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4.11、一诺千金教案4
人教A版六年级语文《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一诺千金、恍恍惚惚、如期归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无愧”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夹叙夹议的表达方法。
4.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诚实做人,扎实做事。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2.学习课文多种表达的方式。
三、教学准备:1.搜集《一诺千金》成语故事2.搜集关于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3.心理测试: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用四字词语概括特点)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读题目《一诺千金》,成语“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呢?2.指名讲成语故事《一诺千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古人季布言而有信,得到了人们的敬仰。
通过测试,得出结果,同学们也愿意与一诺千金的人做朋友,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一诺千金》,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纠错。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几个故事?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自读自悟,用笔在文中勾画、圈点、批注,思考:1.课文标出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一个故事?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二个故事?2.小括号标出叙述两个故事的过程。
3.曲线勾画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
4.请圈点出文中都有谁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呢?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5.用文字批注自己的理解,并将不理解的问题写出来。
(四)感情读文,体验情感1.有滋味儿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四人小组里朗读喜欢的句、段,交流情感体验。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出中心问题。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一诺千金、恍恍惚惚、如期归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无愧”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夹叙夹议的表达方法。
4.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诚实做人,扎实做事。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精选13篇)《一诺千金》篇1[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下来。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教学难点]课文第九、十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阅读秦文君相关作品。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秦文君的《男生贾里》与《女生贾梅》吗?请你们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吧。
其实,秦文君还写了许多哲理散文,现在,让我们打开书,再次走近秦文君,去领略她作品的魅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再读课文,畅谈感受1.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自读课文,读后汇报:自己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做到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理解,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习生字、新词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可以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等。
2.同桌互相交流,读不准的字词互相帮助。
3.指名认读下列词语:磊落、兑现、瑟瑟、蹿出去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的?4.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或者读不准,请找出来,与同学一道读一读,互相帮助朗读与理解。
5.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五、作业熟记生字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在书上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者写下自己对某些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1.生字词语“开火车”认读。
2.汇报自己的批注内容,教师现场评价,并从中理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共同探究理解课文1.第一个故事思考:我的心理都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难堪”的意思,体会那个男生为什么难堪,如果你是那位男生,你当时是怎样想的。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案教学设计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本文通过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诺千金的可贵品质,第一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为给母亲买葡萄糖,而向“我”借了两元钱后,每天夜里帮人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第二个故事通过“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朋友,一个少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朋友欢聚,而“我”由于朋友的食言失望而归。
通过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某些抱怨和鄙夷。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以读为主,圈划、品味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读懂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以读为主,圈划、品味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讲述“一诺千金”的故事“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是:“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就是说,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
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主人翁季布是个什么样的人?讲信用、耿直、狭义3.关于“一诺千金”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诚信方面的故事——《一诺千金》。
4. 板书:一诺千金5.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恍恍惚惚拳头喉咙攒钱罕见坦荡无愧目睹灵魂(2)我会写恍惚拳攒罕睹愧喉(3)理解词语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学设计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通过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诺千金的可贵品质,第一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为给母亲买葡萄糖,而向“我”借了两元钱后,每天夜里帮人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第二个故事通过“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朋友,一个少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朋友欢聚,而“我”由于朋友的食言失望而归。
通过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某些抱怨和鄙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一诺千金、如期归还、罕见、坦荡无愧、目睹”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及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1、理清故事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在朗读的过程中,圈划、品味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
通过读书、体验、感悟、表达等活动,给孩子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的想法,。
3、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让他们初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重难点分析:〃本文中有不少值得积累的词语,理解时应灵活处理,根据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适时加以理解。
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联系语境或已有生活经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作者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体会生活中的平淡与精彩。
在教学中我抓住两个小故事,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领悟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体会作者心情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受到启发,从而感悟讲信用、守承诺的重要性。
由于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在教学中不善于说,不敢说。
教学中结合书本已有的教学资源和课外补充的事例,运用谈一谈、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等多样活动,力求平等地与学生一起探讨诚信问题。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一诺千金语文A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诺千金”的含义,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历史背景。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并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4.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总结诚信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价值。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诺千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并讲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提问:“同学们,在课文中你们发现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对于成语、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尚需进一步巩固。此外,学生在思维品质、道德观念等方面正处于关键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一诺千金”成语的理解,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来加深认识;二是对课文表达技巧的领会,如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将诚信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中的作用。
2.讲解“一诺千金”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内涵。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来源吗?它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
《一诺千金》教案设计

《一诺千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理解“一诺千金、十万火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对比中体会作者的用意。
(重点)3.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明白做人就应该“一诺千金”的道理。
(难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师:同学们,有个成语“一诺千金”,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出示课件):“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是:“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就是说,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
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信守诺言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诺千金】生:齐读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师:接下来,看一看这一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二、初读课文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吧!【出示课件——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2.想一想:课文围绕“一诺千金”讲了几件事?生:(自学)师:同学们真是读的有滋有味呀!这些词语你读对了吗?【出示课件】出示词语:喉咙兑现攒足变戏法恍恍惚惚光明磊落大千世界十万火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师:真好!你来带读一下。
生:带读。
师:读得真好,掌声送给自己。
师:大家看到这个词语“攒足”,以前你见过吗?在《观潮》那一课,有一句话是“人头cuan动”。
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到吗?(曾zeng祖父、曾ceng经)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课文围绕“一诺千金”讲了几件事?谁能帮老师完成填空。
生:学生展示。
师:说得真好。
这两个故事,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生:学生展示。
师:真不错,你们的回答很精彩,看来大家读书和思考都很用心。
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件事?哪些写了第二件事?生:男孩借钱——如期归还(1---8)朋友相约——失望而归(9---13) (板书设计)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文中的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自学对学】生:交流汇报。
一诺千金教案(汇编5篇)

