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定位技术与应用期末试卷答案2010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
(³)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
(³)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的简称。
(√)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的位置。
(√)7.从时间系统的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
(√)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³)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³)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的目的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的误差。
(√)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
(√)12.升交点的赤径,轨道的倾角,唯一的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定位。
(√)13.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³)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³)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15.GPS定位结果的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
(√)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
(³)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³)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
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
(³)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的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
19.不同的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综合测试试卷B卷答案.doc

- 1 -《GPS 测量技术与应用》综合测试试卷B 卷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 南北极 运行。
2.自1974年以来,GPS 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 系统 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
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 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 、A 、B 、C 、D 、E 六级,其中C 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 ,最大距离为 40 km 。
4.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 世界 时的时刻。
5.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 )的协调世界时(UTC )进行调整的。
在 1980 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6.当GPS 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 传播 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 50 m ,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 。
7.在GPS 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 几何 中心保持一致。
8.当使用 两台或两台以上 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9.按照GPS 系统的设计方案,GPS 定位系统应包括 空间卫星 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10.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
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
12.GPS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
13.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答案

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天球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是否有关? (20分)OA.无关
2、GNSS基线向量网的选点原则要求在() 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
(20分)O C. 200
3、恒星时是以()为参考点的周日视运动所定义的时间系统。
(20分)O A.春分
4、子午卫星系统是()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
(20分)OA.美国
5、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等之后的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分)
O A. 错误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被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20分)
OB.正确
3、GPS通常简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否正确?(20分)OA.正确。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综合测试试卷C卷答案

《GPS 测量技术与应用》综合测试试卷C 卷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GPS 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 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2.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3. 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学因素,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叫 极移 。
随时间而变化的极点叫瞬时极,某一时期瞬时极的平均位置叫平地极,简称 平极 。
4. 就整个地球空间而言,参心坐标系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它不适合 建立全球统一坐标系的要求 、它不便于 研究全球重力场 、平、高控制网分离,破坏了空间点三维坐标完整性。
5. GPS 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导航 型、测地型和授时型等三种。
6. 数据码即导航电文,它包含着卫星的星历、卫星 工作状态 、时间系统、 卫星钟 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由C/A 码捕获P 码的信息等。
7. 动态定位是用GPS 信号 实时 地测得运动载体的位置。
按照接收机载体的运行速度,又将动态定位分成低动态、中等动态、高动态三种形式。
8.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WGS-84 坐标系统。
9.考虑到GPS定位时的误差源,常用的差分法有如下三种: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在接收机、卫星和观测历元间求三次差。
10.在对卫星所有的作用力中,地球重力场的引力是最重要的。
如果将它的引力视为1,则其它作用力均小于10-5。
11. 在进行GPS 测量时,观测量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其中系统误差影响尤其显著。
12. GPS网一般是求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中高程为大地高,而实际应用的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
13. 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图形强度有关,与能同步跟踪的卫星数和接收机使用的通道数有关。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70、按接收机所处状态不同,定位方法可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71、按观测量的不同,GPS定位的观测方法可分为码相位观测和载波相位观测。
72、GPS载波相位测量中,载波相位差可分为三个部分,它们是相位差的整周部分、初始历元到观测历元的整周变化数部分和观测历元的小数部分。
73、PDOP为几何(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74、按照基准站数量不同,差分定位可分为单基站差分和多基准站差分。
75、按照基准站发送修正数据的类型不同,单基站差分又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等。
76、按照对GPS信号处理时间的不同,差分定位可分为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
77、电离层折射的影响白天比晚上大,冬天比夏天小。
78、卫星的高度角越小,对流层折射的影响越大。
79、天球坐标系的原点在地球质心。
