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莞理工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复习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卷(A)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07模具班,共需印制61份。

1. 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一般是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2. 以下那种元素是9Mn2V 里不含的 ( ) A. C 元素 B. Ni 元素 C. Si 元素 D. Mn 元素3. Cr12是以下哪种冷作模具钢的典型钢种 ( )A. 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B. 空淬冷作模具钢C. 油淬冷作模具钢D. 基体钢4. 以下哪种模具钢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及承载能力居冷作模具钢之首 ( ) A. 碳素工具钢 B. 火焰淬火冷作模具钢 C. 高速钢 D. DT 合金5. 以下哪种钢号不属于热作模具钢的类型 ( ) A. 5CrNiMo B. 3Cr2W8V C. 4Cr5MoSiV D. 9SiCr6.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7. 以下哪个钢种属于冷热兼用的模具钢 ( ) A. GR 钢 C.HD 钢 C. 012Al D.PH 钢8. 以下哪个选项的塑料模具钢已列入了国家标准 ( ) A. 3Cr2Mo 和CrWMn B. CrWMn 和Cr12MoVC. 3Cr2Mo 和3Cr2MnNiMoD. 3Cr2MnNiMo 和Cr12MoV9. SM50属于以下哪种塑料模具钢 ( )A.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B. 碳素塑料模具钢C. 渗碳型塑料模具钢D.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10. 以下哪种表面工程技术改变了技术表面的化学成分 ( ) A. 表面改性 B. 表面处理 C. 表面涂覆 D. 电镀技术1.按照工作条件可将模具分为 、 、 。

工程材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工程材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工程材料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球化退火目的是使()中的二次渗碳体转化为球状。

A. 共析钢B. 过共析钢C. 亚共析钢D. 共晶生铁2、位错是一种()。

A. 点缺陷B. 线缺陷C. 面缺陷D. 体缺陷3、齿轮用20CrMnTi钢渗碳后的最终热处理为()。

A. 完全退火B. 正火C. 淬火+高温回火D. 淬火+低温回火4、下列哪一种淬火介质引起的材料组织应力小()。

A 油B 自来水C 食盐水溶液D NaOH溶液5、下列不是单晶体特征的是()。

A. 固定熔点B. 原子(分子)三维周期排列C. 各向异性D.各向同性6、GCr15钢中含铬量为()。

A. 15%B. 1.5%C. 0.15%D. 0.015%7、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A 珠光体B 贝氏体C 马氏体 C索氏体8、下列哪种组织的塑性最好()。

A 马氏体B 珠光体C 铁素体D 渗碳体9、珠光体刚刚转化为奥氏体的晶粒度是()。

A. 起始晶粒度B. 本质晶粒度C. 原始晶粒度D. 实际晶粒度C呈片层状分布的组织是:()10、F与Fe3A. 上贝氏体B. 索氏体C. 下贝氏体D. 高温莱氏体11、奥氏体的最大溶碳量为()A、0.77%B、4.3%C、0.0218%D、2.11%12、高温莱氏体是由()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A、珠光体+铁素体B、奥氏体+珠光体C、奥氏体+渗碳体D、奥氏体+铁素体13、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

A、空位和间隙原子;B、位错;C、晶界;D、亚晶界14、已知钨的熔点是3380℃,在1000℃对其进行压力加工,该加工属于()。

A、热加工B、冷加工C、不是热加工或冷加工D、无法确定15、下面哪个碳含量是调质钢的碳含量成分()A、<0.1%B、0.8~1.0%C、0.4~0.6%D、>1.0%16、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

A.过饱和 B.间隙 C.有序D.置换17、马氏体硬度主要取决于()。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共5页第1页学年第1学期《工程材料学》考试试题考试日期:试卷代号B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相2.加工硬化3.调质4.马氏体5.同素异晶性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按结合键的性质,工程材料通常分为、、、等四类。

