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1000题告读者

肖秀荣1000题告读者
肖秀荣1000题告读者

肖秀荣老师有关《命题人1000题》告读者书

鉴于目前有些读者关于《命题人1000题》出版时间的疑惑,我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下说明。考虑到教育部考研政治大纲2010年做了一次结构性的重大调整,2011年只是微调,我预测2012年的大纲不会有大的变化(现在2012年的大纲已经发布,事实也是如此。可以看我对2012年的大纲变化的分析),加上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我于今年8月份,最终审定并出版了2012年的《命题人1000题》一书,尽早满足广大考生复习的需要。9月15日大纲正式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将《命题人1000题》的知识点与大纲知识点做了对照,确认《命题人1000题》已经把大纲中可能命题的知识点全部涵盖,书中没有偏题、怪题、超纲题。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出版时间的提前对本书与大纲的吻合没有任何影响,请考生放心使用,也欢迎广大考生与大纲对照,发现问题随时反馈给我。此书今年受到更多考生的认可,所以已经多次重印,内容没有任何变动,购买1版1次印刷的同学没有必要重复购买。

另外,关于2012年大纲变动及其分析的视频请大家上考研论坛观看,也可上我的博客浏览文字说明。”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的新变化与应对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终于公开发布了。经过认真研究,我的总体看法是,除了“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考查的时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值得重视外,关于知识点,可以说变化是很小很小的。由于“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一般都在11月初讲授,书籍一般在10月底后出版,因此,考研政治大纲的修订对考生此前的复习,包括已听的课、已看的书、已做的题,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然而,由于现在有些机构或老师把考研政治大纲的变动,不区分不同的情况,简单地全部罗列出来,并做了过度的解读,使有些考生产生了“考研政治大纲变化很大”的错觉。因此,有必要对政治大纲的新变化做全面、具体的分析。

考研政治大纲内容的修订,往往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考查内容的,如2012年把形势与政策考查的时间调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的考试大纲中没有而现在又非增加不可的重要知识点,如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观点、新决策等。第三种是文字上的修订,是为了使知识点的表述更精练、更准确。第四种是删除一些从考试角度看不太好命题或不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研究考试大纲的变化,首先要把关注点放在大纲增加的知识点上,也就是第二种情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前一段的听课、看书、做题是否遗漏了知识点,而且,这部分修订包含着重要的命题信息。当然,第一种情况也值得关注。

一、对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增加的知识点的分析

2012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只增加了三个知识点,补充了六个知识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一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加了二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有三门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个知识点也没有增加。

但是,只要对增加的三个知识点,补充的六个知识点做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增加和补充的内容是很有限的。

先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和补充的三个知识点。

1.增加的一个知识点是在第七章第二节,增加了“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

我完善”。但这个增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二节删除掉的知识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移到这里。而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第一节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的内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这个新增加的知识点等于没有增加。

2.补充的三个知识点是:

(1)第三章第一节,把原来的“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修改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补充了“认识”;

(2)第五章第二节把原来的“资本积累的本质”修改为“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补充了“后果”;

(3)第六章第一节把原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修改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补充了“基本特征”。

这些补充,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原有的知识点已经包含了的。如“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由于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所以,把握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也就把握了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因此,这个知识点的补充对复习没有影响。

第二种是原有的知识点延伸了的。如关于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一般说来,在阐述资本积累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不涉及资本积累的后果的。

第三种是原有的知识点可能包含、延伸,也可能没有包含和延伸,但补充的内容并不复杂的。如,在阐述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时候,一般说来,应当涉及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但即使没有涉及,补充的内容也比较容易和简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加了二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

1.增加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第六章第四节增加了“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但这个增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由原来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现在删除了)改变过来的,是原来知识点的具体化;

2.增加的第二个知识点是:第九章第一节增加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这个增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把原来的两个知识点(《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删除后合并而来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主要就是指这两个。

一句话,这两个增加的知识点也等于没有增加。

补充的三个知识点是:

