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语文园地五 习作例文 》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语文园地五习作例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园地五》的内容和意义。
2.理解习作例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3.能够根据习作例文的范文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习作例文内容和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符合习作例文要求的文章。
三、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园地五》第4单元习作例文。
2.笔、纸、书法毛笔、墨汁等写作工具。
3.课堂展示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准备好教学材料。
•在黑板上准备写作范文的要点。
2. 导入
以问答形式和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
作兴趣。
3. 学习习作例文
教师朗读习作例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分析文章的亮点
和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4. 写作练习
让学生结合习作例文中的情节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
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
5. 作品展示和分享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分享。
教师可以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获得更多写作启发。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深刻理解了习作例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升了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也懂得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写作,培养了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本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4.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2.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独立完成习作。
三、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出习作的主题。
第二步:理解文章(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他____了》,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创作准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习作的主题和结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准备素材。
第四步:习作撰写(2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习作的创作,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作习作时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也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语感和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展开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 优质教案

他了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中示例(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
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
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
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出示课题他了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四单元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伟大人格。
二、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2. 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孩子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孩子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三、学生学情分析:对于些人记事文章,以前学过很多,学生已经知道抓住事情的六要素梳理课文结构层次,同事要学习梳理课文线索,把握人物形象。
对于用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剖析人物内心想法,方法还未完全把握,不过。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所以教学时可以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郎素去感受和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情入境地体会坐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教学上的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四、本单元课时安排9.古诗三首……………………………………………………3课时10.青山处处埋忠骨……………………………………………2课时11.军神…………………………………………………………2课时12.清贫…………………………………………………………1课时习作:他_了………………………………………………2课时语文园地四……………………………………………………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反思)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课题1.简介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理解“从军”。
(板书:从军)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王昌龄的了解。
(指名说,师补充)三、品诗句,明诗意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1)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3.研读,读懂诗意(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四、想意境,悟诗情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学生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假如你是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出“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指导及范文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指导及范文题目:他------了提示语: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
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审题:根据题目及提示语,这篇文章要抓住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来细致描写。
通过抓神态反映人物心理,进而讲述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事情)。
所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题目补充的地方是一个表示神态的词语。
2、写一篇以人为主的记叙文。
3、记叙的重点是体现人物的神态(细节描写)。
补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补充完整题目。
一是回顾脑海中记忆深刻的事情。
通过事情表现的主题,找到合适的表示神态的词语补充。
如果是成功的事情,可以说《他笑了》《他激动了》;如果是失败的事情,可以说《他哭了》《他失望了》;如果是幸福的事情,可以说《他陶醉了》《他高兴了》;如果是伤感的事情,可以说《他流泪了》《他伤心了》等等。
二是搜寻记忆深处那一个难忘的神态。
通过难忘的神态追溯当时发生的事情,确定题目。
比如,愤怒:愤怒的样子是什么?为什么愤怒?题目补充完整就意味着,确定了作文的内容和主题。
选材:选材应当本着新、奇、特来选,尽可能避免尴尬的雷同。
比如避开作业考试分数、同学间的文具互借、发烧感冒去医院等内容,去寻找“非凡”的题材。
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寻找题材:一年内、抓住时代的脉搏、最流行的现象物品、你的周边的细小的事情。
比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可以作为这篇作文要写的事情和人物的背景,也可以直接写参与这场抗疫斗争的人。
此外,手机(游戏)、网课、辅导班、特长班、动漫书等也可以作为作文内容。
写作重点:1、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主题。
这篇作文的重点就是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刹那的神态,进而揭示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主题。
“脸是人的感情的晴雨表。
”这说明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
抓住人物表情的细微变化,生动描写出来,便会挖掘人物内心感情世界。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写某个人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
我们可以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特别要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他内心的特点。
二、写作指导1、选择的事情最好是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
