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4507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综合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综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综合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三年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 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研究乐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内容2.1.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活动。
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所见所闻,并回答相关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研究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2. 制作手工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个手工作品。
具体制作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3. 团队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例如拔河比赛、接力赛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4. 实践体验交流安排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交流,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小组交流或者学生和外界的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倾听他人的经历,从中研究和借鉴。
3. 教学策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活动导向:将研究目标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群体互助: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和协助,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激发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增加其参与度和投入度。
-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估方式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估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记录: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 作品展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将由同学们进行展示和评选,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口头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和分享的形式,评估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和体会。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5篇)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5篇)第一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实物投影仪所用文字(三彩二白一空)。
4、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5、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海宁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180000千克 180吨月 5400000千克 5400吨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第二课时一、研究方案:(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8篇)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内容:排气扇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排气扇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排气扇,出示课题:“排气扇”。
1、介绍制作排气扇的整个步骤(1)剪下各部件。
(2)划线后切刻。
(3)粘合。
(4)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
(5)粘上箱盖,完成2、学生动手操作(1)可以独立完成;(2)可以合作完成;(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4、本课小结(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排气扇的步骤是什么?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程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课程表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课程表,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课程表记下我们每天的课程安排。
出示课题:“课程表”。
二、新授1、介绍制作课程表的整个步骤(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2)~(3)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4)~(5)粘贴好外壳,完成2、学生动手操作(1)可以独立完成;(2)可以合作完成;(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4、本课小结(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课程表的步骤是什么?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3教学内容:面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面具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面具,出示课题:“面具”。
三年级综合实践全册教案(下册)

三年级综合实践全册教案(下册)第一章:春天里的发现1.1 学习目标:能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发现春天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如花朵的开放、树木的生长等。
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动物行为,如鸟儿的迁徙、昆虫的活动等。
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如温度的升高、雨量的增加等。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自然现象。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发现。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二章:我们的社区2.1 学习目标:能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如社区的名称、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等。
学生了解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如学校、医院、商场等。
学生了解社区的文化特色和习俗,如社区的节日庆典、传统活动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社区调查,收集社区的相关信息。
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社区的基本情况。
学生进行社区分享,了解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
第三章:节约用水3.1 学习目标: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
