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范文模板 (11页)

2018-2019-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初三学生最近要为中考二模做准备了,多做语文试题是帮助提高成绩的一个好方法。

小编为大家力荐了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三人行,▲ 。

(《论语》)(2)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3)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 ▲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8)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 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祈祷(qǐ) 鞠躬(jū) 更胜一畴(chóu)B.羁绊(bàn) 粗犷(kuàng) 相形见拙(chù)C.亘古(ɡèn) 荒谬(miù) 味同嚼蜡(jiáo)D.酝酿(liànɡ) 谙哑(yīn) 叱咤风云(zhà)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2分)A.虽然四川雅安发生了强烈地震,但我们相信四川人民还会一如既往的坚强。

B.如果不修水利工程,这些平原地带一旦遇到严重灾害,后果不可思议。

C.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唯分数论”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

D.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别出心裁地进行火炬网上传递,体现了低碳、节俭的办会理念。

南京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5),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7)荷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喜欢以荷花的“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周敦颐《爱莲说》)(8)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 ,。

”(9)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

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为目标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自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项活动。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6分)“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翠绿色的操场。

广播里传来优美的《校园多美好》的音乐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sǒu,跟随着动感的音乐旋律,两两结对,翩翩起舞,有时像一只只蝴蝶,有时像一只只áo翔在天空的雏鹰。

放眼望去,操场似乎就是一个超级大舞台,同学们轻盈的舞步、、,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旋律翩翩抖sǒu áo翔(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出恰当的内容。

(2分)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2分)A、由于各地、各学校的体育场地条件不平衡,所以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B、两年的“阳光体育”实施下来,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发现,运动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秦淮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

秦淮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漫不经心(màn)B. 轻歌曼舞(màn)恣意妄为(zì)C. 翠色欲流(yù)峰回路转(fēng)D. 狂风暴雨(bào)恣意妄为(zì)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 他的成绩之所以提高,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C.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D.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文学巨著”。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面明镜,照亮了夜空。

B. 小明像一只猴子,活泼可爱。

C. 雨后的空气像洗过一样清新。

D. 这座山高耸入云,像一把利剑。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恰当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感到非常荣幸。

B.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一直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D. 小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答案:C二、填空题5. 下列名句的下一句是:(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

(3)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1)后天下之乐而乐(2)柳暗花明又一村(3)月落乌啼霜满天6.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腹背受敌(fù)漫不经心(màn)B. 翠色欲流(yù)恣意妄为(zì)C. 狂风暴雨(bào)恣意妄为(zì)D. 风和日丽(rì)恣意妄为(zì)答案:A7. 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恰当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感到非常荣幸。

B.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一直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欲穷千里目,______。

(王之涣《登鹳雀楼》)(2)鸡声茅店月,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5)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7)我们常用《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洁身自好,做一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

(8)酒入诗行,揉出万种风情。

苏轼《水调歌头》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抒情言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抚友;李白《月下独酌》以“______,______”来反衬诗人孤独至极的感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

B. 《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是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

C. 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等特征;对联贴挂时要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春秋》和《诗》《书》《礼》《易》《论语》。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当代青少年身上,诚然问题不少。

但若因此就给他们整体贴上“宠坏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永远长不大的一代”的标qiān_____,显然过于武断、简单。

与其下这样的结论,不如反思成年人世界在价值传承、精神坚守方面有没有尽到责任、有没有履._____行义务。

鲁迅在《风波》里塑造了九斤老太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标志性语言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其理由是:她生下来九斤,孙子七斤,曾._____孙女只有六斤。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对于中考试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争取更好的成绩、报考优秀的高中,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8年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像浪潮般一阵阵地席卷着盛开樱花的国度。

家园被毁,蔬菜、水源被污染,日本国民的艰难处境深深地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大和民族不会引颈受(lù) ;我们(qí) 祷,浩(hàn) 宇宙早日迎来甜美与芳馨。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如果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

沃野千里繁华似锦星光灿烂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①师范生享受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真卷]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

[真卷]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登鹳雀楼》)(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8)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做到“,”,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祈.祷(qí)荒谬.(miào)锐不可当.(dāng)B.追溯.(sù)诘.责(jié)相形见绌.(zhuó)C.凛.冽(lǐn)虐.待(nüè)恪.尽职守(kè)D.媲.美(bì)酬和.(hè)风雪载.途(zài)3.(2分)下列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迁徙张皇失错莫衷一是B.蓬篙分泌更胜一筹五彩斑斓C.旁骛真谛冥思遐想因地治宜D.蜷伏濒临销声匿迹巧妙绝伦4.(2分)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0个字以内)北京晚报2016年4月12日讯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在北京大学接受媒体专访。

对于青少年阅读,他认为最近几年阅读量提升速度很快,但是阅读质量令人担忧。

他直言,现在青少年阅读最需要读好书,要选择具有“高贵血统”的名著,他特别推荐了《朝花夕拾》《红岩》《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作品。