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密排六方三种。

3.晶体中的缺陷按尺寸的大小分为、、三种缺陷,位错属于缺陷。

4.固溶体按溶质原子的位置分为和两种。

5.珠光体是反应的产物,它是体和体的机械混合物。

6.45钢的含碳量是, T10A钢的含碳量是o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立方晶格中,画图表不出以卜晶面和晶向(5分)(110)、(010)、[111]、[110]、1100]2.为什么比较重要的大截而的结构零件如重型运输机械和矿山机器的轴类,大型发电机转子等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与碳钢比较,合金钢有何优点?3.现有低碳钢和中碳钢齿轮各一批,为了使表面具有高硬度和好的耐磨性,应各怎样热处理?4.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C 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T.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五、计算、论述题(14分)1.画出40、T8、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组织组成物(6分)2.指出T8 (共析钢)从高温液态平衡冷却到室温要经过哪些转变?(2分)3.根据杠杆定律分别计算40钢在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百分含量(6分)六、论述题(10分)1.T8钢经淬火后得到什么组织?经退火后得到什么组织?(4分)2.T8钢淬火后分别在200°C > 400°C > 600°C0火又得到什么组织? (6分)七、要制造齿轮、连杆、弹簧、冷冲压模具、滚动轴承、车刀、锂刀、机床床身等零件,试从下列牌号中分别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叙述所选材料的名称、最终热处理方法和零件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复习材料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详解答案

复习材料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详解答案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及详解答案共6 页第1 页5. 杠杆定律只适用于两相区。

( )6. 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面间的距离最小,结合力大,所以这些晶面间难以发生( )7. 共析转变时温度不变,且三相的成分也是确定的。

( )8. 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对变形金属加热。

( )9. 过共析钢为消除网状渗碳体应进行正火处理。

( )10. 可锻铸铁能够进行锻造。

( ) 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在图1中分别画出纯铁的)011(、)111(晶面和]011[、]111[晶向。

并指出在室温下对纯铁伸试验时,滑移将沿以上的哪个晶面及晶向进行?图1纯铁在室温下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滑移系为{110}×<111>,所以应该沿上述)011(晶面的11[滑移。

共 6 页 第 6 页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共 5 页 第 1 页 六、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退火状态的碳钢,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 80% ,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① 求该钢的含碳量;② 计算该钢组织中各相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③ 画出其组织示意图,并于图中标出各组织组分的名称。

解:根据珠光体含量求出该碳钢室温下的含碳量: 室温下铁素体的含碳量可忽略不计,而珠光体的含碳量为0.77%,因此: 含碳量C=0.77%×20%=0.154% ④ 该碳钢室温下的相组成为F+Fe 3C F=(6.69-0.154)/6.69=97.7% Fe 3C=1-F=2.3%七、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的硬度为56~58HRC ,其余地方的硬度为20~24HRC ,制订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锻造 → 正火 → 机加工 → 轴颈表面淬火 → 低温回火 → 磨削。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3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3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F 和A 分别是碳在 α-Fe 、 γ-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金属结晶时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 增加过冷度 、 加变质剂 、 增加液体的流动 。

3.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奥氏体 组织。

4.在Fe-Fe 3C 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亚共析 钢,其加热温度为: Ac 3 +(30~50)℃ 。

6.1Cr18Ni9Ti 是 不锈 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0.1% 。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 σb ≥600MPa 。

8.T8MnA 是 碳素工具 钢,其中“A ”的含义是 高级优质 。

9.40Cr 是 合金结构 钢,其Cr 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淬透性、强化铁素体 。

10.调质件应选 中碳 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 低碳 成分的钢。

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化学介质分解出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 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 , 原子由表层向内扩散形成渗层 。

12.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淬火可分为单介质淬火、 双介质淬火 、 等温淬火 、 分级淬火 等。

13. 60钢(Ac 1≈727℃,Ac 3≈766℃)退火小试样经700 ℃、740 ℃、800 ℃加 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 P+F , F+M+Ar , M+Ar 。