学生学习节水的方法和技巧,如短时间淋浴、关闭水龙头等。
学生进行节水实践活动,如收集雨水、利用废水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节水宣传片,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和节水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节水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进行节水实践活动,如收集雨水、利用废水等,并将实践活动记录下来。
第四章:保护环境4.1 学习目标: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如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一、活动主题:春天里的发现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活动内容:1. 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2. 春天的动物活动3. 春天的天气变化4. 春天的自然现象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如树木抽芽、花草盛开等。
2. 观察春天的动物活动,如蝴蝶、小鸟等。
3. 让学生关注春天的天气变化,如气温、降水等。
4. 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彩虹、雷电等。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活动内容:1. 校园植物调查2. 校园卫生状况调查3. 校园设施调查4. 校园文化调查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状况等。
2. 调查校园卫生状况,如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等。
3. 调查校园设施,如操场、教室、图书馆等。
4. 调查校园文化,如校训、校风、班级文化等。
三、活动主题:家庭生活小常识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2. 增强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安全意识。
活动内容:1. 家庭饮食卫生2. 家庭物品整理与收纳3. 家庭安全常识4. 家庭环保意识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饮食卫生,如食品保存、烹饪卫生等。
2. 学习家庭物品整理与收纳的方法,如分类、标注等。
3. 了解家庭安全常识,如电器使用、火灾逃生等。
4. 培养家庭环保意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1. 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2. 传统节日的手工制作3. 传统节日的文艺表演4. 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如端午节、清明节等。
2. 学习传统节日的手工制作,如剪纸、灯笼等。
3. 准备传统节日的文艺表演,如歌曲、舞蹈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套】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课安全自护我能行课题一、二校园安全大家谈校园安全搜查线教学目标: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 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 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教学反思:课题三意外受伤的原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 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
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5、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课题四、五校园安全电子眼安全宣传靠大家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2、能力目标:利用可能寻找到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启创造性思维, 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与创造性的校园安全标志牌;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第一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一,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活动过程设计明确活动的内容.了解同学们意外受伤的情况,调查意外受伤的原因;找出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宣传.成立活动小组和制定计划.经过讨论,按照同学兴趣和意见,将实践活动分为以下几个小组进行.调查采访组:通过问卷和采访了解同学发生意外的次数和频率,以及受伤的原因.隐患侦探组:找出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安全宣传组:利用个人的特长设计安全宣传方式.各小组开展活动,及时记录活动情况.各小组行动结束后,再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列出主要内容,并写出简单的活动结论.三,活动成果展示设计.调查采访组汇报调查结果及分析结论.隐患侦探组展示校园安全隐患的图片,并提出修改方案.安全宣传组展示宣传方式.附意外调查表: 大约发生过:一起()两起()三起()多于三起()时间:课间()体育课上()自习课上()其他()地点:走廊()楼梯口()运动场()教室()其他()受伤原因:追逐时自己不小心磕伤()被其他人撞伤()打闹时人为误伤()其他()处理办法:自己处理()去医务室处理()被送往医院处理()其他()耽误时间:没有()一节课()两节课()半天()一天()更多()参观果园一,教学目标通过参观果园,了解水果生长的过程,感受果农的艰辛.二,活动过程参观果园前的准备.讨论:你知道哪些水果方面的知识了解深圳的果园.参观果园调查表果园名称参观原因成立活动小组和制定计划: 果园地点出发时间所需工具活动内容经费预算果园实践活动.组内分工活动安排:访问果园经理;拍摄一些水果和果树的照片等等.画一幅画:我喜欢的水果.比较: 水果颜色味道形状调查果树的生长环境.收获大家谈小康家庭一,教学目标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策少热爱,学生从家居环境,物质生活,生活和“美好家庭何处来”等方面,多种角度认识今天的小康生活,形成一种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珍惜生活的情感.通过“和是家庭的小主人”活动,学会理解,体谅他人,反省自我,加强自我认识,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活动计划围绕“小康家庭”这个课题进行家庭与社会调查.调查时间:综合活动课,星期六,星期日.调查内容:家居环境与布置情况;家庭的各种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学生对做家庭的小主人的认识情况;昔日与今天生活环境的对比.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家居环境与布置情况.实地调查商场,市场的价格,了解“菜篮子”的情况.走访老人家,学生以及家长,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走访革命前辈,了解昔日与现在生活的情况.四,活动实施访谈.走访老人家,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家庭的精神生活情况.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家居环境,物质生活以及“菜篮子”的情况.社会调查.调查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学生小组撰写调查和考察的心得.五,活动成果展示相片,调查表格的展示.心得与感受的交流.快板小调的展示.烹调的展示.书法的展示.美食小能手一,教学目标通过调查中国菜系,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活动过程讨论:妈妈经常做的菜;你最喜欢吃的菜;你会做的菜.调查:中国的八大菜系.菜系特色名菜市场小调查品种调查价格调查做菜的准备菜式名材料价钱预算做法要领交流做菜心得.认识杰出人物教学过程一,我的偶像讨论:我最崇拜的人物及原因.描绘或贴上你崇拜的人物的图片.二,走近身边的杰出人物列出本地杰出人物,简要摘录他们的事迹.姓名先进事迹对列出的杰出人物进行分类.外出参观访问注意事项采访某位企业家.采访卡小记者: 采访时间: 被采访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该企业是怎样创办的:现在的经营状况: 前景: 成功的奥秘: 三,介绍你崇拜的杰出人物写一篇杰出人物的简要介绍.