80、美国政府对不同GPS用户提供标准定位服务和精密定位服务。
81、δ技术干扰星历数据。
82、天球坐标系的X 轴指向春分点。
83、地球坐标系的X 轴指向格林泥治子午线与地球赤道的交点。
84、参心坐标系的原点是参考椭球中心。
85、协调世界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尺度。
86、参考历元的开普勒轨道参数,称为参考星历。
87、 GPS绝对定位精度除了与观测量的精度有关外,还与卫星分布的几何图形有关。
88、载波相位测量测定的是载波从卫星到接收机的相位之差。
89、北京54坐标系使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90、GPS直接测定的是 WGS-84 坐标系中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
91、 GPS用户部分由 GPS接收机、后处理软件和用户设备所组成。
92、升交点赤经是含地轴和春分点的子午面与含地轴和升交点的子午面之间的交角。
93、AODC是改正数的外推时间间隔。
94、卫星在摄动力影响下运动的轨道参数称为受摄轨道参数。
95、P码的精度比 C/A码精度高 10倍。
9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
97、后处理星历星历必须事后向有关部门有偿才能获得。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系统的全称是什么?A. 全球定位系统B. 全球广播系统C. 全球通信系统D. 全球导航系统答案:A2. GPS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多少?A. 1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40000公里答案:B3. GPS接收机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来确定位置?A. 2颗B. 3颗C. 4颗D. 5颗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GPS信号的接收?A. 大气层B. 建筑物C. 卫星的运行轨道D.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答案:D5. GPS系统最初是为哪个领域设计的?A. 民用B. 商业C. 军事D. 科研答案:C6. GPS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多少米?A. 1米B. 5米C. 10米D. 20米答案:B7. GPS接收机的DOP值代表什么?A.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B. 接收机的信号强度C. 定位的精度D. 接收机的使用寿命答案:C8. GPS系统使用的卫星信号频率主要分为哪两类?A. L1和L2B. L1和L5C. L2和L5D. L3和L4答案:A9. GPS接收机的SA技术指的是什么?A. 信号放大技术B. 信号衰减技术C. 选择性可用性D. 信号增强技术答案:C10. GPS系统可以用于哪些应用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GPS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农业管理E. 军事定位答案:ABCDE2. GPS接收机的误差来源包括哪些?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E. 多路径效应答案:ABCDE3. GPS系统的优势包括哪些?A. 全球覆盖B. 定位精度高C. 操作简便D. 应用广泛E. 成本低廉答案:ABCDE4. GPS接收机的DOP值包括哪些类型?A. GDOPB. PDOPC. HDOPD. VDOPE. TDOP答案:ABCDE5. GPS系统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数据?A. 经度B. 纬度C. 高度D. 时间E. 速度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1.(√)对于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和定位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
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相临点间弦长的标准差来表示。
2.(╳)GPS的测距码(C/A码和P码)是伪随机噪声码。
3.(╳)电离层延迟的大小与载波频率无关。
4.(╳)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图形强度因子是一个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但又独立于观测值和其它误差之外的一个量。
其值恒大于1,最大值可达 100,其大小随时间和测站位置而变化。
在GPS测量中,希望DOP越小越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1.(╳)GPS测得的站星之间的伪距就是指GPS卫星到地面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
2.(√)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3.(√)GPS的空间部分(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
4.(╳)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GPS静态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三、填空题(本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答题纸上填空题答题区域作答)1.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 40 km。
2. GPS定位系统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3.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4. 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 WGS-84 。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与答案(共5套)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与答案(共5套)GPS原理与应用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 B 、氢原子钟 C 、铯原子钟 D 、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 5 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 B 、西8区 C 、东6区 D 、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 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 1980 年 1 月 6 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 B 、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 D 、协调世界时(UTC)4.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 、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 D 、天球坐标系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9s 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 B 、30 C 、40 D 、506. 1977 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 B 、 JYD1968.0 C 、 JYD1978.0 D 、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 B 、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 、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a=6378140、α =1/298.257 B 、a=6378245、α =1/298.3C、a=6378145、α =1/298.357 D 、a=6377245、α =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 小时58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0学年第二学期《卫星定位技术与应用》期末试卷
(测绘工程2007级)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目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有哪几种?。
2、GPS三大基本功能分别为:;而GPS
单点绝对定位至少需要观测颗卫星。
3、WGS-84坐标系是指:。
4、瞬时载波相位差是指:。
5、同类型同频率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主要有哪几大类?。
答案:
1、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BDSS 等
2、导航、定位、授时;4
3、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的地固坐标系,坐标系的定向与国际时间局BIH1984.0所定义的方向一致。
4、某一指定时刻接收机产生的参考载波信号与此时接收到的卫星载波信号的相位之差。
5、单差观测值、双差观测值、三差观测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GPS载波相位测量的优点是什么?载波相位测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又有哪
些?
2、GPS测量发生周跳是指什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国家GPS控制网包括哪些等级?而城市GPS控制网又包括哪些等级?
4、GPS网的设计指标指什么?评价GPS网设计的优劣主要指标又有哪些?
5、GPS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哪些流程?