14.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是按 再结晶 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小型、耐磨性要求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用 T10 钢,而制造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用 3Cr2Mo 钢。

(请从45、 T10、3Cr2Mo 、Q235A 中选择)模拟试卷二答案第 2 页 (共 8 页)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正确 √ 错误 ×,请将答案填入表格)1. 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
共 5 页第1 页
.
共 4 页第 1 页
8.体心立方,2,面心立方,4
9.右移,降低,提高,高
10.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11.共析,共晶
12.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13.滑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2.2.碳钢制成的零件尺寸不能太大,否则淬不透,出现内外性能不均,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大截面的结构零件如重型运输机械和矿山机器的轴类,大型发电机转子等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

(1) 如上所述合金钢的淬透性高
(2)合金钢回火抗力高
(3)合金钢能满足一些特殊性能的要求:如耐热性、耐腐蚀性、耐低温性等。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卷(A)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07模具班,共需印制61份。

1. 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一般是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2. 以下那种元素是9Mn2V 里不含的 ( ) A. C 元素 B. Ni 元素 C. Si 元素 D. Mn 元素3. Cr12是以下哪种冷作模具钢的典型钢种 ( )A. 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B. 空淬冷作模具钢C. 油淬冷作模具钢D. 基体钢4. 以下哪种模具钢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及承载能力居冷作模具钢之首 ( ) A. 碳素工具钢 B. 火焰淬火冷作模具钢 C. 高速钢 D. DT 合金5. 以下哪种钢号不属于热作模具钢的类型 ( ) A. 5CrNiMo B. 3Cr2W8V C. 4Cr5MoSiV D. 9SiCr6.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7. 以下哪个钢种属于冷热兼用的模具钢 ( ) A. GR 钢 C.HD 钢 C. 012Al D.PH 钢8. 以下哪个选项的塑料模具钢已列入了国家标准 ( ) A. 3Cr2Mo 和CrWMn B. CrWMn 和Cr12MoVC. 3Cr2Mo 和3Cr2MnNiMoD. 3Cr2MnNiMo 和Cr12MoV9. SM50属于以下哪种塑料模具钢 ( )A.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B. 碳素塑料模具钢C. 渗碳型塑料模具钢D.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10. 以下哪种表面工程技术改变了技术表面的化学成分 ( ) A. 表面改性 B. 表面处理 C. 表面涂覆 D. 电镀技术1.按照工作条件可将模具分为 、 、 。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1页共5页第学年第1学期《工程材料学》考试试题考试日期:试卷代号B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相2.加工硬化3.调质4.马氏体5.同素异晶性-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按结合键的性质,工程材料通常分为、、、等四类。

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密排六方二种。

3晶体中的缺陷按尺寸的大小分为、、三种缺陷,位错属于缺陷。

共5页 第2页5.珠光体是 反应的产物,它是 体和 体的机械混合物。

6.45钢的含碳量是T10A 钢的含碳量是 。

7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时,随温度的升高将依次发生 _____、 ______ 和 ____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在立方晶格中,画图表示出以下晶面和晶向(5分)(110)、(010)、[111]、[110]、[100]2. 为什么比较重要的大截面的结构零件如重型运输机械和矿山机器的轴类,大型发电机转子等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与碳钢比较,合金钢有何优点?共5页第4页3. 现有低碳钢和中碳钢齿轮各一批,为了使表面具有高硬度和好的耐磨性,应各怎样热处理?4. 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 r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五、计算、论述题(14分)1. 画出40、T8、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组织组成物(6分)2 .指出T8 (共析钢)从高温液态平衡冷却到室温要经过哪些转变?(2分)3. 根据杠杆定律分别计算40钢在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百分含量。