他说,一个人要想成为高贵的人,一个民族要想成为高贵的民族,就应该多读高贵的书籍。

5.(3分)“道义、审美、悲悯”是曹文轩文字大厦的基石,请用正楷或行楷将这六个字写在田字格中。

部编版初中语文-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答案v8.0

部编版初中语文-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答案v8.0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18.05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D(A.jiā-xié 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C. yú-yū chù-shū)2.B(升腾/腾空:后文是“而起”,故用腾空;飘落/抖落:与上文“浑厚庄重”“飞毯”搭配,用抖落更符合语境;尽管:关联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即使:关联词,表假设关系,此处不表示假设让步,故用尽管)3.C4.D(A精神愉快为主谓短语 B光辉灿烂为并列短语,英雄人物为偏正短语 C非常幽静为偏正短语)5.B(A中引文是局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外;B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C. “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D.激流三部曲应改为双引号)6. A(伯、仲、叔、季)二、(13分)7.(8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江入大荒流。

(2)受任于败军之际中军置酒饮归客(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九万里风鹏正举门前流水尚能西(5)达则兼济天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5分)(1)(2分)鲁智深(鲁达)林冲(2)(1分)鲁智深是嫉恶如仇,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

(意思对即可)(3)(2分)林冲性格特点从忍到不能再忍,从屈辱到反抗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每点一分)三、(7分)9.(2分)第②句是病句(1分),应修改为: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的融合(1分)。

10.(2分)①将传统文化提升至全民参与。

②节目体现了时代性(普适性)。

③节目体现了时尚性。

(每少1点扣1分)11.(3分)示例:既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感,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深长的哲理,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诗词和表达情感要对的上,每句一分)第二部分阅读(38分)四、(16分)(一)(5分)12.(2分)“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渺茫无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者都落空时怅然若失(沮丧、伤心、失望、难过都可)的意态。

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躯壳.( qiào )
转弯抹.角( m ò) 孜.孜不倦( zī)
B .咫.尺( zh ǐ)
蝉蜕.( tuì)
锲.而不舍( qì)
吹毛求疵.( cī)
C .胚.胎( pēi)
顷.刻( qīnɡ)
长吁.短叹( xū)
D .匀称.( ch èn )
伎俩.( liǎnɡ)
风雪载.途( z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音、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力争让每一堂课都

②近日,一组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的课堂笔记走红网络,笔记上每一
个关节,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细胞都描画得

③宋代画家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简略狂放的线条,寥寥数笔,把诗人李白桀骜不
逊、才思横溢的神韵表现得

1
A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历了两次浪潮: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 本质上就是人工神经网
络。它模仿人类大脑行为的神经网络,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方式。
研究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让机器完全取代人,更应关注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在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等问
题上有了长足进展。 但在更复杂的认知层面, 例如对于语言和图像的理解、 逻辑推演等方面
二、( 2 小题, 15 分)
7.古诗文默写( 10 分)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搏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 分)
B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材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登鹳雀楼》)(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8)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做到“,”,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祈.祷(qí)荒谬.(miào)锐不可当.(dāng)B.追溯.(sù)诘.责(jié)相形见绌.(zhuó)C.凛.冽(lǐn)虐.待(nüè)恪.尽职守(kè)D.媲.美(bì)酬和.(hè)风雪载.途(zài)3.(2分)下列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迁徙张皇失错莫衷一是B.蓬篙分泌更胜一筹五彩斑斓C.旁骛真谛冥思遐想因地治宜D.蜷伏濒临销声匿迹巧妙绝伦4.(2分)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0个字以内)北京晚报2016年4月12日讯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在北京大学接受媒体专访。

对于青少年阅读,他认为最近几年阅读量提升速度很快,但是阅读质量令人担忧。

他直言,现在青少年阅读最需要读好书,要选择具有“高贵血统”的名著,他特别推荐了《朝花夕拾》《红岩》《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作品。

他说,一个人要想成为高贵的人,一个民族要想成为高贵的民族,就应该多读高贵的书籍。

5.(3分)“道义、审美、悲悯”是曹文轩文字大厦的基石,请用正楷或行楷将这六个字写在田字格中。

6.(2分)曹文轩在采访中推荐了几部名著,关于它们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父亲在五猖会前让他背《鉴略》,结果使他游玩的兴致荡然无存。

B.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在万县被捕,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监狱。

C.鲁滨孙和“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叛乱的水手,一起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D.鹦鹉螺号在北极遇冰封危险,在船长的镇定指挥下,潜艇终于冲破冰原。

7.(2分)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莫泊桑和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们作品中所塑造的羊脂球、奥楚蔑洛夫等形象家喻户晓。

B.孔子是春秋时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论语》记录了他和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李杜”指的是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两人的诗作分别代表了唐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巅峰。

D.老舍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大量使用北京口语、方言,读来亲切自然。

二、阅读理解。

8.(16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诗阅读】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②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着的火炉。

②才有:同“一有”。

(1)诗人描绘“”的场景,侧面烘托出主客相聚畅谈的热烈情形。

(用诗中原句填空)(2)请结合内容说说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9.【古文阅读】高梁桥①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②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⑤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⑥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作者袁宗道,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注释】①高梁桥:临近极乐寺,为北京西郊名胜。

