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合集下载

浅谈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浅谈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浅谈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那如何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率先垂范,给学生起榜样作用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

”作为一个班主任,与学生融合在一个班集体内。

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你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对象。

对班级学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

用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有句名言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培养学生不说谎话,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教师就应该先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这种精神。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缺点,也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在哪里,缺乏自我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个人成长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本人经过对自己不断反思和总结,得出结论,找出可突破的瓶颈。

并通过学习、借鉴,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这样才能跟上班级前进的脚步,才能学有所成。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

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动会、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合唱比赛、写字姿势比赛、语数知识竞赛,再加上平时的三项竞赛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展示自我以及培养学生荣誉感的机会。

一个班级的理念与班主任的个性特征是息息相关的,班主任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对于班级的荣誉,我总是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要超越自己,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你必须做到最好。

试论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9-07T16:00:37.68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2期作者:高志新[导读] 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品质和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和行为,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志新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二中学陕西神木 719300摘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品质和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和行为,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时期的学生来说,由于中学生正处在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想要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教师改变管理观念和方式,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性格叛逆期,管理方式不当或者是管理观念不当都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甚至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这就给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但是初中学生正是个性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也是对他们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该如何才能做好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呢?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但是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教育很容易导致他们养成不良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者:仲秋爽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7期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班主任培训中,笔者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从中领会到自我教育的真谛。

魏老师外出一个月,班级工作依然井然有序,成绩斐然,真是让人佩服。

班主任,尤其是技校的班主任,只要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两个词语就是“忙”“累”。

从早自习到早锻炼,从课间操到午休,从宿舍内务到卫生区,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正是因为班主任这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渐渐淡化了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只有将学生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绝大部分技校学生有自立的强烈欲望,又有树立自信、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

因此,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既有利于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上课;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而要实现完全的自主管理,班主任的前期功课一定要做足。

一、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要引导学生明确理想,树立自我培养观念,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书。

尽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我审视能力,但是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要帮助他们检查自己的能力、特长和不足,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理想,确定自我能力培养的方向。

可以定期找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做一些专题的讲座,谈一下自己逐步实现理想的经历,以帮助和激励同学认清现状,树立更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

二、规范制度,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如,在早期日本高速路上,收费站口树了很大的警示牌:“不准超速进站!”可是还是有很多司机不遵守规则,后来有人建议,将进站前的一段高速路修建成急转弯车道,从此再没有司机超速进站。

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心得体会

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心得体会

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心得体会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心得体会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特别是六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了五年的习惯培养期,就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学年中,我在培养我班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方法如下:一、讲明道理1、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在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周。

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以及学校的各项要求。

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的烙印。

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强化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熟悉校纪班规。

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 发展为“自律”。

2、在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必要纠正不良习惯。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习方法态度指导。

同时,我们还以老师的一言一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打动学生、影响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二、规矩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开学初,我便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细则》,做到学生有章可循。

老师、学生依据细则要求,采用加分、减分的办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表现情况,每一周进行一次小结,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学生”。

就这样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培养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存,自主交际”,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约束,班级形成了自觉的默契,不仅解放了教师“当爹当妈”的双手,更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们今后学习乃至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和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任何一个好的班级理应有明确的班级目标、班训、班规等文化底蕴。

要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就必须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把自己的管理纳入本班大的奋斗目标中去。

实行目标管理,要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必须有目标。

将每次活动的目标张贴在教室公示栏里,督促学生对照执行,形成人人参与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

在制订时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订出学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目标,全体学生认可后得以实施,以保证学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使班级日常各项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面向全体”体现学生主体,“轮流上岗”实现全面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为应当明确规定每一个班干部的具体职责,在管理中建立起一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制度。

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我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了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三、以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在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的班级活动中去实践培养和完善。

让学生参与组织各项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级活动我放手让学生组织,各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操作步骤。

如,从第一学期开始,就由学生分组轮流出黑板报,一月两期,从组稿、排版,到撰写、绘图都由学生完成,并组织学习、评比,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活动中也教育了自身。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误 区很 多 , 而 自我 管 理 教 育 方 式 的 不 当 , 会 场 所 , 是 从 社 会 大 教 育 中 优 化 出 来 的 一 个 培 养 造 成 了学 生 的 不 良情 绪 , 最 终 在 错 误 的 道 更 积极 向 上 、 更 生 动 纯 洁 的 育 人 园地 , 应 充 很多班 主任总是 一味 追求学 生要 乖 , 。 路上 越走越远 。 分发挥她的主导作用 。 家庭 是 社 会 的细 胞 , 把 学 生 所 有 的创 新 行 为都 看 成是 “ 不 听
1班主任应该 怎样培 养学生的 自我管
理 能 力
是学生 成长 的重要环境 , 家 长 是 学 生 的 第 话 ” , 这 样 的 学生 , 即 便拥 有 出色 的 成绩 , 也 任教师 , 所以 , 家 庭 教 育 的重 要性 必须 引 是 一名 “ 书呆子” , 以后就算考上大学, 也 不

