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已知A 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那么D 球带( )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不带电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 ) A .增大

110

B .减小

110

C .增大

19

D .减小

19

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 .物体间要有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划船时,桨往后划,先给水向后的力,水再给桨向前的力,船前进

4.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 。瓶底的面积为 S ,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 ,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 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2L 。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

()

21-m

S L L

B .

()

12+m

S L L

C .

()12+-L m S L L D .()

12+-m

S L L L

5.有关于重力和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和质量都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 .到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会变小 C .在宇宙飞船中,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变为零 D .重力有大小、有方向,质量有大小、无方向

6.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自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

度的变化) ()

A.0.75×103 g/cm3B.0.85×103 g/cm3

C.0.75×103kg/m3D.0.85×103 kg/m3

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8.体育中考中,扔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B.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向前的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小明来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约为500kg B.体重约为50N C.体积约为5×10-2m3D.密度约为

5×103kg/m3

10.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及其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图中,最下面棋子被快速打出,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说明上面棋子没有惯性

B.图中,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C.图中,汽车突然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说明人有惯性

D.图中,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

有惯性

1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支持力、推力B.重力、摩擦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D.重力、支持力

12.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之间装滚珠

B.写字时用力

C.门轴加润滑油

D.滑冰穿冰鞋滑行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根据图中网面凹陷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根据网球被击打后减速并反弹回去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此外,根据网面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形变的现象,还能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跟力的_____有关。

14.用橡皮做以下几个小实验:

(1)用力作用橡皮,橡皮会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2)手用力压住橡皮,更易擦去写错的字。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越大,

__________越大;

(3)用细线吊住橡皮,将一本《物理》课本__________放在课桌面上,若发现__________现象,则可以判断课桌面是水平的。

15.凭肉眼人们无法看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及物质微小的内部结构,对组成物质分子的认识是通过分子的宏观现象进行的。

(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注入水和酒精各一半,封闭管口,反复反转玻璃管,观察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据此现象推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香水瓶盖,教室里到处都能闻到香气,据此现象推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只铅块会粘到一起,据此现象推知

______________;

(4)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据此现象推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出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_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_________(选填“10-10m”、“10-10cm”或“1010m”)。

16.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不同密度的饮品调配而成的,调酒师将各种饮品按密度先大再小的顺序依次倒入杯中,不同的饮品就会界面分明(如图所示)甲若将鸡尾酒放置一段时间后界面会逐渐模糊,这是由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_运动中:若用汤勺搅拌鸡尾酒会发现其充分混合后体积变小,这是由于分子间___________。

17.如图甲所示,洒水壶有A、B两个把手,分别供提水、洒水时使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运动轨迹却为曲线(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18.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丝绸因_____(选填“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而带上_____电荷,用它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19.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

20.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_______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21.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体积为0.2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明用手握住重5N的饮料瓶,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方向为_____(竖直向下/竖直向上)。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_____。

23.铁棒不易拉长,也不易压缩.说明了,分子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又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而“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24.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量结果会偏_____;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0.2g的位置,测量质量时,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上10g和5g 的砝码各一只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某轻小物体的质量为2.2g,请在标尺上画出游码。

(______)

26.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让小钢球从斜面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经过一条形磁铁附近,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作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条形磁铁对钢球有吸引力)

(____)

27.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水、硫酸分别装入这三个容器中,图中乙画出了烧杯中水的位置,请你画出将酒精和硫酸分别装入甲、丙这两个烧杯中液面的大致位置.(ρ酒精<ρ水<ρ硫酸)

28.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甲中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1)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29.在图中,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篮球的受力示意图。

(____)

四、实验题

30.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为了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小芳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她想知道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小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后,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

所示,她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然后小芳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请你帮小芳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3

cm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2

m/g

盐水的密度

ρ/kg?3

m-

①30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____

(3)在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放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又如图甲所示,她

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使天平平衡。

(4)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

小”)。为减小误差,小芳对上述步骤进行了改进,你认为她改进后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__(填序号)。

31.小刚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移动____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随

即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87.8g。

(2)向空量筒中倒入30mL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

位置如图乙时,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g,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

_____kg/m3。

(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

小,测得的食用油密度_____。(偏大/不变/偏小)

32.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

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

据: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0.51 1.52 2.53 3.5

弹簧伸长的长度l?/cm1234567

(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l?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l?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______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砝码来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用毛巾、木板来改变物体的粗糙程度。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运动,根据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在乙图中,如果实验时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则木块与砝码间的摩擦力是_____N;如果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加速拉动木块,木块与砝码之间依然保持相对静止,那么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块匀速时的摩擦力;

(4)实验结束后,小张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说出理由:_____。

34.封闭在容积为200cm3的容器内的某种气体,密度为0.6kg/m3,假设该空器容积不会变化,取g=10N/kg,求∶

(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现用抽气机抽去1

3

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

(3)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A 球带正电,因为AB 互相排斥,所以B 球带正电,因为BC 相互吸引,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C 球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假如C 带负电,和D 相吸,D 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假如C 不带电,和D 相吸,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故选D 。