(6分)共5页第5页六、论述题(10分)1. T8钢经淬火后得到什么组织?经退火后得到什么组织?(4分)2. T8钢淬火后分别在200C、400C、600C回火又得到什么组织?(6分)七、要制造齿轮、连杆、弹簧、冷冲压模具、滚动轴承、车刀、锉刀、机床床身等零件,试从下列牌号中分别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叙述所选材料的名称、最终热处理方法和零件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机械设计1班期末考试复习(非官方提供)题型:1.单项选择题15小题占15% (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2.名词解释6个占12% (重要名词)3.问答题5题占40%4.分析题2题约占20%5.作图或计算题约占15% (铁碳二元相图,杠杆定律应用)一、选择题自行查找答案二、重要名词:1.单晶体:晶粒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的晶体2.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3.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4.合金: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结合在一起所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5.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独立的物质。

6.相:在金属和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结构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的组成部分.7.合金相图:在平衡状态下,合金的成分、温度、合金相之间的关系图解。

8.固溶体:固态下,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仍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合金相9.铁素体(F):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10.奥氏体(A):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C):铁与碳形成的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化合物11.渗碳体(Fe312.珠光体(P):在727℃时从A中析出两种不同的固相(F+Fe3C)成片层相间的复相组织。

13.莱氏体(Ld):具有结晶点成分(碳含量为4.3%)的液相,冷却至1148℃时,从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A+ Fe3C)的复合组织。

14.马氏体:当过冷A以极大的冷速冷却到室温时,形成的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15.淬透性: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M组织深度的能力。

16.淬硬性: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的M达到最高硬度的能力。

17.调质处理:淬火后的高温回火。

18.同素异晶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

19.冷变形强化:随变形程度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上升但塑性下降的现象。

三、问答题:1.什么叫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纯金属结晶与合金结晶有何异同?答: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金属晶体的过程。

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相同点:均为有液态的金属转变为金属晶体的过程。

不同点:纯金属结晶需在恒温和过冷条件下进行;合金结晶是在一个温度区间完成的且可能形成多相组织2.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结晶时哪些因素影响晶粒度的大小?如何影响?采取哪些方法可以细化晶粒?答:晶粒愈小,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也愈高。

形核率N和长大速度G。

结晶时有较大的过冷度,形核率的增加比晶核的长大速度快则晶粒愈细提高结晶冷速,增加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附加振动。

3.什么是过冷度?过冷度与冷速有何关系?过冷度对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冷速越大,相应地过冷度也越大。

金属结晶时若过冷度增大,则晶粒变细。

但过冷度过大时,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

4.简述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答:为无扩散型的转变;M晶核的长大速度极快;转变的非等温性;不彻底性而会有残余A。

5.钢在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回火才可使用?按回火温度的高低可将回火分为哪三类?各自的所对应的回火组织是什么?答:调整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满足工件的使用要求。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回火M,回火T,回火S。

6.试比较钢的淬透性与实际工件的淬硬层深度的区别。

答:钢的淬透性是钢本身固有的特性,对一定成分的钢种来说是完全确定的,其大小可在规定的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

而实际工件的淬硬层深度,是受许多条件制约的,是变化的。

7.试论述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工艺差别和各自的主要目的。

答:退火为炉冷,正火为空冷,淬火为激冷,回火为适冷。

各自主要目的分别为:软化,硬化,刚化,韧化。

8.何谓调质钢?为什么调质钢的含碳量均为中碳?合金调质钢中常含哪些合金元素?它们在调质钢中起什么作用?答:为将调质后使用的中碳非合金钢和中碳合金钢。

由于其主要用于制造在重载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一些重要受力件,在要求高强度的同时,还需高的塑性、韧性的良好配合的综合性力学性能,只有中碳合金钢经调质才能满足要求。

合金元素为Mn、Si、Gr、Ni、B、V、Mo、W等。

提高淬透性,强化F和细化晶体,W、Mo可防止高温回火脆性产生。

9.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流动性有何关系?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答:考虑铸型及工艺因素影响的熔融金属的流动性。

合金的流动愈好,充型能力就愈强。

结晶温度范围的宽窄,铸铁中的化学成分。

10.什么叫金属的可锻性?衡量金属可锻性好坏的指标是哪些?答:衡量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