部 分 同学 比 较 顽 劣 , 甚 至 产 生 厌 学 的 倾 长 和 发 展 的 方 向 。 所以, 班 主任 有 责 任 进 一 学 生 偶 尔 的 “ 不 走寻 常路 ” 应 该 报 以 宽容 甚 向。 在学生的成长过使 家长 和 社 会 至 是 欣 赏 的 态 度 , 才 能 鼓 励 学 生 在 学 业 上
1. 3 实践 活 动 中养成 学生 的 自我管 理 习惯 在 学 习 上 的 信 心 和 勇 气 , 以 提 成 自己 的 成 我们可以通过 与家庭 、 社会相结 合, 去 绩 水 平 。 培 养学 生 的 自我 管 理 能 力 。 学 校 是 育 人 的 2. 3 班主 任 要注 重对 学 生创 新 心理 素质 的
2 0 1 3 NO. 2 1
班 主 任 论 坛
Ch l n a E g uc at I on 1 n na va t 1 CA H e r a l d

浅谈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160神州教育浅谈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杨丽艳辽宁省凤城市第六中学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让学生自主管理,是创建良好班风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纠正,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品质;生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反思自己前些年的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多。

对于班级的管理自己总是一人多责,事事操心,亲力亲为,可学生并不是很买帐。

后来看了很多书籍,也听了很多专家讲座,改变了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开始培养学生自主的管理能力,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生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下是近些年来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的几点尝试。

一、树立良好的自主管理的理念在班会课上,明确向学生提出自我管理的思想,让学生自我约束,对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教育他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尊重老师、家长,团结同学,认真遵守班级及学校的规章制度,让优秀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自我管理的思想。

二、在班干部任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重视班干部任用。

首先让学生明确班干部在为班级服务的同时,要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自我管理,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威信。

为了给所有同学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能,实行班长轮流制,每周在学习、生活、纪律三个方面选三个班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共同成长。

三、在学习中养成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新课堂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化发展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共5篇)

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共5篇)

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共5篇)第一篇: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21世纪,不再是遥远的召唤。

我们正在踏上新世纪的门槛。

21世纪的生活,并不单单只在时间上突然降临,它是人类曾经有过的长久的憧憬,它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苦苦构思的展开。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几十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认为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
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特别是现代班级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的班集体。

特别是五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了四年的习惯培养后,就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学年中,我在培养我班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如下:
1、讲明道理:将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周。

向同学们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向阳花》,以及学校的各项要求。

然后根据本班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脑海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的烙印。

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开学的第一周,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熟悉校纪班规。

多数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提高自律性。

在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必须纠正不良习惯。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习方法态度指导。

我认为小学生天真活泼,精力充沛,要多为他们安排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看书、写字、攻数学难题、做体
育活动等等。

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动借书中高尚的人格力量,让他们从各类书籍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生、影响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2、规矩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开学初,我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阳花》,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班规,做到学生有章可循。

让班干部、学生依据班规要求,采用加分、减分的办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表现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小结,评选出本月的“班级之星”。

3、自我评价:培养班级学生自我评价,自主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人人守纪。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实践,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

一段时间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自豪地说:“我在班里是好学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4、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班干部即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

刚开始时他们能力很欠缺,需要精心指导,在恰当的时候还要让他们独当一面。

如:班干部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指正;树新风,扬正气。

班级事务人人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加强自主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担负责任、服务集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并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


如:负责电灯的(王安娜)同学,教室内光线暗时及时开灯,教室(当天的值日生)负责擦黑板的内光线明亮时或室内无人时及时关灯;
同学,要保证每节课前黑板和讲台的清洁、同时负责对不爱护粉笔乱涂乱写、乱扔粉笔头的同学进行教育和处罚;负责开窗户的(当天的值日干部)同学,要及时开、关窗户,保证人在窗开,人走窗关;……如:程诗洋、简杨、阳红芝等,这些同学就做得很棒。

同时对部分不能胜任岗位的同学也作了适当调整。

孩子们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在让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尝试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这时候,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

“他律”将转化为“自律”,积极向上力在此也得到了激发。

5、超越自我: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从自律走向自觉,主动营造一股“为集体争荣誉光荣”的热潮,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说:“我还可以做到更好!”学生乐于自主管理,善于自主发展,在班级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我超越与创新。

例如:有时候课堂上学生在开展活动的时候由于一时兴奋过度,许多孩子有些得意忘形。

好象已经忘记了讲台上老师的存在。

这个时候有的班干部发现了我的脸色变化,马上配合起来,暗示同学们安静!孩子们很快静了下来,坐的端端正正的。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避免了我在课堂上大声喊叫。

又如:周五放学时,是我最忙的时候,顾不上指导孩子打扫清洁,摆好教室的桌椅。

但有好几次在我忙完过后,班干部已经指导孩子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每次有这样的表现,我都会在班级提出
大大的表扬。

而那些被表扬的孩子就越干越有劲,没有表扬到的几人这样一人行动带动几人行动,孩子也卯足了劲争取老师的夸奖。


行动带动全班行动,整个班级的孩子都在班干部的带动下自觉去做老师要求做到的事情。

学生是良马,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善于重用,学生的能力、潜力、动力就能以最佳状态呈现。

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面对“双赢”的结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2014-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