1.把原来的第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修改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补充了“伟大意义”这个内容。但实际上,在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是一定会讲到意义的。这个补充对复习没有影响。

2.把原来的第四章第三节“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修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补充了意义、原因,去掉了经验。但在讲“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的时候,是一定要阐述大革命的失败、失败原因及意义的。即使没有讲,补充起来也比较简单。

3.把原来的第六章第二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改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补充了“基本策略”。但这里的补充,实际上是把原来第五章第二节的一个知识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删除掉,移到这里来的。这个知识点实际上是移动,

不是增加。

一句话,这三个补充的知识点对考生复习不会有什么影响。

二、对2012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删除的知识点的分析

(一)2012年的考研政治大纲总共删除了21个知识点。分别是: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删除了5个:

(1)第二章第二节:联系与发展(其他知识点包含)

(2)第二章第二节:否定之否定(与其他知识点重复)

(3)第二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他知识点包含)

(4)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移动到第七章第二节)

(5)第五章第二节:资本积累的含义(后边的“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涵盖此知识点)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删除了2个:

(1)第八章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第十四章第三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删除了10个(真正删除的是5个):

(1)第五章第二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移动到第六章第二节)

(2) 第六章第四节: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改为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3) 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 第九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把内容合并到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一个知识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里)

(5) 第九章第一节:《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合并到第九章第一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6) 第九章第一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合并到九章第一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7) 第九章第一节: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 第九章第二节: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9) 第十章第一节: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 第十章: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概论》第一章第四节有此知识点)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删除了4个:

(1)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2) 第一章第一节: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 第四章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4) 第七章第三节: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对删除的知识点的分析

考研政治大纲删除的知识点,对考生复习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有些知识点,老师本来在写书、编题、上课的时候,都不太可能涉及。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等。另外有些知识点,

虽然删除了,但这些知识点的内容仍然是必须把握的。这就需要了解知识点删除的几种不同情况。考研政治大纲删除的知识点大概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从表面上看是删除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删除,是“假删”,包括移动、合并、换一种说法等。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二节把“联系与发展”删除了,但大纲保留下来的知识点“联系的内涵和特点”、“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实际把“联系与发展”的内容包含了。

第二种是被删除的知识点的内容与考研大纲保留下来的其它知识点内容相互包含、涵盖或者重复。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二节把原来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修订为“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删除了“否定之否定”几个字。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实际上包含“否定之否定”的内容。

第三种是原有的知识点不太好命题或不太重要的。如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等。

三、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文字调整部分

这部分共有27处。这些变动主要是为了使考研政治大纲知识点的表述更准确、更精练,对考试和复习没有任何影响,考生不必理会。为了满足有些愿意了解考纲修订全面情况的考生的愿望,这里也把这些变动罗列出来。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处)

(1)第一章第一节: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2)第二章第二节: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3)第四章第一节: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4) 第四章第一节: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5) 第四章第一节:把“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6) 第四章第一节: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7) 第四章第一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第四章第二节:把“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9)第五章第二节: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10)第五章第二节:把“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合并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1) 第五章第二节:把“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合并为“资本循环”。

(12) 第五章第二节:把“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3) 第五章第二节:把“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为“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14) 第五章第三节: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5) 第六章第二节: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

(16) 第六章第二节:把“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17)第六章第三节: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处)

(1) 第一章第二节:把“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 第三章第二节:把标题“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第四章第二节:把标题“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4) 第五章第二节:把“长征的胜利”修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5)把第七章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调到第八章第一节;

(6) 第十章第一节: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 第十章第一节:把“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8) 第十章第二节:把“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修改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9) 第十章第三节:把“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修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处)

(1)第四章第一节:把“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修改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四、应对

鉴于考试大纲的变动不大,考生可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进行复习。一般说来,9月至10月应该进入第二轮复习。要第二遍看教材,同时,认真做练习题及真题。通过做题,检验与巩固复习效果。题目做错的,一定要找出错误在哪里,要了解命题“陷阱”,使做题的效益最大化。在第一轮复习掌握50%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轮复习,再掌握25%的知识点,使知识点的掌握达到75%。然后,再经过11、12月的最后努力,争取掌握全部知识点,努力使政治考试取得高分。

祝广大考生复习顺利!

