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苯胺的生产解析
苯胺生产工艺摘要

苯胺生产工艺摘要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药物、塑料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苯胺的生产工艺及其主要原料和反应过程。
苯胺的生产主要是通过苯与氨反应制得。
苯和氨在酸性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反应,生成苯胺。
苯胺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酸碱法和煤焦油法两种。
酸碱法是苯胺生产的主要工艺之一。
其原料主要包括苯和氨。
反应过程中,首先将苯和氨混合后,在催化剂和溶剂的作用下,将苯胺转化为亚磷酰苯胺。
然后通过蒸馏提取、中和和酸化等步骤,得到苯胺。
酸碱法苯胺生产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纯度高的优点。
煤焦油法是苯胺生产的另一种工艺。
其原料主要是煤焦油中的芳香烃。
反应过程中,首先将煤焦油进行热裂解,生成芳香烃。
然后将芳香烃与氨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苯胺。
煤焦油法苯胺生产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废气利用等优点。
苯胺的生产工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其次,反应过程中需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对反应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酸碱法和煤焦油法。
两种工艺各有优劣,选择适合的工艺需要
考虑原料来源、产率、纯度以及环保等因素。
同时,对于苯胺生产工艺中的废气和废水处理、催化剂选择等问题,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苯胺

苯胺的用途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和橡胶硫化促进剂,也是制造树脂和涂料的原料。
苯胺对血液和神经的毒性非常强烈,可经皮肤吸收或经呼吸道引起中毒。
一、一、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该方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
但是因为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1)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2)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3)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其所选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类型1)采用CuO/SiO2催化剂,以及加入Cr、Mo等第二组分的改进型催化剂气相加氢制备苯胺2)采用Pt、Pd、Rh等贵金属负载在氧化铝、活性炭等载体上进行液相加氢合成苯胺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是目前工业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存在着反应压力较高,操作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弊端三、苯酚、卤代苯氨化法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基建投资大,能耗和生产成本要比硝基苯催化加氢法高。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生产方法存在诸多不足。
反应步骤繁多,原子利用率不高,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14],如何降低工艺的操作条件,直接将苯氨化氧化合成苯胺,将多步反应变为一步,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原子反应利用率,且可减少副产物污染。
因此近年来,寻找苯胺绿色合成的新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1.1苯胺的生产和需求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中间体,以苯胺为原料可以制成300多种产品和中间体,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医药、橡胶助剂和异氰酸酯(MDI)的生产上,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22]。
近年来,随着MDI、橡胶助剂等行业的发展,苯胺的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相应带动了苯胺需求和生产的强劲增长,世界苯胺需求大约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
1.1.1世界苯胺的供需情况苯胺是生产MDI的重要原料,今后对苯胺的需求仍将取决于MDI的需求增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西方经济复苏,对MDI需求的不断增加,苯胺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很快,从2003年开始,全球MDI的产量以年均约6%的速度增长,其中亚洲的速度增长最快;因此世界各大公司纷纷新建或扩建MDI 生成装置,MDI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MDI产业将随着聚氨酯(PU) 产品的多样化、广泛性以及快速增长的需求而得到快速发展。
苯胺制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苯胺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 掌握苯胺制备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技巧;3.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苯胺(Anili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香料等行业。
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硝基苯还原法和苯的氨解法。
本实验采用苯的氨解法,即在催化剂存在下,苯与氨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苯胺。
