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常用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的分类16种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泽泻科/慈姑属
13 慈姑
剪刀草 燕尾草
识别要点 叶形变化大,出水叶常为戟形,全缘,具长叶柄,沉水叶线形。 花期 7~9 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阳光充足,有一定耐寒性;适应性强,但喜富含腐殖 质而土质不太深厚的粘质壤土,喜生浅水;忌连作。 观赏习性 叶形奇特,适应性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造景应用 可作水面及岸边绿化。
PHRAGMITES COMMUNIS
禾本科/芦苇属
7 芦苇
芦头 芦柴 苇子
识别要点 多年生挺水草生植物,株高 1~3m。秆高大,圆柱状,仅最上面的 一个叶鞘具叶片,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花期 7~8 月。 生长习性 性强健,抗寒耐热,适应各类土壤。耐盐碱,又耐酸,且抗涝。 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从浅水到深水都可以生长,一些干旱沙 丘处也可生长。 观赏习性 芦苇花序雄伟美观。 造景应用 用作湖边、河岸低湿处的背景材料。有利固堤、护坡、控制杂草 之作用。也可种植水边或从植岸边,营造成秋季的田野风光。
水菖蒲 泥菖蒲 大叶菖蒲 白菖蒲
识别要点 为多年生挺水型草本植物。全株有特殊香气 ,叶从根茎发生, 线型,花很小,密集成玉米棒样的肉穗花序。6~9 月开花。 生长习性 喜温暖,耐寒,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冬季地上部分枯死, 以地下茎越冬,喜水湿。 观赏习性 叶丛挺立而秀美,是水边或水中优美的竖线条材料。菖蒲叶形 如剑,故称“蒲剑”,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剑”。 造景应用 常栽培于浅水或池边,最适宜作岸边或水面绿化,也可在湿地 作宿根花卉栽植。 文化内涵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 花并称为 “花草四雅 ”。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 , 因而得 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 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 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 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 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
常见园林植物分类

常见园林植物分类一、花卉类花卉类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其特点是花朵美丽多样,常用于点缀园林景观。
常见的花卉有玫瑰、牡丹、菊花、郁金香等。
玫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有着丰富的品种和颜色,是园林中常见的花卉之一。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花,花形丰满,色彩丰富,是园林中常用的观赏花卉之一。
而菊花和郁金香则是秋季园林景观中常见的花卉,给人以丰收和富饶的感觉。
二、乔木类乔木类是园林植物中高大的一类,常用于绿化和修建树林。
常见的乔木有松树、柳树、槐树等。
松树是我国传统的园林乔木之一,其形态优美,常用于修建园林树林。
柳树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乔木,其枝条柔软,叶片垂下,给人以优雅的感觉。
槐树则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乔木,其花期短暂但花朵香气浓郁,常用于修建街道两旁的树林。
三、灌木类灌木类是园林植物中中等高度的一类,常用于修建花坛和园林边缘。
常见的灌木有紫薇、三角梅、丁香等。
紫薇是我国传统的园林灌木之一,其花朵美丽,花期长,常用于修建花坛。
三角梅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灌木,其花朵鲜艳多彩,常用于边缘修建。
丁香则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灌木,其花朵香气浓郁,常用于修建庭院的花坛。
四、草本类草本类是园林植物中矮小的一类,常用于修建草坪和花境。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牵牛花、向日葵、紫草等。
牵牛花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草本植物,其花朵形态独特,常用于修建花境。
向日葵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草本植物,其花朵大而鲜艳,常用于修建草坪。
紫草则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草本植物,其花朵紫色丰满,常用于修建庭院的花境。
五、水生植物类水生植物类是园林植物中生长在水中的一类,常用于修建池塘和水景。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莲、芦苇等。
荷花是园林中常见的水生植物,其花朵美丽,常用于修建花池。
