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过程与方法: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么是货币?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了解三个问题:

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一:“商品”是什么?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3)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知识理解】

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换,一个是劳动产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2.判断某种商品是否是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即看物品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是劳动产品;二是否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是否同时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

(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如离开流通领域的礼品就不是商品,待售产品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商品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6.价值是商品独有的,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所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判断】

1.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4.使用价值大,则价值一定大。()

5.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6.使用价值越好,越有利于商品生产者顺利实现价值。()

7、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试题演练】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c )

①自产自销的粮食产品②赠送同学的礼物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2016年春节前出现了旺季旺销的景象,商家竞相宣传自己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竞相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里的“性价比”和“物美价廉”是指( B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D.商品是交换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3.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里说的知识产权( B )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探究二】货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问题:货币产生和商品的产生是统一过程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探究货币的产生过程(课前分小组探究,现在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展示】

甲组:组织了课堂表演《商品的交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货币怎么产生和产生的原因

乙组:制作课件《货币的产生》向学生展示

出示教学案例一位美国人的忧虑

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湖上。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

问题:

1.在故事中,象牙、纱布、针这几种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

2.号称“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寸步难行”?

2、货币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判断】

1.商品和货币是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

2.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试题演练】

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下列对于货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货币与商品相伴而生②货币天然是金银

③金银天然是货币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A.①② B.②③ C.②

④ D.③④

探究三:课堂情景剧(价值尺度)

让学生来表演顾客和商家,设置“商家标价”“顾客砍价”这样一系列环节,并探究下列问题:

1.哪种衣服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3、最后你拿680元买到了你心仪的衣服,这个过程货币是真实的吗?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③意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这就需要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4.货币的其它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贵金属才

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知识理解】

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一种职能。

①.从是否是需要现实的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均需要现实

②.从关键词来看:

“标价”“价格”等词汇——价值尺度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流通手段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贮藏手段

“利息”“税款”“工资”“赊销赊购”“还债”“地租”——支付手段

“购买外国国货”“国际收支”——世界货币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③区别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关键在于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否是同时进行的。

流通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分离的,货币或延期支付,或提前支付。

【试题演练】

李刚用银行按揭货款的方式买了一套标价为78万元的新房,当时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付现金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 )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探究四:从货币到纸币

宋代商业发达,原有的金属货币都笨重不便,极大阻碍了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这就为要求有大量轻便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宋真宗年间,成都16家信誉较好、实力雄厚的商号制作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金属货币进行交易,16家商号保证随时按面额兑换金属货币,这就是最初的纸币的雏形。但是“交子”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能兑现的情况,引起诉讼和民众的不满。1023年,宋朝统治者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由国家发行,并储备大量的金属货币以备兑换,这是最早的纸币。

探究问题: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2.私人发行“交子”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三)纸币

1.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铸币。金属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

2.纸币

(1)产生:金银条块→金银铸币→纸币。

(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3)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教师活动:问题: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发行纸币?纸币的数量是否可以随意发行?

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个人不能随意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并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如果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过少,会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表现原因实质共同点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