反应式如下:C6H6 + NH3 → C6H5NH2 + H2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高压反应釜、氮气瓶、氨气瓶、冷却器、减压装置、过滤装置、滴定装置等;2. 试剂:苯、氨气、氢氧化钠、硫酸、活性炭、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高压反应釜,检查密封性,确保无泄漏;2. 将苯和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3. 通入氨气,调节反应釜内压力,使氨气与苯充分接触;4. 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实验要求;5. 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釜,打开阀门,使压力降至常压;6. 将反应液转移到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炭,加热煮沸,进行脱色处理;7. 冷却反应液,过滤去除活性炭;8. 将滤液转移到蒸馏装置中,进行减压蒸馏,收集苯胺;9. 将收集到的苯胺进行纯化处理,得到高纯度的苯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苯胺,产率为80%左右;2. 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苯和氨气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胺的产率有显著影响;(2)本实验中,采用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可有效提高苯胺的产率;(3)通过脱色处理,可提高苯胺的纯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氨气的泄漏,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2. 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应温度,避免反应过快或过慢;3. 实验结束后,应将反应釜内的残留物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苯胺,掌握了苯胺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苯胺的产率和纯度。
苯胺——精选推荐

苯胺第⼀章⽂献综述1.1 引⾔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原料之⼀[1],⼴泛的应⽤于有机化⼯原料和化⼯⽣产⼯业,制得的化⼯产品和中间体有三百多种,在燃料、医药、农药、炸药、⾹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业具有⼴泛的应⽤,开发利⽤前景⼗分⼴泛,尤其是作为⽣产聚氨脂产品主要原料MDI(⼆苯基甲基⼆异氰酸脂)的重要原料,今年MDI的快速发展,使苯胺需求增长很快。
故苯胺具有很⼤的市场潜⼒。
此外,苯胺还可以⽤作溶剂和其他化⼯原料,开发利⽤前景⼗分⼴阔。
1.2 苯胺的性质苯胺⽆⾊⾄浅黄⾊透明液体,在空⽓中氧的影响下,在光的照射或⾼温下,苯胺易被氧化:⽆⾊-黄⾊-棕⾊-⿊⾊。
其相对密度1.02,凝固点-6.2 ℃,沸点184.4 ℃,⾃燃点:620 ℃(空⽓中) 530 ℃(氧⽓中)。
蒸汽压133.3 Pa(34.8 ℃),蒸汽相对密度3.22。
呈弱碱性,常温下微溶于⽔,与醇,醚,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重要的有机化⼯原料。
纯苯胺为⽆⾊透明油状液体,暴露空⽓中或见光会逐渐变成棕⾊。
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苯胺的时候常常采⽤氮⽓作为保护⽓。
苯胺能随⽔蒸⽓挥发,能与醇、醚、苯、硝基苯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苯胺有很强的毒性,能渗透⽪肤⾄⾎液,⼝服15滴致死。
⽣产过程中废⽔、废⽓和废渣中苯胺的含量都有相应的标准,应严格控制三废中苯胺含量1.3 苯胺的⽤途苯胺是⼀种基本的有机化⼯原料。
据不完全统计,以苯胺为原料可以制造合成300多种产品和中间体,在许多领域中具有⼴泛的应⽤[2]。
1)应⽤于⽣产异氰酸脂(MDI),MDI主要⽤于制⼈造⾰、聚氨酯软质或硬质泡沫塑料(主要⽤于家具、汽车、建筑及冰箱等⼯业绝缘保温材料)。
2)应⽤于⽣产橡胶助剂,在橡胶⾏业,主要是⽤于⽣产防⽼剂如RD、4010-NA,促进剂如M和DM等,另外可⽤于橡胶抗氧剂、抗臭氧剂、硫化剂、稳定剂及活性剂等。
3)在染料及医药、农药、等⽅⾯的应⽤,染料⾏业消耗苯胺量主要有染料和碱性染料。
苯胺生产路线

苯胺生产路线硝基苯催化加氢法:该法有3种不同的技术,即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和液相催化加氢。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在200~300℃和1~3MPa下进行,苯胺选择性大于99%。
该工艺技术成熟,反应温度低,设备及操作简单,投资也少。
不足之处是反应压力较高,还需定期更换催化剂。
目前国外大多数苯胺厂商(如Lonza、Bayer等公司)仍采用该工艺。
其中Lonza公司以Cu/浮石为催化剂,进料温度为215℃,H2与硝基苯摩尔比为100:1,催化剂再生周期为6个月;Bayer公司以Pd/Al2O3为催化剂,钒和铅作助催化剂,在绝热反应器中进行,进料温度为250~350℃。
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在260~280℃下进行。
与固定床工艺相比,最大优点是较好地改善了传热状况,不会发生局部过热,从而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不足之处是操作复杂、催化剂磨损大、装置投资费用高、操作和维修费用都较高。
BASF开发的流化床工艺以Cu/SiO2为催化剂,以Cr和Zn、Ba作助催化剂,在250~300℃和0.4~1Mpa、过量H2存在下加氢,而且是多点进入。
目前我国除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公司采用固定床工艺外,其余装置几乎都采用流化床工艺,最大规模是吉林石化公司的13.6万t/a,2004年产量达15.3万t。
液相催化加氢是在150~250℃和0.15~1.0MPa下进行,采用贵金属催化剂,苯胺收率达99%。
其中ICI工艺在90~200℃和 0.1~0.6MPa下进行,采用浆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DuPont工艺采用Pd-Pt/C催化剂。
液相法工艺优点是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催化负荷高、设备生产能力大。
不足之处是反应物与催化剂和溶剂必须进行分离,因而设备操作和维修费用高。
现在DuPont公司已建成12.5万t/a液相法装置。
苯直接胺化制苯胺:在硝基苯/苯胺联合生产装置中,用于硝基苯的固定投资要占总投资的50%,所以不经硝基苯,由苯直接胺化制苯胺就可大幅度降低投资费用,还能用氨取代硝酸和硫酸进行胺化反应,每t产品的原材料费用还可节约110美元。
制备苯胺实验报告