②绀(gàn):天青色。

③张盖:张开的车盖。

④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帽子。

这里说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

⑤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

⑥情障:这里指心愿。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亘数.十里②极乐寺去.桥可三里③路径亦佳.④大可七八围许.(4)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6)作者在高粱桥看水,看堤,看,看,将风景写得具体生动、摇曳多姿。

请联系第3节的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0.(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寒食帖蒋勋假日无事,便取苏轼的《寒食帖》来看。

这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五年贬到黄州所写的诗稿。

字迹看来颠倒随意,大小不一,似乎粗拙而不经意;但是,精于书法的人都看得出,那欹侧顿挫中有妩媚宛转,收放自如,化规矩于无形,是传世苏书中最好的一件。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诗意苦涩,是遭大难后的心灰意冷,书法却稚拙天真,猛一看,仿佛有点像初学书的孩子所为,一洗甜熟灵巧的刻画之美,而以拙涩的面目出现。

饱经生死忧患,四十六岁的苏轼,忽然从美的刻意坚持中了悟通达﹣﹣原来艺术上的刻意经营造作,只是为了有一日,在生死的分际上可以一起勘破,了无牵挂;而艺术之美的极境,竟是纷华剥蚀净尽以后,那毫无伪饰的一个赤裸裸的自己。

苏轼一生多次遭迁谪流放,以后的流放,都比黄州更苦。

黄州的贬斥,只是这一生流放的诗人之旅的起程而已,对苏轼而言,却有着不凡的意义。

黄州的被贬,肇因于小人的诬陷,发动文字狱,以苏轼诗文对朝政、皇帝多所嘲讽,要置他一个“谤讪君上”的死罪。

苏轼自元丰二年七月在湖州被捕,押解入京,经过四个多月的囚禁勘问,诗文逐字逐句加以究诘,牵连附会,威吓诟辱交加,这名满天下的诗人,自称“魂惊汤火命如鸡”,以为所欠惟有一死。

这应当死去而竟未死去的生命,在惊惧、贪恋、诟辱、威吓之后,豁然开朗。

贬谪到黄州的苏轼,死而后生,他一生最好的诗文、书法皆完成于此时。

初到黄州便写了那首有名的《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那甫定的惊魂,犹带着不可言说的伤痛,但是,“拣尽寒枝不肯栖”,这生命,在威吓侮辱之中,犹不可妥协,犹有所坚持,可以怀抱磊落,不肯与世俯仰,随波逐流。

黄州在大江岸边,苏轼有罪被责不能签署公事,他倒落得自在,日日除草种麦,畜养牛羊,把一片荒地开垦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东坡”。

有名的《江城子》便写于元丰五年:“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是在狭小的争执上看到了生命无谓的浪费,而真正人类的文明,如大江东去,何尝止息?苏轼听江声不断,原来这里也曾有过战争,有过英雄与美人,有过智谋机巧,也有过情爱的缱绻……真是江山如画啊,这饱历忧患的苏东坡,在诟辱之后,没有酸腐的自怨自艾,没有做态的自怜,没有了不平与牢骚,在历史的大江之边,他高声唱出了惊动千古的歌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时年四十七岁。

在黄州这段时间,东坡常说“多难畏事”或“多难畏人”这样的话。

他的“乌台诗案”不仅个人几罹死罪,也牵连了家人亲友的被搜捕贬谪。

他的“多难畏人”,一方面是说小人的诬陷,另一方面,连那深爱的家人亲友学生也宁愿远远避开,以免连累他人。

在元丰三年写的《答李端叔书》中说得特别好:“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则自喜渐不为人识。

”穿着草鞋,与渔民樵夫混杂,被醉汉推骂,从名满天下的苏轼变成无人认识的世间凡夫俗子,东坡的脱胎换骨,正在他的被诬陷、受诟辱之后,可以“自喜渐不为人识”吧。

《寒食帖》写得平白自在,无一点做态,也正是这纷华去尽,返璞归真的结果。

卷后有苏轼学生黄庭坚的跋,对《寒食帖》赞誉备至。

正是黄州的东坡竟可以连美也不坚持,从形式技巧的刻意中解放出来,美的极境不过是“与渔樵杂处”的平淡自然而已吧。

(选自蒋勋《无关岁月》,译林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有改动)(1)蒋勋在作品中说书法、谈诗文、论人生。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回答问题。

说书法:苏轼四十六岁写下《寒食帖》。

谈诗文:①填空:苏轼四十四岁,写下《》;四十六岁,写下《》;四十七岁,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蒋勋引用苏轼“魂惊汤火命如鸡”,其用意是什么?论人生:黄州的贬斥,对苏轼来说有哪些不凡的意义?(2)如果想在第6、7节引用《记承天寺夜游》相关内容,你认为哪一节最合适?理由是什么?(3)如图临摹作品与真迹相比,只得其形而失其神。

请联系文章,具体说说临摹作品的得与失。

造成这种差距的关键原因可能是什么?得:失:关键原因:。

11.(13分)把母亲的头巾举起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

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