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一、湖南省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1.位置:湖南位于中国中部,东经109°46′-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南部濒临东南沿海,毗邻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湖北五省区。
二、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1.地形:湖南省地势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东南部的丘陵山地,中部和西部的盆地、平原和山地。
2.气候:湖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量充沛。
由于地势和陆地远离海洋的影响,湖南的气候较为干燥,气温季节差异大。
3.水系: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湖泊众多。
主要的江河有长江、湘江、资江、沅江等。
三、湖南省的地理环境与资源1.土地资源:湖南省土地资源丰富,可耕地广阔,有红壤、黄壤、紫壤等。
2.矿产资源: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石、钨、锰、钢铁等。
3.水资源: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有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
4.森林资源: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植被资源,主要有松树、柏树、竹子等。
5.旅游资源: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岳阳楼、张家界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
四、湖南省的城市和乡村1.城市:湖南省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湘西州等一线城市和地级市。
2.乡村:湖南省的乡村分布广泛,有许多具有乡村特色的地方,如桂阳油菜花田、凤凰古城等。
五、湖南省的交通与通信1.铁路:湖南省有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衡阳等地的铁路站点,并连接了全国铁路网。
2.公路:湖南省交通发达,公路网密集,连接了全国各地。
3.水运:湖南省有长江、湘江、沅江等水路,水运发达,是内陆水路交通重要的枢纽。
4.航空:湖南省有长沙、张家界等地的机场,连接了主要城市。
六、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分布1.主要产业:湖南省的主要产业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稻米、小麦、棉花、油菜等。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一、自然环境1. 地球的概念和地球的形状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公里,赤道周长约为约为40000公里。
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分布在地球表面的五大洲上。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转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地球的地形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貌。
高原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土地起伏较小;山地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差较大;丘陵指相对起伏不大的地表形态;平原指相对平坦的地表形态。
4. 水资源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中,地下水分布在地下岩石中。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世界上一些地区缺水严重。
5. 植被和动物资源植被是指地表覆盖的植物群落,可以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类型。
动物资源包括陆地动物和水域动物,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内的居民总数。
城市是由大量人口聚居形成的集中居住和生产的地区。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包括东京、德里和上海等。
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联系,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工业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3.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研究地域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传播。
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
4.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研究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不同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等方面。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湖南地理位置及地势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江西省,南接广东省,西邻湖北省,北靠重庆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8′。
总面积为211,800平方公里。
湖南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多样。
整体呈南高北低的倾斜状,南部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以湘江为界。
湖南气候湖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6-18℃,年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左右。
冬季较短,夏季较长,气候适宜。
湖南山川地貌湖南省地貌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南岳衡山、张家界、岳阳楼等著名山川。
其中,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山势雄伟险峻,自古以来就有“南岳衡山天下秀”之称。
张家界风景区位于湖南西北部,以奇峰怪石、溶洞景观而闻名于世。
岳阳楼是湖南省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天下楼台”。
湖南水系湖南省境内水系众多,以湘江为主要河流,长约1135公里,被誉为“湖南母亲河”。
此外,湖南还有洞庭湖、岳阳楼东洞庭湖、韶山湖等著名湖泊,这些湖泊丰富了湖南的水资源,对湖南的农业、渔业等产业起到重要作用。
湖南自然资源湖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产资源较为突出。
湖南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锰矿石、石灰石等。
此外,湖南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为湖南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湖南特色文化湖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湖南地区孕育了湘菜文化、湘剧文化、楚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
湘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做法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的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湘剧作为湖南的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楚文化是湖南地区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与湖南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