制备苯胺实验报告制备苯胺实验报告引言:苯胺(Anili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染料、医药和农药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还原苯胺硝化物的方法,制备苯胺,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和仪器:- 苯胺硝化物- 还原剂:亚硫酸钠- 碱性溶液:氢氧化钠- 蒸馏水- 烧杯、试管、滴管等实验器材2. 实验步骤:a. 将苯胺硝化物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溶解,得到苯胺硝酸盐溶液。
b. 在滴加管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缓慢滴加到苯胺硝酸盐溶液中,同时用滴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
c. 将反应混合物进行搅拌,反应完全后,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d. 将沉淀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几次,得到苯胺产物。
e. 对苯胺产物进行干燥,称重并记录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苯胺,并得到了苯胺产物。
根据实验记录,苯胺的质量为X克。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苯胺的产率,即苯胺的实际得率与理论得率之间的比值。
产率计算公式为:产率 = 实际得率 / 理论得率× 100%其中,理论得率是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理论摩尔质量计算得出的,实际得率则是实验中制备的苯胺的质量。
通过比较实际得率和理论得率,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的成功程度和反应的效率。
若实际得率接近理论得率,说明实验操作正确、反应条件适宜;若实际得率较低,可能存在操作失误或反应条件不理想。
此外,还可以通过物质的纯度来评估实验结果的好坏。
苯胺的纯度可以通过测定其熔点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来确定。
高纯度的苯胺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特征性的红外吸收峰。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如溶液的挥发损失、反应不完全等。
这些误差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控制反应条件:调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以提高反应的完整性。
2. 使用纯度较高的原料:苯胺硝化物的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选择纯度较高的原料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苯胺生产工艺流程图

苯胺生产工艺流程图一、引言苯胺,化学式为C6H5N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也是许多药物和染料的主要中间体。
在工业生产中,苯胺主要通过氨化苯的方式合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胺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并对每个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苯胺合成步骤:苯➝氨化苯➝还原➝结晶➝精制2.氨化苯步骤:苯➝氨乙酸铜催化剂➝氨化➝过滤➝干燥3.还原步骤:氨化苯➝催化剂(如铂催化剂)➝还原苯胺➝还原液分离➝水洗➝干燥4.结晶步骤:还原液➝结晶事件(如甲醇结晶事件)➝过滤➝干燥5.精制步骤:结晶产物➝二次结晶➝过滤➝干燥三、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1.氨化苯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氨化苯是将苯和氨反应,催化剂一般选用氨乙酸铜。
操作时,苯和氨乙酸铜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反应。
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以避免产生副产物。
2.还原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还原步骤是将氨化苯中的氮氢官能团还原成氨基官能团。
常用的还原剂是铂催化剂。
操作时,将氨化苯与铂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反应进行到位。
注意控制还原液的pH值,以避免产生分解产物。
3.结晶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结晶步骤是通过溶剂结晶的方式分离和提纯还原液中的苯胺产物。
常用的溶剂是甲醇。
操作时,将还原液与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结晶。
注意控制结晶条件,如温度和冷却速度,以获得高纯度的苯胺结晶。
4.精制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精制步骤是通过二次结晶和过滤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苯胺的纯度。
操作时,将结晶产物与溶剂(如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结晶。
然后将产生的苯胺晶体通过过滤分离出来,再次进行干燥。
注意控制结晶和过滤条件,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四、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苯胺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每个步骤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注意事项,可获得高纯度的苯胺产品。
苯胺作为有机化学原料,在医药、染料、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苯胺制造技术概况

苯胺制造技术概况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300 多种,在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世界上苯胺的生产以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为主,其生产能力约占苯胺总生产能力的85%,苯酚氨化法约占10%,铁粉还原法约占5%。
