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线路图及规划图

合集下载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一、线网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2030 年线网总长度约 436.4 公里,由 9 条线路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 15 条轨道交通线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 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 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工程共 6 个项目,全长约 109.96 公里。

估算总投资 798.08 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 11 条线路,总里程 279.9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 号线东延线。

起自 2 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 14.50 公里,投资 101.0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3 号线南延线。

起自 3 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 11.25 公里,投资 89.6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 年。

4 号线南延线。

起自 4 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 公里,投资 70.6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6 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全长 35.1 公里(其中 7.8 公里线路拆分于 4 号线,新建线路 27.3 公里),投资 205.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 21 公里,投资 168.8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 23 公里,投资162.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7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6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4号线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涉铁线上监测及防护方案

4号线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涉铁线上监测及防护方案

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隧道下穿国铁线上监测及防护方案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综合甲级 A*********工程勘察证书综合类甲级 170010-kj2019年05月武汉商业秘密编号: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隧道下穿国铁线上监测及防护方案2019年05月武汉本册文件编制单位:铁四院城地院主管总工程师:薛光桥项目负责人:刁维科隧道专册:刁维科工经专册:曹跃主要编制人员:刁维科、陈坤、王明光、曹跃目录1 设计依据及背景 (1)1.1 主要设计规范和依据文件 (1)1.2 设计方案编制背景 (3)1.3 上海局集团公司批复意见 (4)2 工程概况 (10)2.1 4号线概况 (10)2.2 区间隧道概况 (10)2.3 下穿铁路概况 (12)2.4 区间隧道与铁路相互关系 (13)2.5 附属结构 (16)2.6 区间隧道施工工筹 (16)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8)3.1 工程地质 (18)3.2 水文地质 (22)3.3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23)3.3.1 不良地质作用 (23)3.3.2 特殊性岩土 (23)3.4 地震烈度及场地类别 (24)4 铁路控制标准 (25)5 施工监测方案 (26)5.1 监测目的及意义 (26)5.1.1 监测目的 (26)5.1.2 监测意义 (26)5.2 监测方案 (27)5.2.1 监控内容 (27)5.2.2 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27)5.2.3 监测周期 (32)5.2.4 监测频率 (32)5.2.5 监测控制值及预警措施 (33)6 安全防护方案 (35)6.1 施工安全措施 (35)6.1.1 加强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35)6.1.2 盾构掘进参数建议 (44)6.1.3 盾构穿越前的准备工作 (45)6.1.4 盾构穿越中的安全措施 (46)6.1.5 盾构穿越后的安全措施 (51)6.2 线路防护措施 (51)6.2.1 施工期间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 (51)6.2.2 施工区段防护 (51)6.2.3 线路发生故障时防护措施 (52)6.2.4 “四电”改迁与防护措施 (52)6.2.5 列车限速方案 (55)6.2.6 各主要施工阶段注意事项 (55)1 设计依据及背景1.1 主要设计规范和依据文件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0911‐2013)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9-2015)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铁总运[2014]170号)7)《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总运[2014]272号)8)《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10)《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程》(TBJ412‐87)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 50652-2011)1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13)《上海铁路局房屋租赁、土地出借管理办法》(上铁经[2015]450号)14)《上海铁路局关于地方涉铁工程委托代建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上铁师[2013]222号)15)《关于地方涉铁工程铁路运输损失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上铁师发[2013]122号)16)《上海铁路局工务安全管理办法》(上铁工[2015]648号)17)《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运[2006]146号)18)《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12] 586号)19)《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上铁师发[2016]635号)20)《上海铁路局上道作业劳动安全管理办法》(上铁安[2017]107号)21)《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上铁供〔2013〕649号)22)《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五篇区间工程第八册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第一分册区间主体结构第二部分主体结构设计图》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9月)23)《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合武绕行线及合福高铁路基专项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6月)24)《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合武绕行线及合福高铁方案设计咨询报告》同济大学(2018年6月)25)《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四处盾构下穿铁路节点工程技术方案审查意见的函》上铁师函[2018]1340号上海铁路局(2018年9月13日)26)《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关于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盾构下穿铁路线上防护、监测方案专项设计及费用概算工作委托书的函》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月29日)1.2 设计方案编制背景根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合武绕行线及合福高铁路基专项设计》(2018年6月)和同济大学《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科学大道站~祁门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合武绕行线及合福高铁方案设计咨询报告》(2018年6月),区间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控制的不可预估性,盾构穿越铁路安全保护区施工期间,路基地段铁路正线限速60公里/小时,并在穿越前做好盾构机状态检测,穿越时做好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做好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加强铁路的监测。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泥质砂岩(6)1层:红棕色,全风化,风化剧烈呈黏土状,局部夹少量高岭土及风化岩块,岩芯呈土柱状,底部呈碎块状,取芯率80~99%,干钻可钻进。
该层局部分布,层底标高9.04~12.45m。
泥质砂岩(6)2层:红棕色,强风化,粉粒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心呈短柱状、碎块状,夹泥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干钻较困难。
该层连续分布,层底标高23.03~32.49m。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粉质黏土(2)1层:夹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夹少量铁锰结核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该层局部分布,层底标高25.92~29.96m。
黏土(2)2层:灰黄色~黄褐色,硬塑,夹有少量铁锰结核及灰白色的高岭土,底部富集铁锰结核,黏土层具中等膨胀潜势。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振反应。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黏土、残积层黏性土和全风化岩,根据试验资料,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黏土、残积层黏性土及土状全风化岩局部具中等膨胀性,且均匀性较差,具有遇水软化特点。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闭,防止泥水浸泡或暴露时间过长。
2)膨胀土
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变形性能,在荷重作用下仍能浸水膨胀,产生膨胀压力,同时膨胀土还具有胀缩变形的可逆性,在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后,有再吸水再膨胀、再失水再收缩的特性,在膨胀力及其反复胀缩变形条件下,易造成建筑物结构发生开裂。
根据《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徽省地质调查院,2014年3月),合肥地区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44m,大气影响深度为3.20m。
1
1.1
1.1.1
紫云路站位于翡翠路与紫云路十字交叉口处的地下,车站与翡翠路平行,沿翡翠路路中布设。主体标准段为地下两层单柱双跨11.0m岛式站台车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两端区间为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到达井,北端设盾构始发井。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标准段宽度为19.7m,车站覆土厚度3.00~4.01m,底板埋深16.44~17.22m;南北端均设端头井,端头井宽度为23.8m,小里程(南端)端头井最小覆土厚度4.01m,底板埋深18.99~19.06m;大里程(北端)端头井最小覆土厚度2.75m,底板埋深17.81~17.92m。车站主体部分围护结构采用∅1000@1300钻孔灌注桩。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高楼迷标题: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打印本页]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标题: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12月11日,合肥市十六届人大**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合肥市人民**关于2018年**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9年,合肥市大建设计划初步编排项目约1468项,年度估算总投资约1258.4亿元。

