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预后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背诵重点

循证医学》背诵重点

《循证医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I类:背诵等级( ***** )1、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患者的期望、价值观二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用性科学。

2、原始研究证据( 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 :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3、二次研究证据( 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 :尽可能全面收集某-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包括:①系统评价、②临床实践指南、③临床决策分析、④临床证据手册、⑤卫生技术评估、⑥实拽参数:八會三:医考侠.4、证据质量: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信疗效评估的正确性。

5、推荐强度: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信遵守推荐意见利大于弊。

6、置信区间:是按照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9 )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RR或总体OR等)的可能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所估计参数值的置信区间。

z、置信区间的用途: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资料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多数) ;用于假设检验(95%的CI与a为0.05的假设检验等价),8、Meta分析:是对相同主题的一组同质性符合要求的文献量化分析。

以同一主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结果为研究对象,在严格设计的基础L,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

9.森林图( forest plot) :是由多个原始文献的效应量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绘制而成,纵坐标为原始文献编号,横坐标为效应量尺度,按照-定的顺序,将各个研究的效应量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绘制到图上。

11.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1.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Levels of Evidence(May 2001)
怎样解决临床问题? How to solve a clinical problem?
病例
一个75岁的男子,2星期前出院。 他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确认为严重的颈动脉狭窄 用药包括metoprolol (美多心安) 50 mg/Bid(HB), aspirin 81 mg/天. 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他汀类药物可预防中风,想知道他应不应该用
第三步评价证据 Appraise Evidence
• 证据的真实性 • 证据的重要性 • 证据的实用性
证据的真实性
1.研究对象是否进行随机化分组? 2.分配方案是否进行了隐藏? 3.试验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可比性如何? 4.研究对象的随访是否完整?随访时间是否足够? 5.统计分析是否按照最初的分组进行?
特点:
– 按预先随机分配的分组进行分析,无论最终是否接受了原有的治疗措施 – 包括所有研究对象
优点:
– 所回答问题更符合临床实际(回答哪一种治疗策略是最好的)。 – 是真正的随机:
缺点:
– 如果未遵性增加.
– 采用此方法得出结果无显著差异,不能确定是治疗措施无效还是不依从者太多
既往成功例子:
•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 临床上获得成功而被广泛应用。
例子
实际:
颈外动脉/颈内动脉(EC/IC)旁路手术研究组
• 颞动脉旁路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 • EC/IC By pass study group.N Eng l J Med,1985,313:1191
方法:将脑缺血和颈内动脉阻塞患者随机分配至手术组和药物治疗 组。

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根据预后问题找出相关的预后研究文献 评价文献,确定预后证据的真实性 估计预后研究结果的重要性 评价/估计研究结果的适用性
18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sk clinical
questions
Acquire the
best evidence
4A’s !!
Appraise
the evidence
Apply
evidence to
Your patient
19
Ask clinical prognosis questions
20
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临床问题
提出的临床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医师 转化的临床问题:结构式剖析(PICO——PTO) 为什么转化/重新构建临床问题:
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1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疾病的预后?
2
What is prognosis?
预后 (Prognosis): 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 为各种不同后果(痊愈、复发、恶化、伤残、并 发症和死亡等)的预测或估计。
3
临床预后问题
医生随时都在预测
病人、家属十分关心
1. 非常直接(病人或家属提出)
Prognostic factors
Age
Male
Anterior infarction Hypotensi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11
Question
Conclusion: You must stop smoking immediately and never smoke again!
21
首先明确需解决的临床问题是什么?
首次中风后的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如何? What are the recurrence, disability ents with a first-ever stroke?