一、硝基苯铁粉还原法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和约100C温度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
此方法因存在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二、苯酚氨化法基本工艺过程为:苯酚与过量的氨(摩尔比为1:20)经混合,汽化、预热后,进入装有氧化铝- 硅胶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370C、1.7MPa条件下,苯酚与氨进行氨化反应制得苯胺,同时联产二苯胺,苯胺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在98%左右。
该法工艺简单,催化剂价格低廉,寿命长,所得产品质量好,“三废”污染少,适合于大规模连续生产并可根据需要联产二苯胺,不足之处是基建投资大,能耗和生产成本要比硝基苯催化加氢法高。
三、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是经预热的硝基苯与大过量的预热后的氢气混合,在触媒固定的反应器中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粗苯胺,粗苯胺经脱水、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选择性大于99%。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反应温度较低,设备及操作简单,维修费用低,建设投资少,不需分离催化剂,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单台反应器能力低,反应压力较高,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必须定期更换催化剂。
(一)工艺特点硝基苯用合成气预热,氢气气混合后进入列管反应器;使用列管式等温反应器+堆床绝热反应器复合操作,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产生17bar 蒸汽带出;使用铜催化剂,消耗为0.6kg/t ;单套反应系统最大生产能力5 万吨/ 年;需要大型氢气循环压缩机;带有脱水塔+轻组份处理塔、精馏塔+重组份处理塔、苯胺回收塔;精馏塔塔顶产3bar 蒸汽;重组份的回收处理,轻重组份7kg/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酚氨化法
先将苯酚气化,然后与过量的氨(摩尔比为1:20) 混合,进入装有 系催化剂的固定床管 SiO2 Al2O3 式反应器内,在400—480℃,0.98—2.94兆帕条件 下反应生成苯胺和水。自反应器出来的气体反应物, 经冷凝进入氨回收蒸馏塔回收氨气,并循环使用。 冷凝的含水苯胺经干燥脱水、蒸馏制得产品苯胺。 在蒸馏塔下部馏出苯胺-苯酚共沸物,供循环使用。 塔底物含有二苯胺,可通过间歇蒸馏回收。以苯酚 计苯胺收率为90-95%,每吨苯胺消耗苯酚1029公斤, 氨222公斤。 工艺特点: 苯酚法则有工艺简单、催化剂寿命长,并可根据需 要在同一装置中联产苯胺和二苯胺等优点。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
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醋酸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
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 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 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 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 皮炎。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30 mg/kg(大鼠经口);1060 mg/kg(兔经皮) LC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442 mg/kg(大鼠经口);820 mg/kg(兔经皮) LC50:665mg/m3,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中度刺激。家兔经 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水彻底冲洗 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 量温水,催吐。就医。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 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 医。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 过洗涤器除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 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生产成本比 较
合成方法 原料名称 规格 硝基苯 硝基苯铁粉 还原法 铁粉 97.3% 工业品
消耗定额 公斤/吨
1350
1600
氯化铵
96%
40
以硝基苯计苯胺收率:95%。硝基苯:4100元/吨,铁粉2500元/吨,氯化铵: 1100元/吨。 苯酚氨 化法 苯酚 氨 1029 222
以苯酚计苯胺收率:90-95%,苯酚:1000元/吨,氨:200元/吨。
废弃处置方法: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和稀释后,用水冲
入废水系统。
硝基苯:
急性毒性:LD50:489 mg/kg(大鼠经口);2100
mg/kg(大鼠经皮) 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家兔经眼: 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皮: 500mg/24 小时, 轻度刺激。 危害性: 健康危害: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引起溶血及肝 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皮肤粘膜紫绀、 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 甚至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中毒后出现 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炎。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 弱综合征;慢性溶血时,可出现贫血、黄疸;还可引起中 毒性肝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 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 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 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 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 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 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各方法的质量产率、原料消 耗、生产成本比较及估算