同时听取了合肥市人民**关于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报告,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计划列上日程表。

轨道交通方面:2019年将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加快推进4、5号线建设,争取批复《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

目前轨道交通7、8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总包设计和勘察监理及施工图强审项目已启动标前需求公示。

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根据《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3)》,7号线工程北起白莲岩路站,线路出站后经长宁大道、明珠大道、杭埠路、繁华大道、始信路、锦绣大道、玉龙路、紫云路,行至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38.37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9座,其中换乘站9座,平均站间距1356m。

7号线与2号线共址设置于南岗车辆基地,另在长沙路与重庆路路口西南地块内设紫云路停车场。

轨道交通7号线投资估算约290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约为163亿元。

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根据《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3)》,8号线工程北起北城高铁站,线路出站后经凤麟路、汤都路、阜阳北路、兴隆路、蒙城北路、清河路、阜阳路,行至珠江路站。

线路全长44.78km,全为地下线,设站25座,其中换乘站10座,平均站间距1855m。

8号线于清风岭路和嵇康路路口角地块设北城车辆段,另在涡阳路与阜阳路东北角地块内设涡阳路停车场,深圳路和香格里拉北路西南角地块内设环湖路停车场。

合肥地铁线路图(详细规划图及说明)

合肥地铁线路图(详细规划图及说明)

合肥轨道交通总规划合肥地铁建设计划于2010年7月1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

轨道交通线网将结合合肥市“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远景轨道网络,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延伸线5条,其中4条延伸线,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

以下为实行项目基本明确的轨道:◆1号线: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

线路全长约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全部为地下车站,项目总投资133."98亿元,分三期建设。

于2011年6月全线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

◆2号线:东西方向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将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老城区的发展。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西侧,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

线路全长29."4km,其中地下线25."14km,高架段3."68km,过渡段长0."58km。

共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

在线路西端设蜀山车辆综合维修基地(2、"7、8号线共用)一座,在线路东端设龙岗停车场一座。

力争2011年四季度时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

◆3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4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5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7号线:有望在2011年与2号线一同开工。