塑性和变形抗力。

11.“趁热打铁”的含义何在?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子运动能力增加从而塑形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有利于滑移变形和再结晶而改善金属的晶相结构,提高韧性;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塑性; 消除加工硬化.因此金属只有在热变形下才能以较小的功达到较大的变形,即"趁热打铁"的含义.12、试述本门课程所介绍的金属材料强化的方法及其含义。

答: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造成固溶体的晶格畸变,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结果使材料强度、硬度增高。

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的基体相上,使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明显提高。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

形变强化:通过晶粒细化,晶格严重畸变,增大滑移阻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

(强化相;能在合金中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

加工硬化;随变形程度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四、分析题:1、下列热处理工艺路线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写出正确的工艺路线。

渗碳零件:锻造→调质处理→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精加工答:不合理。

应为下料→锻造→正火或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

2、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答:钢丝绳是由单股细钢丝合股拧成的,而且放在1000度保温相当于奥氏体化,出炉后自然降温相当于正火处理,此时钢丝绳中的钢丝组织应该为珠光体,其强度降低,极易拉伸断裂,并且氧化变细,抗强度减弱,所以断裂。

(或冷拉钢丝绳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强度,在这种状态下的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处于加工硬化状态。

而在1000℃时保温,钢丝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和结构恢复到软化状态。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冷拉钢丝的加工硬化效果将消失,强度下降,在再次起吊时,钢丝将被拉长,发生塑性变形,横截面积减少,强度比保温前低,发生断裂)3.根据 Fe-Fe3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答:因为铁碳合金是由比较软的F和比较硬的Fe3C两相组成,Fe3C是铁与碳的化合物,含碳量越高,碳化物越多,硬度就越高,所以含碳量高的铁碳合金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答:含碳超越1%时,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在晶界构成持续的收集状,使得刚脆性增加,强度降落,因此比 1.2%的强度高或(室温下平均含碳量=0.8%的碳钢成分为:少量的Fe3C和珠光体,其中的Fe3C颗粒小,弥散均匀分布。

平均含碳量=1.2%的碳钢成分为:大量的Fe3C和珠光体,其中的Fe3C 平衡状态下大量沿晶界网状分布,因而降低强度。

)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铸铁不能锻造;答:含碳 0.4% 的钢在1100℃下为单相A,塑性好,变形抗力低,可以锻造成形;含碳 4.0% 的铸铁为P+FeC11+Ld,塑性和韧性差,不能锻造。

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答:绑轧物件要求有很好的韧性,因此选用低碳钢有很好的韧塑性,即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用钢丝绳除了要求一定的强度,还要很高的弹性极限,而60 、 65 、 70 、 75 等钢有高的强度和高的弹性极限而使吊重物不断裂。

5)钳工锯 T8,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答:T8,T10,T12属于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8%、1.0%、1.2%,因而钢中Fe3C高,钢的硬度较高;而10,20 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低碳钢,钢的硬度较低。

4.某汽车重负荷齿轮选用合金渗碳钢20CrMnMo材料制作,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正火①→切削加工→渗碳②→淬火③→低温回火④→喷丸→磨削加工试分别说明上述①②③④四项热处理工艺的目的。

答:①使细化组织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改善切削加工性。

②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

③得到M或下M组织,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及配合不同温度的回火。

④使表层得到回火M,消除内应力和脆性。

5. 45钢调质后的硬度为240HBS,若再进行200 ℃回火,硬度能否提高?为什么?该钢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硬度为57HRC,若再进行高温回火,其硬度可否降低?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回火温度越高,硬度下降越多,而调质工艺即为淬火+高温回火,碳化物已析出,F回复,硬度已下降而不能再升高。

可以,因为回火温度越高,硬度下降越多;该钢经低温回火获得回火M,碳化物还未析出,碳存在过饱和,因此可以继续提高回火温度,使硬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