湖南旅游资源湖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张家界、岳阳楼、岳阳东洞庭湖、凤凰古城等众多著名景点。
张家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石峰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湖南地理知识点总结(湖南长沙地区专用)

四、湖南1.地理位置⑴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低纬度,五带中位于北温带;温度带中的 亚热带。
⑵ 相对位置: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A 湖北,东邻B 江西,南邻 C 广东,西南邻D 广西,西邻E 贵州,西北邻F 重庆。
2、 行政区划:全省包括14个市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会长沙。
3、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部为洞庭湖 平原,中部为丘陵。
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北部低,呈马蹄形(东、西、南地 势高,朝北敞开); 主要山脉:东有A 幕阜山脉、B 罗霄山脉、南有C 南岭、西有D 雪 峰山脉和武夷山脉。
4、气候(1)气候类型: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3)降水:降水多集中在 夏季;山地(地形)降水多于平原(地形)5、 河 湖(1)四水:E 湘(江):自南向北流,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F 资(江),多险滩,有“滩河”之称; G 沅(江):水力资源最丰富,有湖南省最大水电站五强溪;H 澧(水):自西向东注入洞庭湖。
(2)洞庭湖:A 、对长江水量的调蓄作用(汛期长江水流入洞庭湖,枯水期洞庭湖水流入长江)。
B 、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 自然灾害:① 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南部山区,原因有多山、多暴雨、植被破坏② 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旱涝、冰雹等旱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变化大,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北部洞庭湖区减灾措施 抗旱:兴修水利;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抗洪: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水库拦蓄洪水;植树造林,保持水土7.人口与民族:人口及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北和湘南,湘西地区人口稀疏,乡村人口比重大。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湘教版一、自然地理部分1. 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国家我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东北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五国相邻,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六国接壤。
2. 了解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
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是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而西北则是戈壁和荒漠,如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高原。
3. 我国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纵贯中国东部,最终注入东海。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因为黄河的泥沙含量高,所以它有“黄河泛滥,万顷泽国”的美誉。
其他重要河流还有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4. 认识我国的气候我国气候多样,主要有北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亚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而北方则干旱少雨。
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而西北地区则被戈壁和草原环绕。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人口众多,东部沿海地区人口集中,而西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
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人口的聚集。
2. 认识我国的经济地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呈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趋势。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经济政策。
同时,西部地区也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3. 了解我国的资源分布我国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等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而稀土则在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水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4. 认识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湖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湖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湖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其地理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湖南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1. 地理位置:湖南位于中国南方,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湖南东临江西,南接广东,西连贵州,北毗湖北,是中国传统农业省份之一。
2. 地形地貌:湖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湘西丘陵和湘中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河相间,纵跨长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地理区域。
3. 气候特点:湖南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寒冷,春秋两季风沙较多。
4. 自然资源:湖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铀矿、铜矿、铁矿、锰矿、铅锌矿等。
此外,湖南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中国南方著名的水电省份之一。
湖南也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产地之一,柑橘、桃、梨等水果产量丰富。
5. 行政区划:湖南下辖 13 个地级市和 1 个自治州,共有 23 个市辖区、11 个县级市、17 个县、49 个市、3 个自治县。
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和衡阳市是湖南省的的四个省会城市。
6. 历史文化:湖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湖南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岳麓山古建筑群、岳阳楼、衡山、武陵源等。