睡莲是园林水景中常见的水生植物,其花朵洁白而雅致,常用于修建水池。
芦苇则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水生植物,其茎秆高大,常用于修建湖泊的边缘。
以上所述的常见园林植物分类,包括花卉类、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和水生植物类。
常用园林植物 地被、攀爬、水生

02、荷花 分布:中国各地区均有栽培 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 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 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 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 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习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 地、池塘。喜光,极不耐荫 用途:在山水园林中作为主题水景植物 ; 作水域的“过滤器”
14、百日草 分布: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被糙毛或 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 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 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 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 花黄色或橙色,花期6-10月,果期7-10 月。 习性:喜阳光、不耐寒、怕酷暑、耐干 旱、耐瘠薄、忌连作。 用途: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 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 花带。也常用于盆栽
10、鸢尾 分布:中国各地均有栽植 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黄绿色, 稍弯曲,中部略宽,宽剑形,顶端渐尖 花蓝紫色,种子黑褐色,梨形,无花期 4~5月,果期6~8月。 习性: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 强,亦耐半阴环境 用途:是花坛及庭院绿化的良好材料, 也可用作地被植物
11、串红 分布:原产于巴西,我国各地广泛栽 培。 形态:亚灌木状草本,花冠红色 习性:喜阳,也耐半阴,耐寒性差 用途:常用作花丛花坛的主体材料。也 可植于带状花坛或自然式纯植于林缘
04、金娃娃萱草 分布:在中国江苏、河南、山东、浙江、 河北、北京等地,都有分布。 形态: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光滑无毛,根 茎短,数朵花生于顶端,花大黄色。花期 6月-7月。 习性:喜光,耐干旱、湿润与半阴,耐寒 对土壤适应性强,病虫害少, 用途:适宜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绿地丛植 点缀。
05、地被菊 分布:各地均有种植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型矮壮、 花朵紧密、自然成型,花期9-10月。 习性:喜充足阳光,也稍耐阴,较耐旱, 忌积涝 用途:在广场、街道、公园等各类园林绿 地中做地被植物用,组成大色块,
景观常用灌木+水生植物

常用灌木汇总酢酱草科1.红花酢酱草Oxalis rubra Hil 酢酱草属【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部根茎具鳞片,茎基部稍匍匐。
掌状复叶基生,具细长总柄,小叶3枚倒心形,全缘。
伞形花序着生总花梗端,总梗稍高出叶,花深玫瑰红色,萼片覆瓦回旋排列,花叶对光敏感,阳光下开放,夜晚及阴天闭合。
【使用】:是优良的观花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可大面积种植形成观赏景观,也可与岩石相配置,也适宜做花坛,花境材料。
百合科2.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Bl.蜘蛛抱蛋属【别名】:一叶兰、箬兰【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
根茎粗壮,叶丛生,长椭圆形,基部楔形,深绿色,边缘皱波状,叶柄健壮,坚硬,挺直,有槽。
钟状花,初时绿色后转紫褐色,浆果球形,种子1粒。
【使用】:叶片四季翠绿,易管理,宜做花带,花境,树下植被,盆栽摆设,全草可药用。
3.金心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吊兰属【形态特征】:常绿多年生草本,地下部有根茎,肉质而短,横走或斜生,叶细长,线状披针形,中心具黄白色纵条纹,基部抱茎,鲜绿色。
叶腋抽生匍匐枝,伸出株丛,弯曲向外,顶端着生带气生根的小植株。
花白色,花被6片,花期春夏季。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喜半荫,夏季忌烈日,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室温20℃时,茎叶生长迅速,冬季温度要求不低于5℃。
【繁殖培育】:它在经常湿润的条件下生长得比较好。
又因其有肉质根,能忍耐一段时间的干燥,因而浇水要注意间干间湿,春秋季一般二至三天浇水一次,夏季一般每天浇水一次,冬季植株生长缓慢则适当减少水量。
