一般 的 气候寒冷,聚落尤其是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 区 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 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位 地或盆地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城市的 空间结构特点,解释其形成 原因
根据相关图表材料分 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 征及城市功能区的布 局
以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的 结合示意图等材料分
影响城市功能 形式考查对功能区要素的 析城市功能区布局的
区的因素
判断,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 时空变化,分析其变化
的变化
的原因
-3-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B、AC.放三射项状错。 B.网格状
关闭
(1C)A.棋(盘2)式D D.条带状
解析 答案
-7-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核心知识
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
-8-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知识扩展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9-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最基本 的功能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 (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 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与低地、工业 区联系。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 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 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工业区特 征: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拉萨位于雅鲁 藏布江谷地;西 宁位于湟水谷 地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 气候炎热,高原上较为 巴西利亚、墨
布在高原上
凉爽
西哥城
-5-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影 响
表
现
原因
典例
聚 落 的 形 态
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 规模大,多呈团聚形或 棋盘式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 地区,城市规模小,多 呈条带状
城市受地形条件的制 约作用小,常常以某功 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