此外,湖南还是一个红色旅游大省,拥有许多重要
的历史遗迹和纪念地,如橘子洲头、长沙烈士公园等。
湖南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理和历史文化知识点的省份,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考地理)

(2)写出湖南重要的矿产 地及矿产名称: 锡矿山 A_____________ , ______ 锑 矿; 水口山 B_____________ , 铅锌 矿。 ______ (3)代表长沙市的数字是 ④ ;代表衡阳市的数 ______ ⑥ 。 字是______ (4)被称为湖南的“金三 角”是指 长沙、株洲、湘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城市。
A
(2012株洲)35.阅 读湖南省地图,回 答下列问题:(10 分)A (1)图中A湖泊 是洞庭湖 ,湖南省因 地处该湖以南而得 名,该湖以北是 湖北 省。
A
(2)位于A湖泊湖 口的港口城市 是 岳阳 ,湖南省最 大的铁路枢纽城市 是 株洲 。 (3)湖南省为著名 的“鱼米之乡”,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其主要的粮食作物 是 水稻 , 农作物的熟制一般 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
水利枢纽: 湘江:东江
资江:柘溪 沅江:凤滩 五强溪(湖南最大)
5、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林地最广,耕地 湘北,草地湘南 矿产资源(有色
金属、非金属之乡):
锡矿山 (锑矿)
世界有色金属博 物馆—柿竹园 锡矿山——锑矿 水口山——铅锌矿
水口山 (铅锌矿)
三、交通
南北线: 焦 柳 怀化 线
常德
京广线、焦柳线
B B A A 罗 霄 山 山
武
陵
C平原
幕 阜 山
A
3.湖南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热充足 降水丰沛 雨热同期
自
寒潮
泥石流 崩 塌
气象灾害:
干旱
4.湖南省水系图 澧 水 江 沅 资 江 湘 江 三湘四水: 潇湘、蒸湘、沅湘
湘江、资江 沅江、澧水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

中考湖南省《湖南地理》知识点考点大全湖南乡土地理: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
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7.68)万人,乡村人口(4320.02)万人。
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向东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大致分为四部分:西部是湘西山地,海拔在400—1000米;南部、东部是湘南、湘东山地,海拔在300—1000米;中部是湘中丘陵,海拔一般在500以下;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如图)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起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域,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起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本最丰富的河道,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起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道。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9、XXX和工业生产的概况: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乡土地理: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
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7.68)万人,乡村人口(4320.02)万人。
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向东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大致分为四部分:西部是湘西山地,海拔在400—1000米;南部、东部是湘南、湘东山地,海拔在300—1000米;中部是湘中丘陵,海拔一般在500以下;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如图)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9、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况: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工业概况: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和劳动力充足,为湖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6、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南北干线:(京广线)、(焦柳线)东西干线:(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主要铁路枢纽:株州、(浙赣线—湘黔线和京广线)怀化(焦柳线—湘黔线)和、衡阳(京广线——湘桂线)高速公路:10、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副产品:棉花、苎麻、茶叶、茶油、中华猕猴桃;水产品中华鳖11、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共141中。
有色金属种类齐全、分布广、储量大。
钨、锑、铋、储量居全国之首,钒、铷列全国第二,锡、汞、铅、锌居全国前列。
大型矿山有锡矿山锑矿(世界锑都)、水口山铅锌矿等。
12、高新技术极其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13、长株潭一体化:指长沙、株洲、湘潭将实施以三个城市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抱等建设为重点,融合三市要素,实现立体交通和绿化带相连接,形成以三个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
14、中等城市发展的特点:一是着力提高现有中等城市的质量与内涵,扩大规模,一些地区性中心城市;二是在小城市的发展上,不以增加数量为重点,而是以扩容提质为重点。
15、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注重完善县域范围内城镇体系总体布局,形成县城(县级市市区)——区域性中心镇——般乡镇的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逐步健全小城镇的各项功能,提高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综合水平。
16、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
7、湖南著名的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景区组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长沙——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有岳麓山、马王堆汉墓、天心阁、开福寺、湖南第一师范、世界之窗、烈士公园、湖南省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岳阳——古称巴陵,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和龙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主要景区有岳阳楼、君山、南湖等。
南岳——衡山:景色十分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祝融峰之高,万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被称为南岳“四绝”国家地质公园——崀(lang)山:位于邵阳市新宁县,是“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伟人故里——韶山: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革命纪念地之一。
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桃源县,是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