2.B

解析:B 【详解】

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增大,由m

V

ρ=

可得 V V ρρ=水水冰冰

330.9g/cm 91g/cm 10

V V ρρ===水

冰冰水 所以冰全部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减小1

10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C

解析:C 【详解】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故A 错误;

B .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B 错误;

C .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C 正确;

D .桨往后划,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不存在先后顺序,故D 错误。 故选C 。

4.D

解析:D

根据V Sh =可得,瓶中剩余液体的体积

1V Sh SL ==液液

瓶中未装液体的体积为

()2V Sh S L L ==-空空

则瓶的容积为

()()1212V V V SL S L L S L L L =+=+-=+-液空

根据m

V

ρ=

可得液体的密度 ()

12m m V S L L L ρ=

=+-液 故选D 。

5.D

解析:D 【分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从大小上看G mg =(G 是重力,m 是质量,g 是重力常数)。 【详解】

A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从大小上看G mg =,重力不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故A 错误;

BC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在月球和宇宙飞船中称量同一物体质量,其读数不变;由于重力G mg =,重力的大小受重力常数的影响,因为在月球和宇宙飞船中的重力常数g 不同,所以称量同一物体的重力,其读数不同,故B 、C 错误;

D .重力是一种力,有大小也有方向,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大小无方向,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注意地理位置不同,重力常数g 不同。

6.D

解析:D 【分析】

先根据数据得到下调1元对应的质量1m ,再根据数据求解升高1元对应的体积1V ,最后得到密度。

由0号柴油每吨降低975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1m ,则

11000kg

1.03kg 975

m =

≈ 也就是1.03kg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由0号柴油每升降低0.83元,可算出下调1元对应的体积1V ,则

3311L

1.20L 1.2010m 0.83

V -=

≈=? 也就是331.2010m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 所以,0号柴油的密度

33331.03kg 10kg m 1.2010m

m V ρ-=

=≈0.85?? 故选D 。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到油价下调一元对应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7.A

解析:A 【详解】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 正确.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 错误.

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 错误.

D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D 错误.

8.A

解析:A 【详解】

AD .扔出去的实心球具有向前运动的速度,离手后由于惯性,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故A 正确,D 错误;

B .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 错误;

C .扔出去的实心球已和手脱离接触,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时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C 错误。 故选A 。

9.C

解析:C 【详解】

A .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 =mg =50kg×10N/kg=500N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 左右,密度在1.0×103kg/m 3左右,体积大约为

V =

3350kg =

1.010kg /m

m

ρ

?=5×10﹣2m 3 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 .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 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

10.A

解析:A 【详解】

A .上面的棋子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作用下,上面的棋子落在桌子上;该实验说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而不是被打出的棋子有惯性,故A 错误,符合题意;

B .箭离开弓弦后,箭由于惯性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汽车突然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说明人有惯性,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利用锤头的惯性将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物体从光滑的斜面向上滑,所以不受摩擦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在向上滑的同时,也受到重力作用。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ABC 错误D 正确。

12.B

解析:B 【详解】

A .轴承之间装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B .写字时用力,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

C .向门转轴处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 .旱冰鞋安装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形状 运动状态 相互 作用点

【详解】

[1][2]球网面受力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网球被击打受力,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解析:形状运动状态相互作用点

【详解】

[1][2]球网面受力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网球被击打受力,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网面和网球相互击打受力同时发生了形变的现象,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14.形状压力滑动摩擦力垂直细线与书边平行(或重合) 【详解】

(1)[1]用力作用橡皮,橡皮会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3]用力压住橡皮,擦

解析:形状压力滑动摩擦力垂直细线与书边平行(或重合)

【详解】

(1)[1]用力作用橡皮,橡皮会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3]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5]根据重垂线的原理,用细线吊住橡皮,将一本《物理》课本垂直放在课桌面上,若发现细线与书边平行(或重合),说明课桌面是水平的。

15.酒精和水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显微镜 10-10m

【详解】

(1) [1]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

解析:酒精和水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显微镜 10-10m

【详解】

(1) [1]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充分混合后酒精和水总体积变小。

(2) [2]我们闻到香水味就是因为香水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我们的鼻子中,我们就会闻到气味。

(3) [3]用力压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铅块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的引力变大,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就将两个铅块就会黏在一起。

(4) [4]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5) [5]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显微镜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

[6]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

10m。

16.做无规则有间隔

【分析】

根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之间有间隔去分析即可。

【详解】

[1]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调好的鸡尾

解析:做无规则有间隔

【分析】

根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之间有间隔去分析即可。

【详解】

[1]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调好的鸡尾酒过一段时间后,各颜色层的分界面会逐渐模糊。

[2]用汤勺搅拌鸡尾酒会发现其充分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有些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中,所以才导致混合后体积变小。