肖秀荣于北京

2011-9-21

2020肖秀荣1000题答题卡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原理 单项选择题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6474849 5051525354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6869 70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848586878889 90919293949596979899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 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 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 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 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 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 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 210211212213多项选择题12345 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525

26272829303132333435 36373839404142434445 46474849505152535455 56575859606162636465 6667686970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8485 86878889909192939495 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 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 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 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 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 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 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 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 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 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 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 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 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 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 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 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 256257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

2020考研政治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答题纸

2020考研政治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答题卡 命题人1000题答题卡 马原部分 (单选)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141 242 343 444 545 646 747 848 949 1050 1151 1252 1353 1454 1555 1656 1757 1858 1959 2060 2161 2262 2363 2464 2565 2666 2767 2868 2969 3070 3171 3272 3373 3474 3575 3676 3777 3878 3979 4080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81121 82122 83123 84124 85125 86126 87127 88128 89129 90130 91131 92132 93133 94134 95135 96136 97137 98138 99139 100140 101141 102142 103143 104144 105145 106146 107147 108148 109149 110150 111151 112152 113153 114154 115155 116156 117157 118158 119159 120160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161201 162202 163203 164204 165205 166206 167207 168208 169209 170210 171211 172212 17321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日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

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毛中特多选部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但不是现成方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表现在,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实践没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错误倾向主要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注意区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都是属于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 6.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不同之处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官僚资本主义作为革命对象·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既是总路线又是总政策 7.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8.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经济纲领的原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 9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正确的政策(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10.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 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为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1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总结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伟大意义:·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4.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020肖秀荣1000题答题卡

题 号 选项分析 马原单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4h38m34s_2019年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第1部分-马原单选)(1)

2019年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 I 肖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1.马原单选部分) /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 被誉为 “工人阶级的圣经 ” 的著作是《资本论》。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4.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问题。 /5. 哲学土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也不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6.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z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回比如毕加索画公牛,从第一幅画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但那些简单的线条,却精炼地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比如现在复习迷茫,一看书就烦,就是看不进去,这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书本身如此。需要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调整,振作起来,比如多想想考上了怎么浪,多和研友们沟通一下。 /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逐渐改进的时间测量精度说明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注意区分时间(客观性)和人的时间观念(主观性)) /9.非传统指数(比如口红指数)可以反映经济走势的例子给我们启示是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10.联系具有条件性z ·第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第二,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 不能任意地建立新的联系)/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困与结果的关系。

考研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

考研肖秀荣1000 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1.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 形态》。 /2.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4.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问题。 /5.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 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6.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比如毕加索画公牛,从第一幅画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但那些简单 的线条,却精炼地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比如现在复习迷茫,一看书就烦,就是看不进去,这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书本身如此。需要对自己的 感受进行调整,振作起来,比如多想想考上了怎么浪,多和研友们沟通一下。 /7. 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 的运动。 /8. 逐渐改进的时间测量精度说明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 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注意区分时间 ( 客观性 ) 和人的时间观念 ( 主观性 )) /9. 非传统指数 ( 比如口红指数 ) 可以反映经济走势的例子给我们启示是世界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10. 联系具有条件性: 第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第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

考研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pdf

考研肖秀荣1000题重难点考点浓缩整合背诵版/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 形态》。 /2.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4.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问题。 /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 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比如毕加索画公牛,从第一幅画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但那些简单 的线条,却精炼地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比如现在复习迷茫,一看书就烦,就是看不进去,这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书本身如此。需要对自己的 感受进行调整,振作起来,比如多想想考上了怎么浪,多和研友们沟通一下。 /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 的运动。 /8.逐渐改进的时间测量精度说明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 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注意区分时间(客观性)和人的时间观念(主观性)) /9.非传统指数(比如口红指数)可以反映经济走势的例子给我们启示是世界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10.联系具有条件性: 第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第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