8、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的方针,杜绝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湖南地理专题练习一.填空题.1、湖南简称湘,省会是长沙,有 6 个相邻省市,即广东、江西、湖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直辖市。
被首批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长沙,另外还有岳阳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2、湖南的地形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特点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或大致南高北低),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3、长江在湖南的支流主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它们都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
四水中,流经长沙的是湘江。
4、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洪涝(6月)和伏旱(7、8月)。
5、通过湖南的主要铁路南北向(纵向)的有京广线、焦柳线东西向(横向)的主要铁路有浙赣-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
经过长沙的是浙赣-湘黔线和湘桂线。
铁路枢纽有株洲(浙赣、湘黔、京广线交汇)和怀化(湘黔线、焦柳线交汇)。
6、通过湖南的主要高速公路南北向(纵向)的有京珠高速,东西向(横向)的上海-瑞丽、衡阳-昆明、常德-张家界、长沙-重庆7、著名的旅游景区:武陵源风景区(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南岳衡山(衡阳市);国家地质公园崀山(邵阳市新宁县);毛泽东故里湘乡(湘潭);人间仙境桃花源(桃源县);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天心阁、开福寺、第一师范、世界之窗、石燕湖生态公园等);岳阳(岳阳楼、君山、南湖)。
二.综合题: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河湖:①②铁路:③焦柳线④湘黔线⑤京广线矿产地⑥水口山(铅锌矿)风景区⑦武陵源风景区2.读湖南省区略图填空:(1)A是该省区的行政中心长沙(2)B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它是株洲,通过该地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3)C是雪峰山,其走向是东北-西南它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D处是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5)请你列举该湖南的三个个著名商标或企业远大空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长丰汽车、华菱钢铁、岳阳纸业、菲利浦LG曙光、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湘潭电机、长沙卷烟厂等.三.简答题:1、湖南的地势特点是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或南高北低),判断依据是境内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向2、洞庭湖面积变小的自然原因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主要危害是消减洪峰和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大削弱,治理的措施是退田还湖和移民建镇;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是(鱼)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内鱼类资源丰富和湖区土壤肥沃,农作物丰富,盛产水稻,油菜等。
3、坐火车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有A 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B 石长线→焦柳线湖南行政区划图四.选择题.1、湖南省的简称来源于哪一条河?()A沅江 B、资水 C、澧水 D湘江2、湖南按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属于()A、暖温带、半湿润区B、暖温带、湿润区C、亚热带、湿润区D、亚热带、半湿润区3、下列风景区距洞庭湖最近的是()A、武陵源B、岳阳楼C、衡山D、莨山4、东北-西南走向的雪峰山是我国重要分界线上的山脉,这条界限是()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B、地形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D、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5、长沙地区中有“千年学府”和“花炮之乡”之称的是()A、岳麓书院和浏阳B、毛泽东故居和南岳衡山C、桃花源和浏阳D、世界之窗和岳阳楼6、游览“五岳”之一的衡山,需要去()A、吉首市B、衡阳市C、常德市D、怀化市7、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创业,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A、种植优质水稻B、发展特种水产C、饲养瘦肉型生猪D、在丘陵山地栽培苹果树8、湖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A、湘东、湘南、湘中山地B、湘西、湘南、湘北山地C、湘西、湘南、湘东山地D、湘东、湘南、湘北山地9、下列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通过湖南省会长沙的是()①京广线②浙赣线③焦柳线④湘黔线⑤京珠高速⑥上瑞高速A 、①⑥ B、②⑤ C、①⑤ D、③④(1、D 2、C 3、B 4、B 5、A 6、B 7、D 8、C 9、C)《湖南地理》复习纲要1、地理位置:湖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临江西省,西临贵州省、重庆市,南临广东、广西,北临湖北省。
因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贯穿其境,故简称“湘”。
2、行政区划:共14个,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长沙市是湖南的省会。
3、人口分布:2002年人口总数为6628.5万,人口分布特点是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湘东、湘西和湘南人口稀疏。
4、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地势形似一个马蹄形盆地: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
全省分四大地形区:西部是雪峰山等湘西山地,南部是南岭等山地,中部是湘中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洞庭湖平原主要是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冲积而成。
邵阳地处湘中丘陵区。
5、河流:湖南有“四水”,即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均注入洞庭湖,后经长江注入东海。
湘江流经本省最重要的工业区,是最重要的河流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游建有柘溪水电站;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正在建设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我省最大的水电站;澧水地处暴雨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邵阳主要属资水流域。
6、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西北部“吞”入长江水,然后从东北部城陵矶附近“吐”出水入长江,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但由于长江的“四水”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洞庭湖面积在不断减小。
近几年来,采取了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