环境干燥,空气湿度过低,常常会导至叶尖干枯,影响生长和观赏效果,因此定期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生长更有利。
金心吊兰在生长旺期可半月施肥一次,室外栽培可施稀薄腐熟的饼肥水、人粪尿;放置室内的,可施些复合肥。
一般隔一至二年换盆一次,盆土可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
4.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天门冬属【别名】:武竹、天冬草【形态特征】: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花多白色,花期6~8月,果实绿色,成熟后红色,球形种子黑色。
水生植物图谱

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图谱 the i llustration o f a quatic p lants u sed i n e cological b ed瀚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Han C hao E nvironmental T echnology C o.,Ltd(内部资料)2013年2月1. 水生植物概述水生植物(aquatic p lant),简言之,是指那些在水环境中能够长期正常生长的植物。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适生环境以及生长方式,在此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型: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
1)挺水植物:该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直立挺拔,花色艳丽、以观花为主;其下部根和地下茎生长于水的泥中,上部茎叶则挺出水面。
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雨久花、茭白、灯心草、慈姑等。
2)浮水植物:该型水生植物因其体内多储藏有大量气体,使其叶片或植株可漂浮于水面上,故又称浮叶植物,以观叶为主。
按根生环境的不同,浮叶植物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有的浮叶植物根较短,不生于水下基质中,其株体与叶片随水流完全自由漂浮于水面,如浮萍、凤眼莲、满江红等;有的浮叶植物根与根茎均埋生于水底基质,唯叶片漂浮于水面,如睡莲、大漂、萍蓬莲等;有的浮叶植物根扎生于水底基质,茎匍匐而铺于水面,叶密集而出于茎端,如菱、荇菜、水鳖、田字萍等。
3)沉水植物:该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水底基质,整个植株沉于水体之中,其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以观叶为主,兼具“水下造氧机”的美誉。
常见的沉水植物有:金鱼藻、黑藻、苦草、菹草等。
常见水生植物一览表序列 类型 常见代表1 挺水植物 水生美人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 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雨久花、茭白、灯心草、慈姑等。
2 浮水植物浮萍、凤眼莲、满江红、睡莲、大漂、萍蓬莲、菱、荇菜、水鳖、田字萍等。
5种可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5种可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在养殖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绿化时,选好材料是根本,要做到即兼顾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植物配置也要讲究园林美学原则。
下面碧荷湾小导师推荐一些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
一、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1、芦苇:禾本科芦苇属,播种或分株繁殖。
其净化水质的效果较好,如将芦苇布置于自然式水岸边,别有一番野趣。
2、荷花: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分株或播种繁殖。
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是良好的美化水面、点缀亭榭或盆栽观赏的植物材料。
3、浮萍,又称青萍:浮萍能大量吸收、积累电厂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能有效吸收、积累、分解废水中的营养盐类和多种有机污染物。
4、水葱:莎草科草属,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茎杆高大通直,青翠碧绿。
其变种花叶水葱,在茎杆上有黄色环斑,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水葱多于初春分株繁殖,栽种初期宜浅水。
水葱茎杆挺拔翠绿,常用于水面绿化或作岸边点缀。
5、蒲草: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沼生草本,分株繁殖。
其蒲棒可做切花或干花。
二、水景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则1、水生植物与水边的距离要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种植,要留出必要的透景线。