讨论:杰出人物都有哪些共同点客家人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客家习俗.讨论:你知道客家的哪些风俗和习惯讨论:如果去访问别人,怎样做到文明礼貌二,订个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小组和制定计划.小组活动方案时间目的地访问对象访问内容三,寻访客家习俗分组进行调查.调查记录表时间地点项目对象记录分组谈收获.整理材料,写出调查报告.照片展示.蚂蚁与白蚁教学过程: 一,认识蚂蚁与白蚁户外观察蚂蚁.画出蚂蚁的身体结构.查找有关白蚁的知识.二,寻找大行动成立活动小组和制定活动方案.我调查蚂蚁,白蚁的活动方案调查的时间与地点将采用的方法过程步骤三,蚂蚁,白蚁怎样生活的.讨论: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蚂蚁,白蚁记录蚂蚁,白蚁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外形特征(用文字描述或画出来)分工雄蚁(蚁王)雌蚁(蚁后)工蚁兵蚁查找资料,描述蚂蚁,白蚁生活方式.项目比较食物交流方式生活生活环境巢的特征蚂蚁白蚁四,蚂蚁,白蚁的危害与防治.讨论:蚂蚁,白蚁的危害.讨论:蚂蚁,白蚁的防治.周末健身行教学过程: 一,谁是大懒虫小调查小学生周末主要进行的活动活动项目做作业看电视看书聊天体育锻炼其他人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原因没时间没伙伴缺乏器材没场地没兴趣其他原因人数小调查:身边的健身设施.二,我与健康有个约会.小记录:参加体育锻炼的体会.小讨论:我最拿手的健身项目.小实践:为便宜设计一份健身日程表.三,让我告诉大家收集你最佩服的运动员的资料.收集有关体育健身的格言.第二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群巴克镇阿勒赛村教学点吐尔逊。
全册教案(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全册教案(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我们在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设计了一套全国通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将会:1.理解和掌握锤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2.分享成果,培养向他人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能力;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4.注重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废弃物的危害以及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学生的个人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其中,具体的教学要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锤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2.分享成果,培养向他人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能力;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本次实践活动的难点主要在于对学生的实践引导能力。
在锤子的使用上,要做到操作规范,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在小组合作上,则需要加强对学生之间沟通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相互协作。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1.小学生们在教室内一起学习如何使用锤子,该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步骤的重点是讲解使用工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小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至五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将一个废弃木板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块,并清理干净。
3.学生分别在小块的中间处拍上一枚钉子,接下来,他们使用锤子来敲打钉子,直到每个小块都被打上了钉子。
该步骤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4.最后,每个小组将它们拼接成一个木板拼图。
该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并分享他们的成果给其他同学。
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课堂评估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小学生将能够掌握使用锤子的基本操作,学会如何正确协作以及如何处理废弃木板。
我们对学生的评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实际实践操作的能力评价——这包括理解操作方法和掌握实际使用技巧的能力;•表现型评价——这包括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提供反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安全自护我能行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校园安全的隐患,教育学生在校内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找出校园中不安全的角落。
3、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受到校园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懂得造成学生校园意外受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制定参访计划和谈采访收获,有效地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校园安全大家谈、校园安全搜查线教学目标: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观察校园,记录下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八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三、板书设计:校园安全大家谈、校园安全搜查线第二课时意外受伤的原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重点难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5、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3、意外受伤的原因第三课时校园安全电子眼、安全宣传靠大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2、利用可能寻找到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启创造性思维,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与创造性的校园安全标志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拍摄其他校园安全标志牌;本校学生上下楼梯、下课时追打嬉闹、在教学楼的走廊拐弯处跑步易发生撞人事件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过交通标志牌,你能举例说明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吗?二、回忆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2)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意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教师出示:上下楼梯拥挤、滑楼梯扶手、下课时追逐打闹、在教学楼的走廊拐弯处跑步易发生撞人事件等的照片。
(3)提问:你还在校园何处见到过哪些危险的行为吗?(4)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
三、讨论、交流、总结(1)小组讨论:如果让你们只做校园安全标志牌来提醒同学,你想做关于哪方面的提示牌。
(2)教师课件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拍摄的校园安全标志牌。
