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十校大联考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合肥十校”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合肥十校”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p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②苍颜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⑦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⑨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⑩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我们有很多幢房屋,无论公共的,私人的,简直有数不清的房间,有巨大的厅堂,A伫藏酒液和其他和平时代的军需品的地窖,我总觉得对住在里面的人说来,它们大而无当。
它们太大,又太华丽,住在里面的人仿佛是败坏它们的一些寄生虫。
B我大吃一惊。
当那些大旅馆如托莱蒙,阿斯托尔或米德尔塞克斯的司阍,通报客来,却看到一只可笑的小老鼠.爬过游廊,立刻又在铺道上的一个小窟()里不见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沣音。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合肥十校大联考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②苍颜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⑦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⑨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⑩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4 题。
9分我们有很多幢房屋,无论公共的,私人的,简直有数不清的房间,有巨大的厅堂, A 伫藏酒液和其他和平时代的军需品的地窖,我总觉得对住在里面的人说来,它们大而无当。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十校联考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十校联考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一、(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告子下》)③,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默写杜甫的《望岳》的后四句。
,。
,。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飞蛾趋光,夸父逐日,所有的事物都在寻找光明、快乐、正面的能量。
正能量让萎靡.()不振的你鼓起前进的勇气,正能量让迷惘无助的你拔开阴mái(),重见阳光;,;正能量让自怨自艾.()的你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萎靡.自怨自艾.阴mái(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正能量”的意思。
(4)仿照画线句在文中续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3.(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海底两万里》是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讲述的是生物学家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做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4.(12分)某校开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填在空格内。
(20字以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
2016年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2016年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三) 语文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l.默写1占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②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④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⑤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⑧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
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长廊曲桥、以及毗邻的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次也更分明。
因此,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这样,景物就给人以开郎中不失收liǎn、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
游园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毗( )邻收liǎ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 )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 严厉 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____________,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⑥____________,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 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 ( )世事 劲.( )松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D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4. 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②苍颜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⑦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⑨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⑩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我们有很多幢房屋,无论公共的,私人的,简直有数不清的房间,有巨大的厅堂, A 伫藏酒液和其他和平时代的军需品的地窖,我总觉得对住在里面的人说来,它们大而无当。
它们太大,又太华丽,住在里面的人仿佛是败坏它们的一些寄生虫。
B 我大吃一惊。
当那些大旅馆如托莱蒙,阿斯托尔或米德尔塞克斯的司阍,通报客来,却看到一只可笑的小老鼠.爬过游廊,立刻又在铺道上的一个小窟( )里不见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沣音。
(3分)幢.( ) 窟.( ) 地窖.( )(2)短文中有一个词语“______”有错别字。
应改为“______”。
(2分)(3)词语“有时”“还有”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你把它准确地放同原文的A和B处。
(2分)(4)请把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
(4分)(1)“她来到森林里后,看到一座小房子,里而有三个小矮人在向外张望。
她向他们问好,然后轻轻地敲了敲门。
他们叫“进来”,她便走进屋。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国童话作家格林写的一篇童话《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好书,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隆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 _________和(身份) _________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
4.综合性学习(12分)下列文段是从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中节选来的,请读完后完成问题。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呜,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一一青蒿。
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广大地区,也见于滨海地区。
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1)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的秘决是什么?(3分)(2)请在这四段话中选两个角度,结合你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悟。
(4分)(3)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形式仿写一句内容连贯的话。
(3分)(4)画——句子有一处语病,可把“___________”词语删除。
(2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耳根的清静(22分)王开玲(1)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
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A】(3)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
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4)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
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
(5)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6)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
【B】(7)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
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
耳朵。
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
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8)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9)耳塞?地下室?把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
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10)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
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C】(11)不是吗?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
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12)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部位,惟独冷遇了耳朵。
甚至连冷遇都不算,是折磨,是羞辱。
做一只现代耳朵真的太不幸了,古人枉造了“悦耳”一词,实在对不住。
我们更多的是“虐耳”。
【D】(13)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把寂静一一这大自然的“原配”。
给弄丢了。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一一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14)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15)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选自《古典之殇一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有删节。
) 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6分)从前人类的耳朵里住着的房客是①,而现在人们的耳朵里却住着②,作者对此用一个拟人、比喻句③,以表达痛惜、愤慨之情。
(①②填文中词语,③填文中句子。
)6.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分)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选文第(5)段。
(4分)8.“今天,昔辈耳朵里住着哪螳房客呢?”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一个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准确位置。
( )(2分)A.【A】处 B.【B】处 C.【C】处 D.【D】处9.结合全文,谈淡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耳根的清净。
(4分)(二)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18分)毕淑敏(1)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2)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
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一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3)教养不是天生的。
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
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4)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
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5)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6)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
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
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
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一—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
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
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7)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
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一一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
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
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8)一个有教养的人。
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我们作为人类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
当然。
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