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合集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案 粤教版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案 粤教版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课题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备课日期
课型
新课




知识与技能
识记:“三个代表”的内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6)、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2)(3)(4)(5)(6)B、(2)(3)(4)(5)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
【板书】一、我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个领导核心
事例说明:
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就防御第八号超强台风“桑美”作动员部署工作。
【板书】二、中国共产党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联系时政着重讲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说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必然性。
3、聚焦三个代表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示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示先进文化进农家
4、我抒我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示郑九万先进事迹并提问1、我们中学生向郑九万同志学习,应该怎么做?2、你还知道哪些优秀共产党员?说说他们的事迹,与同学交流。3、通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怎样的?

2.2第三课时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2.2第三课时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学 就业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婚姻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税法 继承法等


结婚登记 驾驶车辆 上饭店 摸彩票中奖 立遗嘱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黑心棉
飞车抢夺
社会生活能没有法吗?
名言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王符
解释:法律执行到位, 解释:法律执行到位,国家就治 理好,法律松弛则国家就混乱。 理好,法律松弛则国家就混乱。
依 法 治 国
中国共产党 领导者 广大人民群众 谁治理) 主 体(谁治理)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治理什么) 客 体(治理什么)社会事务
依 据 目 的 要 求
宪法和法律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 还是“法治” 还是“法治”?
人治 社会 最突 出的 表现 是什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
人治与法治
人治
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 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 感化来治理国家。 感化来治理国家。儒家重视人 主张为政在人。 治,主张为政在人。
法治
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 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 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 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 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 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 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 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 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 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 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 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 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 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 政的权利。 政的权利。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案3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案3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案第一课时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教学目标】1、能理解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2、具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能通过事例理解党的性质,明白党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我们党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自执政能力,激发学生的对党的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通过2.1的学习,我们知道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需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这节课开始我们要一起探讨我国建设中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1、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阅读书本p41-42探究园思考1、2题并归纳出如下观点:3、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是 。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5、“三个代表”指什么?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本课的知识框架】第二课时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目标】1、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

2、清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3、通过对我们生活的感悟,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能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明白依法治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教学过程】通过1.3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懂得了我( )是根本保证国一切权利属于 ,我国的权利机关是 ,最高权利机关是 , 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3、我国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求:有法可依指:有法必依指:执法必严指:违法必究指:5、公民怎样将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本课的知识框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我国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社会和公民都要依照法律来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包括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推进法治政府等。

下面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1 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履行职责。

这一方略要求政府必须以法治精神来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确保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

1.2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一方略要求政府在服务管理中严格依法行政,不得任意滥用职权、泛化执法,确保公平公正。

1.3 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必须独立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公正审判,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

这一方略要求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为人民提供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式2.1 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是指要从立法、执行、司法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立法力度,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2.2 健全法律体系健全法律体系是指要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法律保障体系。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工作,审慎制定法律,保证法律的刚性和权威性。

2.3 强化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意识是指要提高全社会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厘清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2.4 提高法治能力提高法治能力是指要不断加强法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执行能力,确保依法治国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这一方式要求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执法司法水平,确保法律在实践中的有效执行。

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

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

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明确了“法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揭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是运用法律,是崇高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执政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发展,是执政党政治上的成熟表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所要实现的政治目标。

依法治国包含三项基本原则,是这三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不存在矛盾,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得到保证。

二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因此,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障,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政治基础。

三是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

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的精神核心就是: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依据和准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在这一精神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并使以宪法为基础形成的制度和法律。