(3)提问: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你觉得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4)总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A.语音文字是否生动。
B.色彩搭配是否鲜艳。
C.图案设计是否漂亮。
四、体验、实践、探究(1)教师:下面就请大家亲手设计一个校园安全标志牌。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设计。
要求:根据摆放的地点、提示目的的不同,先制定设计方案。
(3)各小组方案展示,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
(4)根据方案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安全标志牌。
(5)学生根据制作,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
五、汇报展示1、各小组展示设计的校园安全标示牌。
2、向班级同学介绍所设计标志牌的意义及作用,同学们做小评委并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谈谈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4、教师进行座号总结。
第二课参观果园教学目的:1、知识,开拓视野。
2、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3、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4、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教学准备:参观果园调查表第一课时参观果园前的准备教学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平时水果吃得多了,但你对水果的了解又有多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果园里进行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水果的特点。
二、新课1、组内分工,要求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安排好个组员工作。
2、活动安排,按各组商量好的工作步骤去安排。
3、用笔画一画我喜欢的水果,看谁画得漂亮。
4、写出不同水果的名字,分析它们的颜色、味道、形状。
5、认识你所知道的水果的生长环境及一些水果传说。
第二课时果园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重、难点: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座号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和计划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水果我们吃得多,那么,你知道水果出产在什么地方吗?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参观一下呢?在去之前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1、请学生说说附近有没有果园,礼貌种什么水果。
2、派发参观前调查表,说明该怎样填写。
3、小组讨论:(1)选定组长;(2)打算到哪些果园参观;(3)向邀请谁参加活动,再填好计划书。
4、老师检查各组准备情况,定好出发时间。
5、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小康家庭教学目标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热爱家庭,学生从家居环境,物质生活,生活和"美好家庭何处来"等方面,多种角度认识今天的小康生活,形成一种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珍惜生活的情感.通过"和是家庭的小主人"活动,学会理解,体谅他人,反省自我,加强自我认识,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实施本活动,激发学生珍惜生活的情感。
第一课时什么是小康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知道小康家庭的界定。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课前准备:一些家庭摆设的照片,制定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照片,从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状况认识小康水平。
二、新课:1、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了吗?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明确生活里离不开的物质。
3、填好家庭生活统计表,比较一下,哪个同学家里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
4、与学生制定一个小公约:拒绝奢侈、拒绝浪费,看谁有计划去合理支配零用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家庭的文化生活教学目标:1、活动中认识到家庭物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
2、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家长采访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逐步走向小康,家庭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
你一家人经常有些什么活动呢?二、新课1、让学生说说家中双休日的活动安排,看谁家的活动有意义。
2、同学发表自己的兴趣爱好。
3、采访父母是怎样培养你的兴趣爱好的,填好采访表。
4、小组讨论:自己对父母的安排意见,自己希望课余时间怎样安排。
5、代表汇报。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美好家庭从何来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知道美好家庭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课前准备:知道调查计划,家长新旧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以前幸福多了。
到底是不是呢?让我们一起来调查。
二、新课1、分小组按要求填好调查计划。
2、写下自己调查后的体会,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3、对照新旧照片,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小组讨论:美好家庭从何来?5、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珍惜家中的一切)三、布置作业:比一比谁是家中好孩子。
第四课:美食小能手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中国菜系,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2、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我们最喜欢吃的菜教学目标:1、认识妈妈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妈妈经常都会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么,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二、新课1、说出妈妈经常做什么菜和你自己最喜欢吃什么菜。
2、了解学生会不会做菜。
3、让学生从书中或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哪些名菜?调和调查表。
4、分组到肉菜市场调查各种蔬菜、肉类和其他副食品的价格。
各组把结果归纳起来,看有多少种价格。
5、说一说:你准备买哪一家的商品来做菜,为什么?三、布置作业:与妈妈一起去买菜,学习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菜。
第二课时我当小厨师款款皆美食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让学生制定妈妈每天做饭的辛劳,我们更应孝敬父母。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锅、锅铲、煤气炉、调味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妈妈烧的,那么,你想不想学会烧菜,让妈妈惊喜一下,也好减轻妈妈做家务的负担?二、新课1、分好小组,选好材料(把详细步骤记录在P41的表格里)。
2、想好菜式,画在P42的方框里。
3、熟悉:入厨安全须知“的步骤。
4、小组分工合作,把菜炒出来。
5、小组间互相交流活动体会,看看哪组做到彩色香味俱全。
三、布置作业:回家也做道菜,让爸爸妈妈尝尝,并记下爸爸妈妈的评价。
第五课:认识杰出人物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