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在交际中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论网络语言的利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论网络语言的利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论网络语言的利弊摘要:语言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汉语在夏商之际就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发展至今,汉语体系已经比较规范和标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更便捷地沟通,于是,网络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外语”--网络语言,这种语言的出现让汉语变得有些面目全非,让正处在语言文字积累和强化阶段的年轻学子们茫然不知所措。

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身为一名中小学生,你了解这门语言吗?面对这样“不拘一格"的语言,我们该如何面对? ... 本文就将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问卷调查数据做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利与弊;影响;发展一、网络语言概述网络语言有两种含义:一是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二是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一)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886=拜拜了;V587=威武霸气等等。

(二)谐音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瘟都死=Windows(微软出品的操作系统品牌名,意为窗口,港台地区一般意译为视窗);荡=download(下载)等等。

(三)字母型造词方法分三种。

一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稿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稿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稿
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友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交方式。

网络交
友的方式多种多样,涵盖了社交平台、聊天软件以及在线论坛等各种形式。

尽管网络交友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扩展了社交圈子并促进了人际交往,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这篇辩论稿中,我们将讨论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1.拓展社交圈: 通过网络交友,人们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
背景的朋友,拓展了社交圈子,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

2.便捷快速: 与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网络交友更加便捷快速,可以随
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匿名性: 在网络交友过程中,人们可以选择保持一定程度的匿名性,
使得更容易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减少了社交压力。


1.虚假信息: 在网络交友中,存在着一些人利用虚假信息欺骗他人的情
况,令人难以辨别对方真实身份和动机,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2.沉迷网络: 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交友中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感,影响现实
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对个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3.信息泄露: 在进行网络交友时,如果不谨慎保护个人信息,可能会导
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造成安全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交友既有利也有弊。

在享受网络交友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避免沉迷网络导致现实生活的问题。

只有在理性、谨慎地利用网络交友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享受网络社交的乐趣,提升人际交往的质量。

网络语言利弊发言稿范文

网络语言利弊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就网络语言的利弊问题与大家进行一番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面,我将从网络语言的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网络语言的利1. 便捷高效:网络语言简洁明了,能够快速传达信息,提高沟通效率。

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

2. 创新性强:网络语言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不断涌现出新的词汇、表达方式,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这些新词汇往往富有时代特色,体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创造力。

3. 生动有趣: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能够使交流更加轻松愉快。

在网络聊天、社交媒体等平台上,使用网络语言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

4. 民族凝聚力: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网络语言的弊1. 语言污染:网络语言的滥用导致部分网络用语不规范,甚至出现低俗、恶俗现象,污染了网络环境。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语言素养,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文化传承困境:网络语言往往缺乏深度,难以承载传统文化。

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可能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对民族文化传承造成不利影响。

3. 语言隔阂:网络语言的滥用使得部分人群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交流。

尤其是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使用网络语言可能造成沟通障碍,影响家庭和谐。

4. 法律风险:部分网络用语可能涉及法律风险,如侵犯他人隐私、诽谤他人等。

在法律层面,我们需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总之,网络语言既有利也有弊。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呢?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双面性,既要充分发挥其便捷、创新等优势,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辨识能力,避免受到低俗、恶俗用语的影响。

再次,我们要倡导文明用语,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语言成为沟通的桥梁,而非隔阂的障碍。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09—10年度第二学期《语言文字应用》论文论文题目: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班级:研五班******学号:********摘要网络语言是网上交际所用语言,是“网民”们说的话语,它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

作为一种新型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其表现类型和特点更是丰富多样、别具一格。

因为承载于网络并拥有年轻的使用群体,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网络语言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的利与弊,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的基本概况入手,浅层次分析网络语言的利弊,以及针对这种利弊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关键字:网络、网络语言、非正式语言、现代汉语引言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电脑逐渐深入到了百姓当中。

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

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她的产生及迅速发展正在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下面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利弊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网络语言概述1、什么是网络语言?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