循证医学——精选推荐

循证医学——精选推荐

循证一、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资料;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和结果。

二、问题的种类:1、背景问题;2、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的专门知识问题,也涉及与治疗相关的病人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三、问题的构建:1、背景问题:(1)问题词根+动词;(2)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个方面2、前景问题:PICO原则:(1)患者问题(patient或problem,P):包括病人的诊断及分类;(2)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包括一中暴露因素、一种诊断试验、一种预后因素、一种治疗方法等;(3)对比措施(comparison,C):与拟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的措施,必要时应用;(4)结局指标(outcome,O)。

四、证据分类表2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原始研究的两种基本研究设计类型表3分析、总结所得出的综合性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主要包括:1、系统评价2、临床实践指南3、临床决策分析4、临床证据手册5、卫生技术评估6、实践参数第五章分类资料的指标:1、RR(相对危险度)是试验与对照组发生比率之比,可反应试验因素有无作用及作用大小。

临床科研用途:病因、防治、预后研究2、OR(比值比、比数比、优势比)是RR的估计值,某事件发生率越小,其估计值越好临床科研用途:病因、防治、预后研究3、ARR(绝对危险度降低率)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的发生率减少的绝对量临床科研用途:病因、防治、预后研究4、NNT(多减少1例不利结果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越小,说明治疗对患者更有利临床科研用途:主要用于防治性研究5、RRR(相对危险度降低率)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减少的相对量。

临床科研用途:病因、防治、预后研究、科研用途第六章一、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真实性的评价原则1、研究的两组间除暴露因素/干预因素不同,其他重要特征在组间是否可比?2、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于暴露因素/干预措施的确定和临床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是否客观或采用了盲法)?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随访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4、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的条件?(1)因果时相关系是否明确?(2)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3)暴露因素/干预措施的消长是否与不良反应的消长一致?(4)不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5)暴露因素/干预措施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是否符合生物学规律?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重要性的评价原则1、暴露因素/干预措施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联强度如何?2、多发生1例不良反应所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H)。

预后研究的证据评价与应用

预后研究的证据评价与应用
详细描述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和病理学特征,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案例一:肺癌患者的预后研究
案例二: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研究
心血管疾病预后研究有助于评估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数据收集和样本量问题
混杂因素的影响
治疗方式的演变
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多学科合作:预后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临床医生、统计学家、流行病学家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预后研究,并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预后研究案例分析
总结词
肺癌预后研究提供了关于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选择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预后研究可以为医生提供依据,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临床试验设计
预后研究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特性和患者特征的信息,有助于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卫生服务规划
预后研究可以帮助卫生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地区或群体的疾病负担和患者预后,为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
卫生政策评估
样本量与代表性
样本量的大小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到证据的可靠性。
数据收集和处理
数据收集是否规范、处理是否科学,对证据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统计分析方法
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证据的质量评价标准
Jadad评分量表
对临床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评估随机、盲法、失访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卫生政策的效果,预后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临床问题的分类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

临床问题的分类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刘天舒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循证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临床问题的分类有关病因研究与病因探索;有关诊断试验研究与诊断试验选择; 有关治疗性研究与疗效评价;有关预后研究与预后估计。

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药物治疗,包括多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介入治疗(放射、超声、内镜等);外科手术;康复措施;多种治疗联合的治疗方案(如肿瘤放化疗);特定形式的治疗单元的评价(冠心病监护病房的作用、特殊护理措施)等。

临床治疗方案设想Â通过对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研究,寻找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进而提出防治的设想。

Â通过医师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可能有效的新疗法。

经验医学逐步走向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任何决策都必须有科学依据,即用大量设计正确、方法严谨的大样本或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来指导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

什么是科学的验证证明确实有效?证据的力度:第一级最有说服力第一级:来自多个设计良好、随机、双盲(如有可能)、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系统性总结报告(meta-analysis,荟萃分析)循证医学最佳证据: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和系统综述及临床指南。

Precision (Random error) –各测量结果间受机会影响的变异度的大小。

随机化(Randomization)随机化原则是临床科研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某些主要的已知和未知因素,能被测量和不能测量的因素在组间达到基本相似,同时避免研究者或受试者主观意愿的干扰(选择性偏倚)。

随机化方法简单随机法(Simple randomization)抛硬币、抽签、掷骰子、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编码区组随机法(Blocked randomization)保证组间样本例数相等,增加可比性分层随机法(Stratified randomization)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先分层,再随机对照组设立(Control)治疗的总效应:自然缓解 非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效果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它条件与试验组一致的一组研究对象,目的是消除非干预措施的影响,有效地评价试验措施的真实效果。