2。2 -3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2。2 -3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建议书
XX市环保局: 我校附近的造纸厂,每天任意排出刺鼻的污水,严重污染着周围 的环境,给我校师生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损害了 我市的城市形象。 为此特向你们提出以下建议: 1.应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对排污企业日常检查的 次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对污染企业要限期整改,排污达标, 若不能达到要求,责令即日起停业整顿。 2.应加强对市民的环保教育,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及时 向有关部门检举、报告出现的环境问题。 3.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应采取补救措施。 4.对有关企业的领导应定期进行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强化他们的 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希望你们能研究并采纳上述建议为盼。 XX中学九年级 XXX XX年XX月XX日
建议书的内容(正文)
1.建议的理由——提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 的表现、危害。 (注意:所反映问题应准确、实事求是。) 2.建议(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设想)。 (注意:①建议应合理、有分寸、可操作性 强。②语言要精炼。 ③内容应分条写。) 3.希望,要表达出自己的愿望。
以下是某中学的九年级一位同学写的建议书,提供给大家参考。
• (1)有法可依:立法机关制定出完备的法律 (2)有法必依:制定出完备的法律后,必须 遵守和执行 (3)执法必严: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 格行使执法权和司法权 (4)违法必究: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 法惩处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意义——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 2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以下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议 一 议
材料一:据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 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300余部法律,国务 院制定了10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了 60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使我国国家和社会生 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材料二:我国加强反腐败的力度,前北京市副市 长王宝森、前市委书记陈希同,前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成克杰,前公安部部长李纪周等等因为违反 党纪国法而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得到应有的惩 罚。

九年级政治观点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观点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政治知识观点归纳粤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3,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4,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本依据。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2,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6,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8,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9,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

10,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归因于):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4、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依法法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 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 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想一想:国家机关自觉依法行政会有什么意义?
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执行 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学习目标: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用及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基本含义、关系、意义(作 4、 用)、如何贯彻? 5、国家的性质是什么?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7、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是? 8、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新方针?地位和意义? 9、政府依法行政的作用(意义)? 10、人民对政府行使监督权的方法、途径和要求?
我国公民在参与民主选举、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 有哪些途径形式(渠道)?
阅读材料,指出其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渠道?
小锋上学经过的和平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和水果的 摊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小锋找到区人大代 表老张,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后来在张代表的积 极努力下,区政府修建了大棚,把马路市场迁入室 内,彻底改变了和平路交通拥堵的状况。
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 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看看下面几种反映问题的途径是否可行?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责任时要注意:
A、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 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B、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 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法必究——
师:什么叫以事实为依据?
生:比如,有个同学以前经常迟到;有一天,他又迟到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路上碰到有人出车祸帮忙送去医院。我怒斥,你哪来这么多借口,迟到就迟到!罚抄中学生守则100遍!大家说这件事谁做错呢?犯了什么错呢?我没有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主观臆断。那法律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说他犯罪,你说他违法了,你要定他罪,你必须要拿出证据来,不然就是诽谤!这叫以是事实为依据。
自主探究
探究园:观察与思考——法制建设巡礼
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么样的治国方略?
2.我国实施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社会生活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1.中国的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2.例如:违法犯罪现象变少了,遵纪守法的人多了。政府办事风格发生了转变,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情导读
理论学习
国情导读
第四框题: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
学生自学,老师提问,稍加解释。
理论学习
生: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前提条件)
有法必依——
师:什么叫有法必依?为什么要有法必依?
生:有法必依书本概念;例如,班规制定了,假如不遵守的话,那这法律就形同虚设了。法律也一样。
执法必严——
师:要求的对象是谁?普通老百姓有权执法吗?
生: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没有,比如抓到小偷我们也没有权利将他关禁闭。任长霞的例子。
1.老师指导学生划线;
2.老师解释:(1)文明进步,重要保障。封建王朝最多几百年就要改朝换代,根本原因是在于他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碰到好的皇帝,就国泰民安,碰到差劲的皇帝,国家就要动荡不安。所以现在为什么国家能长治久安?因为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重要的保障。
(2)法律谁制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制定的,所以它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依法治国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领导的的根本保证。
师:什么叫以法律为准绳?
师:比如,有个贪官受到审判,结果发现他贪污了几百万,而且证据确凿。最后法院判处他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请问法官的判他无期徒刑是以什么为标准?
生: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法官的个人喜好,因为法官特别痛恨这个贪官,就判死刑。
师:这个就叫做以法律为准绳。我国刑法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依法治国的主体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谁?
依法治国的主体为什么不是执法机关,不是政府不是公民而是人民群众呢?
学生回答:人民群众,因为1.法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2规范人民积极合法参与社会生活。3公民有好有坏,我们保障的是好的公民也就是人民。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呢?为什么需要这些法律法规呢?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依法治国的含义
“法”的பைடு நூலகம்义
宪法的特殊地位
我国的立法机构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学生思考并回答:法是指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法治跟人治的区别:封建社会,地位越高,权利越大;法治社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情导读
指导学生划线:依法治国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