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

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

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

网络流行语利与弊

网络流行语利与弊

网络流行语利与弊网络流行语利与弊范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网络流行语利与弊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流行语利与弊作文篇1毫无疑问,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行语已经蔚为大观,自成体系。

网络交流具有隐匿性,网络由此成为一个自由、放松、想象的空间,网络流行语也就有了更加幽默、简捷、夸张的特点。

同时,由于通过键盘与屏幕进行的网络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表情、情绪、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场”的。

于是,一些表情与符号自然就成了替代品,从而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

而一些“错别字”之所以能成为流行语,也正是网络“打字交流”的特性造成。

网民们为了寻求速度,在打字中忙中出错,“无心插柳柳成荫”产生了很多另人捧腹的词组。

网络是个新兴的传媒方式,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方式,应该保持它的活力。

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

很多网络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网络术语,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是消灭;二是被同化。

一些流行一时的网络术语,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了。

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网络术语拥有创造力的反映。

比如一些谐音词,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甚至嗲嗲的声调。

也因为它的传播如此之迅速的传播力,充满了张力,很快被大众社会所容纳。

因此,现在网络术语的大肆风靡,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

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网络术语。

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术语代表的正是社会阶段性质,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

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

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

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每条“网络词语”的产生,都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故事,或催人奋进,或悲催无奈。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欢迎参考借鉴。

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篇1由于电脑和其迅速的发展,电脑成了交流平台,网络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上,有许多特有的语言已经成为网络里的一大特色。

这些语言是什么形成的?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会知道它们,而网络新手,只有靠在一边听“外国人”谈话的份。

这些网络语言,有的用数个英语字母代表其含义,如“GG”、“MM”分别指男性和女性;有的是谐音指意,如“886”指“拜拜喽”,“94”是指“就是”等;有的用图片代表自己的心情或其表情,如“:)”表示高兴,“:(”表示忧伤;还有其他的,如“表”含不要的意思,“菜鸟”指初出茅庐的人……这真是千奇百怪,举不胜数。

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利于人们信息传输更为方便快捷。

由于简化了语言符号,对于那些打字生疏的人,真是受益非浅。

但是,初出茅庐的人不懂得网络语言的含义,是他们有语言障碍,甚至使他们无法沟通,而且,有部分网络语言是粗言秽语,如“BT”指的是“变态”等,这在人们纯洁的心灵上,抹下了黑色的斑痕。

因此,网络语言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现在正是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的出现和频繁的使用已经成了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方便的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网上沟通的桥梁。

因此,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法律规条;使用计算机技术,禁止人们“说”粗言秽语;当然,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我相信,只要通过人们的努力,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一定回拥有一片纯洁的天空!网络用语利与弊作文篇2886、汗、虾米、BS……这些都是网络语言。

随着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一、网络语言之利:1、标新立异。

网络语言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创造方面作用较大,对常规语法是一种突破。

2、简单明了,用字少。

网络用语的利与弊作文800字议论文

网络用语的利与弊作文800字议论文

网络用语的利与弊
网络用语的出现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和手机的普遍使用,网络用语在人们生活和交流中越来越普遍。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用语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网络用语的利与弊进行议论。


1.高效便捷:网络用语简短、直接的特点,能够让信息快速传递,提
高沟通的效率。

例如,一句“吃饭了吗?”往往能够代表问候和关心,而不再需要长篇大论。

2.情感表达:网络用语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使得交流更加生动
活泼。

表情符号、表情包等工具常被用来传达情感,增加沟通的乐趣。

3.群体凝聚:网络用语具有一定的群体性质,能够让同一群体之间更
加亲近,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1.语言质量下降:网络用语往往不符合语法规范,使用频繁会降低人
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影响语言质量。

2.误解:网络用语简洁性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够清晰,容易引起误解和
沟通问题,甚至会导致冲突。