7治疗性证据的分析与评价

7治疗性证据的分析与评价
治疗目的:用最小的费用到达最大的效果
临床治疗设想的来源
➢ 通过对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 病学研究,寻找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 进而提出防治的设想。
➢ 通过医师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可能有效的 新疗法。
其疗效需要评价
➢ 临床治疗本身的复杂性 — 疾患的发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采用的治疗措施本身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作用 — 疾病本身以及机体反应性的复杂性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基线情况不一致,说明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差,可能对结论有影响。
➢一般通过严格的随机化分组可保证两组的可比性。
4) 是否采用盲法
盲法是指患者、医师或研究者不知道患者接受的是治疗措施 还是对照措施;
临床试验可在四个水平上设盲 ➢ 研究者 ➢ 病人 ➢ 负责病人治疗的医师 ➢ 负责结果评定的研究人员
5)除试验方案不同外,各组患者接受的其他治疗方法是否相同
沾染(contamination) 当对照组额外接受了治疗组措施或其他有利的治疗,结果人为地 夸大了对照组的疗效 例1:在观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卒中 的研究中,可能因对照组成员,多次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感冒而出现 沾染。 例2:在比较硬化剂疗法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静脉再出血时,后 一组患者出现出血时,也被送去做硬化剂注射止血,此种情况亦称 为沾染。
➢失访的定义 指在试验某一时间点上,需要测定患者结果时,却不能找到该患者
➢失访的常见原因 ✓治疗有不良反应,患者不愿继续接受治疗; ✓或患者在随访这段时间中已经死亡; ✓由于症状已缓解,患者不愿继续治疗或随访; ✓患者由于搬迁离开原地址; ✓病人拒绝接受某些检查,特别是创伤性检查 ➢失访对结果评定的影响 (失访率超过20%,研究的结果不可信)

临床问题的分类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

临床问题的分类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

治疗性研究证据评价与应用刘天舒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循证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临床问题的分类有关病因研究与病因探索;有关诊断试验研究与诊断试验选择; 有关治疗性研究与疗效评价;有关预后研究与预后估计。

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药物治疗,包括多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介入治疗(放射、超声、内镜等);外科手术;康复措施;多种治疗联合的治疗方案(如肿瘤放化疗);特定形式的治疗单元的评价(冠心病监护病房的作用、特殊护理措施)等。

临床治疗方案设想Â通过对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研究,寻找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进而提出防治的设想。

Â通过医师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可能有效的新疗法。

经验医学逐步走向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任何决策都必须有科学依据,即用大量设计正确、方法严谨的大样本或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来指导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

什么是科学的验证证明确实有效?证据的力度:第一级最有说服力第一级:来自多个设计良好、随机、双盲(如有可能)、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系统性总结报告(meta-analysis,荟萃分析)循证医学最佳证据: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和系统综述及临床指南。

Precision (Random error) –各测量结果间受机会影响的变异度的大小。

随机化(Randomization)随机化原则是临床科研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某些主要的已知和未知因素,能被测量和不能测量的因素在组间达到基本相似,同时避免研究者或受试者主观意愿的干扰(选择性偏倚)。