【点睛】

此题考查到了分子热运动相关的知识点,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17.力的作用点重力运动状态

【分析】

考查了力的作用点对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上

解析:力的作用点重力运动状态

【分析】

考查了力的作用点对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上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右把手;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3]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水受到重力且在重力作用下,使水的运动轨迹变为了曲线,水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在水壶上的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相关知识点。

18.得到负吸引

【解析】

【详解】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轻质小球,这个小球被吸引。

解析:得到负吸引

【解析】

【详解】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轻质小球,这个小球被吸引。

19.右空气运动状态

【详解】

由图示可知,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时,气球会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球喷气的同时,气球也受到了空气对它的反作

解析:右空气运动状态

【详解】

由图示可知,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时,气球会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球喷气的同时,气球也受到了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0.吸引负重力

【解析】

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时,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而阳极板带正电,又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运动;在运

解析:吸引负重力

【解析】

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时,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而阳极板带正电,又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子遇到尘粒容易被吸附,通过接触带电使尘粒带负电,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就会发生电中和,于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产生及现象,涉及静电除尘的原理,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电子容易被吸附到灰尘上,使灰尘会吸附电子而带负电.

21.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 200 变大

【详解】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体积为1m3冰其质量是0.9×103kg;

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

解析: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 200 变大

【详解】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体积为1m3冰其质量是0.9×103kg;

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103kg/m3×0.2m3=200kg,水结成冰以后质量不变,所以m冰=m水=200kg;

水凝固成冰以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

22.竖直向上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详解】

[1][2]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瓶子受到的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

解析:竖直向上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详解】

[1][2]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瓶子受到的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3]饮料瓶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是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23.斥力大于

【详解】

[1]铁棒不易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棒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破镜不能重圆”,由于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

解析:斥力大于

【详解】

[1]铁棒不易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棒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破镜不能重圆”,由于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24.大 15

【详解】

[1]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相当于称量物体质量前已有了读数,所以在称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g处,即现在的

解析:大 15

【详解】

[1]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相当于称量物体质量前已有了读数,所以在称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g处,即现在的零刻度是在0.2刻度处,称量时没有移动游码,所以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为:m=10g+5g=15g。

三、作图题

25.

【详解】

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2.2g的位置是2g过1格,如下图所示:

26.

【详解】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其轨迹为弧形,此时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磁铁的吸引力,方向指向磁铁磁极;二是水平桌面对它的摩擦力阻力,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向后,如图所示:

27.

【解析】

试题分析:由密度公式ρ=可知,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由

于液体的体积不同,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容器中,体积小的液面低,据此画出液面.

解:由题意知,酒精、水、硫酸的质量相同,

由ρ=得,液体的体积V=,

因ρ酒精<ρ水<ρ硫酸,

所以,三种液体的体积V硫酸<V水<V酒精,

根据乙容器中水的液面,甲容器中酒精和丙容器中硫酸的液面,如图所示:

28.

【详解】

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画在木块与斜面的接触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图所示:

29.

【解析】

【详解】

如图从球心竖直向下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在旁边写上G,即完成。

四、实验题

30.零刻度线 左 40 76 1.15310? 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偏大 ②③①④ 【详解】

(1)[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3]由图丙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40ml=403cm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烧杯液体总质量

m 2=50g+20g+5g+1g=76g

[5]盐水的密度

ρ=

m V =12m m V -=376g 30g 40cm

-=1.15g/cm 3=1.15310?kg/3m (3)[6]被测物体在左盘中,砝码在右盘中,在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放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又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所加最小的砝码的质量大了,此时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4)[7]如果按上面的操作顺序,盐水的质量m 2?m 1是准确的,但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还会沾有一定质量的液体,因此用量筒测出的盐水的体积偏小,根据

ρ=

12

m m V

- 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8]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存在,将测量步骤改为②③①④即可。 31.水平 游码 27 900 不变 【解析】 【详解】

(1)[1][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3]剩余的烧杯和食用油的质量为:

m =50g+10g+0.8g =60.8g ;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m'=87.8g ﹣60.8g =27g ;

[4]食用油的密度为:

3

27g

=30cm

m V ρ=

=0.9g/cm 3=900kg/m 3; (3)[5]由甲图可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大,没有调节天平平衡,使得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会偏小,因为两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都偏小,且偏小的程度相同,导致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测量准确,体积不变,故测出的密度不变。

32.弹簧测力计

【详解】

(1)[1]由表可知弹簧的拉力为2N 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4cm ,在图中描出相对应的点,随后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l ?随弹簧所受外力F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2)[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每增加1N ,弹簧伸长2cm ,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l ?为8cm 时,弹簧所受外力为4N 。

(3)[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因此可以将其做成弹簧测力计。

33.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0 等于 见解析 【详解】

(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3]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大小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4]实验时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木块与砝码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和砝码之间的摩擦力是0N 。

[5]如果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加速拉动木块,木块与砝码之间依然保持相对静止,由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此时的摩擦力等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