2、要注意植物群落配置后的立体轮廓线与水景的风格相协调。
3、还应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水面植物不能过于拥挤,一般不要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水面的倒影效果和水体本身的美学效果;对视觉作用不大的水面,可加大植物的配置密度,以形成绿色景观。
4、栽植的植物应严格控制其蔓延,可设置隔离绿带,也可缸栽放入水中。
在应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绿化时,首先要选好材料,力求做到即兼顾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其次,植物配置要讲究园林美学原则。
全面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

最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一、水生植物篇湿生植物:旱柳、垂柳、棉花柳、沙柳、蒿柳、皂柳、小叶杨、辽杨、沙地柏、圆柏、侧柏、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乌桕、樱花、杜仲、栾树、木芙蓉、木槿、夹竹桃、爬山虎、葡萄、紫藤、紫穗槐、柽柳、毛茛、水葫芦苗、长叶碱毛、沼生柳叶、柳叶莱、毛水苏、华水苏、薄荷、陌上菜、婆婆纳、豆瓣菜、蔍草、水毛花、扁杆蔍草、水莎草、花穗水莎草、球穗扁莎草、红磷扁莎草、竹节灯心草、小花灯心草、小灯心草、细灯心草、扁蓄、习见蓼、红蓼、丛生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箭叶蓼、杠板归、刺蓼、戟叶蓼、大戟叶蓼、虎杖、白茅、拂子茅、大叶章、菵草、长芒棒头、野古草、荻、薏苡、牛鞭草、湿生匾蕾。
挺水植物:水葱、芦苇、藕、慈菇、宽叶泽苔草、泽泻、荷花、千屈菜、香蒲、鸭舌草、雨久花、菖蒲、梭鱼草、稻、水笔仔、水仙、水芹菜、茭白笋、芋、田字草、芦苇、荸荠、荆三棱、针蔺、水烛、伞莎草、宽叶香蒲。
浮水植物:浮萍、水葫芦、睡莲、芡实、王莲、萍蓬草、凤眼莲、莕菜、莼菜、黄花狸藻、浮水蕨、龙骨瓣莕菜。
沉水植物:金鱼藻,水车前。
二、色叶植物篇红色或紫色的:枫香、漆树、鸡爪槭、茶条枫、南蛇藤、红栎、瑭槭、乌桕、火炬树、盐肤木、花楸、南天竺、卫矛、山楂、黄连木、枫杨、小檗、湖北鹅耳枥、爬山虎。
金黄或黄褐色的:银杏、柿树、栾树、鹅掌秋、梧桐、榆、核桃、楸树、水杉、紫薇、榔榆、楠树、酸枣、猕猴桃、七叶树、水榆花楸、腊梅、石榴、、黄槐、金缕梅、无患子、金合欢。
三、芳香植物篇居住区可选种的芳香植物有:薄荷、罗勒、香蜂花、西洋甘菊、柠檬草、鼠尾草、蒲公英、金盏菊、百里香、玻璃苣、香叶天竺葵、锦葵等草本,熏衣草、迷迭香、栀子、玫瑰、柠檬马鞭草等灌木。
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配置如: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腊梅。
抗污染防尾气植物:刺槐泡桐白皮松桧柏珊瑚树石楠海桐八角金盘等。
固氮植物:刺槐属忍冬属合欢属紫穗槐锦鸡儿属大豆属胡枝子属草木樨属豌豆属菜豆属杨梅属胡颓子属苏铁属。
水生湿生植物品种

水生湿生植物品种
紫杆水芋 | 雨久花| 藨草| 大薸| 萍逢草| 再力花花叶芦竹 | 花叶水葱| 宽叶香蒲| 慈菇| 红菱| 红菱果实
,
千屈菜 | 菖蒲| 凤眼莲| 王莲| 黄菖蒲| 红蓼
水葱 | 香蒲(水烛)| 芡实| 姜花| 水罂粟| 大花玉蝉花
,花玫瑰红色,
在池塘微酸性、
西北利亚鸢尾| 旱伞草| 花叶芦苇| 花叶香蒲| 梭鱼草(紫兰)| 梭鱼草(白色)溪荪| 美洲大慈菇| 金棒花| 花叶水禾| 花叶菖蒲| 荇菜
花果期为夏秋季节。
对土壤要求不严。
肿胀扁平,
金叶芦苇|泽泻|泽芹|水生美人蕉| 泽苔草|花菖蒲石龙芮|埃及纸莎草|细叶莎草| 河芒|水鳖|小香蒲
月。
,黄色。
高杆灯心草| 细叶灯心草| 大聚藻| 条穗苔草| 水毛花| 黄花水龙挺水大皇冠| 石菖蒲| 花叶石菖蒲| 金叶石菖蒲| 荸荠| 蜘蛛兰
较耐寒。
,
海寿花| 燕子花|。
果实椭圆形,种子茶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水生植物1、千屈菜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高30-10 0厘米,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6(-10)厘米,宽8-15毫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
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毫米;萼筒长5-8毫米,有纵棱12条,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长1.5-2毫米;花瓣6,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长7-8毫米,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雄蕊12,6长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
蒴果扁圆形。
生长习性: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
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2、鸢尾形态特征:常绿水生鸢尾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系由六角果鸢尾(I.Hexag)、高大鸢尾(I.giganticae)、短茎鸢尾(I.brevuilei)等杂交选育而成,根状茎横生肉质状,叶基生密集,宽约2厘米,长40至60厘米,平行脉,厚革质;花葶直立坚挺高出叶丛,可达60至100厘米,花被片6,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深蓝、白等,花直径16至18厘米左右。