答案:
1、答:
1)GPS载波相位测量的优点:抗干扰性能好,定位精度高,用于精密定位。
2)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载波重建、整周模糊度确定以及周跳的探测和修复。
2、答:
1)GPS测量发生周跳:是指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使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整周计数所发生的突变现象。
2)周跳产生原因:
(1)由于顶空障碍物阻挡,造成卫星信号暂时中断;
(2)由于电离层条件差、多路径效应和卫星高度过低等原因,造成卫星信号的信噪比过低,导致整周计数错误;
(3)接收机软件发生故障,导致错误的信号处理;
(4)接收机在高速动态的环境下进行观测,导致接收机无法正确跟踪卫星信号;
(5)卫星发生瞬时故障,无法产生信号。
3、答:
1)国家GPS控制网包括AA级、A级、B级、C级、D级、E级;
2)城市GPS控制网包括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
4、答:
1)GPS网的设计指标:是指导GPS网设计量化因子,是评价GPS网设计
优劣的数值标准。
2)评价GPS网设计的优劣指标:质量指标(精度、可靠性)、效率指标、费用指标。
5、答:
GPS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起算点兼容性分析、网平差解算、精度评定。
三、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GPS卫星信号有哪些构成?论述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并分析说明GPS测
量的多路径效应以及减弱方法。
2、用三点法如何求解坐标变换模型参数?写出具体步骤。
3、GPS高程测量中,GPS高程二次曲面拟合应满足什么条件?试列出通常采用
的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并加以说明。
4、单基站GPS RTK测量系统有几部分组成?其作业模式又有哪些?目前的网
络RTK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案:
1、答:
1)GPS卫星信号组成:测距码(P码、C/A码)、数据码(导航电文,D 码)、L波段(L1、L2载波)。
GPS测量的误差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星历误差、卫星钟的误差、地球自转的影响和相对论效应的影响等。
(2)信号传播误差,主要包括信号通过电离层折射和对流层折射的影响、信号传播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3)观测误差和接收设备的误差,接收设备的误差主要包括接收机钟差和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偏差。
3)多路径效应:由于接收机周围高大建筑物或水面对电磁波产生的反射作用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其中金属材料、水面等反射较强。
减弱方法:(1)天线安置尽量避开强反射物(如水面、平坦光滑地面、
平整的建筑物等);(2)选用防多路径效应的天线(如扼流圈天线等)。
2、答:
1)解算平移参数:
I ∏I ∏I
∏-=∆-=∆-=∆i i i i i i Z Z Z Y Y Y X X X 或3/)(3/)(3/)(I ∏I ∏I ∏-∑=∆-∑=∆-∑=∆i i i i i i Z Z Z Y Y Y X X X
2)解算缩放参数:
I I ∏-=i
i i S S S δμ或3/i δμδμ∑= 3)利用转换模型求定旋转参数:Z Y X εεε、、
3、答:
1)GPS 高程拟合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时,必须具有6个以上的GPS 水准联测点。
2)通常采用的二次曲面拟合模型为:
52423210y y y x x x y x a y a x a y a x a a i i i i i
i i i i i i -=∆-=∆∆∆+∆+∆+∆+∆+=ξ
但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根据GPS 水准联测点的分布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
4、答:
1)组成:GPS 接收机(基准站、流动站)、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基准站发射台、流动站接收台)、软件系统;
2)作业模式:快速静态测量、准动态测量、动态测量;
3)采用核心技术:虚拟参考站VRS ,占95%左右;主辅站概念MAC ,占5%左右;区域改正FKP ,占1%左右;综合误差内插CBI ,2002年,武大GPS 工程中心提出的,极少使用;增强参考站ARS ,2007年,西南交大提出的,尚未展开应用。
四、综合题(共28分)
1、采用GPS 进行静态控制测量,试问:(18分)
(1)用3台接收机进行GPS 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建立一个大地四边形,至少
需要观测几个时段?
(2)用6台GPS 接收机同时观测一个时段,可以获得几条单基线双差解?其
中又有几条又是相互独立的?此时可以组成多少个相互独立的同步观测环?
(3)GPS 外业观测成果的检核包括哪几项?分别有哪些检验指标?
2、简述我国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概况和发展前景。
(10分)
答案:
1、答:
1)用3台接收机进行GPS 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建立一个大地四边形,至少需要3个观测时段。
2)单基线双差解个数:21(1)152
k n k k n C n n ==-=; 相互独立的双差解个数:15p k n n =-=;
相互独立的同步观测环个数:(1)10r k n n n =--=。
3)基线处理完成后应对其结果作以下分析和检核:
(1)同一测段基线向量解算质量评定,包括双差观测值残差、观测值中误差、基线长度中误差、双差模糊度的整数性分析等分析。
(2)不同测段所有基线解算质量检核,一般包括:
①同步环坐标分量及全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坐标分量闭合差限差:x y z W W W ≤、、,
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
W =≤
式中n 为同步环的边数,σ为相应级别规定的观测精度(按平均边长计
算)。
②非同步环坐标分量及全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坐标分量闭合差限差:
1n x i i W x ==∆≤∑,1n
y i i W y ==∆≤∑,
1n z i i W z
==∆≤∑,
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W =
≤,式中
n 为独立环边数。
③重复基线的检查,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满足:s d ≤
2、答:
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传统测量应用及军工相关应用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应用已渗透到许多崭新的行业。
1)通信行业用GPS 做时间同步测控;
2)电力、有线电视、城市地下管道采用GPS 布设线路;
3)交通、运输部门用GPS 等相关集成技术营建ITS 系统和监控系统;
4)公安、银行、医疗、消防等用GPS 营建紧急救援或报警系统;
5)汽车、船舶用GPS 导航;
6)GIS 数据提供商用GPS 采集地理信息相关数据,并提供位置信息相关服务(LBS );
7)广播电视行业用GPS 与罗盘制造卫星电视定向接收天线;
8)电子商务领域,GPS 甚至应用于CRM 客户管理和物流配送体系中。
在众多的应用中,最近几年提的最多的、应用发展潜力最大的有三个方向:
1)以车载导航为核心的移动目标监控、管理与服务市场;
2)以差分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差分网建设;
3)以个性化移动信息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导航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