2、回忆人物当时的样子,体会人物的心理,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3、按照顺序把事情写下来,重点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4、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
三、技巧点拨1、抓住神态特点和变化表现人物心情。
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
写作时,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心情的神态细致描绘,写出人物神态的特点和神态的细微变化。
2、抓住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言为心声”。
语言描写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性格、年龄、职业,尤其要符合当时的情境。
要准确描摹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
3、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选择最能体现人物心情的典型动作,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得准确具体,写出动作的连续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人物的心情。
4、通过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心情。
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
写作时,可以具体生动地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衬托人物的心情。
习作例文她生气了你们班有翻过墙头,去校外买零食玩具的同学吗?我们班就有两位这么淘气的同学,他们在午休时间,趁老师没注意,就偷偷翻过学校墙头跑出校园,惹得一向和蔼可亲的王老师大发雷霆。
星期三那天中午,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午饭,只有小明和小光轻手轻脚地去放饭盒,他们可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想要出班级大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见他俩东瞅西瞄,鬼鬼祟祟地蹭到门口,看着老师正在吃饭,“嗖”地一下窜出了教室。
大家吃完饭,准备午休,老师照例清点人数,才发现小明和小光不见了。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1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59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但课外读书较少,作文水平还较差。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在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
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
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方法和措施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
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
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5、注意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2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语文大组工作计划为根本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提高课堂四十分钟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1 / 3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本单位的习作是让我们写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要我们多角度地描写一个人某以时刻的样子。
如写某人陶醉了,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行为、语言或周围的人的反应等方面来刻画。
要求我们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本单元的习作除了让我们写一个人陶醉的样子,还可以写他得意、吃惊、兴奋、生气等时的样子。
我们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明白,重点写他当时的样子。
在拟写标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以《他陶醉了》《他得意了》《他生气了》为题,也可以根据作文内容另拟标题,如写他陶醉在音乐之中的作文,就可以拟题为《音乐,使他陶醉》。
如写“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的成绩从倒数第一名进步到全年级第一名,领奖的时候,他激动的哭了。
”一文,我们可以拟题为《那一刻,他哭了》《哭着领奖的XXX》《领奖时刻》等。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1.确定内容。
本次作文是写人记事作文,我们首先得要确定所写的人物和事件。
要写清楚所写的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结果如何。
2.刻画细节。
确定好内容后,我们要重点刻画这人的某一时刻的样子,以此来表现这人的性格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
如采用正面描写这人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采用侧面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3.运用修辞。
在描写过程中,我们要巧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有才气。
4.修改作文。
写完后,先自己修改,以达到人物描写形象,事件叙述脉络清晰,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再与同学互评,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习作。
我生气了
今天是囯庆长假的第一天,妈妈刚好歇班一天,我缠着妈妈带我去乡下的
奶奶家。
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带我去。
①
在车站旁等了好久,才来了一辆公交车,可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我和妈妈只好站着。
在我旁边,站着一位扎着小辫的女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儿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晴,再配上一身洁白的运动衫,真漂亮!②
往乡下去的路有些坎坷不平。
忽然,司机猛地来了个急刹车,车上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往前倾。
这时,我感到脚趾一阵钻心的痛,原来是旁边那位小姑娘踩在了我的脚上。
天哪!我的白鞋上留下了一块清晰的黑印。
这双鞋可是我的心爱之物,是姥姥从北京买给我的生日礼物,平时根本舍不得穿,要不是今天去奶奶家,我才舍不得穿呢!这下可好,让人在上面踩了一脚,我那个心疼啊……③
我气得脸都红了,生气地指责小姑娘:“干什么呀,你没长眼啊,鞋都让你给踩脏了!”顿时,全车人的目光“刷”的一下都指向了我。
④“对不起,对不起。
”小姑娘连声道歉。
“对不起有什么用?你说句对不起能让我的鞋子变干净吗?”我一句接着一句。
小姑娘都要哭了,她边道歉边蹲下身,仔细地给我擦鞋。
⑤妈妈见此,忙拉起小姑娘,笑着说:“没事,没事。
回家洗洗就行了。
”转过头又给我说“你就不要生气了,人家小姑娘又不是故意的。
你忘了我给你说过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道理吗?要是你把小姑娘的鞋子踩脏,她像你一样不依不饶的,你心里好受吗?”经过妈妈的一番劝说,我的气慢慢消了,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就对小姑娘说:“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不该……”小姑娘没等我说完,就说:“是我①交代出事情的起因和主要人物。
②挑选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进行描写,为下文做好铺垫。
③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此时的愤怒。
④简短的语言真是内心的愤怒的表现。
⑤通过对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姑娘此时的不知所措和愧疚。
⑥妈妈的劝说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的态度也由开始的咄咄逼
2 / 3
的错”。
这时司机师傅也说:“是我的错,是我刹车时没有及时提醒大
人到现在的主动认错。
家。
”⑥正说着,我发现奶奶在路边等我们,奶奶家到了,我和妈妈急忙下
车。
本文通过描写雷雨和王国利紧张的比赛,表现出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出了雷雨骄傲、愤怒、烦躁的心理变化过程。
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好词
大惊失色从容不迫心不在焉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半信半疑自言自语喃喃自语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兴高采烈没精打采迟疑不决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若无其事若有所失若有所思垂头丧气怡然自得勃然大怒炯炯有神洗耳恭听举止失措神色活现神色自若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破涕为笑哭笑不得悠然自得得意忘形惊慌失措聚精会神精神焕发
佳句
2.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
他立马又紧张起来。
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他的手指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
3.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
4.在老妈妈的左边有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
她低着头朝前面望着什么,眼神中流露出悲愤和关怀。
手中的绷带已经卷好,却忘记丢入筐中。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