生长习性:常绿水生鸢尾喜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常年生长在20厘米水位以上的浅水中,可作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或旱地花境材料。
常绿水生鸢尾特别适应冷凉性气候,据江苏盐城表现看该品种在-9℃的低温条件下,能保持常绿且进行分蘖;在长江流域一带,该品种11月至翌年3月分蘖,4月份孕蕾并抽生花葶,5月份开花,花期为20天左右,夏季高温期间停止生长,略显黄绿色,在35℃以上进入半休眠状态,抗高温能力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常绿水生鸢尾为杂交品种,很少结籽或不结籽,故生产上常用分株或组培的方法繁殖。
常绿水生鸢尾的叶形、株形、习性与其他水生类鸢尾相似,在黄菖蒲、玉婵花、溪荪等水生植物的应用范围内均可种植,但该品种因其叶厚革质不易下垂、冬季翠绿且花色丰富,其他鸢尾类植物只能望其项背。
3、荷花形态特征: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
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叶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
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
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期8-10月。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生长习性: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
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
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4、菖蒲形态特征: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
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
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150)厘米,中部宽1-2(-3)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
花序柄三棱形,长(15-)40-50厘米;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6.5(-8)厘米,直径6-12毫米。
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宽约1毫米;子房长圆柱形,长3毫米,粗1.25毫米。
浆果长圆形,红色。
花期(2-)6-9月。
生长习性: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长。
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中越冬。
喜冷凉湿润气候,阴湿环境,耐寒,忌干旱。
5、水葱形态特征:根匍匐根状茎粗壮,具许多须根。
秆高大,圆柱状,高1-2米,平滑,基部具3-4个叶鞘,鞘长可达38厘米,管状,膜质,最上面一个叶鞘具叶片。
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
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极少数稍长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或复出,假侧生,具4-13或更多个辐射枝;辐射枝长可达5厘米,一面凸,一面凹,边缘有锯齿;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长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圆,长5-10毫米,宽2-3.5毫米,具多数花;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顶端稍凹,具短尖,膜质,长约3毫米,棕色或紫褐色,有时基部色淡,背面有铁锈色突起小点,脉1条,边缘具缘毛;下位刚毛6条,等长于小坚果,红棕色,有倒刺;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突出;花柱中等长,柱头2,罕3,长于花柱。
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双凸状,少有三稜形,长约2毫米。
花果期6-9月。
生长习性:最佳生长温度15~30℃,10℃以下停止生长。
能耐低温,北方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
6、慈姑形态特征:叶戟形,长25~40厘米,宽10~20厘米,为根出叶,具长柄。
短缩茎,秋季从各叶腋间向地下四面斜下方抽生匍匐茎,长40~60厘米,粗1厘米,每株10多枝。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用顶芽繁殖。
气温15℃时萌芽生根;栽插期和茎叶生长期适温为白天25℃,夜间15℃;球茎形成期适温为10~20℃。
昼夜温差大,日照良好,有利球茎发育。
7、香蒲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