功能主要是加强合肥滨湖新区与经开区、高新区、科学城及新桥机场的联系。

走向为:方兴大道,繁华大道,始信路,紫云路。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设计分析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设计分析

215 2021年第8期工程设计张 鹏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 要: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为安徽省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批复线路,该线路地质情况特殊,部分地段为河漫滩地层,同时项目沿线道路多次下穿建(构)筑物、国铁线、重要市政管线等,给项目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参与人员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设计案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与方案比选、多次组织专家咨询会议,采取严谨、先进的分析方法全面研究项目实施风险,开展系列标准化、重点化、创新化的专题研究,为后期第三轮建设规划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

关键词: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蒸发冷凝技术;站点一体化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1)08-0215-02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是在1号线和2号线工程的基础上续建的线路,2014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批复《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是合肥市轨道交通“L型”市区骨干线。

作为合肥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的骨干线,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同时该项目对其他项目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概况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是一条自西向东北的“L型”市区骨干线,西起鸡鸣山路站,北至东方大道站,与3号线构成组合环线,形成“十字+环形放射”的轨道交通线网骨架。

全线覆盖合肥市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串联科技创新基地、政务文化中心、合肥南站中心三大中心,连接了西南、东北两大产业发展带,支撑了“双心两扇两翼”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该项目带动了沿线的高新区、合肥南站中心区、包河商业区、瑶海区等区域的发展[1]。

线路全长41.38km,共设31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0座(见图1)。

总投资276.75亿元,于2016年开工,计划2021年底建成。

该线路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政务区、新站区,属于江淮波状平原,沿线可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单元[2],具体如下所述。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附件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一、线网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总长度约436.4公里,由9条线路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共6个项目,全长约109.96公里。

估算总投资798.08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11条线路,总里程279.91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号线东延线。

起自2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14.50公里,投资101.0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3号线南延线。

起自3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11.25公里,投资89.6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4号线南延线。

起自4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公里,投资70.6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6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5—全长35.1公里(其中7.8公里线路拆分于4号线,新建线路27.3公里),投资205.8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21公里,投资168.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23公里,投资162.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7号线一期工程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798.08亿元,资本金占40%,计319.23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文献--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汇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文献--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汇总》

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汇总百家号01-2021:04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内地累计有34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公里。

这34个城市多以一二线城市为主,除了已经运营的线路,也有很多在建、规划的线路,当然也有局部二线城市至今未开通地铁,但建设和规划未曾落下。

整理了目前拥有轨道交通规划的33个一二线城市,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了解城市未来的线路情况。

1、北京轨道交通规划伴随着燕房线、磁浮S1线、西郊线的三线齐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达22条、总里程608公里、车站370座,其中换乘站56座。

2021年,北京还将有望开通三段地铁线路,具体线路为八号线三期四期局部路段〔珠市口站至瀛海站〕、六号线西延。

这三段线路重点加密北京西部和南部的轨道交通线网,届时北京地下交通网络将更加高效密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将再增30公里,总里程到达638公里。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线网由30条线组成,总长度为1177公里;远景年线网由3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524公里。

2、上海轨道交通规划2021年12月30日开始,随着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及17号线载客试运营。

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总长增至666公里〔其中,含磁浮29公里〕,车站数增至389座〔含磁浮车站2座〕,换乘车站增至52座,一共666公里,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世界第一。

据统计,上海在建的地铁线路有7条,分别是5号线南延伸段、8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三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

上海轨交建设指挥部消息称,上海2021-2021年轨交开展方案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里。

未来,上海将形成城际线、市域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根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3、广州轨道交通规划广州已开通运营的线路有13条:1、2、3、4、5、6、7号线一期、8号线、9号线一期、13号线一期、14号线知识城支线、A,设站83座,其中地下线公里、高架线公里,地下站68座、高架站15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轨道交通线路图及
规划图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合肥轨道交通2018年线路图及2025年规划图
(高清)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因东西淝水合于城东北角的逍遥津而得名。

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大战吴国孙权于逍遥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同时合肥是“包青天”包拯的故乡,城南包河边有包公墓及其他包公文化遗迹。

合肥的轨道交通起步较晚,截至目前只有2条线路开通运营,总长度50余千米。

然后,根据合肥轨道交通规划,到2020年将建设3号线、4号线、5号线,全长114公里,全市形成5条线路,166公里的地铁网络。

到2025年计划建成6号线、7号线、8号线。

另外,根据规划合肥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期由12
条线路组成,总长约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