随机化方法简单随机法(Simple randomization)抛硬币、抽签、掷骰子、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编码区组随机法(Blocked randomization)保证组间样本例数相等,增加可比性分层随机法(Stratified randomization)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先分层,再随机对照组设立(Control)治疗的总效应:自然缓解 非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效果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它条件与试验组一致的一组研究对象,目的是消除非干预措施的影响,有效地评价试验措施的真实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 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收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 条件或环境下,同步进行研究和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 的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评价试验设计。
选择研究设计方案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19
二、影响治疗性研究结果的因素和对策
机遇:由概率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可导致随 机误差。大小可用统计学方法估计,但没有方向性,在抽 样研究中不可避免。
偏倚:是指由于研究人员、设备或研究方法等因素导致研 究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实值,即系统误差,有方向性。可分 为系统偏倚,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分别存在于研究的设 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分析阶段。
各种媒体上提供的医学信息和对疾病的建议有时相互矛盾或 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患者缺乏鉴别真伪的能力,医务人员 不得不面临诸多的问题而不堪重负。
3
引言——证据质量良莠不齐
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篇有关生物医学的文章发表在2万余 种生物医学杂志上,然而,针对某一专题的医学文献中真正 有用的不足15%。
RCT的缺点是:a.研究费时费力; b.由于其严格的纳入和 排除标准导致研究对象人代表性和外延存在局限;c.适用 范围有限。
16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交叉试验: 2组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然后相互交换治
疗措施,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在两种治疗措施交换期间,需要有一定的洗脱期。 适用于评价治疗措施,特别是症状或体症反复出现的慢性
临床面临最多的问题是关于疾病治疗的问题,而治疗性研究 证据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循证证据。
7
回顾——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
研究证据分类
原始研究证据
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 经验和科研成果写成 的原始论文,主要涉 及病因、诊断、治疗 和预后
研究证据
实验性研究证据
给受试对象施加一定 的干预措施,如: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52岁,女性,诊断为多发性硬化5年,曾复发过1次。目前, 病情尚稳定。但一直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听说干扰素治疗 多发硬化有效。因此,问主管医生:是否她可以用干扰素治 疗?
2
引言——证据来源复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的迅猛发展,患者越来越容易获 得各种医学知识并寻求医务人员的解释。
你没能说服患者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你自己也对该治 疗方案的利弊感到困惑。
6
引言——循证医学的到来
随着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循证治病证据的实用化,临床医 师不断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严格评价所阅读的临床研 究证据,不可避免的摆到每一位临床医生的面前。
循证临床实践正是检索、评价和应用临床证据解决一系列临 床问题的过程。
•非随机对照试验
观察性研究证据
未施加干预措施,如 •队列研究 献的系统阅读、综 合分析、加工提炼和概括论 述,如: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综述 •临床实践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8
主要内容
1 治疗性研究概述 2 提出和构建问题 3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 4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临床实践
有些文献未经同行严格评价,或带有商业性。即使是发表在 有名的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也存在诸多问题。
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应用最新的、真实的证据为患者 治病。
4
引言——实例
47岁绝经期妇女常规妇科检查后,你建议她采用雌激素替 代治疗。该患者拿出一份剪报,该剪报评论了1篇发表在国 内著名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并反对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理 由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对象的情况在第二阶段开始时与第一阶段开始前基本相似。 适用范围、优缺点同交叉试验。
18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历史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两组病人基线不一致,结果 受诸多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虽属于前瞻性研究,但受试对象是 随意或任意分配入组,因此,研究结果易受多种结果受诸 多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
9
Page 9
第一节 治疗性研究概述
10
Page 10
基本概念
治疗性研究:考察治疗性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治疗证据:由治疗性研究提供的临床证据 治疗性研究是临床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存在问题
较多的领域。
11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许多研究设计方案均可用于治疗性研究: 1. 随机对照试验 2. 交叉试验 3.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4.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5. 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 6.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溃疡病、高血压等。 属前瞻性研究,可消除不同个体间差异,减少样本量的需
求。但研究周期长,适用范围窄,依从性差。
17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同一组受试对象在前后两个阶段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
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两种治疗措施交换期间,需要有一定的洗脱期,使受试
RCT被公认为评价多数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或标准治疗 方案
13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RCT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性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因为:
有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有测试客观效应的指标和方法
有具体的执行条件和考核指标 允许研究者主动控制各类偏倚对研 究结果的干扰
14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RCT最重要的特点是随机分配(randomized allocation),即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进入试验组或对照 组。它不是“随意分配”,更不是“随便分配”。常用随 机分组方法:
查随机数字表 计算机随机法(如:SAS软件) 分层随机法 区组随机法
15
一、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RCT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设定对照组。RCT一般采用同期对 照。
为了说服她,你与她讨论这篇文章,证明绝经妇女使用雌激 素可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5
引言——实例
她又拿出1篇刚发表的文章,说使用雌激素会增加心血管病 的死亡率。
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文献的严重缺 陷,你手头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学质量高的文章来证明使用雌 激素替代治疗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