3.信息简化:网络用语的简化容易造成信息表达的不全面,可能会忽
略重要信息,降低交流的准确性。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用语既有其便利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在使用网
络用语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好度,既能够享受其便利,又要避免其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注重书面表达的能力,避免沉溺于网络用语的简便性,保持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准确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用语,使其对我们的生活和交流产生正面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_作文500字_课外活动作文_3篇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_作文500字_课外活动作文_3篇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_作文500字_课外活动作
文_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简化、缩略或变
形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方便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的利:
1. 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大大缩短了表达信息的时间,比传统书面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和理解信息交流。

2. 促进社交化:通过网络语言的交流,人们可以更加方
便地迅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并且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社交化和社交活动的频繁开展。

3. 节约时间和成本:网络语言有效地缩短了表达信息的
时间,也减少了因为交流所需成本带来的负担,比如打字和电话,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减少了沟通成本。

网络语言的弊:
1. 降低语言表达能力:网络语言的使用极度简化了语言
表达和交流方式,可能会让人们习惯过分依赖简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导致正式书面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下降,造成人们语言表达的质量下降。

2. 常见错误和混淆:网络语言中存在许多写法及拼音,
容易被人误解釋,从而产生误解和困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

3. 引发文化冲突:网络语言是建立在网络使用环境中的,
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差异。

过于沉浸在网络语言中,可能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社会中使用语言时出现误解和冲突。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利弊是并存的。

我们应该充分认
识网络语言的优缺点,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既能满足快速高效的交流需求,又不失正确理解和交流书面语言的能力。

我们应该保持语言的正规,不断提升表达能力,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使之对我们的生活有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第6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62004 (总36期) JOURNAL OF L I A ON I N G TE ACHERS COLLEGE(S OC I A L SC I E NCES E D I TI O N)General No.36
浅谈网络语言在交际中的利与弊
赵莲娜
摘 要: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

网络语言在交际中具有表述生动、沟通便捷、人情味儿浓、个性化强的优势,个别网络语言品位较低和不利于规范化语言教学。

网络语言的规范要尊重约定俗成的规律,要体现语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关键词: 网络语言;优势;弊端;规范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04)06—0067—02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语言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网络语言为什么倍受网民们青睐和钟爱,和规范化的语言相比,它又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网络语言的出现,使沟通变得简便快捷。

请看下面一则网络对话:
“T MD,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


(他妈的,气死我了,今天哥哥、妹妹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拜拜了。

)
“8147,BB。

我来和你聊天。

”(不要生气,宝贝。

我来和你聊天。

)
看了这则对话,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由汉字、字母和数字交杂在一起的网络词语的含义,你就会觉得上面两个句子简直不知所云。

网络语言之所以另类,绝不是为了把不是网民的朋友拒之“网”外,更不是单纯地玩文字游戏,它的形成有特定的原因:即网民为了交流快捷,沟通时只能简化输入,将汉字、数字和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大量使用谐音代替,对文字、符号等随意链接,从而提高了网友间交流的速度。

在你了解了“网语”的这个特点后,当你伤心时,你就可以给对方“55555……”(呜呜呜呜呜)的哭声:当你生气时,也可以来句“7456”(气死我了);当你想终止和网友的交谈时,可以以一个“886”(拜拜了)结束谈话等等。

可见,网络语言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简便,几个字母或数字等符号的组合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一个想法,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语言富于创新,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特征。

“网语”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电脑上,中文表达本身存在缺憾,而网语的使用会显得活泼俏皮、生动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会显得新鲜,富有创新性和个性。

试看下面几种常见的网络语言的组合方式:
(1)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
〔B4〕Before的意思。

〔007〕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

(2)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符号:
〔Zzzz……〕在睡觉的意思,几个Z连在一起,是把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时发出的声音的画法引入聊天室中。