查资料得到: 硝基苯:4100元/吨 铁粉:2500元/吨 醋酸:1150元/吨 氯化钠:200元/吨 氢氧化钠:600元/吨 乙醚:4500元/吨 苯酚:1000元/吨 氨:200元/吨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原料消耗:硝基苯:1350公斤/吨
液相加氢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副反应物少,催化剂
负荷高,寿命长,设备生产能力大,但反应压力较高,且 需增加产物与催化剂分离操作,设备费用及操作维修费用 较气相法高。
流化床与固定床气相加氢法相比,前者的优点在于改善传
热状况,避免局部过热,减少副反应,延长催化剂寿命, 缺点操作较复杂,且催化剂磨损大,操作和维修费用较高。 目前国外苯胺生产公司多采用固定床气相加氢法。
我国全部采用该法生产
C6 H5OH NH3 C6 H5 NH 2
SiO2 Al2O3
其他方法
德国BASF公司则采用流化床气相加氢工艺,所用催化 剂为Cu/SiO2。将气化的硝基苯和氢(摩尔比1:10)于 270摄氏度和0.34~0.37Mpa压力,在流态化催化剂作用下 进行加氢,苯胺收率99%以上。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215 mg/kg(大鼠经口)
LC50:221190mg/m3,2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 100mg,中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 刺激试验: 360mg,轻度刺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
苯胺的制备
第二组:徐晓龙、陈灿、朱建云、蒋超洁
苯胺简介
中文名:苯胺 别名:阿尼林油 英文名:Aniline 化学式:C6H7N CAS号:62-53-3 SMILES:NC1=CC=CC=C1 •分子结构 摩尔质量:93.13 外观:无色液体 密度:1.0217 g/ml 熔点:-6.2℃ 沸点:184.4℃ 临界点:临界温度(℃):425.6, 临界压力(MPa):5.30 溶解度(水):3.6 g/100 mL, 20 °C 黏度:3.71 cP (25 °C) 警示术语:R:23/24/25-40-41-43-48/23/24/25-6850 安全术语:S:1/2-26-27-36/37/39-45-46-61-63 主要危害:有毒 闪点:70℃
苯胺的生产方法
(1)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 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和约100℃温度下,硝基苯 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 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 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
工艺特点:
该法是最早的苯胺工业生产方法,其污染环境,设 备腐蚀严重,操作维护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 苯胺回收率低,现已基本淘汰。 目前只有拜尔在西维吉尼亚洲的新马丁斯维勒的装 置采用此工艺
(2)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C6 H 5 NO2 3H 2 催化剂 C6 H 5 NH 2 2H 2O
硝基苯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还原成苯胺, 再经过减压蒸 馏即可获得成品苯胺, 其中加氢方式采用硫化床气相加氢。反 应工序为催化剂升温活化、 硝基苯还原、 苯胺水蒸馏等工序。 工艺特点: 加氢法通常是苯胺装置需与硝基苯装置配套,而硝基苯生产 过程中存在NOx的污染和废硫酸浓缩过程能耗高、设备腐蚀 和三废多等问题 目前只有美国阿里斯特克化学公司和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 采用此工艺
氢氧化钙 危险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 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 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 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 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毒理学 刺激性: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 小时,重度刺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 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铁粉:1600公斤/吨 成本:1.35*4100+1.6*2500=9535元 质量产率:1/(1.35+1.6)=33.3% 硝基苯催化加氢: 原料消耗:硝基苯:1350公斤/吨 成本:1.35*4100=5535元 质量产率:1/1.35=74%
苯酚氨化法: 原料消耗:苯酚:1029公斤/吨
氨:222公斤/吨 成本:1.029*1000+0.222*200=1253.4元 质量产率:1/(1.029+0.222)=79.9%
各方法的生产原料和产物的安全性、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毒性的相关 数据、急救方式、需使用的防护措施以及三废 理方法。
苯胺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性 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 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 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 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 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