根状茎乳白色。
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高1.3-2米。
叶片条形,长40-70厘米,宽0.4-0.9厘米,光滑无毛,上部扁平,下部腹面微凹,背面逐渐隆起呈凸形,横切面呈半圆形,细胞间隙大,海绵状;叶鞘抱茎。
雌雄花序紧密连接;雄花序长2.7-9.2厘米,花序轴具白色弯曲柔毛,自基部向上具1-3枚叶状苞片,花后脱落;雌花序长4.5-15.2厘米,基部具1枚叶状苞片,花后脱落;雄花通常由3枚雄蕊组成,有时2枚,或4枚雄蕊合生,花药长约3毫米,2室,条形,花粉粒单体,花丝很短,基部合生成短柄;雌花无小苞片;孕性雌花柱头匙形,外弯,长约0.5-0.8毫米,花柱长1.2-2毫米,子房纺锤形至披针形,子房柄细弱,长约2.5毫米;不孕雌花子房长约1.2毫米,近于圆锥形,先端呈圆形,不发育柱头宿存;白色丝状毛通常单生,有时几枚基部合生,稍长于花柱,短于柱头。
小坚果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花果期5-8月。
2n=60。
生长习性:香蒲喜高温多湿气候,生长适温为15-30℃,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生长基本停止,越冬期间能耐零下9℃低温,当气温升高到35℃以上时,植株生长缓慢。
其最适水深20-60厘米,亦能耐70-80厘米的深水。
长江流域6-7月抽薹开花。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粘土和砂壤土上均能生长,但以有机质达2%以上、淤泥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为宜。
8、芦苇形态特征: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
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
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多成白色,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长约15~25公分,小穗长1.4公分,为白绿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为雄,其余均雌雄同花,花期为8~12月。
生长习性: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
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
9、睡莲形态特征:睡莲的叶呈圆形或近圆形,或卵圆形,而有些品种呈披针形或箭形;叶全缘,但热带睡莲的叶缘呈波纹状;叶正面绿色,光亮,背面紫红色,某些品种的页面有暗褐色斑点或斑驳色;叶脉明显或不太明显。
而热带睡莲中少数品种的叶片在大缺裂顶端处与叶柄着生点之间,长出小植株,称之“胎生”。
睡莲的花朵由萼片、花瓣、雌雄蕊、花柱、心皮、花柄等器官所组成。
花单生,为两性。
其萼片4~5枚,呈绿色或紫红色,或绿中带黑点,形状有披针形、窄卵形,或者矩圆形。
花蕾呈长桃形、桃形;花瓣通常有卵形、宽卵形、矩圆形、长圆形、倒卵形、宽披针形等,瓣端稍尖,或略钝。
花色有红、粉红、蓝、紫、白等。
花瓣有单瓣、多瓣、重瓣。
因而花瓣的大小、形状、颜色均因品种而异。
从此构成了绚丽的花态。
子房上位至周位,花开前雄蕊裹住心皮上方,成熟后则张开成镰刀状;萼片、花瓣、雄蕊在花托与子房壁的上方呈螺旋排列。
心皮则成环状排列包埋于花托之内且呈合生状态,上部花柱分离、柱头丝状、以乳状突出物为中心,呈漏斗状,成熟时分泌出柱头物,而柱头物主要含葡萄糖、果糖及氨基酸,以吸引昆虫授粉。
生长习性:睡莲喜阳光,通风良好,所以白天开花的热带和耐寒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
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可正常生长,最适水深25~30cm,最深不得超过80cm。
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
花后结实。
10~11月茎叶枯萎。
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10、荇菜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
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褐色斑点,节下生根。
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飘浮,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5-8厘米,基部心形,全缘,有不明显的掌状叶脉,下面紫褐色,密生腺体,粗糙,上面光滑,叶柄圆柱形,长5-10厘米,基部变宽,呈鞘状,半抱茎。
花常多数,簇生节上,5数;花梗圆柱形,不等长,稍短于叶柄,长3-7厘米;花萼长9-11毫米,分裂近基部,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全缘;花冠金黄色,长2-3厘米,直径2.5-3厘米,分裂至近基部,冠筒短,喉部具5束长柔毛,裂片宽倒卵形,先端圆形或凹陷,中部质厚的部分卵状长圆形,边缘宽膜质,近透明,具不整齐的细条裂齿;雄蕊着生于冠筒上,整齐,花丝基部疏被长毛;在短花柱的花中,雌蕊长5-7毫米,花柱长1-2毫米,柱头小,花丝长3-4毫米,花药常弯曲,箭形,长4-6毫米;在长花柱的花中,雌蕊长7-17毫米,花柱长达10毫米,柱头大,2裂,裂片近圆形,花丝长1-2毫米,花药长2-3.5毫米;腺体5个,黄色,环绕子房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