〔?-?〕表示“人在笑”的意思;〔0-0〕表示“戴眼镜的人”,这样用符号表现出自己的表情,很形象。

(3)谐音类:
数字谐音:〔3166〕“撒优那拉”(日语),再见的意思。

〔55555~〕呜呜,表示在哭。

汉语拼音谐音:〔MM〕妹妹、〔GG〕哥哥、〔BB〕宝贝的意思。

76
汉字谐音:〔大虾〕即大侠,指网络高手;〔斑竹〕即版主,指聊天室、论坛的管理人员。

网民们在网上交流中,明知“大虾”非大侠,“斑竹”非版主,却非要将错就错,这充分显示出“网语”的个性特征。

再次,网络语言的表述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从网络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网迷表现出对于流行语的认同和渴求,一句“美眉”(妹妹)和一句“GG”(哥哥)带给我们很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

而相对于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网上的生动表述无疑能够缓解压抑的情绪,如:〔55555~〕即哭的意思;〔Zzzz……〕即睡觉的意思。

还有的是一些符号词语,即用键盘上的不同键组合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当你生气时,可以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出去;当你心情愉快时,又可以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发出去。

可以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增加了网络语言的生动可感性。

时下年轻人都崇尚轻松无压力的工作、学习环境,他们也很善于自我排解,如果把严肃的问题用幽默的网络语言说出来,大家会心一笑,无疑会使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轻松。

可见,网络的说话方式完全不同于平日里一本正经的交流,由于它增加了诙谐幽默的成分,从而使人倍感亲切。

最后,网络语言在表情达意上委婉含蓄、极具人情味。

网络中常见的“GG、MM、DD、JJ”即哥哥、妹妹、弟弟、姐姐,是亲昵的称谓。

这些在平时让人觉得酸酸的哥哥、妹妹,此时在网络中用“GG"和“MM”代替,立刻就会拉近聊友之间的距离,使人感到一种类似家庭似的亲情气氛。

从这个层面上说,网络简化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原本冷冰冰的虚拟数字网络时代凭添了一份温馨和亲昵,极具人情味。

与此同时,网络用语在表达上也非常的委婉含蓄。

比如:NB奉承你在网上很酷,NQS是MM们在网上常用的嗔怪语言,意思是你去死吧。

再如当你批评网友时, P MP(拍马屁)、真e心(真恶心)以及进行网络笔战时,讥讽对方BT(变态)、WBD(王八蛋)、NND(奶奶的)等等,往往比直言委婉含蓄得多。

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产生的。

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或是病句,但在网络世界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而且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才使得虚拟的网络世界丰富多彩。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网民们在网上交流时必不可少的“通行证”,对于我国数千万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无疑具有着令他们难以释怀的独特魅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语言可以不受任何规范堂而皇之地进入现实生活,作为语言文字工作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既要看到网络语言在现代交际生活中的优势,更要看到它在交际中的弊端。

首先,网络语言有的品位不高,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客现地说,网络语言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但也无庸讳言,—些格调不高,相当粗俗的词语在网上也频频出现。

“T MD”本来是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因它刚好与我们的国骂“他妈的”的拼音简写相同,一时间,“T MD”就成了网上使用最为频繁的脏话了。

我们随意打开一个聊天室,“国骂”已经成了网民们的家常便饭,简直是出口成“脏”,令人大倒胃口。

除此之外,网络上其它的污言秽语也比比皆是,无疑成了网络语言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其次,网络语言给学校传统的语言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目前,中小学生上网人数日渐增多,而大多数学生上网是到聊天室聊天,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这些包含着错别字、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的网络语言,并把它使用在作文和日记中,从而形成了一股学生“网络语言”之风。

一些学生甚至还以会用这种网络语言为荣,相反却讨厌正规的语言教学,试想,若干年后,他们难道就靠这些字母和数字等符号去表达思想感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就眼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的确存在着品位低、信口雌黄、乱造词汇、生搬硬套等现象。

但不可否认,网络语言也有着传统语言所不具备的个性化、生动风趣、人情味浓重、语言风格宽松、幽默的特点。

因此,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上的语言,不管他们是白痴的梦呓,还是天才的创意,过早地对他们进行褒贬都是不适宜的。

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终究逃不出适者生存的定律。

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流行持积极态度,因为网络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所接受。

正如《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同志所说的: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对于新词语,我们应该静心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此论文为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作者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