一诺千金教案(汇编5篇)一诺千金教案(1)《一诺千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关于信守诺言的故事。
通过几个主人公之间的心里、行动等细致、朴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的人的鄙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围绕着中心的问题进行展开。
孩子们能够体会作者的心情做到换位思考,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
课堂上对于详略的处理比较恰当,但是欠缺的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虽然注重了孩子的读,但是对每一遍的读要求都不够明确,孩子的朗读提高不够突出,缺少对学生每遍读完后的点评和点评的指导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留心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基本上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但是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想法的孩子总是集中到平时爱发言的那些孩子,这可能和年级段也有一定的关系。
以后的课堂应积极调动这些只爱倾听的孩子,让他们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进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诺千金教案(2)课文说明:《一诺千金》选自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两个故事表达自己对于诚信品质的深切体会。
课文重点写了自己经历的两个故事。
一个讲小时侯一位家境贫寒的男生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而向她借两块钱,并保证五天内归还。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男生天天夜里帮菜贩推车,第五天拂晓终于攒足了两元钱,由于乏极了,竟然在桥洞酣睡了一天,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终于如期归还所借的钱。
另一个故事讲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一场倾盆大雨中,我去接曾经约定风雨无阻的朋友却失望而归。
于是,作者发出了一番感慨。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6个,会写6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9、10自然段。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实在、牢靠,可它更是一种郑重地对待世界的精神。
”与“这已经超出了准则的含义而带着人类理想、精神和正气的光彩。
小学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案

小学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案小学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案[课文说明]这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两个故事表达自己对于诚信品质的深切体会。
课文重点写了自己经历的两个故事。
一个讲,小时候,一位家境贫寒的男生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而向她借两块钱,并保证五天内归还。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男生天天夜里帮菜贩推车,第五天拂晓终于攒足了两元钱,由于乏极了,竟然在桥洞酣睡了一天,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终于如期归还所借的钱。
另一个故事讲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一场倾盆大雨中,我去接曾约定风雨无阻的朋友却失望而归。
于是,作者发出了一番感慨。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5个。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下来。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秦文君的作品在儿童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诸如《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之类的畅销书,了解作者与作品,为学好课文做铺垫。
2.课文引入本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可以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在强烈反差中激起阅读兴趣,引发学习的欲望;也可以与学生一起聊一聊作者的作品,由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引向课文的学习;还可以讲一讲“一诺千金”的故事,通过简短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把学习语文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3.课文品读这篇课文并不难理解,两个故事学生也容易把握。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弄清作者所讲述的故事,既训练了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又为理解作者的议论做好准备。
对于作者在两个故事中间所抒发的感受,教学时要让学生熟读。
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来指导,并把理解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大量的讨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图,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4.识字与写字本课有一些字难认难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找形近字、与同学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一诺千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把握本课的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及心理描写
过程方法:
通过重点词段、词语感悟小男孩和少年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课前预备: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谚语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喜欢不讲信用的人吗?(不喜欢)那谁愿意将你课前搜集的关于讲信用的格言或谚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汇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遵守诺言的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学(想)板书课题:一诺千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熟悉的字或者拿不准读音的字(教师巡视,帮助落后生正音)
2、小组交流,查字典解决不熟悉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3、出示以下词语:一诺千金、如期归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无愧、目睹、灵魂等词语(指名读,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自己试讲,小组交流,个人汇报)师指导学生叙述完整
四、交流评议,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小故事?(想)
不过这次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不同的人对待诺言又怎样不同的态度?下面请同学们拿着笔快速的默读课文,可以将你的感受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
预设一
学生可能会说小男孩是一个遵守诺言的好孩子。
老师可以围绕小男孩的部分进行教学,重点围绕第一个故事来分析文本。
教师顺势导出“你是从那看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抓住“小男孩为了如期归还小女孩钱自己天天夜里去帮菜家推菜。
顺便抓住“狂奔、十分火急”这些词语来表现小男孩的焦虑心态。
顺便将文本多元化理解,可以看出小男孩不但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好孩子,还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抓住“夜里快睡觉时………两元纸币”。
因为已经到了夜里还给小女孩送钱,也表现出他遵守承诺。
老师顺便导出“通过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看出小男孩的钱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画出“淌、攥、哑”等词语来理解课文。
教师结合时机还可导出“小男孩为什么在夜里来送钱呢?第二天不可以吗?牵引到第1、2、3自然段分析小男孩借钱得不轻易,说好保证五天归还,并且让学生明白两元钱就是小女孩两个月的零花钱以及小女孩开
始的不情愿。
预设二
学生可能围绕第二个故事少年和朋友的对比展开评价。
教师顺势导出让学生读出少年的固执却等来了如约而至的朋友,而远道而来的朋友也看到了真诚守候的少年。
在风雨中再次见证了一诺千金的行为。
而“朋友”的推脱与少年与小男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对少年的赞叹,读出对朋友的鄙夷。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三
学生可能会抓住小男孩和朋友的对比,少年和朋友的对比突出小男孩和少年遵守诺言的行为,而朋友失信于人的行为。
假如出现这样的回答,教师要顺势导出预设一、二,所专注的重点段落和词语进行分析、理解、感悟。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通过刚才的朗读和理解,你对一诺千金是怎样理解的呢?(生各抒己见)
那么,你能不能讲述一下发生在你身边的或者从课外书本上获得的关于一诺千金的故事?(生畅谈)
六、作业
课下小组合作以本课为蓝图,编课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